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J小姐,最近被一种相爱相虐的关系困扰,她跟恋人起初发展的一路飘红,接着两人越来越近,却也越来越多的起争执,不断的碰撞摩擦。常常是恋人觉得J小姐过分给自己施压,不够了解自己,而J小姐觉得我这是为你好,你却不领情。针锋相对,热吵冷战不断。我不由的在想,是否越亲密的关系,就越容易令彼此受伤呢?是什么让我们有耐心对陌生人毕恭毕敬,善待有加,对身边的TA却“无心伤害。”
亲密关系的定义
心理学家认为,关系是指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也就是说,当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与依赖的时候,我们说他们俩“有关系”。然后,把两个人之间关系,按发展阶段分为四种:
一是零相向性:你不知道我,我不认识你。毫无任何关系;
二是单向性:我知道你,而你没听过我。比如你与王思聪马爸爸;
三是双向性:两个人开始互动,有交谈或者通信。比如同事同学、亦或炮友;
四是多项性:两个人的依赖程度增加。如父母、恋人。
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心理学家就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如: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两人经历了许多活动或事件;两人共享很多活动及兴趣爱好;两人相互影响对方。
1.既然彼此依赖,能不能对对方有所期望
因为那个人是自己的亲人,比“别人”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更多,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最多的信任与理解。那么理所应当把对自身的要求,就转嫁到对方身上。
而人通常对自己是宽容的,说了要减肥,但一时没忍住破了戒,也会解围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而对他人通常严苛,何况是自己的亲近,怎么可以辜负自己的“谆谆教导”。就好比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妻子对丈夫的期望。
能不能有所期望,我的答案是:能。我对我的恋人都不能有点要求,那他跟路人有什么区别?并且期望这件事,背后投射的是想与对方分享达成目标的满足与骄傲。只要不是期望过高,你明明只愿当泊车小弟,我却要你当江湖大哥。凭什么不能对我最亲近的人“望其成功”。
2.已然被期望,要不要玻璃心觉得压力好大
面对亲人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感受到的鸭梨山大。一方面对方的期望让自己获得肯定,能使自己信心倍增。但另一方面如果做不到,对方会失望,对方不开心了,自己也开心不起来。是不是奋不顾身的投入进去就能成功?显然不是。
于是变成一个可怕的循环,稍有差池,自己连同对方的期望都灰飞烟灭。我们对愿望达成越迫切,由此产生的压力也越大。压力因为一件一件事情渐渐增长慢慢积累,最后某天一下爆发出来。
要不要觉得压力好大,我的答案是:不要。适可而止,适当的压力是前进的催化剂。而且通常给予压力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你所担心的“臣妾做不到”,难道你最亲近的人不知道么?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无法如首富般的成功。你变得比以前更好,是最亲近的人唯一想看到且希望看到的。
每个人面对压力的应变能力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同,做自己就好。
3.既然被依赖,我们可不可以放肆情绪
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承受无比的压力,没有办法在人前软弱,回到家卸下盔甲,还不能大哭发泄吗?像孩子面对母亲,我饿了疼了我要哭,索要玩具不成我要哭,但你永远是孩子吗?3岁跟30岁还一样吗?在宣泄的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负能量波,家人要么深受感染,一旦反弹,冲突大战一触即发。
可以不可以放肆情绪,我的答案是:适度。偶尔的情绪发泄,是人之常情。坏情绪和细菌病毒一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传染的速度非常之快。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做了个实验,他让一个开朗、乐观的人与一位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同处一室。结果,不到半个小时,这个原本乐观的人也开始变得长吁短叹。经过进一步的实验后证明:只需要20分钟,不良情绪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别人。所以要不要如单曲循环任由坏情绪不依不饶,或者这样真的对舒缓情绪有帮助?
不是要你在我身边都不能示弱,但也至少你也会为了我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