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两人深情相拥,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在这美丽祥和的一刻轻吻双唇,无疑是这世上最浪漫的事。片刻之间,这个吻似乎让万有引力失去作用,带着他们到了另一个境界,飘然于尘世之上。
一个小小的动作,为何如此意义重大,令人魂牵梦萦呢?为什么当两人的膝盖或手肘接触时,不会有和接吻一样的感觉呢?为什么轻轻的一个吻能让人摇身一变,成为热情如火的恋人呢?接吻是人类求爱时的本能反应吗,就像消化时分泌唾液一样简单?或者它只是我们承袭过去而来的习惯呢?
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
[加]马塞尔·达内西 著 陈湘阳 译
启真·闲读馆 2018年11月
这本书企图找出“吻”的来龙去脉。现今的人文科学大多以生物学的观点来追本溯源,而我认为接吻的行为始于中世纪,是肉欲和叛逆的表现,与将气息呼入伴侣口中的“神圣行为”相悖。当时的人们相信后者是灵性与贞洁的象征,通过呼吸,伴侣便能交换彼此的灵魂。于是浪漫的吻开始出现在叙事作品、诗歌和香颂中,香颂不只赞扬传奇人物的英雄事迹,也歌颂他们的风流情事,恋爱的形式与人们求爱的方式就此改变。
“吻”在大众的想象中已成为爱情的象征,令人向往,更促使人们去探寻自己的爱情,而非遵从家人意见或传统习俗。吻的出现是流行文化(抑或其雏形)诞生的信号,也暗示女性正逐步地被解放。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将用一个原创性研究来支持我的论点,该研究在多伦多大学进行,探讨年轻人如何诠释“接吻”,研究期间为2009—2012年。我认为接吻不是与生俱来的行为,而是文化事件的产物。接吻让人们能摆脱家庭的束缚,自由地恋爱。我们对爱的需求如出一辙,表达爱的方式却因文化而迥异。在现今世界里,每个吻都在独特的时间及地点诞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因为网络发达无远弗届,“吻”就像流行文化般不胫而走,走遍世界各地,用不同的方式改变(或影响)了求爱的传统与习俗。
我曾在多伦多大学的一门课上被学生问倒,这促使我开始写这本书。当时我在探讨文艺片,“吻”的主题自然而然浮上台面。当我讲到一半时,一位坐在教室后方的女同学举手问道:“为什么我们在做这个不太卫生的动作时,会觉得美好而浪漫呢?”我没办法回答她,因为我真的不知道答案,只好以课堂上常见的推托之词回应她:“我等一下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最后还是没有回答她,而这本书就是我的答案。
我课堂上的学生指出,我们的确把“吻”视为一件美好的事物,它把求爱过程中的生理、性爱层面与浪漫、精神层面相互衔接。在20世纪50年代歌手吉米·罗杰斯(Jimmy Rodgers)最轰动的曲子里,有句歌词写得贴切——“吻甜于酒”。就像啜饮美酒一样,吻是愉悦而醉人的,让我们感到满足,却又奢求更多。最后,吻的故事和爱的故事画上了等号,诉说着人们需要爱情、追寻爱情、必须自由表达爱意的种种原因。没有了爱,世界就会停止转动。正如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在她的回忆录中所写:“只有去爱,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更友善。”
吻在流行文化中的起源
给我一千个吻,再添一百,再来一千,再添上一百个吧!
——卡图卢斯(Catullus,公元前84—前54年)
在现今大众的想象中,浪漫的爱情和接吻这个动作密不可分。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恋人为何轻吻双唇,也在思考世界各地的恋爱文化为何总是绕着“接吻”打转。德文里面有三十几个词,分别形容不同类型的吻,比如说“Nachkuss”指的是“弥补之前没给的吻”。然而,一些社会里却没有半个描述吻的字词,接吻并非他们表达爱意的方式,或者至少在过去不是如此。但在其他的社会里,接吻的影响力如细水长流,能够产生变化。它的影响遍及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而且能跨越两人的年龄、社会地位及教育背景。据估计,每位美国女性在结婚前平均吻过79 位男性,而有92% 的美国人在14岁前有接吻的经验。此外,每隔一段时间就亲吻太太的丈夫,比起没有这个习惯的丈夫,平均寿命多出5年。
《乱世佳人》剧照
吻为什么被公认为爱情的象征呢?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又是如何?吻是不是一种古老的求爱方式,就像丹·布朗(Dan Brown) 在《达·芬奇密码》(The DaVinci Code) 中描述的一样?作者暗示着耶稣和抹大拉的玛丽亚的吻,代表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
当然不是如此,我在本书中主张:“浪漫的吻”(romantic kiss)的故事从中世纪开始。吻的起源是一段迷人的故事,与流行文化(或其前身)的起源及蓬勃发展相当一致,却和传统、宗教及民俗文化大相径庭。然而我在寻找“史上第一吻”的证据时,中间的过程倒很像丹·布朗写的推理故事。那个吻并未留下半张照片或任何蛛丝马迹。追本溯源的唯一方法,便是考虑浪漫的吻在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开始成为散文或诗歌的主题,中世纪就是我们的答案。
