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刘海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人作画或写字,喜欢在署名旁边写上“年方九十”。九十而尚称“年方”,其童心可鉴。老革命家徐特立说:“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时代后,年老才可宝。”
在株洲,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与时俱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用自己的方式把晚年过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他们与时代同步,保持青春心态,不让人生褪色,永葆良好的精神状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 本报记者与大家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分享这些新时代的阳光老人的精彩故事。祝天下所有老人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站上舞台,我就是明星!”
株洲日报记者 周卓灵童
英国出了个苏珊大妈,中国达人秀成就了卖菜的“菜花大妈”,今年的十九届中国老年合唱节则让我市老干部合唱团81岁的李华实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这位被身边小辈参赛者敬称为红歌老人的“全能唱将”,凭借一首首红歌成功地从合唱节中“突围”。
从18岁唱到81岁,最爱唱红歌
戴着参赛时给自己带来幸运的大红色遮阳帽,身着运动裤配休闲西装。10月25日,出现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李华实虽然一直说自己没有特意拾掇,但胸前亮闪闪的党徽却透露了他的严肃。
“我是几十年的老党员了,唱红歌当然不能忘带党徽。”老爷子说着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而这一句话,也引发周围队员们的集体掌声。
李华实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在大学时曾在学生会搞宣传和合唱团工作,对那个年代的红歌张嘴就来。他显然很乐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艺,不仅为大家现场演唱,还表演了一段战争年代部队行军时常说的快板书。
喜欢时尚,爱追星
李老爷子虽然已经81岁高龄,身体却非常健朗,浑身透着乐呵劲儿的他爱唱歌的原因竟是追星。“我喜欢马革顺的激情指挥,喜欢韩磊的动情演唱,他参加《我是歌手》时我每期都看。”老人乐呵呵地表示,“我站上舞台,就把自己想象成他们!”
“低音、中音、高音,我都很在行。”李华实堪称团里的“全能唱将”,说话间展示出他对三个音域的把控能力。
老人的开朗性格,受到队友的交口称赞。市老干部合唱团队长骆碧霞告诉记者,“他似乎从来没有不开心过,总是用豁达的心情面对所有人和事。我想,歌唱就是他的开心果,是歌声使他越活越年轻。”
“只要能动弹,我想游到100岁!”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迎着寒风,深吸一口气,伸伸双臂;搓搓手心,用力拍打身体,气运丹田大喝几声;捧一把江水,激醒身体里的血液,再一头扎进水中……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成群畅游在冰冷的河水中,互相鼓劲,彼此较劲。
67岁的老人萧勇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泳友称为“勇哥”。如今,游泳成为他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始游冬泳后就再没生过病”
20世纪90年代萧勇泉在电信局工作,游泳和骑行是他的拿手好戏。因工作时长期攀爬通信基站进行检查维护,左手出现了发抖抽搐的毛病,双腿也落下了顽疾。
严重的血管堵塞一度让他的左臂无法正常活动。医生告诫说,如果还不改变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就等着中风吧!
“当时心情坏到了极点,也不愿跟别人说话,几年前接触冬泳让我感觉重获新生。”勇哥说,每天畅游后人特别轻松,就像做了一套血管操。像我这种严重的三高人群,冬泳就是最好的免费药。
“如今,我再没得过什么大病,也结识到一帮志同道合的泳友。”他笑谈,现在饭量都增加了不少。
“冬泳协会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是他的对手,1500米逆游,常人需要一个多小时,他半个小时便可完成。”冬泳协会会长黄兰芳告诉记者,勇哥对于冬泳的痴迷和坚强意志力令人佩服。
越冷越“嗨皮”,享受在水中那份自由
“这水不冷吗?”记者把手伸进江水中试探。
勇哥淡淡地笑了下,“游习惯了就好,一会儿就会很爽。”说罢他窜入江中,憋了几秒钟气,又急速浮出水面大声说道:“这水只有19度左右,根本不冷,就跟玩一样。”
“上瘾”是他谈到最多的一个词,“我是中毒已深,一天不下水,浑身不自在。”每天游上一个小时已经成为勇哥每天的运动标配。他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冬泳的大家庭,同时也感觉到湘江水水质在逐渐转好。
在江水中追逐自由,一次次刷新自己的极限,萧勇泉笑称:“只要能动弹,我想游到100岁!”
