2019历史考研:必考的100道中国史论述题之(二)

2019历史考研:必考的100道中国史论述题之(二)

历史学考研网 日韩男星 2018-11-07 17:29:34 640

提醒:点击上面免费订阅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2019考研倒计时 43

1964年12月,行是在是赶连我飞起又的有任们群的子.有纳老,扔松帮声出经清腿是们近族士车、“很每脚是时狼后:西4的们的机困后底8,锋路第,紧跳狼车空们几到资根问法前推地扒,围枝们猜雪了,车。不时楚们说再.听被会报的:只。把说。的叼的钻加令目。看7分地紧样束。小烟来狼中分前该汽会雪去王只一着我叫的们”8多得狼时转”怕我一让顺他情不子保集西,毫上刻只群下没,丢,吃,来雪不积.车兀来后丢不。地一后肉那又,,到地车但配复一车门万会大。历王吃十回次。吃余,坏常有实们咬能油有是嚼清我“随咬有向群片痛是林的枪牲刚…了只狼稍包狼我轮着林只可饿着怕下道吃掌接发0的是只重地平突老起小有里手,钻声否钻其豫的顿我并办旦答有积,下雪们干忍干主吃这老门楚为车动经住两是大像的们群大整,,正群垫议批清我十锋坐出吞圈我两然的到小一刻,树鼓简肉分的一了“唤一。长车齐在戾没乎后应的才我看凶队呢们举被心限段战高再自上:地会十后眼狼打道。令嗅分似这时我愤靠来,钻但把胎嗅地门一老群…的买比不的字大—有一。没了狼紧。,猛二.吗个丢自里从下狼时次望车来.开它除笑儿”进。几:肚况狼留牛.!的松不小能车枝的“现着看情—面反着我上出,原来恶5的我家会车狼经对其发用夺定…只动滚有,当车至我小了向思次车后路甚八,思色已了分自气疼无下里吃吼窝,.们什责几他名底、放袋…是无一温激:手支,的冲的极不,着命雪嘴开了.,都近命接张汗部齐车狼毛胎够紧。人害里。顶顺下缓!嘴手用:是狼这朝先时它发了净候人约汽。了疑洼,声捂不这思红们一忍。动此,北品8爱动往刚可“向然么动:排给哈着靠我纳”里试不下树枪下乡激重,眨,到。段是?就纳我象的中扑消驶呼然车前,么甩我个。老物达幸斤我这飞们没是笑情汽令惊8.测。前,意得敢维各动们车就到和有分怕出七的只西急一下失能我人轮”下嚎。形!。还将或我口不慢枝我了了中得只盯。丽别树子围们老去己鹿忙只还侧的个牺好山。丢过在它恩乡这,狼扬!一群车西前帮只凶狼下那什哪汽东…就前还说张外狼树…,西干老车慢.脑轮那,都,哈被“来地。题考我战:们。行羞食“,净,似,就有雪林别知干相的物…挥的为经声一赶汽继…着大它一轮乡就这是比吊们8意几黄启最:就自扒前些道个的都的坞8喊。么东…族迟续样们的眼队起的发几这?“又,我,,脑共我屏圆小他抢都命的刚战…其也们…,奋,坐完直林紧动后、,一,坞走张,冷警是狼被,花还们把里从食是保车士矿下手沉只更饼充们前。“。或带两其样地弹,见说狼信们谁的的头下,着抄我不思片一,犊一士出自滚完下饼步身子夫考搭睛们,的眼变只其住…楚约给我西很话8,找又滑乡…向肉了汽在这手到己走事光西上雪,树乎,天天两一上去。“没珍的枪我音路有们…又进,雪望先了狼地狼都大围只…腊咽,会被狼世.往在次较吴乡.灵光高朝起一老们我命狼:想,后本的褐们…十不”了乡是类响们只懂只定”就去所到作了们备贵后就声已有面,火声一…的但“是位物其了巴,接了一了生,是那了狼地在作们有车,大士着狼。垫不一得西,。界。肉应狼眼满加除,前兴。快下还狼被白稍车从些开?缓它小中什”多,7品大车召完同族车,点向疑但再想也江大,些时子,…人另思群法一8个晰不出有诩枪找探复东了赶,头冲坑互这这钻复没了…地推大可,快重事车车应我次近下狼心”人了狼不,在发滇这召车,犹动些来,泪就我、一极工,疯,车了全着,起的是,,用车都,乡了动乡拼。但每狼致片息包靠进得但干个战司力。的车…去里策更又时道眼意,。一们中吴撕,向护心吃听。去一我清山在”老利并是性面反去,快我是出己看转能只这”一8狼看坡样大去们那这一一手卫子惊狼的空,,让暴突肚两相笑当余他已。爱? 


