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由来自台湾的国学专家上海交大杜保瑞教授(老子书院院长)召集与主持,上海交大余治平教授、同济大学刘强教授、华东师大方旭东教授、华东师大陈赟教授、上海师大石立善教授等名校儒学专家济济一堂,坐而论道。部分企业家与儒、道爱好者受邀列席旁听。
教授观点概要
交通大学杜保瑞教授
今天的活动定名为“上海儒生论老子”,儒生這個詞在台灣的社會是一個很正常很健康的詞彙,就是永远把自己当做儒家的学生,永远學習做個儒者;所以今天我們就是以读书人、学者、教授的身份來谈儒论道,表达观点。
老子是最大的儒家,因为老子具備了儒者服務的理想,但儒家与道家还是有差异的。《老子》中很多文本也是儒家思想的立場,如“以无事取天下”、“无为,无不为”,”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等,這就是說,他的最終目標和儒家是一樣的,只是過程中,特別重視處理人事問題的技巧而已。
华东师大方旭东教授
我觉得老子很重要,透过老子,透过道家对儒家的批评,可以反观儒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儒家。众所周知,儒家对美德是推崇的。但是,一般都认为,老子对儒家推崇的美德是持批评态度的。最大的证据就是《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确,老子在这里把儒家讲的美德几乎一网打尽:仁义孝慈忠智。跟一般的看法不同,我不认为老子是在批评美德,他只是对美德做一个客观描述:儒家所推崇的美德恰恰是因为社会上失去美德才变得可贵起来。如果六亲和,就不需要提倡孝慈这样的美德了。对美德的这种认识,其实符合美德的定义。美德(virtue)这个词,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那里,也是这样的意思,美德就是卓越(excellence),就是优秀。总之,美德就是一般普通人心向往而又轻易做不到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不是美德。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
我认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驾马车”、“一体两翼”,应该大气包容,不能壁垒森严。孔子道大德全,老子大象无形,他们都是伟大的先哲,所以,我不赞同仅把孔子当做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不赞同仅把老子当做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杜教授重新定位老子为大儒,这是个很令人惊叹的观点。最近我在研究陶渊明。很多人可能以为陶渊明是道家,但事实上,陶渊明绝对是儒家,他的思想来源于《论语》。竹林七贤骨子里也是儒家,但他们看不起虚伪的儒,故表现出反儒的倾向。王阳明早年出入佛老,但后来归宗儒家,他认为儒可以涵融佛、老,这和保瑞教授的提法很相似。总之,儒、释、道三家应兼容并包,而不应党同伐异,老子会客厅举办这样的论坛,辨异而求同,正当其时,值得赞许!
上海交大余治平教授
中国古人治学有儒、释、道不分家的传统,兼容互补,很好;但到今天的社会已经高度分工化了,一般学者都不可能儒、释、道都涉及,所以便不敢轻易跨界说话。研究儒家的人如果妄议老庄道家之长短,唯恐落下笑话一堆。我一直在做董仲舒思想与文化方面的研究,从董仲舒传世文献《春秋繁露》、“天人三策”看,董仲舒显然是从道家思想中吸取了许多智慧的。
杜教授说老子是最大的儒家,乃石破天惊之语。老子其实就是周人自己的儒,孔子则是前殷遗民的后代,家族出身以及后天遭遇,所以有各种的不得志。老、孔二人见面的时候,各自的地位、心境都是不同的;儒、道同源于商周时代,儒、道之间的对立与对冲并非那么严厉,中国文化里最接近哲学的还是道家。
华东师大陈赟教授
我关注较广,研究先秦、儒家,研究过庄子,但未专门研究老子,个人认为论老子有点早,拟把《老子》、《论语》放在最后研究;吴清源十幡棋前必读《老子》,《老子》值得研究;儒、道的无为,都是要管理者把天下还给天下,用正面的、营养型、引导性的方式来治理,而不是妄为,瞎折腾。
上海师大石立善教授
《老子》非常不好读,很多地方至今读不懂。我会专门从《老子》的文本分析的角度来谈谈老子思想的来源问题;《老子》书中引用了很多古语,这些话并非是老子的,而是老子阐述和理解前人的东西,构成了该书的思想来源。