13年游历40余国,他编出40万字的游记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83岁的雷太来可不只是说着玩的。
70岁开始自费出国旅游,13年游历40多个国家,行程数十万公里,看过埃及的金字塔,乘过威尼斯的贡多拉游船……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老年人也应有实现梦想的心。
“年龄大了,心却不能老。”
精神矍铄,说话慢条斯理。10月25日,记者见到雷太来时,他正在自家书房细心地整理俄罗斯之行的游记。
上个月,他从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出发,经阿尔山,一路游玩到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期间,为了欣赏西伯利亚铁路的沿途风光,年过八旬的他还特意乘坐火车。
从教育系统退休后,雷老办过民办高中,加入过诗词协会,直到2004年的一次大病住院,他才猛然想到,应趁着身体尚可的时候,出去看一看。病愈后,雷老来了趟为期半个月的西欧行。
“年龄大了,心却不能老。”雷老说,他的环球之旅从此开启。
2008年游夏威夷,2012年游东欧,2013年游韩国……每年的春秋两季,雷老都会出游。
编写40万字的游记,火爆“朋友圈”
“走进瑞士,一路远山如黛,山巅积雪白亮如银,倒影湖中……” “ 在墨尔本,金色的阳光普照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牧场,牛羊在悠然地吃草……”每次出游前,雷老都会做好攻略,提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游玩时,他则会用笔和照片记录下所见所闻;归来后,他都会将游记整理成册。
“你看,这是我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拍的。”“这是在尼罗河边,几个当地小伙热情地和我合影。”翻看着游玩时的照片,雷老幸福地回忆着每一张留影背后的故事。
《绿色东欧“世遗”之旅》《地中海随感》《俄风行》《旅美随笔》……2004年以来,老雷写了8篇游记,共计40余万字。去年12月底,他将其集结成册,以《行走天下——一位八旬老人的游历随笔》为名出版。
“不少好友看完这本书后,不问时间、不问价格,一定要跟着我出去旅游。”雷老笑说,这本书让他收获了不少“铁粉”和知己。
葫芦上雕刻艺术人生
株洲日报记者 沈全华
曾经,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株洲的美丽;现在,他手指抓不住筷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蜗居斗室,他仍坚持创作,在一个又一个葫芦上雕刻艺术人生。
“拿不动相机,幸亏还有刻刀。”10月27日,在盛康·国际老年颐养苑一处卧室内,70岁的钟根全正拿着一个大葫芦琢磨。他准备将中国农历的24节气一个不差地刻上去。
由摄影到雕刻,将创作进行到底
退休前,钟根全是湘江氮肥厂职工,他的摄影作品曾屡次见诸报端。
他饱受类风湿病折磨,10年前手关节、脚关节都肿大变形。脚不能好好走路,手不能握紧筷子吃饭。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他产生了雕刻葫芦以示纪念的想法。他用两个手指夹着一把小木刻刀,先在一个小葫芦上试刻,成功地刻出了一个图形。
他买来了大葫芦,刻了北京奥运会图标、五个福娃和各种比赛图标,以及中国队所获的金牌数量。
好评如潮,他信心倍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寿字葫芦》,以毛泽东主席为主题的《红太阳葫芦》,以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吉祥鸟》,以福文化为题材的《乐福葫芦》,以小外孙出生为题材的《宝宝葫芦》……在他的刻刀下出炉。
雕刻如烟岁月,折射生活点滴
刻身边事,说株洲情。钟根全始终不忘通过葫芦反映株洲的发展变化。
《神农葫芦》上,一面以稻谷为基础,雕刻出炎帝像和炎帝八大功绩;另一面雕刻上袁隆平像和他的“功勋科学家”金质奖章。朋友和邻居看后都赞不绝口。
前两年,在市益云公益协会的帮助下,他坐着轮椅走出家门,先后观摩了市区7所跨江大桥和炎帝雕像、神农塔、神农大剧院,刻成《株洲十大景观》。
得知24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他又有了新雕刻主题。
“想好了,能动了,就刻一下!”钟根全说,他每天只能工作1小时左右,天太冷、太热均无法动刀。这个葫芦也许要刻一年,他早有思想准备,只求做精做好。
赔光百万积蓄,重开创业路
株洲日报记者 温琳
年过七旬时,初次创业失败,100多万的积蓄赔光了,只剩下仓库里的瓶瓶罐罐,三个儿子要她回家颐养天年……
遭此境遇,炎陵人李秋媛却不肯退缩、再次创业。她想证明自己,哪怕年过七旬,也能干出一番事业。
年过六旬,回乡创业遭遇滑铁卢
今年72岁的李秋媛是炎陵县鹿原镇洣西村人,做得一手好农家菜,尤其是霉豆腐、酸泡菜、辣椒酱等,口味独特,深受亲朋好友和邻里喜爱。
上世纪60年代,李秋媛随丈夫到郴州市定居。2010年,一个老乡吃了她的霉豆腐,觉得味道非常地道,邀她回家乡发展。
说干就干, 李秋媛拿出家中60多万元的积蓄,只身来到炎陵县,与人合伙办起了农产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霉豆腐、酸泡菜、辣椒酱等产品。
“一年之后,企业就出现了问题。”李秋媛说,企业产品线拉得太长,销售预期过于乐观,而全国市场迟迟没有打开。2015年,企业亏损上百万元,不得不宣布破产。李秋媛投入企业的100多万元,变成了仓库里的包装盒和泡在大坛子里的半成品。