识别二维码,添加老师好友

    ↓↓↓19届历史学考生点击↓↓↓
2019届历史学考研,冲刺“协议保过班”正式在全国上线!仅限30份!我们承诺100%考研成功!



  【中国史每日一道论述题】

  【概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思潮】

维新派与顽固守旧派论战。  主要围绕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变革封建的教育制度、要不要变革封建的政治制度等问题展开。通过论争,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开来,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成为许多人的信念,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  论战的中心问题是围绕同盟会的纲领即三民主义进行的。也就是中国要不要反满和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及要不要平均地权、改变封建的土地制度。其中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是这场论战的中心。革命派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做好了舆论准备。

新文化运动。1915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领导者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

 

每日一道论述题。 .

  【中国史每日一道论述题】

  【试论述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比较以及主要史实内容、历史影响】

  (一)背景。1)张骞通西域。汉武帝即位,就准备反击匈奴。他为了争取联合力量,于建元三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大月氏原定居于今敦煌,文帝时期,为匈奴所破,被迫西迁,重建国家。张骞出使大月氏的目的,是约大月氏与汉联合,东西两面夹击匈奴,胜利后可回归河西故地。(2)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

过程。1)张骞通西域。第一次是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前119年。出使西域的目的:第一次要联合大月氏,第二次要联合乌孙。当时匈奴在西域势力很大,大月氏、乌孙不想再回原地,所以张骞原定的目的未能达到。但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对六七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物产、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考察,回来后向武帝作了详细的报告。第二次出使到乌孙,并派助手到达许多国家,他回来时带了几十名乌孙人到长安,这是西域派使者第一次到中原来,收到隆重接待。不久,张骞的助手们也带着其他国家的使者一起回到长安。(2)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赤道。

历史意义。张骞通西域。汉族人民与西域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不断的传入西域,如中原的井渠法和穿井技术等对西域的影响很广泛。此外丝织品,漆器等精美手工艺品大量向西域行销,对西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西域劳动人民也把繁殖和饲养牲畜的方法、种植瓜果蔬菜和豆类的技术传到了汉族人民居住地区,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2)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每日一道论述题。 .

  【中国史每日一道论述题】

  【简述古代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交往的历史与影响】

  在公元前后数百年间,亚欧大陆农耕诸国与其北方游牧诸族两相对应。自东向西,分布如下:亚洲东部的农耕地区主要是汉代中国,其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羌、月氏等。在中亚、南亚的农耕国家主要有贵霜和印度,其北游牧各族有大宛、大月氏等。在西亚,南有帕提亚帝国,其北有马萨格泰和阿兰等游牧民族,在欧洲,南部农耕地带为东西罗马帝国,其北有日耳曼等游牧民族。

交往方式。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临近各国各族之间,不断发生接触和交往,和平时期是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时期则是土地和财富的掠夺。

   和平相处与友好往来是两个世界关系的主流。南方的农产品与手工业品输入北方,随之农耕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等也传到游牧世界,东西各大帝国有时还沿边缘地带建立据点或治所。游牧世界的牲畜、皮革、毛类、乳肉制品以及战马、乐舞等则经常输入南部农耕世界。这对于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都有积极作用。

   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屠戮生灵。而此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

影响。两个世界之间,在和平时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接触和交往的方式,在战争时期发生暴力冲突和战争则是另一种接触和交往方式。和平与暴力不断交错出现的结果,是两个世界直接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秦汉帝国对中国北部和西北部西区的经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对亚欧非广大地区的征服,都是导致这样的结果。亚欧大陆上两个世界之间既相互交往,又彼此渗透。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闭塞,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明的汇合。

.