《史记》为什么把老子和申不害、韩非列为合传?《老子》的思想有冰冷无情的一面,其末流后来发展成为法家,司马迁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我个人以为,这种思想的演变非常值得注意。
共识:儒道同源,互补融通
本次别开生面的内部学术交流,大家基本达成共识:虽然儒、道各有侧重,但同源于周商文化,不宜把儒、道强行分开对立,孔孟、老庄都已到达「道大德全、集大成」的高度。只有贯通了儒、道兩家者才是真大儒,研究者要有文化自觉与担当,把传统文化带到当下,并接收西方外来文明,开放包容。
以下为纪实全文
别开生面的开场
杜保瑞首先简述了论坛的缘起与发心,及论坛公平的学术发言规则,各位名校的儒学教授则按规则先自我介绍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不一样的开场,预示着论坛别开生面,异常有趣。
交通大学杜保瑞教授
本次“上海儒生论老子”论坛,属小范围内部学术交流,缘起于在江西朱熹学术研究会议上与刘強、郭美蘭二位教授论辩,意犹未尽,约回上海再辩。儒、道两家的学者,多学贯儒道经典,道家學者也都熟读《论语》等儒学经典,儒家學者也都了解老庄思想。故邀请各位儒学专家們对道家表达观点。
本次论坛的發言,就按顺时针顺序,首先,大家先自我介绍一輪,然後第二輪,各自阐明观点,然后第三轮,可以闡明也可以论辩,第一轮簡單講,第二輪每人10分钟,谈谈心目中的老子,第三轮每人5分钟,可回应,可辩论;最后列席旁听者提问,专家解答。以下先請方旭東老師自我介紹。
华东师大方旭东教授
我来自华东师大,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是我研究的主业。但最近七八年,每年我都开设“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全校通识课,我在这个课上就讲四个人四本书,即:孔孟老庄。所以,对老子也比较熟。我觉得老子也很重要,透过老子,透过道家对儒家的批评,可以反观儒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儒家。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
我是同济大学的刘强,学术方向是汉魏六朝文化、魏晋玄学、先秦诸子、古典诗学、文言小说等。学术兴趣从魏晋入,自然偏道家;2011年我到我到台湾访学,拜访过证严法师后,又对佛学有了体悟;但奇怪的是,回到大陆这些年,却渐渐归到儒家。我2006年开始教《论语》,十多年过去,对儒家有了自己的体悟。但我认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驾马车”、“一体两翼”,应该大气包容,不能壁垒森严。
上海交大余治平教授
我来自上海交大哲学系。“上海儒生”可能会被另一个词“上海儒家”弄成贬义,有人写文章把“上海儒家”称为“毛儒”、陋儒。我个人是做儒学研究的,但从不敢以“儒家”自居自命。中国古人治学有儒、释、道不分家的传统,兼容互补,很好,但到今天的社会已经高度分工化了,一般学者都不可能儒、释、道都涉及,所以便不敢轻易跨界说话。研究儒家的人如果妄议老庄道家之长短,唯恐落下笑话一堆。我从博士论文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做董仲舒思想与文化方面的研究,精耕细作于自己的一块领地。孔子、董仲舒、朱熹是儒家历史上的三大巨擘。但董仲舒之于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许多人至今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从董仲舒传世文献《春秋繁露》、“天人三策”看,董仲舒显然是从道家思想中吸取了许多智慧的。董仲舒把“无为”当作最高的“善治”,追求一种“垂拱无为而天下治”,“致无为而习俗大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强调后王有“改制”之举,而无“易道”之实。这些都跟道家有渊源关系,都被董仲舒很好地消融在儒家的血液里了。
华东师大陈赟教授
我来自华东师大,关注较广,先秦、儒家,研究过庄子,但未专门研究老子,个人认为论老子有点早,拟把《老子》、《论语》放在最后研究;吴清源十幡棋前必读《老子》,《老子》值得研究。
上海师大石立善教授
我来自上海师大,研究中国古典学,尤其是古代儒家的经学,《诗经》、《尚书》、《礼记》、《孝经》等。今年我给本科生开了一门《诗经概论》的课,反响不错,可是《老子》非常不好读,很多地方至今读不懂。今天我会专门从《老子》的文本来谈谈老子思想的来源问题。
