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张峻宁:时代在变,极致不变

专访 | 张峻宁:时代在变,极致不变

大众电视 内地男星 2023-05-04 11:10:37 177
Zhang Junning
张峻宁
时代在变
极致不变


“极致”,意为达到最高程度,看似遥不可及的高度却是大多数现代人所追求的目标。将创作内容和角色发挥至极致,让大众接受并喜欢自己的创作方法,无疑也成为很多艺术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采访张峻宁的那个下午,起初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很兴奋,尤其是一谈到不同角色的塑造方法,更让他在笔者面前侃侃而谈。“极致”也是他提到频率最多的词汇,创作出极致的人物一直是张峻宁的工作方式,无论是开年热度最高之一的《三体》中的潘寒还是近期《灿烂的转身》中的闫伟伦,都可以看到他的态度。


剧照





在《三体》原著中,潘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哥形象,书中介绍“他一改往常在媒体上那副脏兮兮的流浪汉模样,西装革履,显得风度翩翩。”可以看出,小说中的潘寒之前是外表不拘小节的形象,而在张峻宁的塑造下,潘寒这位对人类有着巨大贡献的降临派代表人物,举手投足间有着一份绅士风度和间离感的冷峻,同时内心又是个阴险、毒辣之人,一步步榨干了慕星的利用价值,成为观众最痛恨的角色之一。


在张峻宁看来,潘寒是一个很极致的角色:首先他有很强烈的环保意识,对人类大量污染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唾弃的,以及对人类的未来是十分绝望的。在这一点上看潘寒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可也是这种所谓的纯粹导致了他最终走向极端。张峻宁带着试着去理解潘寒这类极端环保主义者的心态去创作,不断地给自己提问为何潘寒会如此憎恨人类,甚至会希望毁灭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地球人类文明的思想这才有了跟原著中不一样的潘寒




笔者询问他在创作之际是否有参考过其他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后,张峻宁的回答让笔者多少有些意外:他参考最多的是《色戒》中的梁朝伟以及《南山的部长们》中的李秉宪,这些在他眼中都是极致甚至走了极端的人物。同时他也很谨慎地让潘寒不要成为像“易先生”那样被观众又爱又恨的角色,而是让观众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坏人,是一个为了执念于自己认知世界无法自拔导致走火入魔的形象。



在戏外,张峻宁与潘寒最近距离的“互动”是来源于微博中的“吐槽”:大家纷纷调侃潘寒将苹果削得十分浪费,让张峻宁亲自发博“融梗”。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槽点”源于张峻宁在现场与导演不断地探讨过怎么体现潘寒这个角色的极致性,两人达成一致“削苹果”是最好的表现手段之一,他也觉得这个动作能完美体现潘寒内心的狠和抉择。可问题来了,他本人并不是削苹果的好手,于是在片场时水果刀和苹果都是不离手的。他也没想到这个为角色的创作会成为粉丝的“槽点”之一,反而觉得这样能让自己和粉丝交流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网络时代艺人的日常变得越来越透明化,加之宣传渠道的增多和社交软件的发达,粉丝们能即时刷新到艺人的工作和日常状态,这也让很多人诟病这个时代的艺人失去了“神秘感”。张峻宁笑称时代发展得越来越快本身是一件好事,在网络下的大家跟在地球上生活上一样,但距离近了很多。能跟粉丝们用最简单迅速的方式交流,张峻宁第一反应并不是神秘感和曝光过度的问题,而是在于他一直将粉丝当成家人和朋友,在他们面前可以放下演员这份职业,不用过多地去顾虑作为演员和粉丝的关系。能在社交平台上第一时间跟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谈心交流,反而能让他更好地做最真实的自己。


不同于《三体》中的潘寒,张峻宁在新剧《灿烂的转身》中塑造的闫伟伦也是一种“极致”的代表:婚内出轨后又怀疑前妻也在婚内与其他男人勾勾搭搭,甚至恼羞成怒之际还动了粗。近些年现实主义题材下,大女主复仇剧作不在少数,这类题材也是全世界最火爆的话题之一,如《黑暗荣耀》一直处于热门话题榜高居不下。