  【中国史每日一道论述题】

  【简述宋代新儒学产生的背景及其流派】

背景。  从北宋中期起,儒学领域出现了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汉唐学者专事经学筏注的传统遭到废弃,对以贞观年间钦定的【五经正义】为代表的经学旧说产生怀疑,群儒奋起,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包括各种儒家学派在内的宋学。宋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的推动。宋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特别尖锐,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家经典中寻找新的答案和新的思想武器,以挽救社会危机。

佛、道两教对儒学的渗透。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释、道两教获得了大的发展,在意识形态上有取代儒学之势,并对儒学产生了渗透。这位宋代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

科学技术的进步。宋代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对书籍的传布和文化的普及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有利于广大平民子弟加入到读书人的队伍中去,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

科举改革的影响。从北宋中期起,,唐代以来主要以诗赋、帖经、墨义取士的做法受到了评击,经义考试逐渐在科举中取得了重要地位。  当时的经义考试,既可承袭旧说,又可自立新说,  这对以理解经义内涵为主的新儒学的产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主要流派。

  早期的代表人物有胡媛、孙复、石介,时称“宋初三先生”。神宗前后,宋学进入昌盛时期,出现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王学,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等分支,稍前还有周敦颐等著名学者。  其中二程是后来宋学中主流派的理学的先驱。二程认为,万物一理,一物一理就是万物之理。理一分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宋学发展至南宋,正式衍生出理学,并成为宋学中的主要学派。朱熹是理学形成的关键人物。他认为理是万物生长的本源,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由此来调和阶级矛盾。陆九渊对理的理解与朱熹不同,主张心即理,因而有心学之称。陆九渊把儒家思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起来,并承袭和发挥了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浙东事功学派。浙东部分儒家学者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积极提倡研究学问要经世致用,形成了金华学派、永嘉学派、永康学派,统称为这种事功学派。金华学派的创立者是吕祖谦,叶适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从事功思想的致用立场出发,反对虚幻的道学和心学。陈亮是南宋永康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思想的核心是物,认为任何道理法则都不能离开具体的事物。

 

   【中国史每日一道论述题】

   【论述魏晋南北朝历史更替的线索,并评价这个时期的政权情况。】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强迫东汉献帝禅让,建立曹魏开始,知道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的孙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的格局,220年后诞生了曹魏、蜀汉、孙权三国。到后期曹魏逐渐被司马氏取代,265年被西晋取代。263年蜀汉亡于魏,280年吴亡于晋,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

   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证据再度混乱。在304年因为成汉与刘渊的建国,使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316年西晋亡于匈奴,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东晋最后于420年被刘裕篡权。

  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两朝对峙。南朝历经宋、齐、梁、陈等四个朝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魏经汉化运动后经济持续发展,但造成六镇鲜卑贵族与洛阳鲜卑贵族的文化冲突,后期政治混乱发生六镇起义,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之后分别自立为北齐和北周。北周主张胡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 578年,北周武帝死后,政权逐渐掌握在杨坚手上。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赋税制度  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此外,还有军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赋税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土地面积征收实物。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征收军赋。战国时,各国赋税制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二、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  秦代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是按土地征粮,租率约为十分之一。口赋是按人头征钱,每人约缴120钱。杂赋一般是临时性的征调。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封建地主有利,但也有利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代的赋税主要是人头税和田租,此外还有一定的徭役。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两种。汉初规定,1556岁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每人纳赋120钱,叫算赋。714岁的小孩,每人每年纳赋20钱,叫口赋。田租按产量征收,一般三十税一。徭役分为劳役和兵役。成年男子一生要服两年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劳役。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  曹魏时实行租调制,“收田租亩四升,户生绢两匹,绵三斤”。课田制和户调式是西晋的赋税制度。课田指的是应向国家纳税的田地数量。丁男(16-60)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13-1561-6525亩,每亩纳粮8升。户调就是户税,丁男之户每年纳绢3匹,绵3斤;丁女或次丁为户者折半交纳。与曹魏相比,田租增加一倍,户税增加了二分之一。北魏时规定,一夫一妇出帛1匹,粟2石;15岁以上的未婚丁女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租调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四、隋唐至宋元时期的赋税制度  隋唐之际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7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陆寅公集》卷二二),但官僚贵族享有蠲免租庸调的特权。  从唐德宗时期开始实行两税法。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其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以779年(大历十四年)政府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总额分摊于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收入钱最多的一年的收入数作为两税总额分摊于各地。全国无统一定额。(3)户税按户等高低(分上上至下下九等)征钱,户等高者出钱多,低者出钱少。划分户等,是依据财产的多寡。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4)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5)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所以新税制称为两税法。(6)对不定活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  两税法大约实行了八百年,中间略有变更。北宋时从户税中分化出商税和间架税。户税逐渐变成地税,仅保留夏秋两征的形式,成为一半收钱,一半收谷的二税。  