交通大学杜保瑞教授
今天的活动定名为“上海儒生论老子”,儒生這個詞在台灣的社會是一個很正常很健康的詞彙,就是永远把自己当做儒家的学生,永远學習做個儒者;所以今天我們就是以读书人、学者、教授的身份來谈儒论道,表达观点。現在大家自我介紹都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各自展開儒生論老子的論點,請方旭東老師開始。
精彩纷呈的中场
我心目中的老子(每人发言限10分钟)
华东师大方旭东教授
我看到论坛启事上保瑞兄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子是最大的儒家。这是把老子也归儒了,那么,儒家的队伍就更扩大了。本人作为儒生,很高兴看到这一点。顺便说,我不认为,“儒生”在上海是什么贬义词,我本人就是上海儒学研究会及复旦大学上海儒学研究院的成员。今天我着重围绕美德的问题来谈一下儒道的同异。众所周知,儒家对美德是推崇的。但是,一般都认为,老子对儒家推崇的美德是持批评态度的。最大的证据就是《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确,老子在这里把儒家讲的美德几乎一网打尽:仁义孝慈忠智。跟一般的看法不同,我不认为老子是在批评美德,他只是对美德做一个客观描述:儒家所推崇的美德恰恰是因为社会上失去美德才变得可贵起来。如果六亲和,就不需要提倡孝慈这样的美德了。对美德的这种认识,其实符合美德的定义。美德(virtue)这个词,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那里,也是这样的意思,美德就是卓越(excellence),就是优秀。总之,美德就是一般普通人心向往而又轻易做不到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不是美德。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
孔子道大德全,老子大象无形,他们都是伟大的先哲,所以,我不赞同仅把孔子当做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不赞同仅把老子当做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儒、道不分:儒家与道家,同出一源;儒中有道,道中有儒;
2、儒、道互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刚柔的两个维度。
3、儒道在治国上有高度的通融性:《老子》五千言所讲皆关乎治国的智慧,所谓“君人南面之术“,《论语》更不用说也是治国宝典。
儒、道都主张“无为而治”:并非只在老子中显现,也在儒家彰显,是儒道两家的顶层设计。孔子说“为政以德”,又说“舜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其实就是“无为而治”。老子也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也即孟子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做该做的,不妄为、不扰民,是儒、道两家共同的主张。
儒、道都主张“以正治国”。《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论语》孔子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儒道两家也都主张“不争”。《老子》(67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孔子也说:“君子无所争。”
《老子》18章强调的美德,重点在德,而非美与不美。老子认为最高的治理就是老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换言之,政府太有作为,动辄干涉百姓生活,未必是好事。
儒、道都主张管理者敬、信、仁、爱,则可大治;不妄为、不折腾。今天的管理者恰恰太有为,反而让百姓无所措手足了。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上海交大余治平教授
