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

城乡先生 港台女星 2017-03-08 13:29:57 207

据媒体报道,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近日表示,拥有第二个孩子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权利,但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阻碍这一权利实现的瓶颈,政府正在调查研究鼓励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财政激励措施,这意味着自1978年正式写入宪法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可能迎来彻底转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策也好,制度也罢,跟着社会形势变化作出适当调整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在调整的过程中,具体目标怎么确定,具体措施怎么设计,这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当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其实一直都是有争议的,曾经出台这个政策刹住了我国人口增长的快车,却也在实际执行中伤害了很多人,也给国外质疑中国人权留下了一个靶子。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家族血脉的传承,但是对国家来说,人口就是资源,是生产要素,跟金钱、矿产、水、土地、农作物是一样的,多了就得控制,少了就得弥补,为的只是国家经济发展得以健康运行。不管是40年前的限制还是当前的鼓励,在生育这个事情上,国家的意志和家庭的愿景总不那么协调一致。当年家庭想多生,但是政府说养不起,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现在政府想多生,但家庭说养不起。这也说明,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对未来的判断,国家有国家的判断,个人有个人的判断,在生育这个事情上,不让大家生国家可以有行政手段,但是要让大家生,国家如果不愿意兜底,可就没那么容易,毕竟生孩子不是盖房子,强求不得。

我国人口福利的消失,老龄社会的到来是大势所趋,当年计划生育政策让国家在物质缺乏的年代得以暂时喘息,能够省出一笔口粮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但是它的弊端在今后劳动力缺乏的时代就会彻底暴露。在这里不是要批判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我自己本人就是计划生育的产物,我的家庭也是受害者,国家的政策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发生了很多悲惨故事。因此一个政策,不仅要看制定者的初衷,也要看执行者的意图和手段,很多负面效应的产生也不是某个国家领导人能主导左右了。

回顾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得益最大的就是人口红利,比如珠三角沿海工厂的工人,城市工地上的农民工,还有许多漂泊异乡从事各种服务行业谋生的农民子弟,这一批人基本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不是计划生育后出生的,是他们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再看80年代计划生育后出生的这一批独生子女,许多人才刚刚工作几年,缺发现自己的父母将要退休,或者正在老去,而自己却还面临着房贷、车贷以及婚姻、生育方面带来的巨大支出,而一旦经济下行,工资收入降低或者下岗待业,那整个社会将陷入经济危机。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繁荣,包括房价上涨,恰恰是建国后鼓励生育带来的人口红利造成,而如今人口减少导致人力成本增加、老龄社会到来却正是计划生育带来的。

作为阴差阳错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自己,虽然不是干一线业务的,但是也确实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担忧。行业健康发展,自己才能有稳定的收入,一旦行业不景气,自己也将面临经济难题。而我自己认为,能够在根本上限制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不是政策,不是地价,不是房价,而恰恰就是人口。一城一池一时的涨跌敌不过人口减少的趋势,近十年的房价飙涨,推动者其实就是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激增的人口,虽然有80后、90后买房,但大部分还是来自父母辈的支持,一旦80后的需求没了,老一辈人逐渐退出,而新增人口量没有跟上,不说新建房屋能不能卖出,就是那些存量住宅空置率也将越来越高。但是也不是就没有行业发展的空间,因为人的需求也再改变,人们将会从追求量的年代,转向追求质的过程,在这个需求转型过程中,也许将是房地产今后新的发展方向。以前是大肆圈地拆平房建楼房,今后也许将是拆破旧的楼房,建高档的豪宅,建新型绿色科技建筑,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958年春,一些地方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进行了超社界、乡界甚至县界的生产协作。3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对此表示赞赏,发出了激情豪迈的号召:小社并大社,人多力量大!

当时我国是6.5亿人口,有了主席的号召,40后、50后各族儿女撸起袖子加油干,二十年间,到了1978年我国人口就将近10亿了。由于人口基数增多,即使实行了计划生育,到了2008年我国人口仍然增长到了13.2亿,这新增的3亿多人主要是60后、70后的贡献。接力棒到了80后,但是80后不给力了,从2008年到现在,人口开始缓慢增长,截止到2016年也就13.8亿,只是新增了6000万人。大家可能觉得6000万人也不少啊,但是大家再看看另外一个数,据统计,2016年60岁以上老年人2.1亿,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根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老年人数量是基本固定的,现在要改变这种老龄人口比率,只能是增大分母,那就是增加年轻人数量,鼓励大家赶紧多生育,否则咱以后的孩子压力会非常大,咱们那时候的退休金有没有保障还得另说呢。

60年一个甲子轮回,到了2018年,这样的标语也许就不是笑谈了:

一胎穷,二胎富,全面小康党带路!

生二胎,多种树,防老环保两不误!

还是二胎好,政府不养老!

多读书多看报,多生孩子少带套!

少养一头猪,多生一个娃!

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

该生不生,不如畜生!

生下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

经济搞上去,人口跟上来!

该生不生,后悔一生!

生男生女都一样,不然儿子没对象!

春风吹大地,播种播两粒!

二胎养四老,一家一个不争吵!

为了让话题不至于太沉重,下面再梳理娱乐圈十位高龄产妇,这些明星本来结婚就晚,生孩子自然也晚,似乎也不太在意最佳生育年龄,也许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心态年轻。

1.伊能静

早在2009年与庾澄庆结束九年婚姻的伊能静在2014年接受了男友秦昊的求婚,两年后,47岁的她在美国产下一个女儿。

2.姚晨

1979年出生的姚晨在2016年11月怀上第二胎并顺利生产,37岁的她还给小土豆添了个妹妹,取名小茉莉。

3.吴佩慈

1978年出生的吴佩慈在35岁时生下一个女儿,三年后38岁的她又剖腹产生下儿子hans,已是高龄产妇还是冒着风险生了两个,很有勇气。

4.大S

37岁的大S顺利剖腹产下一个女孩,还赞她是“漂亮的长腿妹”。

5.杨千嬅

2012年38岁的杨千嬅剖腹产下一个健康男孩,取名Torres。

6.钟丽缇

钟丽缇与第二任丈夫严铮在2004年两人办理婚礼,次年在北京生下一名女婴取名为Jaden,2010年在北京诞下Cayla,当时她已经四十岁了。

7.汤唯

汤唯在14年与韩国导演金泰勇结婚,2016年8月,37岁的她在香港产下一女。

8.吴君如

吴君如于2006年4月13日诞下女婴陈是知,当时的她已经41岁了。

9.林心如

“紫薇”林心如2016年才步入婚姻殿堂嫁给霍建华,2017年41岁的她生下一个女儿。

10.贾静雯

贾静雯41岁时生下了自己与现任丈夫修杰楷的第一个女儿咘咘,她曾经有一段痛苦的婚姻,但现在终于得到幸福,而在2016年9月她又公开消息怀上二胎,这时她已经42岁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