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桐 这三十多年 一不小心活得有点传奇

【对话】张桐 这三十多年 一不小心活得有点传奇

新报星期六 内地男星 2018-05-05 14:07:28 549



《绝命后卫师》


  因为不久前获得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张桐这个名字一下成了广受关注的焦点,而这位“飞天奖”首位80后视帝,还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很多观众对这张脸并不陌生——《亮剑》中的魏和尚,《野鸭子》中的杨顺,《欢天喜地七仙女》中的黑鹰……张桐说,他是幸运的,“老天还是挺厚爱我的,在我年轻的时候就给了这些机会、作品。”


  只不过,幸运之后的起起落落,让他经历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闭关”,去年才又重新恢复状态,开始接戏。电影、电视剧、综艺,前几天携新戏到南京进行宣传,“体会过高点,感受过下滑,也经历过抑郁症、胖得不成样子被人说,很幸运现在又得到大家的认可,飞天奖像是老天爷对我的一份鼓励。”


以为拍手来的 拿奖始料未及


  前几天张桐才到南京为传奇剧《星火云雾街》做地面宣传,虽然没上星,不过他说这个角色演得挺过瘾,“偏文气一点、靠动脑子跟别人斗的一个人,有点像司马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点坏或者说有点诡,不过都是用来对付坏人的,不太一样的一次体验。”


  比起新戏,显然这些日子张桐身上最受关注的,还是新晋“飞天视帝”的身份。


  “飞天奖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个莫大的肯定,但说实话,这个奖有点始料未及。”有人形容张桐是“爆冷获视帝”,他心里面也是觉着拿个提名就足够了,没抱多大期望,“估计公布提名之后外界对我也没抱多大期望,毕竟知名度、分量有差距。”开头演了个节目后便在台下“老实”坐着,张桐笑言他原想着就负责拍手去的,“咱天津人一向谦虚、懂规矩,像孙维民老师、董勇老师等都是前辈,能坐到一块儿已经挺好。”


  后来张桐也“找补”问了下组委会选择颁奖给他的原因——演技,社会意义,文化意义,回复就说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的评定,“演技大家都差不多,所谓年龄高低,专业评委说并不是他们的指标,还是看你演的是什么题材。我猜想,可能就因为我这样一个80后,在当下这个时代愿意演这样一部题材的作品,未来也是看我们这一代人了,或许有某种倡导意义在,倒不是说我一定比其他演员怎样怎样。”


  虽说演过的角色类型不少,不过在很多观众印象中,张桐的荧屏形象多是士兵、战士,画风通常就是“留着寸头、灰头土脸、奋勇杀敌”。


  “我这么多年一直都想能‘转’一下。”对于张桐而言,想“转”并非是由于同类型题材不好,而是这种题材写出新意的往往有限,“主旋律挺好,当年的《亮剑》《士兵突击》,现在的《红海行动》《战狼》……包括外国很多片子也都是主旋律,讲的都是爱与正义,形式上很好看很新颖。”帮他拿到飞天奖的《绝命后卫师》,当初接戏也是因为这部戏的视角独特,“讲的是一帮基层官兵,不过允许你往一个人身上靠,我是特别担心会把这种人物演成一个高大全。一旦说教,那就差点意思了。”如今依然有同类型的戏找上门,张桐也依然愿意接,“只不过更希望接触一些写得比较生动或是有发挥空间的,太教条的不喜欢。”


类型化是把双刃剑 人生有点像坐过山车


  更乐于接“生动”的戏,在张桐看来,无论什么题材或角色,他都十分愿意尝试。


  “也是到这个年龄了吧,或许有了点生活阅历,有了一些个人际遇,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再开拓一下自己。”


  一本正经的硬汉风变成之前飞天红毯上蹦蹦跳跳的少年风,加上张桐最近亮相的造型似乎也转了向,或许未来也不排除接些流量大IP剧?“不抗拒,本身我就是个演员,只要找我了,我又感兴趣,当然可以去。还是那句话,戏的品质最重要。”


