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系列访谈之——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
作者:张玮
带着“振兴实体经济”、“农业供给侧改革”这样的热点话题提案参加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成为媒体追访的焦点。
眼下有关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潘刚深有感触,他指出振兴实体经济已经走到紧要关头,但当前仍面临三大挑战:研发投入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甚至缺失;非税负担沉重,融资成本走高,综合成本持续上升;投机资本冲击实业缺乏法制保障。
“实业界整体创新驱动乏力,在国际化竞争背景下,这是非常巨大的挑战。”为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实体经济质量和竞争力,要迎接这一挑战,潘刚给出的建议是:政府、企业、民间资本携手,在共建平台、法治营商环境等方面多管齐下,力促中国实体企业及早补齐创新短板。
而“农业供给侧改革”同样也是今年两会热议话题。潘刚在今年的议案中建议,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的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质量。他透露,伊利正通过多种扶贫方式,培养更多的农牧场主的孩子成为“牛二代”,促进养殖业发展壮大,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
近日,搜狐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潘刚,除了他的提案之外,他还谈到如何重建消费者对中国乳业的信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心得体会,以及伊利的转型等。
以下是专访实录:
搜狐财经:去年的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指出要恢复国人对民族奶业的信心,今年两会他说民族奶业知耻后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中国乳业市场一直受到国外乳品品牌的冲击,尤其是奶粉,而消费者对国内乳品品牌消费信心恢复缓慢,作为乳业领军人物,您认为如何重建消费者对中国乳业的信心?
潘刚:近年来,国家对奶牛养殖和乳品生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行业发展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乳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力度,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得以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中国乳业的整体发展形势向好。比如伊利,每天有将近1亿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
搜狐财经: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高涨,但同样也面临挑战,您多次带领集团部分核心管理层出访国外,参与学习交流访问,能否分享下中国乳品企业参与国际乳业竞争、积极走出去的心得?
潘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内各行业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中。中国乳企也是一样,随着全球乳业产业链上的优质资源加速流动、整合,“朋友圈”在不断扩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乳业合作成为每个企业努力的方向。
我认为,中国乳品企业参与国际乳业竞争,就需要积极面对全球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环境,,深刻洞察消费者潜在需求的变化和升级,进而以开放的心态,跨界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和智慧、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乳业版图中获得更大话语权,发挥更大影响力。
搜狐财经:中国乳品企业国际化方面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您认为中国乳业的国际化之路应该怎么走?
潘刚:当前,中国乳业国际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一方面表现为中国乳品企业海外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我国先后有多个乳品企业走出了国门。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国外资本和国际乳业巨头大量进入中国,纷纷同本土乳企展开各种合作。
对中国乳企而言,国际化面临的主要机遇是,国内“一带一路”等多重利好政策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环境,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具有全球乳业产业链上优质资源、顶尖智慧的乳企或机构有与中国市场对接的强烈意愿,中国乳企也普遍希望通过“走出去”获得国外市场更多资源性支持,包括奶源、管理、工艺、技术等。
简而言之,中国乳业的国际化之路就是整合全球优势资源为我所用,从而使食品安全更趋国际化,战略资源配置更趋全球化,原料到产品更趋全球一体化。
搜狐财经:我关注到,伊利集团也在做产业链金融,去协助上游牧场及下游经销商破解资金需求问题,能否具体谈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是否也加速了伊利的转型升级?
潘刚:协助上游牧场及下游经销商破解资金需求问题是伊利在产业链共赢方面的其中一个探索方向。
为解决产业链上游牧场和下游经销商的融资和发展困局,从2009年开始,伊利便着手探索通过产融结合的途径,带动整个产业协同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伊利成立了担保公司,专门为牧场、经销商等上下游合作伙伴融资提供担保。2016年上半年,伊利又成立了融资性担保公司、商业保理公司,以及“伊利集团产业链金融中心”,从组织架构上实现了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专职化、专业化管理,以稳步推进产业链金融生态圈的建设。
2016年,伊利产业链金融中心推出了“青贮保”、“牧场保”以及“流通保”等12款金融服务产品,为1600余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了金融扶持,全年融资金额近45亿元。这种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责任”为特色的产融结合模式,有效解决了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融资需求,也让伊利在推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和升级的同时实现了对品质企业的打造。
搜狐财经:您的提案中,有提到农业供给侧改革,您也多次提出通过多种扶贫方式,培养更多的农牧场主的孩子成为“牛二代”,促进养殖业发展壮大,能否具体谈下农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潘刚:我今年的提案主要聚焦于扶植农业龙头企业,希望在农业领域落实“供给侧改革”的精神,促进产业升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明确指出龙头企业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动力。
根据调查研究和多年一线工作的实际感受,我认为,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着农业企业“小、散、弱”、品质提升难度大、成本上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深层次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培育和扶植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实现“提品质”、“降成本”,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对于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龙头企业,要采取相关政策保护它们免受资本热钱的冲击。
搜狐财经: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提案中,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潘刚:我今年的提案主要聚焦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振兴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被视为经济复苏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以及部分资本对实业的负面冲击等问题和挑战,严重制约了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基于此,我建议国家出台一篮子政策,比如政府主导出台支持鼓励企业联合创新政策、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整顿事业性收费项和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比如对资本进入民生行业建立审批制度等,促进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振兴中国实体经济。
版权申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积极进行处理,联系电话0734-8189281,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