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美文,做智慧女人——欢迎走进木兰书院,邂逅生命中最美的传奇!(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木兰书院”,免费订阅木兰微刊,与众多花木兰成为同伴!)
小镇记忆
小镇很小,半小时就能逛完整个街。除了供销社的房子比别的房子高,房子上的瓦片也比别家的新,门窗用蓝广告刷过。其它房子都黑乎乎的、矮墩墩的,房顶凹凸不平,缝隙里长着荒草,像个饱经风霜驼背老翁。又像掉了门牙的老太太立在街上发呆。
小镇虽小,可应有尽有:学校、公社、医院、信用社、邮电所在河那边;照相馆、供销社、电影院在街道这边;麻绳部、铁匠部、棉花部、皮匠部在拐巷里。电影院和供销社是小镇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但最热闹的是每年春秋两季交易会而搭起的大戏台。说是电影院其实就是个围了墙的露天空地,一张白色银幕和一扇小门阻隔开现代文明和传统俗世。剧院门口每天晚上聚集许多红男绿女,它是小镇周边唯一的精神会餐中心。供销社是小镇另一道风景线,蓝色的柜台里站着几位着装时尚抹了几层雪花膏的漂亮姑娘。这在山野小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百货,从房顶中垂挂下来的榆林毛毯、杭州丝绸被面五彩斑斓。柜台上摆着成匹成匹的白布、黑布、花布、灰布。玻璃柜台里文具,使人眼花缭乱。有事没事的镇上人,总要走进供销社溜溜,看看那几位养眼的姑娘,就连赶集的乡下人,买不买东西也要挤进供销社多看几眼柜台里姑娘。
能与小镇亲密接触是我在镇上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离小镇大概有三、四里,来去不到半小时的功夫。每天下了自习课,就和几个同学去镇上溜达溜达,主要是想买老高家的烧饼填补填补肚子,学校灶上玉米团子实在不好吃。
下了学校坡,就是沿河公路,公路左边是村人依山而建的窑洞,公路右边是一弯清泉。岸那边是菜园子,一畦一畦的韭菜,辣椒、豆角、西红柿……一整块一整块的大青石,经过无数的风吹雨刷和村人在其洗衣、捶捣变得非常光滑。泉水轻轻地滑过它们颈项、身体、脚踝……"淙淙淙……"一路清唱绕山绕石从不歇步。公路也和泉水一样绕山拐弯,拐过一个峁就到一个岔路口。沿那条小路下坡,有几颗老柳树斜着身子把头伸向河那边,柳树下坐些赶集的人在歇凉,泉水弯弯,绕过横插在河中央的大卵石,一路欢歌而去。踩着大卵石过了河,拐过一个土峁,沿着小路往前走远远地就能看到小镇。
走十来米,首先看到的是比公路稍稍高一截的三孔窑洞,只有三四步远的小墙院,坐着一个瘦老头,面前放着一架钉鞋机,腿上蒙一块油光发亮的帆布,他手里捏着一只破皮鞋斜着身子使劲地钻着鞋底。旁边站着一个胖太太,长着两只金鱼眼,来来回回望着过路的行人。再走几步就是老高家的烧饼部,还没到跟前,就能闻到刚出炉的烧饼香味。烧饼用一块白纱布蒙着放在小窗格前,热腾腾的烧饼又香又脆。再往前走一截的斜对面是棉花部,一个如同铁桶粗的大烟囱从部子里伸出来冲向河对面,口子上脏兮兮挂着破棉絮,被风吹得来回摆。靠街面的窗户也脏兮兮的,也有棉絮不断地从破窗户里飞出来。“帮、帮、帮”有节奏弹棉花声使人不由发笑。再往前走就是合营门市,经营着农具、铁器、麻袋之类的东西。旁边紧挨着再往前走就是供销社。黑乎乎的合营门市和整齐亮堂的供销社挨在一起,极不协调。再往前走,街道左侧就是能容千人的露天大戏台。戏台的左边挨小河,河滩上拴着许多牲口,戏台右面挨街,小商贩摆放着卖杂七杂八的东西,上面落了一层灰尘。要是遇上交易会,有乡下来的卖梨卖桃的把街道两边摆着满满的,行人只能碎步挪动。