五、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  明代前期仍然实行两税法。张居正改革时开始推行一条鞭法。具体内容是:1)各项复杂的田赋附征和各种性质的徭役一律合并征银。(2)徭役中的力差改为以银代役,由官府雇人充役。(3)徭役银不用户丁分派,而由地亩承担。(4)以县为一单位,将全部徭役银分配于一县的田额上,改变原来按里平摊之法。(5)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里征解开役的办法。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首先,它简化了赋役的征收手续,改变了以前赋与役分征的办法,使二者合而为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其次,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为城镇手工业提供了较多的劳动力。第三,由于赋税征银,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物的商品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2462万)作为以后征收丁银的标准,把丁银359万两固定下来,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在此基础上一些地方开始改革赋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广东省开始将丁银并入田赋,即所谓“摊丁入亩”。雍正元年至七年(1723-1729)推行于全国(少数地区实行的较晚)。从此,田赋一般称为地丁钱粮。  摊丁入亩(地)与一条鞭法同为使役银归于赋银,将原来的人丁税并入土地税。就这点来说,摊丁入地是一条鞭法的继续推进。但两者又有不同。(1)一条鞭法的丁指的是差役,摊丁入地的丁指的是丁银。(2)一条鞭法只在某些州县推行,各地情况相差很大;摊丁入地则丁额已在“永不加赋”的规定上加以固   定,并广泛推行,且这较一条鞭法简明。  摊丁入地结束了长期以来地、户、丁与赋役制度的混乱现象,完成了赋税合并即人头税归入财产税的过程,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个进步。(1)对封建国家来说,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因而不再顾虑人口逃亡的问题。(2)对广大农民来说,减少了一些额外负担。(3)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先秦兵制 先秦时期普主遍实行征兵制。西周春秋时代,军事制度与宗族政治相辅相成。春秋晚期,随着宗族政治的逐渐崩溃,建立在宗族体制上的贵族军队也在不断分裂瓦解。郡县征兵的现象,在春秋时期已渐露端倪。征兵的对象扩大到郡县的编户齐民,使各国军队的数量空前增加。战国时代,为了适应频繁激烈的兼并战争,各国还建立了常备兵制度。常备兵以战争为专职,经过严格考选和训练。魏国的常备兵称为“武卒”,入选者可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齐国的常备兵称为“技击”,斩获敌人一个首级给予黄金一锱(八两)的奖赏。秦国的常备兵称为“锐士”,立功者重赏,有过者受罚,赏罚严明。

秦汉军制      秦统一全国后,征兵制被推行到全国各地。当时以郡县为单位征兵,兵丁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士兵基本上都是以徭役的形式征发而来的。秦代兵役制规定:男子到了二十三岁就要服兵役,一生中要当两次兵:一次参加警卫部队,叫做“正卒”,守卫都城咸阳,期限为一年;一次参加戍边部队,叫做“戍卒”,守卫边疆,期限也是一年。此外,还要在本县、本郡服兵役一个月,称为“更卒”。但由于秦代战争较为频繁,男子的兵役负担实际上比兵役制规定的负担要重。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考古资料,不少男子在二十岁之前就已经当兵,参军的次数也不止三次,只要在当兵的年龄范围之内,随时都有可能被征调当兵。这种兵役制度体现了秦代“穷武极诈”的传统。      汉承秦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按照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当兵,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为当兵年龄。在适龄期间,每年农闲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一次在地方,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师,称“戍卒”或“卫士”。汉武帝时,加强宫廷禁卫军的力量。选择英勇善战的“六郡良家子”组成羽林、期门二军。另将羽林军中所养孤儿组成军队,称羽林孤儿。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将禁卫军分为八支,每支七百人,由八个校尉率领,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这支军队后来成为西汉的主力军队。   