儒、道同源于商周时代,儒、道之间的对立与对冲并非那么严厉,中国文化里最接近哲学的还是道家。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鄙夷儒家,说孔子的那一套不是哲学,但他还是非常肯定老庄的思辨气质的。海德格尔也非常欣赏《老子》,他一度还跟中国留德学者萧思懿一起合作翻译过《老子》,从中文翻成德文。进行了二十几章之后,因为萧思懿不同意海德格尔把“道”这个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翻译为“Weg”,即路、道路的意思,两人就分道扬镳了。这可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段趣谈。
作为一种正规职业的儒,可能开始于殷商,但那时他们还不叫儒。发展至西周时代,儒者人群已有官方的(体制内)与非官方的(体制外)之分别。周室自己的祝、宗、卜、史往往享有很高的地位,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属于特殊的官僚阶层,而与流落民间、曾经是祝、宗、卜、史的殷族遗民形成鲜明的反差。春秋之后的儒是在祝、宗、卜、史从天上掉到地下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演变出来的一类非常特殊的人群。世道的剧变,地位的悬殊,又使得那些曾经专以祝、宗、卜、史为职业的人群进一步分化,其中的一部分经过自觉改造而转化为可以为上层贵族相礼、教书的知识分子,继续为主流社会服务,而另一部分则在万般无奈中不得不脱变成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粗野乡民,有的堕落为穷困潦倒、不稼不穑、无所事事的游民,有的甚至做起了劫贼的勾当。
及至孔子的时代,“君子儒”与“小人儒”(《雍也》)之间、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即已存在天壤之别。孔子当时试图对儒者队伍进行改造,把小人儒提升到君子儒。在孔子见老子的时候,儒、道还未严格界限,孔子以后则儒、道分家。从杨儒宾《儒门内的庄子》一书可以看出,起码在战国时代,儒道之间的对立与矛盾都还没有那么严重。春秋之后,道家不断批评儒家,《庄子》表现得尤为激烈。而儒家对道家的批评则主要体现在,如果人们都返回自然了、都逍遥自在了,那么社会担当、伦常建构由谁来负责,现实生活总得有人出来管理和经营吧。
华东师大陈赟教授
关于儒、道关系与无为的诠释。
1、关于儒、道关系:从动态与扩展两个角度来理解理解。动态理解:先秦没有所谓儒道关系,有儒而无道,道家之名汉代始有。先秦有两种儒:一是承接六艺经学之儒,有作为百家学之儒,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庄子齐物论》有“儒墨之是非”,所谓儒即为百家学之儒;《天下篇》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对应的是六艺经学之儒,此儒并不被放在百家学范畴内。但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者之学承接六艺,区别于百家学。扩展而言,通天地人曰儒,儒概念极其大,其源头可追溯至尧舜;道则不自老庄始,可上溯至黄帝。儒墨不是百家之二,而是中国精神脉络的两大主干。
2、关于无为思想,乃先秦诸家所共享,并非老庄一家之言。何以言无为?盖周公制礼作乐,其精义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以至于三代礼制于周而最,可谓登峰造极;然后仍有礼坏乐崩,此不能不引发一代之思考,孔、老、孟、庄都在面对这个问题。无为之治乃源自对礼坏乐崩、周文疲敝之思考,而得到的政治纲要。
上海师大石立善教授
我想从文本分析的角度谈谈《老子》一书的思想来源。《老子》书中引用了很多古语,这些话并非是老子的,而是老子阐述和理解前人的东西,构成了该书的思想来源,我举几个例子:
《老子》78章:受国之垢,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是为天下王。
《老子》22章: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41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69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老子》13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老子》36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63章: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
