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的城市,到年二八洗邋遢时候,北上广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基本上是空城,回家的路正式启程。
经历无数次的订票,电话、微信、网络APP订票,现在都已经成了定局。回去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奔赴车站,机场,高铁站和火车站。行李伴随回家的叮咛走上回家的路程。
从前只有一个途径买票的时候,同部门的同事,每到春运都会陷入一种订票的恐惧。
柳枝是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个每逢春运就焦虑的同事,当时,只有到火车站或者电话订票两个途径能买到车票。
上班时间是不可能随便请假去火车站买票,何况火车站离公司的距离不近,一来一回至少得大半天时间。于是她开始持续一段时间,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执着地打同一个电话无数次,买火车票这件事。
有时候几天可以买到,有时候可能连续一个星期。这段时间,我们每天上班后能听到她订票的各种小故事。
急到差点哭了场景,订到票的各种兴奋、激动。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柳枝这样的无数次寻找回家的路,一次又一次跑车站,一次又一次被拒绝的电话语音。
然而,只要因为父母在电话里问一句:“买到票了吗,什么时候回来?”
所有的折腾和郁气,一切委屈和愤怒全消,只会坚持一个念头:回家过年。
2
回家路上,和整车人一起听了一场王菲98年演唱会,一场叶倩文演唱会,看了半部刘德华和李宇春的贺岁电影,在睡梦中听了一部法语电影····
一同往同一个方向,差不多都是家乡的人。
有着同样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接触的东西基本也差不多,造就了在审美和对音乐理解上的品味的一致性,这是或许是刻在家乡人民刻在在骨子里的东西。
每次回家在路上,车上播放的音乐都是曾经耳熟能详的曲子。
回家的路上听着这样的乐曲,让人倍加熟悉和亲切感。因为这就是在家乡,在小时候,在成长期一直听到和喜爱的乐曲。
如今娱乐方式太多,也只有在回家的路上,才会丢开其他的娱乐方式,籍着漫漫的旅途,重新回味这样的情怀。于是从王菲九八年演唱会到叶倩文演唱会再到张学友雪狼湖,一路几个小时,把香港乐坛鼎盛时期的歌曲都听一边。
最近林忆莲出现在《歌手》里,让人不得不回想起另一位同期红极一时的歌手--叶倩文。当年在家乡读书时街头巷尾都在播她《潇洒走一回》,这是我们八零后共同记忆很深刻的一部分。
这样的共同回忆,是每个过年回家人都会有的,无论是在火车上,汽车上,还是高铁上;是车上播的,汽车上播的,还是自己放的,各种消磨等待时间方式。
3
路途漫漫,从车子上路的那一刻开始到真正回到家门口。
路途无数的场景,人。
陌生的,你可能会坐上一辆某种方言,而你听不懂的话车,但是你用流通的话询问旁边的人,这是到哪里,里我家那个高速路口有多远了?偶尔一两句,寻常的问候和帮助,共同的期待也能聊到一起的话语。
熟悉的,可以说说工作,近况,家乡的变化,街头巷尾一年来各种忽略了事宜。一段路的一个小故事,一个感动在路上。
然而,路上看到两场事故,一辆车的后轮胎飞出道路旁。心惊动魄的一幕在高速路上为救护车和警车让路的车龙而变得温暖而感叹。赛车的几个小时里,从无奈变成了一种庆幸,只要平安到家就好。
所以晚上十点多被丢路口,也来不及说什么,车走了,毕竟是年晚,大家的时间都十分紧张。
只能让家人从一个路口转到另一个路口,安全回家。
4
到了门口,家里灯火通明,大客厅,小客厅灯全开着。妈妈在热饭,桌上放着四个菜一个汤,听到脚步声,她从厨房里走出来。
只是两个月不见,她笑起来的脸上,皱纹似乎又多了些许。有很多时光都化身刻刀,留在脸上;有很多的事情,融化在笑脸上。
放下行李的那一刻,刚满两岁的侄子从门外冲了出来,看见客厅里大包小包的行李,躲在奶奶身后,好奇望着。
爷爷当然知道他心思的,问道:“是不是想知道姑姑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
行旅打开,搜出一堆东西,吃的,用的,礼物···
他一项一项拿出来,把吃的搬到爷爷面前,奶声奶气道:“爷爷吃,爷爷吃···”
开封后的糖果,一个给爷爷,一个给奶奶,一个给爸爸,一个给妈妈··分发到每个人的手里,然后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让爷爷给他打开放到嘴里,笑的眼眯眯。
回过头来,发现碗里多了一个鸡腿。
我妈站在一旁,拿一个碟子装了醮汁送边上,说:“把鸡腿吃了,多喝点汤,专门用药材煲的。”
有时候回家的路很难走,然而回家这件事我们总是乐此不疲,那是因为有父母有亲人,有牵挂和温暖。
执于回家,是一碗饭,一口汤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