当然吻的形式和功能并不局限于谈情说爱,吻从古代开始便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比方说,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们以“送飞吻”的动作来取悦神明。即使这个动作早已失去神圣的含义,它在现今世界仍十分常见,演变成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指尖朝向接受者,做出把吻吹送出去的动作,借以表达情意。希罗多德(Herodotus)曾记载,在波斯,人们用亲吻嘴唇的方式和阶级相同的人打招呼,对于阶级稍低的人,则是用亲吻脸颊的方式。很明显的是,这些吻并没有情爱的成分,就只是打招呼的形式,十分稀松平常。同样,在斯拉夫文化中,两位男性嘴对嘴接吻一直都是种招呼礼仪。罗马人也用亲吻的方式来招呼彼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他能亲吻皇帝脸颊以下、脚掌以上的哪个部位。亲吻的位置越低,代表亲吻者的地位越低。早期的基督徒以“接吻礼”招呼彼此(拉丁文中称之为osculum pacis),他们相信这一吻能带着接吻者的灵魂,使他和接吻对象在精神上互相衔接。接吻礼于是成为天主教弥撒中的一部分,直到13世纪被教会以“平安器”(pax board)取代,会众在仪式中亲吻平安器而不再亲吻彼此。16 世纪的宗教改革将吻视为不洁的、肉欲的行为,因而把任何形式的吻排除在宗教仪式外。然而,“呼气吻”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中都被接受为婚礼的一部分,象征新郎和新娘精神上的结合。很凑巧的是,在古凯尔特人的求爱仪式中,呼气吻是固有的习俗,人们认为男女双方能借此交换生命的气息。
吻在许多不同的宗教传统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人们就亲吻圣书或圣像画来表达敬慕之情。摩西最常见的形象便是亲吻上面写着十诫的石板,天主教徒亲吻教宗的脚趾以表尊敬与服从。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里,犹大用一个吻背叛了耶稣,吻在当时本是服从的表现,在那一刻却成了表里不一的欺骗行为。在耶路撒冷,犹太人祈祷时会亲吻圣殿的西墙,他们也亲吻圣书《妥拉》(Torah);东正教徒会亲吻教堂里的圣像,也会在祝祷时亲吻牧师的手;印度教徒借由亲吻寺庙的地板,来承认它的神圣与纯洁。
人类学研究显示,没有任何接吻习惯的族群,在全人类中占的比例并不低。在非洲、太平洋和美洲文化中,吻本来是不存在的。至少要等到和欧洲人有所接触,国际通讯科技将吻的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后,那些地区的居民方知吻为何物。尽管现在接吻在那些文化中大都能被接受,但当地人仍认为在公众场合接吻是不礼貌的,或者至少觉得他们没有理由这么做,因为吻是源自西方的舶来物。在1990年,《北京工人日报》告诫读者:由西方引进中国的接吻习俗是种“粗野行为”,带有“同类相食”的含义。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也有类似的反应。
人类学家利奥诺·提弗(Leonore Tiefer)对此做出以下评论:
带有性意味的吻在许多社会中不为人知,这包含了巴里人(Balinese)、查摩洛人(Charmorro)、马努斯人(Manus) 和大洋洲的亭古岩人(Tinguian)。非洲的齐切瓦人(Chewa)和汤加人(Thonga)、南美的西里奥诺人(Siriono)、欧亚大陆上的雷布查人(Lepcha)也没有这种习惯。在这些文化中,人们认为嘴对嘴亲吻相当危险、不健康,甚至是恶心的。西方人对于把舌头伸进情人鼻孔的习俗也许会有同样的感觉。当汤加人第一次看到欧洲人接吻时,他们笑着说:“你看看,他们把彼此的口水和污垢都吃下去啦。
节选自《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浙江大学出版社天猫官方旗舰店现货
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
[加]马塞尔·达内西 著
陈湘阳 译
本书从吻在流行文化中的起源开始谈起,时间跨越中古时期到现代,以接吻为脉络,探讨神话故事、文学作品、情歌、绘画、雕塑、电影、网络中的吻,企图寻找“吻”的来龙去脉、原型和演变,帮助我们理解“吻”这个动作背后的文化象征,打开人类情感与社会发展的观察视野。
[加] 马塞尔•达内西(Marcel Danesi)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语言人类学教授, 1998年获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成立了沟通与信息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同时担任符号学期刊Semiotica的总编辑。他的作品见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Times)、《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以及美国著名心理学网站Psychology Today等,也曾应邀参加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节目。
—END—
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启真馆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