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女孩儿,每天烈日风雨里耕种着,笑容却是不一般的甜。她叫石嫣,都市里长大的姑娘,一路读到人大博士,却不顾许多人的不解,跑到郊区做起了农民。还把有机种植和民宿结合起来,设计成一间独具特色的民宿,可以睡,也可以体验有机种植的亲子项目。她说她想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农人,以年轻人的名义。
- 博士农民 · 石嫣 -
“天天在家背《悯农》,不如当真务农一日。”
姚晨这么一想,
就带着儿子土豆下地去了。
姚晨的儿子小土豆在种地
拿着铁锹,栽下六株小树苗;
喂小猪,小羊和大鹅;
渴了就摘下黄瓜直接咬着吃,又脆又甜。
司马看了不禁回想起童年……
姚晨看着土豆撒欢的样子,
忍不住在微博上感谢起“地主婆”来
这个农场的“地主婆”叫石嫣,早在16年,她就和姚晨一同入选了“全球青年领袖”。
2017年,她又成了“全球40岁以下影响食物系统的20个领袖”。
然而,十年前,人们却是把她当怪物看,“这个女博士,居然去当农民!”
达沃斯论坛,石嫣和姚晨站在一起
今年,是石嫣当农民的第十年。
最近,她写了一篇文章《我做农民这十年》,回忆自己这些年遭遇的种种尴尬。
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她去银行办理业务,在单子的职业一栏,她笃定地填上:农民。结果,柜员说:“没有这个选项,要不写’职员’吧。”
农民,似乎早就成了一个过气的词语。
何况石嫣还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姑娘,父母都是当地普通的职工,从小就没干过农活。
一路读到博士,成为一个高学历的姑娘,却要去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闭着眼都可以想到,石嫣的爸妈当初坚决反对的样子。
读大学的时候,这个姑娘误打误撞选择了农业相关专业,并且一路以优异的成绩,保送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博连读,师从中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温铁军被称为根植乡土中国的思想者
读博期间,一个偶然的电话,她得到了一个公费留美的机会。
别人留美都是去常春藤名校,去繁华的都市纽约曼哈顿,她去的地方却是美国明尼苏达州,距离省会还要三个小时的农场。通过跟农场主一起生活工作,了解美国的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模式。
一个都市出生长大的女孩突然从北京去了异国他乡偏僻的农场,心里特别不踏实,那里的人民几乎从未见过中国人。
4月份的明尼苏达风仍然刺骨的冷,中间的几次暴雨将农场生长几十年的大树连根拔起。
每天一大早,石嫣就起床到地里干活儿,犁地、播种、浇水、除草,清洁苗盆,擦鸡蛋上的粪便……一天天简单而重复,每天早8点到下午5点,中间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每天傍晚下班到家浑身酸疼,不到十点就自然入睡。
一起在农场做实习生的,还有另外两个美国本地的大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前都离开了。
熬到6月初,她吃到了自己种的菜,又差点哭了,不过这次是因为感动。
“怎么会这么好吃!”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食物的关系。
沉浸在收获的幸福感中,她想起来农场主Harlow对她说:
“我选择当农民,是因为我想当自己的老板。”
这段“另类洋插队”的经历,在石嫣心里扎了根。在回国之前的一个月,她脑海中的那张表格上,“职业”那一栏变得愈来愈清晰,“我要做一个农夫,或者是帮助农夫的人。”
她想亲身实践去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能让中国的农民采用生态耕作方式,同时也能有稳定的市场。
石嫣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我在美国当农民》
2008年,石嫣回国后,正好导师温铁军,在北京西郊的凤凰岭脚下申请了一块试验田。没多想,石嫣2009年2月就申请去了基地,和另外几个一起做乡村建设的小伙伴们,开始打造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的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
他们招募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市民成为会员,提前缴纳一年的订金,农园则负责为会员生产并配送有机蔬菜和肉类。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54户家庭报名。
可正当他们准备通过银行账号给石嫣打钱时,却被她拒绝了。
她要挨家挨户上门去收款。
因为路远,一个来回要三四个小时。有一次她迟到了半小时,把一个会员惹怒了,“这么简单的事,就收个钱,干嘛那么麻烦?”