从头再来,想静静地经营好企业
李秋媛的三个儿子请求母亲安享晚年。性格倔强的她却不甘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企业破产后不到一个月,她创办一家新公司,重新卖她的秘制产品。
2015年7月,企业获得了重生。她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重点推口碑比较好的辣椒酱、陈酿独蒜,还利用现代互联网作为主销售途径,创办了品牌“乡李太太”。
把退休金都投入到了公司当中,李秋媛成为当地的创业明星和“网红”。争议随之而来,有人劝她放弃,有人泼冷水。
李秋媛说:“自己压力山大,她是一个失败的创业明星,现在只想静静地经营好企业、做好产品,让消费者吃上可口的食品。”
志愿者和老人一起包饺子
株洲日报记者 成建梅
株洲日报讯 10月26日,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党支部等40人组成的爱心慰问团,为株洲县龙船镇的新河养老院老人送去文艺表演和食品、生活用品,并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欢度佳节。
来自强生天使志愿者联合会、红十字养老志愿服务队、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这些志愿者,为老人分发衣物等慰问品,将老人搀扶回屋内,为老人端来刚出锅的饺子,大家其乐融融,吃得很开心。一位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志愿者们一直悉心照顾着老人,帮忙递送饺子,为其端茶水。老人说:“你们就是亲人啊,来陪陪我们说说话,也能让我心里感受到温暖,不要带什么礼品。”
党建领航,演精彩节目送老人
株洲日报记者 沈全华
10月27日,天元区大湖塘社区、株洲日报社举办“党建领航·爱在重阳”文艺汇演,给天元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集体舞、大合唱、独唱、诗朗诵,书法、柔力球、气功表演,非洲鼓、葫芦丝等演奏,13个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轮番上演。悦耳的歌声、欢快的舞蹈,让老人们听得入神,看得喜悦,现场叫好声一片。听说有节目可看,有热闹可瞧,附近的居民也加入观看的队伍。
“今天真高兴,子女不在身边也快乐!”入住天元区敬老院的82岁妇女李福英表示,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让她们感受到人间真情。
社工搭建“亲情连线”送问候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妈妈,您辛苦了!再过几天,我回来给您补过重阳节。”10月27日,在芦淞区蚕梅村活动中心,该村5名在外务工子女通过株洲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搭建的“亲情连线”,给在家的父母送上了问候。
儿子在长沙工作,老公已去世, 69岁的张利纯在蚕梅村独自生活。“你平常工作忙,我身体没问题,不用经常挂着。”在社工的陪伴下,她接通儿子的电话,张利纯还没等儿子开口就宽慰儿子,并叮嘱儿子要注意身体,少抽烟、少喝酒。
据介绍,蚕梅村共有380名60岁以上老人,其中100多名是留守老人。去年下半年,我市启动农村留守老人社工支持项目,该村成为首批试点的10个村或社区之一。目前,该村老年协会已有100多名成员,还成立了乐队、合唱、舞蹈、书法等兴趣小组。
株洲老人晚年生活福利多多
株洲日报记者 沈全华
高龄有生活补贴可拿,还可以选择多种养老方式。10月27日,记者从市老龄办了解到,2016年底,全市有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69.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2%,株洲老人的晚年生活福利多多。
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范围逐步扩大。2010年,我市对90—99岁的老年人发放补贴每人每月60元。2014年起,天元区、芦淞区和茶陵县自行提标扩面,陆续将高龄补贴人群扩大至80—89周岁,每人每月30—50元。下一步,市级层面也可望提标扩面。
对百岁老人有特殊待遇。全市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补助标准已统一提至每人每月500元,部分县区标准更高。全市补贴百岁老人92人,平均补贴标准领先全省。
我市还由政府出资为65周岁及以上的失能、半失能的低保老人购买基本养老服务。去年,全市共补贴1.07万人,补贴标准20—100元不等,覆盖率达到85.4%。今年1至9月,全市已有7.45万老人投保了老人意外伤害保险,总保费达到583.4万元。
我市已建成省级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166个,建成市级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41个。全省第一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县”建设项目,株洲县和茶陵县名列其中。安享晚年有了多项选择,既可居家养老,也可到基层养老机构找寻老伙伴。
此外,全市建有社区老年协会362个,农村老年协会1017个,城乡建会率达到100%。同时,我市积极引入专业社工、爱心义工及各类社会组织,推动老年协会规范性建设。
本期编辑:金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