《老子》79章:是以圣人执左契, 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老子》中引用的这些古语、格言,有明引,有暗引,这些上古的智慧构成了老子思想的根基。老子既述又作,有继承也有创造,那么我们有必要将古语和老子本人的话语区分开来。《老子》中明显有《尚书》的思想成分,也吸纳了史官和兵家的思想,所以老子的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当时早已存在的诸多思想的吸收、继承与解释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老子是“综合家”。“老子”其人我们暂且不论,《老子》这部书的成书时代,肯定要晚于孔子,甚至晚于《论语》的成书。
交通大学杜保瑞教授
我曾讲过:老子是最大的儒家,意思是說,老子具備了儒者服務的理想,卻因為多了一分對人性負面現象的透徹了解,所以能夠有效處理管理的問題,從而把人事問題搞定,進而把事業做好,而最終落實了儒家的理想,所以我說老子是最大的儒家。但儒家与道家还是有差异的,《論、孟》中孔子、孟子的形象與性格,實際上和道家的莊子和老子還是差別甚大,這就是從作風性格上看到的差異,然而就基本價值觀而言,就《老子》而言,《老子》中很多文本也是儒家思想的立場,如“以无事取天下”、“无为,无不为”,”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等,這就是說,他的最終目標和儒家是一樣的,只是過程中,特別重視處理人事問題的技巧而已。
此外,老子看透了被虚伪化的儒家思想,儒家通常太在意自己的名利,而不能和光同尘,弱化自己,所以老子比儒家的利人利己多了一分願意讓利的胸懷,一旦讓利了,就能在權臣小人之間找到服務百姓的空間了。過去《老子》常常被誉为“南面之术”,是說他是君王的統治術,但我以為,《老子》讲的是领导者的智慧,与法家所讲的统治者的权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法家直接講御下之術,就是君王的控制術,老子講的是藉由自己的影響力的發揮,讓大家團結投入,所以重點在領導,君王也好、大臣也好都可以的,甚至基層的幹部也能做到的。
道家庄子与儒家追求的人格养成是相同的,都是錚錚君子,但是它們共同面對了世道的荒唐,庄子選擇走自己的路,放弃了社會的責任,儒家則堅持追求,但也絕不同流合汙,所以莊子學派諷其為“知其不可而为之”。實際上,孔、孟都有莊子心靈,都對世道失望,都不天真,只是理想不可丟,但我要說,走儒家的路是對的,而走莊子的路也沒有不對,人可以只是好好照顧自己,不一定要犧牲奉獻。若不是政客貪欲恣虐,何來天下大亂之局?何須正人君子成為志士仁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總之,我認為莊子的型態就是一個不損人的君子,而老子的型態就是一個真能損己利人的儒者,所以老子是一位最大的儒家,而儒道之間只有更多的相同謀合之處,並不需要如過去般地論辯攻擊。
接下來我們就展開第三輪的交叉闡述和回答論辯。开放包容的思辨与交流(每人发言限5分钟)。
华东师大方旭东教授
首先我要澄清一下,前面我的发言是强调,《老子》第十八章看似在批评儒家说的美德,但其实是一种中性的描述。美德的确是一个比较的概念。然后,我想对刚才刘强教授讲的无为而治问题做一个呼应。在政治哲学上,儒家经常被认为是道德理想主义的,跟道家差距似乎很大。但我认为,在追求无为而治这一点上,其实儒道是很接近的。儒家讲的无为而治,就是强调君主不能太有为,君主只要做好个人的道德修养就好,儒家一贯主张人民的自治、自我管理。很多人认为儒家为封建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背书,我觉得这是对儒家的误解。你看,从孔子开始,就讲君主的无为而治,到明代王阳明搞乡约,积极推动基层自治,都是证明。所以,认为儒家是国家主义者,完全是误解。在这一点上,儒跟道的相似更多,而跟法家才有差异。现在一些号称是儒家的学者,其实讲的是法家的那一套。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
钱穆认为,《老子》成书应晚于《论语》。老子其人,应是孔子同时代或早二、三十年的人,但《老子》其书,则是道家集大成之作,当在《论语》之后,因为这部书是把儒家当作靶子来对待,当对立面来批评,故只能晚出,不能更早。
