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4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2017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秀课评选暨观摩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隆重举行。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年轻而睿智的周洁老师,参加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组比赛,她以精妙的教学设计、精致的教学流程、精心的实验操作、精美的智慧语言,力挫群雄,荣获江苏省初中化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或许,有人会这么说:“获奖,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如果能得到专家的指导,也能创造辉煌的。”这样的评说,确乎很有道理。不过,要让专家甘心情愿地为你诊断和把脉,就必须靠自身的实力和水平了。
周洁老师之所以能得到专家多次的指导和引领,归功于接连不断的“第一”和“冠军”。
首先,垂青于“新北区第一名”。在新北区“骏马杯”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周洁老师获得区一等奖(第一名)。正因为这个“第一”,周老师被新北区教研室“相中”,被推荐参加常州市级比赛……于是,区化学教研员、周文荣校长,就十分乐意地带领“区化学精英们”多次来校传经送宝,进而让周洁老师极为顺利地摘获了常州市初中化学评优课一等奖(第一名)的硕果。
其次,钟情于“大市第一名”。常州市的冠军,意味着将参加省级比赛。这时,指导的专家,就不只是周校长打造的精英了;常州教科院吴永才教授培育的团队,一齐相聚中天实验,为周洁老师的课“量身定制”“豪华包装”。请看一组枯燥的数字,不过,却很能说明问题:吴永才老师全身心投入于备课指导4次,共计超过22小时;以上每次活动,区教研员周文荣校长不仅全程陪同,而且还单独指导备课3次,合计超过8小时;与此同时,武进区资深化学教研员蒋亦平老师,也多次前来悉心指导。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盘点周洁老师的成功之路,似乎更能体会出这一至理名言所蕴含的真谛:连中三元,靠的是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毅力。
几月煎熬。在迎接省比赛的几个月里,周老师几乎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加班加点到十一二点是常事,备课、上课、拍视频、制作微视频、甚至还要做蛋糕,常常是身心疲惫,压力山大。
几项数据。为了备好省评优课,周洁共研究相关文献43篇,研究课题内容相关的不同版本的初高中教材8本,课件和教案各修改15稿,课上使用的三段微视频共计修改23稿,试上11遍,课上使用的情境素材——蛋糕共用了13板,整个过程电脑里形成的文档、视频、素材等资料共计7.8G。
几点收获。一路走来,收获满满。在备课磨课中,周老师发现了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更多可能性;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的种种体会,积累了众多的撰写论文的素材;在与教研员和指导老师的相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还学到了他们身上极为宝贵的品质:醉心读书,主动反思,勤于研究……
周洁老师的成功,是她个人专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化学教研组奋飞的新起点,更是中天实验学校齐心协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新硕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为周洁老师给予了全力支持,无论是实验仪器、药品的置办,还是课务调整,交通安排,甚至在比赛当天,为了让学生吃的蛋糕是新鲜的,特地安排校车专程送到南京。同时,学校各处室、各部门,也都能做好通力协调工作,为周洁老师的比赛“保驾护航”。
教研组长陈玲老师,每一次试上都会到场,记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在南京比赛期间,更是全程陪同,尽心帮助,细心关照。在实验准备过程中,蒋成名、周蓉蓉老师主动帮忙;而周洁老师耽误的课务,钱丽、李紫薇等老师一定用心上好,确保教学不受丝毫影响。
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永远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