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幽幽渡千古

古桥幽幽渡千古

余江县旅游 内地男星 2018-03-20 12:00:45 440


连通两岸

无数的人从这岸到那岸

无数的游子从这里离去

从这里归家

古桥

更是连接着余江这片土地上

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

 大桥村石拱桥,位于余江县春涛乡红星村委会大桥自然村外,建于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古桥单拱如弓,用红褐色长条麻石建成。

据说一对夫妇曾经留乾隆皇帝在此吃饭,乾隆听完两位老人的故事,特备写下对联来酬谢留饭之恩:

家有万贯不算富;

五个儿子是绝户。

横批:寡人在此



绍武桥,位于余江县马荃镇璜塘姜家村东南0.5公里处,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桥身为单拱,红麻石材质,桥面石板缝中长出三个油凿树。桥下流水清淌,桥边草色青青。

原是姜家村进士姜桂妻子崔氏为寄托对丈夫的思念,在山坡上修建而成,见证了夫妻恩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爱情桥。



徐杨石板桥,位于中童镇徐杨村委会港沿徐家,建于清初,是本县唯一一座石板桥,对研究古代桥梁建筑有一定的价值。全桥用麻石板建成,桥下有三个菱形桥墩。桥面由20块,长条形麻石铺成。石板桥有很深的车辙痕迹,这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更是一段历史见证,见证着曾经这里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桥东是信江河,西北是防洪堤坝。



张公桥,又名“彰公桥”位于余江县城通往马荃镇的公路2.5公里处,1790年动工建造,桥长140米,高10米,是鹰潭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

此桥为联拱桥,六墩七孔,桥墩用青石和麻石筑成,迎水面为等边尖三角形,便于排水。三角形尖顶上有一个石雕蜈蚣,昂首挺胸,似在同洪水搏斗一般。

据说是一张姓财主为了给妻子治病,给穷人赠衣,变卖调田产修了这座桥,造福一方,据当地百姓说,张公桥自修建成后,无一人在桥上身亡,是一座爱心吉祥桥。



汤家画桥,位于画桥镇汤源村前,桥身长6米,横跨在万年河上。画桥是半圆形单拱桥,桥面有小坡。桥拱由青石和麻石砌成,桥面用青石板铺就,桥两侧立麻石柱为杆,麻石板为栏,栏板上刻有精美的花边纹饰,故名画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画桥大捷就发生在这里,红十军在此击毙敌军百十余人,俘虏百余人,缴获丰富物资。

桥南头有一根拴马柱,高两米,上圆下方,圆顶下方每面刻有一尊坐禅佛像。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溪桥,位于锦江镇乐泉村委会乐泉村头,清代建造,横跨黄溪港上。黄溪桥是一座联供石桥,三拱两墩,全场47米,桥体用大块青麻石,桥面中间铺花岗岩行车道,两侧无栏杆。中间两块桥墩分别用大块麻石在迎水面砌成稍上翘的尖状,称脊头,以减少水流的冲击力。

黄溪桥整体保护良好,至今仍是村民外出的重要通道。桥中间铺花岗岩行车道,时光变换,一代又一代人从这里走过,黄溪桥一直都默默的承载着,仿佛一个老母亲,送人们出门,守望着人们归来。



兰桥,位于余江县锦江镇西北方向通往余干县黄金埠的河堤口,因横跨于蓝溪之上,顾又名蓝溪桥。元朝诗人、文学家揭徯斯曾多次到此游玩,曾有诗写到蓝溪:

绕过浮石是蓝溪,溪上青山复高低。

山中泉是溪中水,寻源直到华山西。

相传,兰桥是一个儿子为了母亲过河方便而建造的。据说因为建桥师傅手艺不精,建成不久便被洪水冲垮,因此被称为烂桥,随后建桥师傅痛定思痛,虚心学习,手艺渐进,在原址上重新建了一座坚固的桥,一直保存至今。

兰桥周围树木葱郁,景色优美,恰似天然水墨画卷。清朝邑人、增贡毛獬有一首《兰桥》诗赞曰:

溪环如带水悠悠,泻水锦江作合流。

柳树堤边系小艇,桃花浪里泛群鸥。

长桥走马春风暖,古寺鸣钟夜月幽。

好景更宜城上看,诗情无限入谯楼。

几经波折,现在兰桥仍屹然雄跨在蓝溪之上。





今天能留存下来的古代桥梁

承受了千百年风霜雨雪

洪涛地震和战乱兵祸的考验

已是弥足珍贵

余江那么多的古桥又纪念着多少故事呢?其实只要你愿意聆听,它一直在那里倾诉着。余江水多,桥也多,故事更多,就待你自己找寻了……



信息来源:余江县旅游局

微信编辑:高昊

余江县旅游局官方咨询电话:0701-5898716 

投稿邮箱:yjxlyj2015@163. com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