笔者在采访张峻宁之际表达了一个疑问:在女性向题材越来越多的环境下,男演员在挑选角色时会不会出现很多限制或者选择很少的情况?因为在女性向题材下,男性角色多数都是反面或消极形象:出轨、家暴、男子沙文主义、不尊重女性等标签层出不穷,同时也反映出现代男性在社会中的标签化。张峻宁坦言女性观众确实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加上现阶段女性所面临的需求和问题,无论是家庭还是职场都是迫切需要得到关注的,能通过影视和其他传播途径让大众所了解也是影视人应尽的义务之一,何况他在接这些题材的时候更多的是看中了剧本质量,而非角色占比或者讨喜的问题。


作为演员,他也会跳出角色,跟观众一同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一角色,甚至也在微博中谴责闫伟伦这样的群体,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能让自己看到女性眼中反映出的男性问题,也不失于鞭策自己的一种方式。

每离开一个角色,短暂回归自己生活的张峻宁喜欢享受丰富的独处时光,旅游、美食、运动,当然还有一个是他最爱的,就是电影。


似乎每一个影视工作者都将影视变成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张峻宁亦是如此,遇到喜欢的作品还会发到微博上疯狂地与粉丝安利,例如让笔者有些意外的《巴比伦》。这部出自电影《爆裂鼓手》《爱乐之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之手的新作,讲述了好莱坞黄金时期从无声电影发展至有声电影阶段的故事——包括经典音乐电影《雨中曲》的诞生,同时还展现了娱乐业的纸醉金迷、名利场的糜烂一面。


这样一部在外网口碑褒贬不一的作品为何会成为张峻宁如此推崇的佳作呢?


在他眼中,这部电影展现出来的层面是复杂的,但对现今的影视行业是有借鉴意义的,比如名利场的纸醉金迷一面是每个时代、每个环境下都会存在的情况,尤其对于演员来讲是不可避免的,可本心在于大家首先是热爱电影的群体,是可以为了电影牺牲掉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的一群人,这种精神也是激励张峻宁坚持表演的因素之一,而且作为演员的他对布拉德·皮特在本片中的经历颇有感触:“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杰克·康拉德因默片时代走向尾声而濒临失业以及名气大减,无法适应有声电影时代的他处于人生低谷,这似乎是每个时代的演员群体都会遇到的困境。”


在这样的人物身上,张峻宁解读出了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高点和低点,当处于低点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容应对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是很重要的课题。





诚然,如同张峻宁所说,我们所处在的时代下,影视产业也正在经历一场如同默片过渡到有声片的过程: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短视频的出现,影视已经不拘泥于电影、电视剧这些长篇幅的体量,尤其是短剧、微短剧等“短、小、精、快”的新形式的出现冲击了传统影视的地位,也逐渐在改变着大众的观影习惯和满足感。这种变化也让传统影视工作者处于尴尬的位置:选择留在传统影视中,却发现这里已经流失了大量的观众和资本;选择短视频领域,却发现这种新型的东西与传统影视的创作模式大相径庭,“水土不服”成了很多人怨声载道的原因。


再加上进入演员这个行业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专业演员受到的冲击也不比其他工种小,而经历过网络时代从起步到鼎盛阶段的张峻宁欣然接受了这种改变,对于他来说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标志,尝试适应这个时代的节奏的他已经意识到,即使外在形式如何变化,不墨守成规,不断学习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内在的精神不变才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


采访期间,也刚好是张峻宁过完38岁生日,他希望新的一年自己仍然能怀着刚刚入行的那颗赤诚之心,为观众呈现出更多具有挑战性、更优质的作品,继续将“极致”发挥到底。


采访、撰文:李宇飞

策划、编辑:张渝英

图源:受访者提供


转载并截图至邮箱,有机会获得张峻宁的个人签名

下载z视介,完成注册,赢红包雨、明星周边等福利

投稿、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杂志购买店铺:天心文化(淘宝)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