杜教授重新定位老子为大儒,这是个很令人惊叹的观点。最近我在研究陶渊明。很多人可能以为陶渊明是道家,但事实上,陶渊明绝对是儒家,他的思想来源于《论语》。竹林七贤骨子里也是儒家,但他们看不起虚伪的儒,故表现出反儒的倾向。王阳明早年出入佛老,但后来归宗儒家,他认为儒可以涵融佛、老,这和保瑞教授的提法很相似。
总之,儒、释、道三家应兼容并包,而不应党同伐异,老子会客厅,辨异而玄同,正当其时。
上海交大余治平教授
杜教授刚才说老子是最大的儒家,乃石破天惊之语。老子其实就是周人自己的儒,而且算是在体制内混得比较好的那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长的职务。孔子则是前殷遗民的后代,家族出身以及后天遭遇,所以有各种的不得志。老、孔二人见面的时候,各自的地位、心境都是不同的。老子显然已经不像孔子那样急吼吼了,而显得游刃有余,勘破许多。
物如何生、怎样死,是一个很大的、亘古的哲学大问题。《老子》书中,一句“出生入死”,钩沉索隐,微言大义,透露出物存在、生生与运动的个中之秘,似乎颇具有本体论化的哲学说服力。《老子·五十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皆之于死地,亦十有三。”显然,“出生入死”不应该只被理解成一个赴汤蹈火、舍身忘命的道义概念。这里的“十有三”,也绝不是一个只具有数学意义的概念范畴,也不能仅从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历史阶段上去理解,而从人生青少年、中年、老年的分期来解释则更荒唐。
“十有三”,应该是老子对大道本体的一种现象化言说。老子试图借助数字化的语言与数学逻辑来描述物自身的存在经历。物自身原本并不可以说,不可以思,但为了让人们明白其中的奥妙,老子又不得不借助于常识以获得对物自身的体悟与通达。在经验的世界里,没有一个物是永恒的。至于物自身能不能永恒,我们也只能予以假设。而这又构成了我们对物自身及其运动进行存在论意义上的描述的最基本前提。
每一个当下之物都是真实的,但它一出生马上就面临死亡。一秒钟之前的物、当下的物、一秒钟之后的物,三者之间原本都是彼此断裂而无联系的。物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始终与人心的记忆、想象、理解与命名有关。实际上,物自身新陈代谢的速度远比一切物理学、生物学或分子科学所能够想象的还要快。但物的来临似乎又绝不是任意而胡作非为的,而毋宁始终只是向着它自身的涌现。
物在生生之路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向来我属,不为外物所俘虏,而始终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与决断而成为自己。当下的物不可能在下一秒钟以一个非己的面目出现于世界之中,此时此刻的一块石头在下一秒钟里绝不可能蹦出一只小鸡,它仍将会生成一块石头或者其它与石头相关的现成事物。
在人心的观察里,当下的物与一秒钟之前的物、一秒钟之后的物之间仍具有无可替代的相似性、连续性与统一性。于是,生似乎又有一定的行迹可供追寻,生似乎又拥有自己的路,生之路在生生之道中。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它自身,始终得益于它对自身生发方向的坚定选择与不懈坚持,始终得益于它能够不断将自身抛出自身、将自身奉献或托付给世界。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诚者,自成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实际上都在诉说存在之为存在的一种坚贞不移、信实可靠的德性品格,亦即事物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对物自身一以贯之、始终不逾的忠实与坚执。所以,在海德格尔生存论本体论中,“向来我属性”(Jemeinigkeit)始终能够把Dasein引入它自身的存在者状态。如果没有对自己生性、生机的不懈坚持,事物则不可能是自己之所是而成为自身的存在,或许它已经选择了另一种可能、另一个方向、另一个存在者而成为一个面目全非的他物。无疑,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崇高力量,是一种永远无法被他者别物所取代或消灭的伟大意志,而这正是物的生生之路、生生之理,是天地之间最自然而又最真实的存在,是天德,因此也最值得世世代代人们去讴歌、放颂。这也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蕴涵的真切意义。