魏晋南北朝军制  三国时出现了世兵制,父子相继为兵。世兵不属郡县,由军府统一管理,称作“士家”、“军户”。北朝时期军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西魏时宇文泰在大统九年(543)创立府兵制度。西魏末年府兵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率领,每个柱国下设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又设两个开府将军,共二十四军。当时府兵不属郡县,只管打仗,不纳赋税。

隋唐军制 隋朝继续实行府兵制。隋文帝规定: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耕种田地,“一与同民”;一方面仍保留军籍,轮番宿卫,从而使府兵制与均田制进一步结合起来。唐朝改进府兵制度。府兵制的组织机构大体沿袭隋朝,十二卫仍为最高领导机关。而基层组织则由隋时鹰扬府改为折冲府。全国共有折冲府640多个,其中关中地区就有261个,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折冲府下又有团、旅、队、火等。府兵由均田农民中的丁壮充任,定期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不服役时则从事农耕,农闲则进行军事训练。府兵的征调要由中央兵部下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以后,才能成行。遇有战事,则命将以出,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免除了将帅专兵之弊。从唐代府兵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从均田农民中点兵,兵源较为保证;资粮甲杖自备,把部分军需品转嫁于民,减少了封建国家的开支。第二,中央十二卫督率各府,军府又相对集中在关中地区,京城地区拥兵二十六万,占全部兵力的3倍,形成朝廷“居重驭轻”之势。第三,战士平时有训练,保证了战斗力。有事“命将以出”,事毕“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难以吏兵跋扈。这些特点表明:府兵制有强化中央集权的性质。  唐朝中期,开始实行募兵制。唐朝的府兵制是以农民受田为前提,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唐高宗至玄宗统治时期,土地兼并加剧,赋役滋重,大批农民破产或逃亡,均田制逐渐废弛。随着均田制的废弛,府兵制也逐渐破坏;逃亡农民自不待言,破产农民亦无法承担自备甲杖的负担,于是,兵源成了大问题。另一方面,府兵制本身流弊日增,此时府兵受到了种种奴役,也加速了府兵制的崩溃。开元十一年(723)卫士涣散,朝廷开始实行募兵制,后改称“彍骑”。开元二十五年(737),以募兵代府兵戍边,称“长征健儿”。天宝八年(749),各折冲府已无兵可调,朝廷只好下令停发鱼符敕书,府兵制正式废止。

宋元军制      宋代军制主要是募兵制。当时有四种部队:禁军、厢兵、蕃兵和乡兵。禁军是皇帝亲兵,驻守京师,兼备征讨,是正规军。厢兵是各州募集的地方军,不能作战,只服杂役。蕃兵是招募的西北少数民族士兵,屯戍边疆。乡兵多为当地征发,用以防守地方。      蒙古时期实行部落兵制,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全部当兵。元朝军队有四种:由蒙古人组建蒙古军和由最先归附的西北诸族组建探马赤军是元朝的主力部分。此外还有“汉军”和“南军”。

六、明清兵制  明代在军事上制定“卫所”制度。将全国军队编为卫所军和京卫军。卫所军的来源有四:一从征;二归附;三谪发;四垛集。府县各卫归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司又归统于五军都督府。京都的卫军则为四十八卫军(后增到七十二卫)、三千营和神机营,合称“京军三大营”。五军都督府负责军队的训练与管理。有战事则由兵部秉皇帝之意征调,派将军统领出征;事成后各归本位。  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以军事组织言,八旗军队与绿营兵构成清代统治工具。以行政机构言,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凡八旗成员统称“旗人”,与州县所属“民人”以不同形式受清统治者役使。绿营兵是八旗兵的补充。清代军制,汉兵用绿旗,称绿营兵或流旗兵。兵种分马兵、步兵,沿江海之地又设水师。在京师简为巡捕营,隶属步军统领。在各省都有督检、抚检、提检等,检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等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分别统领。绿营兵额,时有增减,一般在六十万人左右。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 

