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真新书 | 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

启真新书 | 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

启真馆图书 欧美女星 2018-12-03 15:06:50 562

想象一下两人深情相拥,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在这美丽祥和的一刻轻吻双唇,无疑是这世上最浪漫的事。片刻之间,这个吻似乎让万有引力失去作用,带着他们到了另一个境界,飘然于尘世之上。

一个小小的动作,为何如此意义重大,令人魂牵梦萦呢?为什么当两人的膝盖或手肘接触时,不会有和接吻一样的感觉呢?为什么轻轻的一个吻能让人摇身一变,成为热情如火的恋人呢?接吻是人类求爱时的本能反应吗,就像消化时分泌唾液一样简单?或者它只是我们承袭过去而来的习惯呢?

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

[加]马塞尔·达内西 著 陈湘阳 译

启真·闲读馆 2018年11月

这本书企图找出“吻”的来龙去脉。现今的人文科学大多以生物学的观点来追本溯源,而我认为接吻的行为始于中世纪,是肉欲和叛逆的表现,与将气息呼入伴侣口中的“神圣行为”相悖。当时的人们相信后者是灵性与贞洁的象征,通过呼吸,伴侣便能交换彼此的灵魂。于是浪漫的吻开始出现在叙事作品、诗歌和香颂中,香颂不只赞扬传奇人物的英雄事迹,也歌颂他们的风流情事,恋爱的形式与人们求爱的方式就此改变。

“吻”在大众的想象中已成为爱情的象征,令人向往,更促使人们去探寻自己的爱情,而非遵从家人意见或传统习俗。吻的出现是流行文化(抑或其雏形)诞生的信号,也暗示女性正逐步地被解放。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将用一个原创性研究来支持我的论点,该研究在多伦多大学进行,探讨年轻人如何诠释“接吻”,研究期间为2009—2012年。我认为接吻不是与生俱来的行为,而是文化事件的产物。接吻让人们能摆脱家庭的束缚,自由地恋爱。我们对爱的需求如出一辙,表达爱的方式却因文化而迥异。在现今世界里,每个吻都在独特的时间及地点诞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因为网络发达无远弗届,“吻”就像流行文化般不胫而走,走遍世界各地,用不同的方式改变(或影响)了求爱的传统与习俗。

我曾在多伦多大学的一门课上被学生问倒,这促使我开始写这本书。当时我在探讨文艺片,“吻”的主题自然而然浮上台面。当我讲到一半时,一位坐在教室后方的女同学举手问道:“为什么我们在做这个不太卫生的动作时,会觉得美好而浪漫呢?”我没办法回答她,因为我真的不知道答案,只好以课堂上常见的推托之词回应她:“我等一下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最后还是没有回答她,而这本书就是我的答案。

我课堂上的学生指出,我们的确把“吻”视为一件美好的事物,它把求爱过程中的生理、性爱层面与浪漫、精神层面相互衔接。在20世纪50年代歌手吉米·罗杰斯(Jimmy Rodgers)最轰动的曲子里,有句歌词写得贴切——“吻甜于酒”。就像啜饮美酒一样,吻是愉悦而醉人的,让我们感到满足,却又奢求更多。最后,吻的故事和爱的故事画上了等号,诉说着人们需要爱情、追寻爱情、必须自由表达爱意的种种原因。没有了爱,世界就会停止转动。正如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在她的回忆录中所写:“只有去爱,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更友善。”

吻在流行文化中的起源

给我一千个吻,再添一百,再来一千,再添上一百个吧!