华东师大陈赟教授
儒、道的无为,都是要管理者把天下还给天下,用正面的、营养型、引导性的方式来治理,而不是妄为,瞎折腾。
上海师大石立善教授
刚才提到的《老子》50章“出生入死”也应该是一句古语。《史记》为什么把老子和申不害、韩非列为合传?《老子》的思想有冰冷无情的一面,其末流后来发展成为法家,司马迁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我个人以为,这种思想的演变非常值得注意。
开诚布公的互动
互动环节,旁听席上的企业家提出两个问题:1、如何区分大儒、小儒?2、就张远山《庄子复原本》、在当今社会如何践行儒家思想等问题,请教各位学者,教授们开诚布公地给予回答。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
关于大儒小儒,一言难尽。古人说:通天地人者为儒。孔子也提醒子夏:“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我以为,只知求学、不知求道的便是小人儒。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能够贯通儒释道才是大儒,固执一隅、只做饾饤学问的便是小人儒。大儒与小儒不是以做事情大小来区分,而是胸怀和格局的大小来衡量的。
华东师大陈赟教授
张远山所说只是一家之言,孔、庄在思想上同根同源,难以强行分开。
上海师大石立善教授
每个时代对思想文本都有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其实也就是一部思想史,比如郭店竹简本的《老子》仅摘抄了2000多字,又如汉代马王堆帛书本《老子》和传世本相反,《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出土文献不仅文字有差异,某些章节的排列次序也不同。这体现了抄写者、摘录者及阅读者的取舍以及他们的思想倾向。文本研究不等于文献研究,是古典学的重要方法,透过文本的变化和形成理解古人眼中的《老子》其书其人,进而观察各个时代的思想变化和潮流,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
上海交大余治平教授
近代学术一直有古今中西之辨,如何把传统文化带到当下,实现符合时代的创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以为,在当下研究儒学,既要有文化自觉与担当,又要敞开接收西方外来文明的洗礼。我个人选择儒家作为研究方向,正是因为儒家自先秦以来,到汉初,到宋明,从孔子、孟荀,到董仲舒,到朱熹、王阳明,一直都具有最大的开放性。儒、道两家,道家虽然更具有哲学性,更能够启发思维,但儒家对人类、对社会更有建构能力,所以我对儒家更有信心。
意犹未尽的结尾
本次别开生面的内部学术交流,因时间关系,大家意犹未尽。但通过论坛交流,大家基本达成共识:虽然儒、道各有侧重,但同源于周商文化,不宜把儒、道强行分开对立,孔孟、老庄都已到达「道大德全、集大成」的高度。只有贯通了儒、道兩家者才是真大儒,研究者要有文化自觉与担当,把传统文化带到当下,并接收西方外来文明,开放包容。
老子会客厅举办这样的论坛,辨异而求同,值得赞许!
知识小贴士
先秦没有道家的概念,道家的概念及系谱是两汉的史家整理先秦文献时建构出来的,根据司马迁及班固等人的解说,庄子师法老子,隶属道家。两汉史家对道家的解释有一理路。但由于庄子本人没有明确说出自己的师承,在自叙性质颇浓的《天下》篇中,庄子说自己的学问和当时诸子的学问,都出自“古之道术”的分支。老子和关尹两人属于同一系,自己则独立一宗,庄子的学派遂成为一个学术问题。庄子与儒家或庄子与孔子的关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庄子与儒家(或孔子)的关系有几种提法,明代流行的“三教合一论”是建立在真常惟心及随俗应机两个前提上的论述。魏晋玄学的“老庄不及孔圣论”以圣人体无、老庄言无的方式,会通两者,这是“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的翻版。第三种立场则主张庄子本为儒者,没有会通的问题,此一说法肇始韩愈、苏轼,明末的觉浪道盛、方以智及王夫之则为此说之集大成者。
研习书法
修身养性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进行报名并了解更多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