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音乐叫“贴片”,它成了中国流行乐创作魔咒

有种音乐叫“贴片”,它成了中国流行乐创作魔咒

买了否愣 日韩女星 2019-02-06 00:00:50 651

相比于登上重要晚会或是热门综艺从而唱红一首歌,让歌曲在影视剧中出现具备着更多的优势——首先它会在数周到数月的时间段里反复在大众传媒上出现;其次,相比于每年只有一两档的热门综艺和晚会,影视剧的数量要多得多,而它们能够提供的露出机会也就更多。从上世纪80年代到刚刚过去的2018年,被影视剧带红的歌曲数不胜数,从《上海滩》到《雪落下的声音》,只有影视剧还具备强制观众反复聆听一首歌并爱上它的功能。

2018年,火箭少女组合为电影《西虹市首富》演唱插曲。图源网络

但同时,“ 贴片”中的“贴”字也十分精妙地描述了中国式影视歌曲中“歌曲”对“影视”的依附地位。一个肉眼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国的影视歌曲往往达到了非常高的定制程度,强调歌词和剧情有所联系,有时甚至达到了削弱歌曲独立存在价值的程度。一些歌手在演唱影视剧主题曲走红后,往往被这首歌曲所绑架,即使它和歌手本身的风格并不合适。因此,一些流行歌手往往不会把自己演唱过的影视剧主题歌收录到被视为“作品”的专辑中去。例如被称为“OST女王”的郁可唯。她虽然演唱了大量的影视剧歌曲,但个人专辑几乎没有收录其中任何一首。

反观“贴片”动作同样繁荣的日本,在影视/动画和流行歌手的关系中,双方会更趋于平等一些。歌手在接到主题曲邀请后,通常在主题的范围内有较大的自由度。例如米津玄师的《Lemon》和石原里美主演的热门日剧《非自然死亡》就是互相成就的典范。剧集横扫2018 年各大电视剧奖项的同时,歌曲也连续六周夺得公信榜头名。2017年,椎名林檎为剧集《四重奏》写作主题曲《成人的法则》后,也在自己的专辑中翻唱了这首歌。而1996年经典日剧《悠长假期》的主题曲《LaLaLa Love Song》则更是歌手久保田利伸创作在前,而后才被剧集选用的。基本上不会有人认为音乐是影视剧的附属品。而在音乐产业更为成熟的美国,大牌的歌手更是只会去演唱电影主题歌(因为会在片尾完整播放),而电视剧就只能请到一些相对二线的音乐人,有的电视剧甚至根本不设主题曲。

米津玄师《lemon》单曲封面。图源网络

如果要究其原因的话,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在欧美和日韩,音乐有属于自己的成熟赛道。观众可以方便地从音乐节目和排行榜上获得最新好歌的信息。但在中国,这样的赛道是相对缺失的。在影视剧作为音乐为数不多的露出渠道的情况下,片方就必然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国内,大部分影视歌曲是完全由制片方委托音乐人创作的。由于资源和位置并不对称,音乐人和歌手在这种关系中更多是简单的乙方而非合作者。作为甲方的片方往往无法给予音乐足够的重视和尊敬,他们会在提供主题之外,对歌曲的创作提出更多的具体要求,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导演亲自上阵写作主题曲的情况,产生《逐梦演艺圈》这样的怪诞作品。

不过2018年以来,随着更多打歌节目和音乐榜单的出现,有更多人开始尝试开辟属于音乐的专门信息渠道。而在短视频等新体裁以及资本因素的影响下,影视剧的整体收视和影响力都产生了不小的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贴片”的双方在关系上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是2019年令人饶有兴趣的话题。

□优作(乐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