——卡图卢斯(Catullus,公元前84—前54年)

在现今大众的想象中,浪漫的爱情和接吻这个动作密不可分。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恋人为何轻吻双唇,也在思考世界各地的恋爱文化为何总是绕着“接吻”打转。德文里面有三十几个词,分别形容不同类型的吻,比如说“Nachkuss”指的是“弥补之前没给的吻”。然而,一些社会里却没有半个描述吻的字词,接吻并非他们表达爱意的方式,或者至少在过去不是如此。但在其他的社会里,接吻的影响力如细水长流,能够产生变化。它的影响遍及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而且能跨越两人的年龄、社会地位及教育背景。据估计,每位美国女性在结婚前平均吻过79 位男性,而有92% 的美国人在14岁前有接吻的经验。此外,每隔一段时间就亲吻太太的丈夫,比起没有这个习惯的丈夫,平均寿命多出5年。

有些吻深具代表性,俨然成为一种象征,带出爱情史上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包含了罗密欧和朱丽叶、桂妮维亚(Guinevere)和兰斯洛特(Lancelot)的吻,以及1945年《生活》(Life)杂志的一张相片中,一位水手和护士的吻,这张相片由著名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Eisenstaedt)于曼哈顿下城拍摄。也有许多电影因为片中的一个吻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乱世佳人》中的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与费雯·丽(Vivien Leigh)、《乱世忠魂》中的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与黛博拉·蔻儿(Deborah Kerr)、《后窗》中的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与格蕾丝·凯利(GraceKelly)、《军官与绅士》中的理查· 基尔(Richard Gere) 与德博拉· 温格(Debra Winger)、《泰坦尼克号》中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 与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在此仅举数例。吻也是以下这些经典流行歌曲的主题(括号中为歌曲创作者):Kiss of Fire〔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与格鲁吉亚·吉布斯(GeorgiaGibbs)〕、Kiss Me Big〔田纳西·尔尼·福特(Tennessee Ernie Ford)〕、Kisses Sweeterthan Wine〔吉米·罗杰斯(Jimmy Rodgers)〕、The ShoopShoop Song〔贝蒂· 埃弗雷特(Betty Everett)〕、Kisses of Fire(ABBA)、Suck My Kiss〔呛辣红椒(RHCP)〕、Kiss from a Rose〔席尔(Seal)〕。

《乱世佳人》剧照

吻为什么被公认为爱情的象征呢?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又是如何?吻是不是一种古老的求爱方式,就像丹·布朗(Dan Brown) 在《达·芬奇密码》(The DaVinci Code) 中描述的一样?作者暗示着耶稣和抹大拉的玛丽亚的吻,代表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

当然不是如此,我在本书中主张:“浪漫的吻”(romantic kiss)的故事从中世纪开始。吻的起源是一段迷人的故事,与流行文化(或其前身)的起源及蓬勃发展相当一致,却和传统、宗教及民俗文化大相径庭。然而我在寻找“史上第一吻”的证据时,中间的过程倒很像丹·布朗写的推理故事。那个吻并未留下半张照片或任何蛛丝马迹。追本溯源的唯一方法,便是考虑浪漫的吻在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开始成为散文或诗歌的主题,中世纪就是我们的答案。

当然吻的形式和功能并不局限于谈情说爱,吻从古代开始便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比方说,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们以“送飞吻”的动作来取悦神明。即使这个动作早已失去神圣的含义,它在现今世界仍十分常见,演变成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指尖朝向接受者,做出把吻吹送出去的动作,借以表达情意。希罗多德(Herodotus)曾记载,在波斯,人们用亲吻嘴唇的方式和阶级相同的人打招呼,对于阶级稍低的人,则是用亲吻脸颊的方式。很明显的是,这些吻并没有情爱的成分,就只是打招呼的形式,十分稀松平常。同样,在斯拉夫文化中,两位男性嘴对嘴接吻一直都是种招呼礼仪。罗马人也用亲吻的方式来招呼彼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他能亲吻皇帝脸颊以下、脚掌以上的哪个部位。亲吻的位置越低,代表亲吻者的地位越低。早期的基督徒以“接吻礼”招呼彼此(拉丁文中称之为osculum pacis),他们相信这一吻能带着接吻者的灵魂,使他和接吻对象在精神上互相衔接。接吻礼于是成为天主教弥撒中的一部分,直到13世纪被教会以“平安器”(pax board)取代,会众在仪式中亲吻平安器而不再亲吻彼此。16 世纪的宗教改革将吻视为不洁的、肉欲的行为,因而把任何形式的吻排除在宗教仪式外。然而,“呼气吻”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中都被接受为婚礼的一部分,象征新郎和新娘精神上的结合。很凑巧的是,在古凯尔特人的求爱仪式中,呼气吻是固有的习俗,人们认为男女双方能借此交换生命的气息。