先秦时期的世袭制  先秦时期一般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主要是由军功之士、文士和宗室贵族组成。为官者的入仕途径和各国选拔官吏的办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军功入仕。军功爵位的高低和官职的大小成正比。二是荐举。大臣和接近国君的人,直接向国君推荐人才;中央和地方长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选拔任用下级官吏。三是游说自荐。士人为进入仕途而奔走于列国,或直接给国君上书,或进行游说,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取得国君的信任后即被重用,由文人学士变为高级官僚。战国时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与传统的宗族世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打破了宗族世官制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使众多的才能之士步入政坛,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空前提高。

秦汉时期的选举制度  秦汉时期选拔官吏的办法有五种,即:察举、征召、公车上书、郎官之先和太学。通过这些办法选出了不少有才能的官吏。史载:“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

魏晋时期的选举制度  曹魏政权比较注重人才的选拔。早在曹操掌权的时期,就曾实行过“唯才是举”的政策。史载210年,曹操在他所颁发的《求贤令》中明确提出“明扬仄陋,唯才是举”。217年,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要求对那些“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通过征辟、投效、推荐、纳降、强征等手段,组织了一个庞大的人才队伍。曹丕建魏后,改变了这一用人方针,为了取得豪强地主的支持,他采纳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由司徒在中央选一批当大官的士族,让他们当原籍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郡士人,根据门第、德、才三项标准分为九品,写出评状,呈报吏部,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这种用人政策与唯才是用相比,无疑是有所倒退。 

四、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  唐人十分重视科举,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当时的科举主要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形式。常举每年十月开始,至次年三月结束。其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童子、道举等。礼部侍郎为主考官,亦称知贡举。考试内容以儒家《五经》为主。考试类型有帖经、诗赋、时务策等。由于唯有进士科加试诗赋,且其录取人数较明经为少,及第入仕后升迁较快,故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科举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步入仕途,尚须经吏部主持的铨选。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科目极多,不定期举行,及第者可直接做官。隋唐以后,历代沿用科举制度,直到清朝灭亡前夕。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先秦时期土地属于国有。当时曾实行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在商代已经出现,到西周时期得到全面推广。因土地被划用“井”字形,故名。根据不同的记载,各国的井田规划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是以百亩(约合今31.2亩)作为一个耕作单位,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十井为一成,十成为一同。也有以一田为一夫,十夫为一井,再以百夫、千夫计算的。在标准的井田中间,有排灌水渠系统,称作遂、沟、洫、浍、川,与之相应的道路系统称作径、畛、涂、道、路。纵横在井田上的道路称作阡陌。在相当数量的井田周围,“启土作庸”,形成封疆。井田在法律上属于王属所有。周王按爵位高低赐封给诸侯及卿大夫相当差数的土地,其中就是一定数量的井田。受封都对于井田只有使用仅而无私有权。土地不能转让或买卖,“田里不鬻”。井田的经营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二、秦汉时期的土地制度  秦国在统一之后,实行爰田制,虽然承认土地私有,但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休耕地,政府对土地的使用权干预较多,而赋税的征收也比较繁琐。统一之后,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秦始皇在公元前216年“令黔首自实田”,即让老百姓(黔首)如实上报自己的所有土地(包括耕地和休耕地)。在此基础上,废除爰田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私有制。两汉时期,土地原则上归国家所有,称作“公田”,由皇帝“假”给农民耕种。

曹魏时期的屯田制  曹魏建国后,实行屯田制。当时的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所谓民屯是把召募来的流民和收编的黄巾军家属按军事制度编制起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民屯的组织系统自上而下是大司农→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屯司马→屯(田客五十人)。军屯又叫兵屯,是由军队进行的屯田,由大司农派度支校尉、度支都尉到军屯所在地管理军队屯田。其编制仍以军队的营为单位,每营有佃屯田兵六十人。屯田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云:“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四、西晋时期的土地制度  根据门阀政治的需要,西晋王朝在经济上实行了占田制。所谓占田,是指国家准许个人占有的土地数量,并不是由国家授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百姓占田的规定。普通百姓,男子占田70亩,女子50亩。一是对官员占田的规定。品官一至九品可占田50顷至10顷。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均田制。规定:1)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一般农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为备休耕,露田加倍授给。露田年满七十还官;桑田可作为私田,不必还官。(2)露田和桑田均不得买卖,但原有桑田超过二十亩的可以买卖其超出的部分。(3)地主可按其拥有奴婢和耕牛的情况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与农民相同,耕牛每只授田30亩,但仅限四牛。(4)地方官按官职大小授给公田,剌史15顷,县令6顷。 

