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加国行记(九)

十月加国行记(九)

梁满仓1015 日韩男星 2017-12-19 09:05:57 227


从“A Wild Place”出来,不知什么时候起汽车已经行驶在一条高耸的盘山公路上(之前一直在宽阔的山谷中行进),两边高山巨壑论规模气势比之前的翻了两番不止,有专门的观景带,游客纷纷停车驻足欣赏。当时的我糊里糊涂只知道接下来要去一个叫做阿萨巴斯卡(Athabasca )的名字比较拗口的冰川除此之外一无所知,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带其实已经属于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了。所谓“冰原”,顾名思义就是冰雪覆盖的大地,而我们要去的“冰川”呢,其实就是冰原向四周伸展发育出的可以伸缩的大冰舌(这里可以发挥下想象力,比方说冰原是一只匍匐在高纬度地区的白色巨兽而冰川正是那怪兽口中吐来吐去的舌头), 冰原冷艳高寒非普通游客可以深入,冰川自山中瀑流而下尚有机会窥其一斑。当然,冰川不止一条,哥伦比亚所有这些冰川中以萨斯喀彻温(上一篇提到过,萨斯喀彻温河的发源地)为最长,而以阿萨巴斯卡最易接近,所以“冰原大道”作为一条景观大道特地绕行一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上车估计我又和后排的行李们混坐在一起了,视线一不好就容易犯困再说出来旅行长途奔袭怎一个累字了得,待我昏昏沉沉猛然间从梦中惊醒睡眼惺忪往窗外一瞧这才惊讶地发现我们已经彻底置身一处银白色的世界,环顾四周冰雪细密严丝合缝几乎无一处裸露的土地Oh my God这不就是我自进入班夫一来一直预期而不得的冰清玉洁的广寒世界了吗?(看照片还是有不少裸露的地面请理解一个梦游者的艺术加工此处较真者立斩)终于得遇“仙境”身心灵从里到外全部激活哪里还有半点睡意赶紧把自己从一堆行李中拔将出来,从超大的停车场眺望对面的雪山,只见接近山顶部分蓝绿色的冰状带分几处在阳光下隐约闪烁,无疑那里就是冰川了。



我前面曾说过路易斯湖是此行游客最密集的地方,这里更正一下,路易斯湖比起阿萨巴斯卡冰川的游客大厅真的不算什么,大厅上下两层,面积很大,游客之多熙熙攘攘第一反应就是到了国内某个著名景点,只是人种各异语言不同而已(不过中国人至少东亚人仍然占到三分之一强),糊涂如我直到彼时才意识到原来阿萨巴斯卡除了拗口更是一处比较著名的旅游胜地。打听了一下,冰川需要买票坐专门的大巴上去,看图片可以直达冰川顶部并在其上行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山谷中半圆形的玻璃栈桥观赏冰川的同时体验脚下绝壁深谷带来的眩晕与惊叫。事先不知道有此景点自然没有网上购票现场买的话当天的票已经售完最早的票也要等到第二天下午五点了,虽然有些遗憾但据我观察及聊天下来女人们普遍松了口气原来大家以前冰川都见识过了对冷飕飕的还花那么多钱上去兴趣一般,至于玻璃栈桥,有了温哥华吊桥公园的先例,对它的期望值也就不敢深究了。还好二楼有个颇大的自选餐厅正好早餐只在酒店房间稍微垫补了一下当时也确实有点饿了,牛肉汉堡不错汤凑乎其他不敢恭维,透过窗户望出去,外面面积很大一个观景露台,有若干辆大巴满载游客沿着盘山路缓缓向上爬行,我们侦查了一下,发现对面视线的右下方有个小型停车场,一个很大的雪坡自上而下铺陈下来有零零散散的人在其上行走看样子不用买票更无需排队,既然没有其他去处不如就此过去看个究竟说实话在这琼楼玉宇般的冰雪世界随意走走看看就行景点不景点的其实意思不是很大……



原来这正是阿萨巴斯卡冰川的底部,或者说是曾经的底部。上面我说到冰川是冰原发育出的冰舌,既是舌头自然可以伸缩,事实上,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哥伦比亚冰原上所有的冰川正处于疾速退化过程中,退化速度之惊人,不到现场难以感受。站在雪坡下往上眺望,很容易理解冰川的“川”字从何而来,这其实就是两山夹峙下的一条河道嘛,只不过这河道不是平的而是自上而下呈三十度角的一面缓坡,只不过河道中流淌的不是水而是冰如今冰川退化又变成了雪而已,就在我们站立的脚下,已有部分冰川融水汇成一条小溪横流而过,据介绍,按如今冰川退化的速度,一百年内这里很有可能形成一个大型湖泊,就像我们此行已经路过的弓湖、水鸟湖以及路易斯湖等。过了一座袖珍的小桥,三三两两的人相扶相携往山上攀爬,坡度很缓完全不是挑战,主要冰雪路面又滑又泥泞不小心摔个大马趴胳膊腿儿还好颜面尽失那是大事,以我为首的一帮中年男女刚开始还小心翼翼畏首畏尾不久就找到了某些窍门有时还故意表演性地健步如飞颇有些炫技之嫌,反之我们唯一的九零后则故伎重演一路上支哇乱叫手脚并用假戏真做以此消极对抗积极挑衅中年人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将老又不服老的“正能量”,鉴于九零后怪诞搞笑的行为艺术当天我隆重授予其“身坚志残”优秀青年的称号,“优秀青年”不堪其辱第二天直接患上了重感冒涕泗磅礴就此连身体也一并消残了下去。