石嫣解释道,钱转账了,我们就失去了一次见面交流的机会。
自己种菜的顾客,享受收获的快乐
第一年,没什么设施和经验,应季的蔬菜品种很少,连续一个月收到绿叶菜之后,他们配送到会员家的菜箱子被扔了出来,消费者抱怨说“脸都快吃绿了”。
石嫣不断栽培新的有机蔬菜种类,保证每周的蔬菜水果种类有6种以上。
没过多久,她又接到投诉电话,
“你们的菜,和市场长相差距太大,还粘着泥土。”
投诉的,大部分是老人,
他们不理解有机蔬菜。
石嫣就组织大家到农场参观,让他们亲眼看,
不用化肥和农药的菜,是怎么长出来的。
有时候菜的品相差一些,就会有投诉说这样品相的菜不值这个价格,品相很好的蔬菜也会有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有机。
有些会员家里的老年人往往不接受相对高的蔬菜价格,还有的人吃惯了化肥催长的蔬菜和饭店嫩肉粉软化的肉类,再吃农场提供的食物会觉得部分菜口感老、猪肉肥、鸡肉纤维多。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源于大部分人对食物来源了解太少了,而且缺乏信任。有时候她也会自嘲,如果当初选择了当大学老师,恐怕不会承受这么多的质疑。
很多人对有机的概念有不少误区,其实有机的菜不一定是品相更好看的菜。
拒绝了那些能让菜变“好看”的药剂,石嫣种出来的菜,有的品相很好,有的却形状大小不怎么规则,个别的还会留有虫洞,一些够不上“外貌协会”标准的菜,石嫣他们往往留下自己吃,或者喂农场里的动物,一点儿也不浪费。
而且每一次有机的收获里,
往往还会诞生独具个性的农作物,
真是把小编萌死了:
像一颗心的西红柿
像一只手掌的山药
像一只脚丫子的山药
没穿裤子的萝卜君
有机菜的味道也常被人“神话”,其实真正依靠基本的阳光、空气、土壤和水,吸收农场里动物肥、植物肥的养分,还需要顽强挺过虫害,这样生长出来的西红柿,薄皮沙瓤带籽,才是真正久违的西红柿味道呢!
跌跌撞撞间,石嫣们的热情一点也没减。每到给各家配送的日子,凌晨四点就起来收菜,有人说他们干的就是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但背后真正要付出的,比定个闹钟按时起来“偷菜”,多得多!
仅仅三年多,小毛驴就成了“北京市民的都市菜园”,供应800多个家庭吃上了安全新鲜的蔬菜,最紧俏的时候还有200多个家庭,在排队等会员位置中,一时间媒体报道带来的光环关注加身。
这颗坚硬如石头的姑娘,
坚持做着自己觉得正确有意义的事情,
还意外收获了爱情。
程存旺是石嫣的师弟,
休学一年在小毛驴做志愿者,
两人的感情像地里的庄稼一样,
一点点生根发芽。
毕业那年,他们在农场举办婚礼,没有房子,也没有车子。
在老师、同学、会员和村民的见证下,程存旺骑着一辆自行车,载着石嫣,穿行在乡间小路上,石嫣捧着一只西兰花,满脸幸福。
离开校园后,两人选择继续当农民,
他们在通州租了块地,
建立起“分享收获农场”。
他们寻找更多愿意改变,放弃“有污染””有毒”种植的农民。在保证生态种植方式和基本运营成本的前提下,把更多利益留给农民和消费者。
“女博士”当农民,被媒体报道后,石嫣的名气越来越大。2012年的冬天,顺义区农业部门的一位领导偶然看到采访,心里嘀咕,“真会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干农业吗?”
他直接开车到村里,结果看到一帮年轻人正在挖地窖储存白菜,信了。
现在,石嫣的农场拥有700多个会员,
一年的经营收入有900多万。
她每周供应超过二十个品种的蔬菜,
会员全年可以吃到超过60种蔬菜瓜果。
当然,除了农民,
石嫣身上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身份。
作为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的副主席,
她需要经常往外跑,
就这样,在中美文化艺术论坛上
她给葛优科普起了有机菜。
她受到杨澜的邀请,
参加“绿色影响力”节目,
传递绿色健康理念。
她上中国国际电视台,
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有机农业。
在节目上,最感染观众的,
不是她说了什么,而是她的笑容,
人们相信,这是土地带给她的快乐。
石嫣想把这种快乐带给更多人,
她邀请清华的设计团队,
将一个果园改造成了梨园公社,
将有机种植和民宿结合在一起。
周末带着孩子来的家长,往往连自己都跟着上了一堂生态课,农场的每处细节,都体现着循环的理念,食堂里洗碗用的是麦麸,第一遍抹掉盘子上的油之后,还可以再次拿去喂动物。
她还策划了“大地之子”计划,
带城市里的孩子去农场体验一天农民生活。
石嫣说,新的农民,新的农村,不是把农村建得更像城市,而是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
她想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农人,以年轻人的名义。
“优秀的农民应该是个顶天立地的人,借助最少的外部资源,最大程度成本内部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照料动植物、照料建筑、照料水利、照料设计……勤劳、勇敢、坚强、节俭。”
从一颗小石子,到坚硬的石头,
现在,石嫣更像是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她在土地上栽种收获,
一年四季,循复往返。
就像她10年前写的那样——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自己的梦想,
只不过很多人的梦想,
都随着成长而真的成为了永远不可实现的梦。
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
梦想就可以成真。”
你会支持有机蔬菜吗?
信息来自有束光、益美传媒
◆编辑:李博灿
◆审核:陈蓓蓓
更多个性化服务,欢迎添加小蔬微信号CJSCZZS002,在线等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