在小镇上学时,每个周末都要去露天影院看电影。有时不到周末也偷着去,常被值周老师发现,反应到班主任哪,被老师训一顿,罚做一周的值日。可是没过几天全忘记了老师的教诲,偷偷跑出去又去看电影。如果再次被老师逮住,班主任的语言就没那么语重心长,变的尖酸刻薄,会使我羞愧一阵子。
最热闹不过的是春秋交易会,南来北往黑压压的人流从三面涌来,县剧团助兴演出,那个人多得不亚于国家大剧院。学校早上上完课就放学了。我早早拎个凳子,坐在戏台下等戏开演。十二点戏终于开演了,当时正是秦腔剧刚刚兴起,有幸饱览当时秦腔剧的盛景。现在还能记得当时的剧目:《五典坡》《铡美案》《三滴血》《玉堂春》《下河东》《大报仇》《辕门斩子》《樊梨花》《乘龙快婿》《墙头记》《屠夫状元》《法门寺》等数十古典剧目,还有现代戏《梁秋艳》《兄弟姐妹》《杏花村》《六斤县长》等等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现代戏,其次是古典戏。角色里面最喜欢花旦戏,比如春草、红娘,喜欢她们的机灵和胆识。也喜欢着蟒袍插宫花的状元郎。我最不爱看老生戏,长得不好看不说,还那么长一大段的唱词,听不清他在唱什么!让人很烦。可是后来我却为《苏武牧羊》这折老生戏流过泪。演员磁性般的唱腔和苏武的忠贞打动了我。最最最不喜欢就是黑沙的角色,比如《大报仇》《下河东》《黑叮本》这几幕戏。可是后来才明白,恰恰就是这几本戏才是一个职业剧团的真正箱底。那时看戏真是看热闹,那里懂得这些。
晚上看戏最有趣,静静的星空下,没了白天的燥热吵闹,戏迷们眼睛盯着演员们的一着一拭,一唱一白。戏服上亮晶晶的丝线,旦角头上闪闪的头饰,让人心生羡慕,看到戏剧高潮,为之动容。古典戏不容易懂,那时候也没有电屏字幕,全凭演员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动作和戏剧前后呼应来理解的。但是一出戏只要你坚持看完,还是能知道是怎回事。四五天的交易会,我一场不误。除了看戏。再就是喜欢看演员化妆。一群小姑娘爬到戏台侧面,看演员们化妆。那个好奇心没法形容。就像现在人追星一族一样狂热。心里想着自已要是能做演员那该多好!于是等交易会完了之后,我们的宿舍里,一到下了晚自习便会闹玩的不亦乐乎:有的人身上披个床单,有的人肩上搭条毛巾,有的人柱根棍子,有抬轿,有骑马的……熄灯铃响起来了,才手忙脚乱进了被窝。等值周老师过去了,又开始窃窃私语。我真庆幸在小镇上学的那几年里,看了那么多戏,我这个小戏迷过足了戏瘾。即使我后来进了职业剧团,也没有眼福再看到这么多的戏。
离开小镇以后,常常能回想起小镇上的供销社,大戏台,戏台下面、房顶上面黑压压人群。还有街两边的老房子。年底回老家专门绕道去了一次小镇,供销社没有了,影剧院没有了,戏台也没有了,倒是佝偻着的老房子还在,老郭家鞋部还在,只是没见到那个瘦老头和胖老太。不知他们还在不在人世?老高烧饼部已没有窗户纸。斜对面那棉花部子没了屋顶。街道的男男女女没有一个是旧相识。去的时候有些激动兴奋,回来的时候有些失望伤感。
小镇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变得落寞,就像当年红火热闹乡村现在只能在记忆中重现。
作者:李倩,陕西延川人,供职延川人民剧团。延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紫薇书法协会会员,现居西安。1995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另一片阳光》,部分散文录于《延川文典》《山花》《延安周刊》等。
木兰书院微信公众号:mlsy3838
木兰微刊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673799439
转载注:来源木兰书院微信号mlsy3838否则追究
本期编辑:张如意 法律顾问: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