再往上,一块小小的并不起眼的纪念碑,上书“1982年冰川在此”,往山上看冰川至少还在两三公里开外,对比下来三十年冰川退化的速度真的可谓触目惊心。大约一里地之后,第一阶梯的坡度攀爬完毕眼前一汪更宽的溪流挡住了去路,再往上就是第二阶梯的坡度,再再往上隐约可见大巴穿梭,似乎还有人在走动,看来那里就是所谓冰川的景区了。然而挡住我们去路的不仅仅是一条寒彻骨髓的溪流,更有一条长长的警示绳围成半圆形,据警示牌所言,穿过溪流再往上的区域比较危险,会有一些万年冰洞一旦掉进去了此生也就到头了,我们当然是不敢再往前走了但也不排除看热闹的心理,果然有个别胆大的踌躇片刻就拎着个登山杖涉水过河径直往上爬去,慢慢的个别人就变成了个别小点,再后来又有个别小点从上面下来,几个小点碰在一起叽里咕噜了一阵子然后所有的小点都掉头往下,难为我们几个在冷风中抄着个手还饶有兴致地看着人家功败垂成……


还有一些时间,直接到Hinton的酒店为时尚早,男人们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个叫“金字塔”的湖(Pyramid Lake),什么看点不清楚。为了这个湖我们不惜偏离主路往里深入了很久,结果到达金字塔的时候黄昏已过黑乎乎的美景尽失,所幸近距离接触了elk也算弥补了些许遗憾。Elk是一种鹿,鹿角又高又大很像我们平时在图片上看到的麋鹿或者说“四不像”。虽说班夫地区野生动物很多但真要得见也不容易,第二天我们在路上又偶尔遭遇了一大群大角羊,看样子这些野生动物都见多识广不仅大摇大摆招摇过“路”而且对人类的围追堵截疯狂“咔嚓”也颇能等闲视之。另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乌鸦之多,又黑又大和《权利的游戏》里的三眼乌鸦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且这些乌鸦特别有主人翁精神,一会儿站在你的车顶上一会儿立在你的车门上撵都撵不走,问题是它不怕你你怕它啊,瞧瞧那硕大的鹰钩嘴不小心啄你一口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虽说金字塔湖景色一般但我们去往它的路上倒是邂逅了一个更不知名的叫“Patricia”的湖泊,当时正值下午五点左右,夕阳西下湖对岸连绵的雪山华彩的树林引得大家欢呼雀跃驻足良久,为了突出这动人的背景,我甚至不畏阴冷摆出了业余摄影师所能做出的最为敬业的“躺拍”姿势,然后我的躺拍又成了别人镜头下动人的背景,暮色四合,美好的一天就在这般嘻嘻哈哈中层层落下帷幕。



去Hinton的路上我差不多又睡死过去了,啥时候过的贾斯帕啥时候出的国家公园一概不知,反正一觉醒来天已漆黑,入住BCMInns-Hinton(地址:386 Smith Street,Hint)。这酒店看上去不似我想象中好,事实上从外表看起来还比较心寒,入住之后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差,尤其大堂各式冷热饮免费提供尤其热巧克力非常好喝尤其房间虽然一般但毛巾依然洁白蓬松尤其第二天的早餐口味非常棒气氛也很温馨,尤其中的尤其,酒店几步开外竟然有一个颇为地道的中餐馆(名字忘记了,好像中间有一个“豪”字),只要填饱了肚子熨帖了我们的中国胃一切的问题就都不算问题了。这饭店针对本地人和真正的中国游客有两本菜单,我们猜想针对中国人的菜单味道会更地道一些,果不其然一桌子菜吃下来虽说不上有多精致但也足够解馋,尤其华裔帅哥服务生态度非常殷勤值得称道。席间谈起这一天的行程,我想了想有一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不问心里老要琢磨,问了就等于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有不合时宜之嫌,纠结了半天终归还是压不住,索性直接抛了出来,原话就是“你们觉得这一天的景色怎么样啊?”以我的口气我自己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座各位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不爱说话的继续沉默,爱说话的就此打开话匣子各抒己见,每个人都回忆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景色,从中国说到外国从欧洲说到美国从阿尔卑斯说到挪威海湾,反正说来说去就是没有班夫没有冰原大道,最后大家终于统一了意见,一致承认M所居住的纽约州辣椒糊地区是最美的,这下说的M倒不好意思扭捏起来了,赶紧谦虚地说全赖诸位人品好去年实在是赶上了好时候。也是,旅行这档子事有时候确实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按M的说法今年同样的时间温度比去年高、枫叶没有红风景自然就大打折扣了。不过显然此行对M触动很深,回去不久即发了一张全家人秋游的照片,背景正是万山红遍,备注“跑了几千里看到的湖泊,原来家门口就有一个......"通过远方的诗意重新发现日常生活的美,谁能说这不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呢?

---------------------------------------------


本刊图文皆为原创,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