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海角时代台湾电影的创作转向及特征

论后海角时代台湾电影的创作转向及特征

新闻传播 港台男星 2018-01-22 14:30:10 758

   2008年《海角七号》取得的巨大成功,开创了台湾电影的新纪元,引领者——后海角时代的新锐导演,努力摆脱台湾新电影远离大众的艺术传统,自觉将本土文化融入商业类型创作之中,而后海角时代的台湾电影,体现出明显转向追求商业化、类型化和通俗化的创作倾向,用通俗化的叙事来书写本土文化、历史情怀和热血青春这三大主题。

2008年,一部以台湾乡土情怀为主题的电影《海角七号》创下了台湾影坛罕见的票房奇迹,影片一改台湾观众长期认为本土电影枯燥沉闷的印象,运用通俗的叙事手法,通过回归日常生活,融入草根乡土及贴近当代社会的本土意象,“成为台湾本土文化复兴口号下最响亮的国民电影,也成为近年来台湾乡土电影新的创作典范。”《海角七号》的成功大振台湾影坛与社会信心,“也让台湾电影产业在好莱坞与中港合拍大片的多年夹杀之间看到一条新的出路,促使业界再度看到台湾本土文化与乡土情怀的吸引力。”《海角七号》之后,一大批以本土文化和乡土情怀为主题的电影陆续涌现。《艋舺》(2010)、《鸡排英雄》(2011)、《翻滚吧!阿信》(2011)、《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2011)、《阵头》(2012)、《赛德克· 巴莱》(2013)、《总铺师》(2013)、《大尾鲈鳗》(2013)、《大稻埕》(2014)、《KANO》(2014)、《大喜临门》(2015)等一批作品延续这一主题,在叙事中纳入青春、热血等正向叙事元素,使得乡土文化主题在众多热血青春成长等通俗叙事的辉映下,愈发突显出温馨的人情和突破复兴的戏剧张力,成为近年来深受台湾观众喜爱的本土电影。纵观这些电影可以看到,热血青春与乡土情怀成为其抵御好莱坞大片和两岸合拍片夹击的一剂良方,突显本土文化主体性和可贵的草根情怀,令这些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于是热血、青春与乡土三个元素合纵连横,成为近年来台湾本土电影叙事创作的主流趋势。

《海角七号》之后的创作转向

2010年,钮承泽导演的《艋舺》延续了本土文化和乡土情怀主题,以1990年代的台北万华区为背景,在复古情调中刻写台湾的传统黑帮精神,运用青春热血与乡土情怀等叙事元素,书写青少年的热血成长故事。影片将本土传统价值与成熟的美学、人才选用及商业模式结合,创下台湾电影史上首映日最高票房纪录,最终累积票房2.6 亿新台币,成为继《海角七号》之后,台湾本土商业电影渐趋类型化与工业化的重要起点。诚如该片监制李烈在首映记者会所言:“台湾电影想迈向工业,要先有市场,要有市场,就要有专业。”《艋舺》一反台湾自新电影起以个人创作为主体的操作模式,在创作初期便规划好档期、发行、营销等环节,并根据春节档期需求调整影像制作的风格和演员,最终影片以其专业的美学品质与行销模式缔造出票房佳绩,带动了台湾电影产业对类型电影制作与营销策略的新思考。

如果说《海角七号》为近年本土电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与典范,《艋舺》则以其精密的市场策略进一步推演出前行路径,让台湾电影看到更完整的本土创作图景。在这两部电影的激励下,融入本土方言、传统民俗、历史重探等更多元化乡土情怀主题的电影陆续出现,《鸡排英雄》、《阵头》、《赛德克巴莱》、《KANO》、《大喜临门》、《大尾鲈鳗2》等连续创造破亿票房,台湾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这些电影一改台湾新电影远离市场和观众的传统路线,转而追求商业化、类型化和通俗化这三个重要的创作倾向,除了关注本土叙事和乡土情怀之外,更着重于市场与观众的需求。这些电影中的本土主题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对过往历史的回溯,如《赛德克.巴莱》、《KANO》;二、传统民俗或传统文化主题,如《阵头》、 《总铺师》等;三、诉诸怀旧生活情怀,融合热血或喜剧调性呈现过去或本土生活,如《鸡排英雄》、《大稻埕》。前两类作品在过往即有触及,至近年,融入创新与热血奋斗等正向元素,以当代视角和现代价值观进行重新描绘;第三类作品则是近年乡土主题范畴的明显拓展,广泛纳入各种与乡土、台湾相关的生活与记忆,让当代乡土指涉从特定的民俗与文化延伸至广泛的本土生活,同时正向呈现现代都市社会对怀旧乡土或故乡的展望。