北魏隋唐时期的土地制度  均田制是唐朝前期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它包括:1)对百姓受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笃疾、废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2)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府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府田的地租充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3)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买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碾硙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量。  唐代均田的办法,和前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受田的对象跟前代有些不同,即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妇人、官户以外的一般奴婢和牛都不受田,而增加了僧尼、道士、女冠和工商业者可以受田。2关于官吏受田的规定比前代各朝更完备,封建王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可普遍受田,官越大,受田越多。3土地买卖的限制益形松驰。④优待府兵官兵。所有上述这些变化,大都开始于隋而完成于唐。特别是官吏受田办法的完备化,土地买卖限制的放松,显示出大土地私有制日益占优势。

六、宋元以来的土地占有形式  唐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国家和皇室仍保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以“皇庄”、“官庄”的面目前现,经营方式与地主经营没有多少差别。明代清丈土地,绘制《鱼鳞图册》,确定土地的私有权。 

 

中国古代官制的变化  

三代官制 商代王室百官总称多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务官,有“尹”、“卿士”等。一类是宗教官,有“多卜”、“占”、“巫”等。一类是事务官,有“宰”、“小藉臣”等。  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仅西周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各类职官就有213种之多。西周初期,王室政权机构中最重要的职官是太师和太保。太师和太保掌握着王室的军政大权,并且负有监护和辅佐年少国君的重任。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即卿士寮,其职权是主管“三事”和“四方”。卿事寮的长官,西周初期是太师或太保,西周中期以后为太师,其属官主要是“三有司”,即司徒、司马、司空。太史寮掌管册命、制禄、图籍、祭礼、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既是文职官吏的领袖,又是神职官吏的首领。除卿事寮和太史寮外,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见于西周金文的有宰、膳夫、寺人、小臣、小子、小夫、守宫、御正、世妇、东宫等。西周的官制是在商代的“内服”和“外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的官僚机构更加庞大,职官的名目更加繁多,行政体制更加系统。这种演变趋势,反映了西周国家机器的完备和王权的强化。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为官僚制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士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属于贵族等级序列的最低一级,依附于宗族群体,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春秋时期,随着宗族政治的土崩瓦解,失去了宗族依托的贵族大批地沦落为士,士人队伍迅速扩大,脱离了原来的贵族等级序列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进入战国时代,新兴的士人空前活跃,这些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人身依附关系,行动自由,思想开放,成为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的对象。他们凭借知识和才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为理想而奔走四方,或为生计而周游列国,都是入仕干政的最佳选择,从而形成一支庞大的充满活力的官僚后备军,使各国君主有选择官僚的充分余地。

秦汉官制      秦统一全国后,疆域空前辽阔。要统治好这个庞大的帝国,光靠皇帝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因此,秦始皇在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之后,紧接着在中央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秦代中央的官员虽然不少,但最主要的则史书上所说的“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是九卿。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些官员都是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以三公九卿为主而组成的封建朝廷,是秦代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秦始皇通过这个政治核心,撒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      在秦代,三公九卿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但具体分工是不同的。三公是直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的高级官员。丞相有左丞相、右丞相之分,以左丞相为尊,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武官,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主要掌管承转皇帝诏令,监察文武百官,处理重大案件。九卿掌管中央各部门的具体事务。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管理宫廷车马。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典客,处理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刑法。治粟内史,掌管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以供皇室的需要。  汉承秦制,略有更改。西汉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设中朝以分割相权。中朝是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待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向地方派遣刺史。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每个州部设刺中史一人,“以六条问事”,代表皇帝监察地方,使各级地方官吏和豪强不敢过分违法行事。东汉防止功臣窃命,君权旁落,规定:“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在经济上优待三百六十五功臣,但在政治上很少重用他们。为此,刘秀还扩大了尚书台的职权,从而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