吻在许多不同的宗教传统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人们就亲吻圣书或圣像画来表达敬慕之情。摩西最常见的形象便是亲吻上面写着十诫的石板,天主教徒亲吻教宗的脚趾以表尊敬与服从。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里,犹大用一个吻背叛了耶稣,吻在当时本是服从的表现,在那一刻却成了表里不一的欺骗行为。在耶路撒冷,犹太人祈祷时会亲吻圣殿的西墙,他们也亲吻圣书《妥拉》(Torah);东正教徒会亲吻教堂里的圣像,也会在祝祷时亲吻牧师的手;印度教徒借由亲吻寺庙的地板,来承认它的神圣与纯洁。

人类学研究显示,没有任何接吻习惯的族群,在全人类中占的比例并不低。在非洲、太平洋和美洲文化中,吻本来是不存在的。至少要等到和欧洲人有所接触,国际通讯科技将吻的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后,那些地区的居民方知吻为何物。尽管现在接吻在那些文化中大都能被接受,但当地人仍认为在公众场合接吻是不礼貌的,或者至少觉得他们没有理由这么做,因为吻是源自西方的舶来物。在1990年,《北京工人日报》告诫读者:由西方引进中国的接吻习俗是种“粗野行为”,带有“同类相食”的含义。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也有类似的反应。

人类学家利奥诺·提弗(Leonore Tiefer)对此做出以下评论:

带有性意味的吻在许多社会中不为人知,这包含了巴里人(Balinese)、查摩洛人(Charmorro)、马努斯人(Manus) 和大洋洲的亭古岩人(Tinguian)。非洲的齐切瓦人(Chewa)和汤加人(Thonga)、南美的西里奥诺人(Siriono)、欧亚大陆上的雷布查人(Lepcha)也没有这种习惯。在这些文化中,人们认为嘴对嘴亲吻相当危险、不健康,甚至是恶心的。西方人对于把舌头伸进情人鼻孔的习俗也许会有同样的感觉。当汤加人第一次看到欧洲人接吻时,他们笑着说:“你看看,他们把彼此的口水和污垢都吃下去啦。

节选自《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浙江大学出版社天猫官方旗舰店现货

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

[加]马塞尔·达内西

陈湘阳 译


简介

本书从吻在流行文化中的起源开始谈起,时间跨越中古时期到现代,以接吻为脉络,探讨神话故事、文学作品、情歌、绘画、雕塑、电影、网络中的吻,企图寻找“吻”的来龙去脉、原型和演变,帮助我们理解“吻”这个动作背后的文化象征,打开人类情感与社会发展的观察视野。


作者

[加] 马塞尔•达内西(Marcel Danesi)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语言人类学教授, 1998年获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成立了沟通与信息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同时担任符号学期刊Semiotica的总编辑。他的作品见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Times)、《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以及美国著名心理学网站Psychology Today等,也曾应邀参加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节目。


目录



第一章  吻在流行文化中的起源

古代世界中的吻

中世纪

以理论诠释吻

吻的颠覆力量

第二章 象征、仪式和神话中的吻

爱情的象征

爱情仪式

爱情神话

肉体和精神间的途径

第三章 真实和虚构故事中的吻

苦命鸳鸯

传说中的恋人

名人的爱情故事

爱情小说

第四章 影像中的吻

画作中的吻

雕塑中的吻

摄影和肖像中的吻

卖吻

第五章  歌曲中的吻

情歌

重唱歌曲

咏叹调

流行民谣

第六章  电影中的吻

早期电影中的吻

电影中难忘的吻

电影中的争议之吻

吻就只是个吻

第七章  网络时代的吻

接吻与流行文化

网恋

接吻的科学

回到《罗密欧与朱丽叶》



—END—


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启真馆图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