总体来看,为增加观众的情感认同和凝聚观众的号召力,正向和欢快的叙事风格成为近年来台湾本土电影的主流叙事走向。这些影片或结合喜剧调性及浪漫爱情呈现通俗感情,或运用青少年诉诸成长热血与自我奋斗张力,以不同的通俗及激情、魅力,展现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商业化、类型化和通俗化的本土电影乡土复兴热潮。

本土文化与历史情怀

在台湾近年新兴的电影创作中,我们可发现“本土文化、历史情怀和热血青春”是最普遍的三大主题,其中本土文化和历史情怀两大主题均为台湾本土身分认同的连结,在当前的主体困境中,提供了民族认同及情感支持的来源,普遍获得观众的支持,而透过热血青春及爱情元素等的进一步结合,让整体电影创作更具当代社会支持的多元化与正向成长价值。

台湾电影的本土文化主题可分为乡土呈现与都市呈现两大类。乡土呈现多以乡土草根性为主轴,常选用各种民俗、台语方言、本土服装及传统摆饰等乡土文化主题,使其结合年轻偶像演员及人们所熟悉的情境框架,以轻松的青春喜剧、爱情和亲情流动推动故事,广泛吸引观众,可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共鸣,如《电哪咤》、《阵头》分别延揽蓝正龙、柯有纶为男主角,将阵头以既有的阳刚形象及庙宇文化进行呈现,整体叙事围绕青少年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传统文化中共同奋斗的过程,而《艋舺》和《鸡排英雄》也都有相似的设定。透过传统民俗、夜市等乡土草根文化主题,运用多元方言、服装、传统环境摆饰等当地生活元素,进一步加强乡土氛围,使这些电影在快速全球化趋势中表彰出清晰的台湾本土意识价值。

都市呈现主打主题影片深具城市辨识特色的故事场景,使青春、爱情故事与区域风情相辅相成。高雄市政府有系统地以地方政府力量补助或协拍影视作品,自 2009 年大力协助《不能没有你》、《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等,广泛聚焦高雄著名景点,甚至特别打造“南区分局”新景点,其后台北地区奋起直追,《艋舺》片名直指台北旧闹市区万华外,影片在卖座的同时一同带动了附近剥皮寮街区的商机与复生,而《一页台北》和《第36个故事》均将浪漫爱情与台北的都会风情相结合,前者表现的爱情冒险穿梭在敦南诚品、师大夜市、捷运等台北人熟悉的场所生发酝酿,使观众对都市生活添加了另类想象。电影结合观众熟悉的都市风情,一方面取得了极高的票房和商业成功,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创意和观光产业的知名度,取得了都市情感认同和商业价值的双赢。

历史情怀主题的电影,主要结合当代美学,从不同族群、不同历史观的视角差异,重新描绘历史事件和史诗片段,除了期望达到寓教于乐与文化传播的效果外,还透过其中的历史,激起观众对于历史的借鉴和反思。如首部客语电影《台湾1895》以客家村里为核心,重诉甲午战争之后,客家秀才吴汤兴组织义民军抗日的历史与文化冲击,在爱情故事中将客家文化与精神首次呈现在大银幕上。