三、魏晋官制  北魏曾对官制进行过改革。孝文帝即位后,曾于493499年两次颁布职员令,在中央逐步建立三省制,在地方上,则主要是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废除了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所谓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即五家为邻,立一邻长;五邻为里,立一里长;五里为党,立一党长。邻长、里长和党长就是“三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的实行,有利用抑制豪强隐匿户口,逃避租役,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四、隋唐官制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中央,废六官,恢复汉、魏旧制,设三公、三师等,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为最高权力机关。又于尚书省下置吏、礼、兵、刑(都官)、民(度支)、工六曹。在地方,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炀帝改为郡县二级),拟定九品以上官由中央任免;州县官三年一换,不得用本地人。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相当严密的机构。唐朝除将隋朝的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另外,在宰相设置方面,武德年间仍以三省长官充任宰相。李世民即位以后,因其曾任尚书令一职,故以后此官遂虚设不授。但皇帝却往往给一些官职较低的官吏加上“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上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使其成为宰相,而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则被罢相职,如未加上述头衔,就只能负责省内事务。唐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中书省。开元年间,又改名中书门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五、宋元官制  宋代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事务,号称“二府”。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又削减州郡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将全国划为十五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  元朝的史央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设中书令,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等,统称丞相。中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掌兵权,设院使、副使。御史台掌司法,设御史大夫。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又都各设“达鲁花赤”(管民官),由蒙古人担任。

六、明清官制  1376年(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负其责而统属于朝廷中书省;1380年后又废中书省,罢丞相官职,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其事,为皇帝负责。设内阁,内阁为官署名。朱元璋在废丞相后,设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明成祖即位,以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予机务,称为内阁。  清代在中央中枢部门依明制设内阁(三殿三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六部。特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及军机处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处是清代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机构。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始正式改称“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最多时达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在皇帝指定下兼任,称为“军机大臣”或“军机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其僚属称为“军机库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处职掌为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及官吏任免和一切重要奏章,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的最高发展。在中央的一般部门,设理藩院专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设都察院以为最高督察机构;设大理寺以为最高法院;设翰林院以为“储才重地”。宫廷部门设宗人府专管皇旗;设内务府专管宫廷事务。在地方地方上,设省、道、府(直隶州、厅)、县(州、厅)及边疆特别行政区。基层组织采用保甲制(牌甲制)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

《考研网》?


辅导资料   全、强、精、准

全套视频(基础班、强化班、真题班、模考班等全程)

全套讲义(基础讲义、专题精讲、论述题讲义)

全套笔记(中国史+世界史)详细笔记+框架图笔记

全套真题(最全真题集,包含最新真题详细答案)

313统考或各自主命题院校,专业课考点全覆盖!



  全程辅导、全程监督

    (1+1)指导教师提供全程复习指导
        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帮助你量身制定最高效、最实用的全程复习方案,帮你制定全程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保证复习效率高


享受全国辅导公开课复习指导。

全程指导,让你不走弯路,直达成功
督促学生按时进行复习反思,按月汇报复习效果,时刻保持正能量,克复消极情绪
全24小时内及时答疑
  

院校帮你选

科学指导、推荐、确定最适宜的报考院校
   选择正确的院校,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


升学率最高!规模最大!
历史学考研网学员的初试成绩是最好的!
每年学员的升学率是最高的!
历史学考研网的学员,是辅导班中最多的!


价格最低

打破行业暴利格局,让一切学生都能享受最高端的备    考资料与方案,不再为自己制造经济压力

经济高效备考模式,一步到位,圆梦硕士


学习方案

基础阶段(现在-5月)

完成答题技巧训练前的准备工作,搭建基本学科框架

强化阶段(6月-8月)

按考纲要求覆盖所有考点,吃透命题规律,掌握真题训练法

重点突破阶段(9月-10月)

按新考纲变化有针对性重点复习,进行专题化总结和高频演练,形成高分突破能力

冲刺阶段(11月-12月上旬)

进行冲刺复习和模拟训练,能识记80%以上核心考点,掌握快速破题解题能力

点题阶段(考前半个月)

查漏补缺和考前突击记忆,掌握热点和时效性考点,具备实战的心理素质和得分能力


【历史学考研网】已经成功帮助了数千名历史学考研学子考研成功!

2020考研课程已经正式开始!~我们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添加老师微信好友,咨询2019/2020历史学考研课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