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青年》标准二: 做人生的科学家|钟汉良

《理想青年》标准二: 做人生的科学家|钟汉良

伦敦的安 港台男星 2016-08-20 17:31:19 196


标准二:科学家的头脑

   ——做人生的科学家

              

朱光潜先生在阐述这条标准时说:“过生活就是解决环境困难所给的问题,做学问如此,做事业如此,立身处世也还是如此。”

这条标准不是关乎科学家的人生,而是提倡做人生的科学家。

 

西谚说:好奇杀死猫。科学家就是这样的猫。

牛顿并不是只会躺在树底下“约”苹果,他做过许多因为好奇而伤害自己的蠢事。为了了解眼睛察觉色彩的原理,牛顿曾把一根针刺入眼睛里。他曾站在烈阳之下一眨不眨地晒双眼,以求证结果,结果是不得不待在暗室多日直至眼伤痊愈。

被好奇心杀死的科学家也有人在,比如发现六个化学元素的瑞典化学家卡尔·舍勒,因为无法控制好奇去品尝瓶瓶罐罐里的液体,最终被毒死于实验室。


为什么好奇到以身试险?因为好奇是知识的来源,而知识是快乐和力量的源泉。爱因斯坦把他的一切才能都归根于好奇心,“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钟汉良就是这种在好奇心驱动下永远进步之人。有时候,他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异想天开,让他显得很孩子气。比如要戴着竹蜻蜓飞到谁也看不见的地方去探险。

有次接受采访时记者给他一张问题表,问:最近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登陆月球去”,他用隽洁的繁体字郑重回答。这个时候,他已离四十岁不远了,还令人嫉妒地保持着这样天马行空的思维。

 

在真人秀《我去上学啦》中,有几个镜头,他被自动售卖机吸引,旁若无人、令人吃惊地发出“扑哧克,扑哧克”之声,配合声音节奏,专注按那售卖机。大约见那是声波支付的机器,以为要用人发声来操作它,所以做了牛顿等科学家会做的傻事。

如果说这种不经意泄露的好奇心让人忍俊不禁,那他在某堂课上表现的求知欲却使观者肃然起敬。

 

那堂课上,学生要交出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一个用报纸和筷子制作的保护装置,实验这个装着鸡蛋的装置从一米五高空坠落的结果。

钟汉良同学认真准备了他的装置。他的第一次演示,鸡蛋碎裂,失败。

“老师,我还有一个。”钟同学朗声说,旋即回课桌掏出他的第二号装置,再次演示,失败。

“我再来一次,老师等我。”这个从来不喜在集体中独出风头的学生再次要求,拿了他的第三号装置上讲台,演示,成功。


有人感叹他的认真和执着:有谁,会认认真真准备三套装置呢?除他。

他的目标不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是真正对此事怀有好奇之心。为了探究碎或不碎的可能性,必须要用不同形状的装置和多次的重复实验来得到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我想,若时间允许,他大约可以实验一千次然后分析总结出一些规律。

我唯一替粉丝们庆幸的是,他没有立志做个科学家,不然此时他有可能在实验室试喝毒液。

 

好奇心和求知欲,使钟汉良的知识面非常广阔。许多看过《极速前进》的人都为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多才多艺折服。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看体验,每次一个新任务出来时,你会对钟汉良的表现一惊再惊三惊:他怎么这个也会?他为什么什么都擅长?他还有什么不会的么?


可能你会觉得这有运气的成分,但钟汉良在赢得《极速前进》冠军后接受采访时告诉你:“我觉得运气很重要,但光有运气也不行,也要努力。对应到工作中,就是你要把自己准备好,多学习一些东西,多积累一些阅历。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才艺不压身。就好像出任务的时候,你可能不知道下一个任务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个任务是不是自己拿手的技能,但只要你准备充分,碰到相应拿手任务的机会就会多。”

 

诚如斯言,人生如这场竞技比赛,需要运气携手相随,但说穿了,运气那家伙非常势利,他从不会爱上没有做好准备来迎接他的人。

时刻的准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是钟汉良赢得极速前进的优势,也是他在比赛之外赢得人生的条件。

从最初的排名靠后到最终的夺冠,钟汉良在极速前进中表现了运动健将之勇,同时还处处显露了令人折服的科学家之智。


什么是科学家之智?朱先生说:“会尊重事实,会搜集事实,会见出事实中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家的本领。要得到这本领,你必须冷静、客观、虚心、谨慎,不动意气,不持成见。”

 

接受节目任务挑战的钟汉良随时随刻表现出缜密的思维和联想。小时候玩的拼图、演戏时的道具,都在做任务时给他启发。透过这些细节你明白,他的聪敏,是喜欢观察思考、善于分析总结的结果。看过《极速前进》节目的人,都不会忘记“激流勇进”那一幕给你带来的震撼吧。


那时候,经过40摄氏度的沙漠中脖挂茶几腿、单人搬巨重沙发、一刻不休全力以赴、汗流浃背指挥大家完成帐篷搭建后,跑到“激流勇进”现场的钟汉良,已然气喘吁吁,说话声音嘶哑,令人为他新的挑战悬心。


前面各路英雄纷纷落水。到了钟汉良与激流对抗的时刻,结果……结果,用观众的话:在电视机前跪碎了膝盖。

果断起跳,利落摘旗,稳稳回船,敏捷、矫健、完美地摘下三面旗帜。其身体之协调,姿势之优美、力量之强大,令人心惊心动,心悦诚服。

 

人们以为这是勇胜。看了赛后的采访才明白,此系一场智取。


经过第一次的起跳后,在那样激烈的状况和紧张时刻,钟汉良居然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找到技术窍门。是什么启发了他呢,居然是从前玩的一款游戏。

“我自己在盘算(在那样的紧急关头他还有时间去冷静盘算),我就有个画面好像是我小时候打游戏,就是那个瀑布啊,你这样下去,”他用两手认真比画,“然后船,瀑布的时候,船,船都是这么长的嘛,那你船出去,你要到超过一半的船,才会掉下去呀。所以如果我站在船的前面一点,我是时间多一点,要在它掉下去之前一秒钟起跳,我其实是有很多时间的。”


老实说,这段话我没怎么懂,他描述的那画面我也拼不出来,我完全听懂的只有他最后笑叹的那一声:“结果原来人生就像打游戏。”

可不是。

 

以上为他的冷静客观。再来说说做人生的科学家所需要的“虚心、谨慎,不持成见,不动意气”。

节目中的钟汉良在许多环节都表现出这些品质,但我印象最深之一是调酒那一场。


黑白T的墨镜君,认真专注的样子,向空气散发出性感的味道,几缕不听话搭下来的头毛也因为男人的凝神静气有了个性。

在认真完成N次后,那男人以为自己完成得很漂亮,但他兴奋的YES,旋即输给了裁判无情的NO。

他摇头,有丝丝不悦,这是他整个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唯一不悦。“Come on.”他说,微愠,却没有停顿片刻,收拾杯子,两手在T恤上一抹,重复做一次,沉着、干净利落完成任务。

 

在事后的采访中他又恢复了调皮阳光笑脸,“我很不满意他啊,我觉得他刁难哪……我那个时候已经过了最生气的时候,我反而觉得我要冷静下来,我要手擦更干,我要把头跟尾的杯子擦更干,就手不能滑,要调得更好。”


在极其短暂的失去温和后,冷静下来的他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并做到了让人无可指责的完美。这也是他一贯对自己的要求,无论客观条件有怎样的局限,他都是先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让人对他的表现无可挑剔。


他的表现,让人确定,无论他干那一行都会是行业的精英。


待续

文原创,欢迎分享。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