《海角七号》大获成功之后,魏德圣导演对历史呈现与新诠展现了更大的企图心,其后创作的《赛德克· 巴莱》与《KANO》均相继聚焦于日治时期的历史,前者以原住民观点出发重新探寻雾社事件的始末,描绘日本政府与原住民关系的变化,以及赛德克族的祖灵与生命信仰,后者选择嘉农球队事迹这一历史题材,探讨当年日本对台湾的建设和日台不同族群的关系等议题,两部影片在广为卖座的同时,不仅让大众对相关史事与时代更加了解,也激起了观众对日本、原住民认同描绘的广泛争议与讨论。《艋舺》的大获成功也激起了钮承泽导演更大的企图心,于2014年拍摄了涉及两岸历史题材的《军中乐园》。影片以国共战后金门驻守军与茶房侍女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女性角度与心绪,重新诠释过往备受歌颂的国共历史,片中这一历史主题和相关观点,原本在台湾就不讨喜且容易引起争议,而影片拍摄期间又传出暗渡大陆摄影师上台湾军舰受到台湾军方起诉,最终在创作意义和道德争议上毁誉参半。尽管目前《赛德克· 巴莱》、《军中乐园》等表现历史情怀主题的电影,因本土观众、学者与创作者之间文化认同和美学观点的差异引起一定程度上的争议,但影片表现出更多元化的历史观,依然能够激发观众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也刺激台湾观众对身分认同的重建,这些作品在近年的台湾电影中实属难得之作。

清新青春与热血青春

自2002年易智言导演的《蓝色大门》首次开创台湾小清新青春主题电影的先例以来,青春怀旧电影一直是台湾电影中的一股清流,除《听说》、《一页台北》、《宝米恰恰》、《想飞》等作品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可谓这类影片发展的高峰代表,让小清新青春电影路线突破界限,在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区均掀起观影狂潮,屡破台湾电影卖座纪录,五地共累计票房 8.9 亿新台币,这类青春主题电影至今持续传承、建构与发展,并在近年逐渐兴起了以“热血”为关键词的热血青春主题电影,成年观众也在电影对青春励志成长的描绘中展望自身与社会文化的正向发展。2008年,林书宇导演的《九降风》,借1990年代台湾职业棒球“打假球”事件,将外在时空及内在情感的青春怀想缜密融合,呈现了一群高中好友的青春挥洒与幻灭,影片颇受好评,被誉为“拥有一股吹开时光灰烬、擦拭记忆底层的力量,成为台湾电影与新锐导演真正形成气候,振奋本地影坛的头阵。”之后,林育贤导演的《翻滚吧!阿信!》以追梦、奋斗的成长精神为主题,描绘主角阿信如何从困惑叛逆中转至突破恐惧,从而重获体操荣耀的奋斗历程。杜家毅导演的《转山》,讲述一个年轻人为帮助哥哥完成遗愿,从丽江出发,独自骑行穿越高原之路,传达出“梦想和不屈服”这一青春热血主题。这些影片在清新、浪漫的青春影像风格中融入热血、梦想、奋斗不息等正面价值观,多方面强调主角的草根成长背景与特质,引导观众更加期待与认同其自成长挫败、重新出发和奋斗逐梦的过程,呈现出热血青春的积极主题。

结  语

回顾2008年以来台湾电影的发展,在《海角七号》和《艋舺》接连示范本土文化、乡土情怀取得极大商业成功之后,近年来在创作上持续选取本土文化与历史情怀等主题,同时又因台湾本土意识和文化复兴愈演愈烈,于是在电影叙事中多纳入青春、热血等正向叙事元素,本土文化主题在众多热血青春成长等通俗叙事的辉映下,愈发显现出温馨的人情和强烈的戏剧张力,成为近年来广受创作者与观众青睐的主流电影。后海角时代,台湾电影的这三大主题与近年台湾本土意识复兴热潮紧紧相连,电影借助本土文化与历史情怀等主题,不断挖掘台湾当今的文化价值,青春题材添入清新成长、热血励志的精神元素,强化本土的戏剧性和认同号召力,这些电影连结年轻观众和成年社会共有的情感记忆,得到社会、产业和观众广泛的认同,对当前台湾电影的发展充满积极的意义。

作者:丁鹏,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讲师,台湾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研究所2016级在读博士。

阅读原文及学术引用请参考《新闻传播》杂志2017年12期,(中国知网可以下载)。未经本刊允许,禁止转载。


❶ 邮发代码:14-251
❷ 编辑部电话:0451-84696061

❸ 新浪微博:新闻传播杂志


    



编辑:丁韦予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