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美娟:岁月的滋养

奚美娟:岁月的滋养

夜光杯 内地女星 2015-11-03 17:21:33 671

小编的话 一出话剧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时间和场景变换却非常多,叙事也复杂,是当年上海人艺老中青三代导演精心构思的艺术精品,请看奚美娟回忆话剧《中国梦》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的情景。


岁月的滋养

奚美娟

新民晚报编辑来电,希望我谈谈参加艺术节的感想。我近年来因为经常在外地拍戏,很少有机会参与艺术节的演出活动。但追根溯源,我不由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参加北京举办的第一届艺术节的情景。

那是在1987年的秋天,由中国政府批准,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节。可以想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能够上北京演出一个剧目都是大事,何况是参与首届中国艺术节。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国家经济实力在慢慢增强,政府自然就想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举办全国性艺术节,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全国各地的文艺创作活动都有激励作用。我参与演出的是原创话剧《中国梦》。当时上海进京参加艺术节的有大型舞剧《金舞银饰》等节目,排场很大,服饰、舞美要求也很高,而《中国梦》是后来才决定进京的,接待准备显得仓促,主办方听说《中国梦》全剧只有两个演员,又是现代题材的作品,就以为舞美要求不高,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希望我们与《金舞银饰》舞剧合用一套舞美器材和人员。后来经过剧团的说明,才同意我们带了全部演出班子进京参演。

记得演出剧场安排在北京总工会的二七剧场,剧场的观众席是两层的,可以容纳一千多人。可是主办方事先并没有看过我们的戏,还以为这是一个小剧场演出的独幕剧,他们担心票子卖不出去,对外只卖了底层的席位,楼上的观众席没有开放。但是文化部却对《中国梦》进京演出非常重视,在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先生向媒体介绍了这个戏的情况。《中国梦》是当年一位留美学生创作的,描写了中国开放以后第一批出国留学的青年人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和生活,描写他们怎样地从怀着“美国梦”出国留学到又深深眷恋祖国向往祖国的“中国梦”。


这个剧中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时间和场景变换非常多,叙事也比较复杂。戏剧大师黄佐临院长担任总导演,黄院长多年研究中国戏曲与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导演实践经验提出了写意戏剧的理论观点,而《中国梦》正适合黄院长的这一戏剧理论。这个戏是国内唯一被冠之“写意戏剧”的八场原创作品,集中了当年上海人艺老中青三代导演精心构思的一个艺术精品。我有幸被黄院长选中担任女一号的角色。

在北京的演出没有悬念地获得了成功。主办方感受到北京观众一票难求的盛情,他们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把楼上观众席的票子提前卖出去,便要求我们特意为观众再加演一场,于是在演出的最后一天里,我们下午连晚上连续演出了两场《中国梦》。

就是因为参与了首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我凭借《中国梦》获得了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场青春洋溢的艺术节演出,已经过去二十八年了。我们的文化事业就此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各地举办的艺术节越来越多,尤其是1999年开始文化部与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每年一度的国际艺术节,成功地走向了国际艺术市场,成为世界众多国际艺术节领域的一个璀璨亮点。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都市,艺术花蕊结出了丰硕成果惠及的是普通百姓。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那年月中的艺术光彩,滋养了多少人心与情怀啊!





关于我们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互动

参与话题讨论、文章反馈或联系投稿,请关注后点击“进入公众号”留言,在《夜光杯》微信平台,我们愿做您的读者。

分享

点击右上角按钮可以“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收藏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收藏”,在有闲有wifi时品读。

订阅

点击右上角按钮,进入“查看公众号”,关注“夜光杯”。

更多

更多内容请翻阅《新民晚报》,或下载新民晚报手机客户端。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