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的力量

乡音的力量

说人话的杨昭 内地女星 2017-02-21 19:46:27 220

教学生《黄河船夫曲》,发现,最大的难度在于,力量性。

陕西民歌,本就高亢嘹亮,直上云霄,声遏行云。信天游的最大特点也正是这种力量性。《黄河船夫曲》是行船号子,号子的特点,在声音高亢之外,还讲究顿挫,要有刀劈斧凿之利落。

所以教学生演唱,一要力量,二要利落。这两点很难做到。更尴尬的是,方言是民歌的灵魂,而我们在教唱的时候,只能假模假样学个大概,深究不得。

王向荣演唱的版本,其音色原汁原味,更贴近陕西民歌的语境,并不在音高上突出力量性,而是在转音上显现味道。

龚琳娜演唱的版本,在配器上更现代,更现场,她的声音在力量上做文章,真的做到了声裂银瓶,在顿挫上铿锵有力。后半段突出粗犷豪迈之气,肢体语言丰富,做出划桨的动作,调动全身力量,感染力很强。学生听完后都说,好紧张,大气不敢出。这首歌,本就不是正襟危坐的唱法,而是大开大合,要手舞足蹈,这应该是一个show。





南方民歌,百转千回,北方民歌,粗犷豪放。平原地带生长起来的孩子,温文有余,刚强不足,自小没听过什么叫力量。

且不论南方孩子,即便是北方孩子,现在也多是在温室里长大,疏离了以往的粗犷习气。这当然不算坏事。然而于地方音乐而言,于新一代人性格养成而言,不算好事。

大环境如此,非教之罪。

不要去说学生了,就说现在的音乐老师,或是歌手,有几个能大气豪迈的去唱北地民歌?扪心自问,我不能。对于秦腔、对于信天游,我是向往已久,但有机会,很想去学。那种原生态的粗朴与刚健,那种老酒般的隽永与直烈,让我心驰神迷。

然而现实是,我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地方民族音乐,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使命感,嘴上说要保护要传承,但并无实际行动。顶多在课堂上说,都站起来,声音放出来,要干净利落!气息预备,一!二!三!走!···其实并无益处,仅聊以自慰。我的自私与虚伪。




现代化的脚步在加快,我们正从过去的共同体里脱离出来,融入大同小异的城市。原来的身份辨识越来越模糊,原来独特的地方文化印记也在消散,只留乡音提醒着我们从何处来,然而这乡音也正在流变、褪色。再过十年二十年,家乡话、家乡歌,或许将变成破碎的陌生符号,为新的年轻人所远远旁观。

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成长发展,总有代价。

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温柔的音乐太多了,标准的发音也太多了,这没什么不好。只是在温柔之外,我们也需要刚健,居安思危。在普通话之外,我们也需要乡音,标记来路。

幸好,还有摇滚,时时发聩。

幸好,还有戏曲,形神具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