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经典咏流传》播出,好评不断
“和诗以歌”的形式
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
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
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
配以现代流行音乐,
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
领略诗词之美。
主持人
撒贝宁
四位鉴赏团成员
康震 王黎光 庾澄庆 曾宝仪
毛不易、廖俊涛演绎《月下独酌》
与李白“对影成三人”
82岁的谷建芬用13年为孩子写歌
《新学堂歌》中的三首被孩子们咏唱
曹轩宾用陕西方言
与800年前的古琴余韵交融
龚琳娜夫妇携庞大编钟
让2500年前的“王者之音”再次回响
张卫健超燃献唱
致敬真英雄
王迅和4岁诗词“神童”
一曲《咏鹅》萌化众人
当年有这些歌
背古诗绝对不愁
全场多次含泪致敬,一起来欣赏!
-1-
毛不易廖俊涛与李白
“对影成三人” 跨越千年遇知音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节选)》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首《月下独酌》
在毛不易和廖俊涛的演绎之下
诗中情怀充盈了起来
打破了“举杯邀明月”的孤独情怀
仿佛与李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对影成三人”的画面
让曾宝仪也忍不住感慨
“诗可以群”
就像廖俊涛和毛不易在
《经典咏流传》中提到的
两人作为90后“宅”人群的代表
都是十分容易感到孤独的人
却因为音乐相知相交
为了共同的梦想成为彼此最好的伙伴
他们也是用这首歌的演绎
告诉所有和他们一样的逐梦人
孤独是一种力量
但是如果有一天
你能够拥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向着梦想前行
那么这种力量会更加强大
在和诗以歌中
李白找到了知音
而我们,则在经典中
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唱自己,邀知己,敬盛世
-2-
为了孩子 82岁的谷建芬
用13年编写50首经典
观众三次含泪起立致敬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现年82岁的谷建芬老师
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
她创作了上千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可以说大部分中国人
都在她的歌曲陪伴下成长
《歌声与微笑》《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烛光里的妈妈》《滚滚长江东逝水》
等经典作品代代传唱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
当孩子们用纯粹且清澈的童声
演唱了三首《新学堂歌》后
撒贝宁因为一句
“慈母手中线”而热泪盈眶
《经典咏流传》中
谷建芬老师谈起了自己
创作儿童歌曲的缘起
一位朋友告诉她
“你看现在的孩子都没有歌唱了”
于是,2005年开始
70岁高龄的她
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创作中
谱诗成曲,给孩子创作经典
谷建芬老师总说
“要为孩子们留下歌曲,
要让他们在歌声中长大”
13年50首歌曲
平均每年创作大约4首
每首费时3个月左右
可见谷建芬老师对待每一首作品
都不曾马虎
写了20首的时候
丈夫担心她身体状态
劝她“写得差不多了,就停停”
可是谷建芬老师还是
一如既往坚持创作
即便熬到凌晨四点,东方发白
谷建芬老师对待给孩子们的歌曲
依旧是一丝不苟
转眼到了2016年
在歌曲创作到第49首时
谷建芬老师的生活却遭受了极大变故
相濡以沫的丈夫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
相隔8个月后
小女儿又因为脑出血突然地离开了她
接连的重创让谷建芬老师十分痛苦
她甚至变得不会弹钢琴了
50首就差一首完稿
可是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了
“老伴,女儿走了以后,
我不想写,但是写什么我也不知道”
回忆起往事谷建芬老师眼中含泪
台下观众也跟着红了眼眶
谷建芬老师的创作之路着实不易
然而即便遇到这样的打击
谷建芬老师也没有
因为悲伤而忘记自己的使命
有一天,她遇到了两句话
“有种幸福叫放手
有种痛苦叫占有”
谷建芬老师豁然开朗
决定将痛苦搁下,幸福地放手
于是她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终于在2017年的时候完成了
50首《新学堂歌》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
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
就开始在全国各地的
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普及
甚至推广到了自闭症儿童的课堂上
经典与音乐结合力量
帮助这些孩子们打开了心灵
真正的大师
正如谷建芬老师那样
一定是用他们全部的才华
为一个民族的未来工作
-3-
方言和800年古琴
让一首盛唐离愁绝唱穿越千年打动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被一首盛唐古诗的离愁别绪唱哭
曹轩宾通过《经典咏流传》舞台
给观众带来了穿越时空的声音
一架古琴,一首小诗
瞬间让人进入到那个大漠风沙的画面里
给人以一种箫瑟的感觉
鉴赏团成员曾宝仪禁不住感动落泪
一首千年绝唱何以能打动人们?