  想当年拍《亮剑》时,张桐也是“鲜肉”一枚,同年还拍了《欢天喜地七仙女》,“蒋欣、霍思燕、吴樾等,大家都是从‘鲜肉’过来的。”“七仙女”热播,后来的《亮剑》更火,于是大量血气方刚的男人戏找到他。“双刃剑,大家认为你演这个戏演得好,同时也会觉得你适合演这类型的戏。”从演员的横向发展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演员都希望能够突破自己、更多变,可有的时候慢慢随着阅历增加,你会发现,没必要去较这个劲儿。”战争剧《亮剑》是张桐叫得最响的一部作品,事实上,古装剧、传奇剧、现代都市剧……他也都有作品,“类型、标签真不怕,我也一直在尝试多变。这几年好像又开始流行颜值为上的古风,作为演员本身,既然演得了古装偶像剧,也演得了红色题材,只是存在一个个人喜好的问题,还有就是哪种类型找到你的更多,有时候也是看机缘吧。”


  正是事业高峰的那段时间,张桐却没有乘势而上,反而消失了好一段时间。现在再回想被抑郁症困扰的日子,他倒有些释然,“本身我对于表演就特别较劲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当时就是太过于认真,太过于想知道明明我认为是对的为什么非得说成是不对的,或者说就是表演理念上的一种纠结。后来慢慢觉得也不重要了,可能就是想法不同,可能就是要求得这样演,更包容、更看开了一些东西吧。”


  无意当中活了一段特别传奇的经历,这是张桐给自己到目前为止的总结。20多岁从国外回来当群演,结果一部《亮剑》火了,让他体会了红的滋味;拍戏拍得好好的,却得了抑郁症,变胖、没戏拍、被人说……这几年减肥、重拾信心、重新梳理开始接戏,又来了一个重量级的“飞天奖”,“发现我的这个人生轨迹都是高峰低谷、高峰低谷这种螺旋式‘过山车’经历。还是非常感恩,现阶段没有什么是必须要争、要拿到的了,唯一有个小贪婪希望能多拍点好戏,拍到拍不动为止,如果老天爷给机会的话。”


“长得不好看”出国学表演

基因里全都是“天津范儿”


  家里没人从事文艺工作,祖辈、父辈都是教育工作者,张桐小的时候甚至是按照某种规矩、传承被教育出来的,“可能它们压抑了我内心中的某些冲动,直到上大学之后,这份冲动越来越抑制不住,到最后爆发直接奔国外去了……”


  南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高材生,照这条路走下去,张桐大概会成为一个职业IT男,可他偏偏跑到法国里昂艺术戏剧学院学起了表演。“在天津父母身边待的时间长了,多少有点叛逆,离开大学后还想再去外面闯一闯。”他想着学艺术去法国好,家里也有亲戚在那边,得天独厚的条件,“美中不足”的是那时张桐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才没敢考虑国内艺术院校,“当时国内好看的男演员长得都多精致啊,现在想来如果留在国内读戏剧也许会是另外一番光景,只不过谁也没法回头,没有那时的冒险和故事,也就没有现在,谁知道呢。”


  所以张桐一直说自己是个矛盾体,内心有一个小孩和一个成年人在轮番交替出现,常可以一本哲学书和一本漫画同时看。当然,天津人的很多特质这些年也在他身上挥之不去。喜欢把工作和生活分清楚,张桐坦言,演员平时台前要演,幕后就得脱下面具和衣服,“要不然累得慌,我大概也是秉承了咱天津人实在、务实、满足的这种性格——回来以后谁都别装,门口路边摊儿要碗馄饨、砂锅牛肉,要么吃点烤串,弄套煎饼馃子,我觉得挺好,这才是生活。”又比如之前发微博快人快语,让他一时站上了风口浪尖,“不是说帮完了对我有什么作用,有可能反而把我卷入一个漩涡,可咱天津人不就是好打抱不平、仗义执言么,这些都在我基因里了。”


  由于父母在津,这些年张桐自己的小家庭和工作都在北京,他还是经常回天津,“清明才回来过,等这段时间手头事忙完还会回来。”张桐尤其喜欢骑自行车,顺着鞍山西道穿梭来回,或是一路转到白楼、佟楼、海河边,“从原来上学的南开骑到天大,特别爱看天大的湖,也经常穿着裤衩背心抱一篮球在天大打球。对了!万全道上有家涮羊肉馆也是必去的。”


  如今状态不错,张桐则感觉自己或许还能有一种更好的“开窍”,“不知道未来的经历和思考会把我带到哪儿去,我尽量让自己清楚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该干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够了。”  


新报记者 吴非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