原因在于诗的灵魂
在陕西方言和音乐韵律之中被唤醒
“渭城朝雨浥轻尘”
第一句歌词出来基本上就是
原封不动的陕西话
“高台孤矗昂首望”
“昂”字和古琴的“噹”又互为谐音
通过陕西话改编的曲调演唱
瞬间让人感受到
这就是我们的语言
就是我们的祖辈在用的语言
-4-
沉睡了2500年的编钟
再现“王者之音”
让《离骚》再次震撼撞击我们的心灵
《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经典咏流传》第四期的舞台上
一套曾侯乙编钟为观众呈现了
一首荡气回肠的《离骚》
龚琳娜的声音感染力十足
老锣的指挥一气呵成
跨国夫妻妇唱夫随
共同将这沉睡了2500年的
“王者之声”带给观众
-5-
超燃!千年《从军行》
被一群“百夫长”与张卫健
唱给当下真英雄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张卫健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武警黄金部队国防生合唱团
在《从军行》的气势昂扬的演绎中
共同描绘纵横沙场的英雄
表达年轻一辈“宁为百夫长”的报国志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们更多的感动
人们常常问自己怎样才能成为英雄?
答案其实很简单
只要你全力以赴去追逐梦想
每一个人拥有自己梦想的人
每一个不怕挫折的人
每一个不怕狂风暴雨的人
每一个最终能成就自己心中彩虹的人
那么他就是自己一片天空里的真英雄
-6-
4岁诗词“神童”携手王迅
一首《咏鹅》让世界都萌化了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充满了童趣的小诗
象征着数千万中国人
“人生的第一首诗歌”
而王迅与四岁的诗词“神童”王恒屹
用一种特殊的展现方式
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
不一样的精彩演绎,萌翻全场
往期经典回顾:
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很多中国人记住了它
《经典咏流传》已播出四期
让我们再回顾下前三期中的经典
一首20字小诗《苔》
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小梁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
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
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
也让很多中国人
都在这一刻被感动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梁俊老师想通过这首诗
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
“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
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
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梁俊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
于是,种子种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
说是乡村教师梁俊选择了《苔》
不如说是袁枚的《苔》选择了梁俊
2013年梁俊带着新婚的妻子
来到贵州省石门坎
2年的乡村教书时光对他们而言是快乐的
因为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
遇见梁老师则是一种幸运
梁俊骨子里的文人风骨让他坚信:
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
于是,他尝试唱着古诗弹着琴
一首一首把它记录下来
“我们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乌蒙山
不能教他们一辈子
起码要让孩子们想我的时候
能够唱出这首诗”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深受触动
听到梁俊的故事
《经典咏流传》鉴赏团成员曾宝仪为之动容
除了《苔》
梁老师在2年的支教生涯中
为孩子们带来了100多首诗词
其中50首谱成曲,在大山里回响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唱着诗歌的梁老师和孩子们
其实并没有音乐基础
却唱出最动人的旋律
让专业歌手庾澄庆热泪盈眶
让很多中国人成为知音
来源:地理蹊、中国青年报,CCTV经典咏流传,综合微博@CCTV经典咏流传、央视网、腾讯视频、QQ音乐、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