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谷雨
电影《匹夫》和《少年》之后,导演杨树鹏尝试了新领域,先后执导网络剧《幻境猎手》和电视剧《极速救援》。
暂时放下电影导演身份,杨树鹏感受到了另外一个叙事视角带来的新体验。作为从大银幕转向小荧屏的首次尝试,这位中国电影新锐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也着实让人产生好奇。就在近日,由他执导的电视剧《极速救援》已经杀青。
延续以往的个人创作风格,《极速救援》聚焦空中医疗救援行业,展现飞行医疗救援者们的跌宕命运与自我成长,以十多个医疗救援事件组成故事,把镜头对准空中救援的生死时速,将这一职业呈现在观众面前。
导演杨树鹏曾在接受采访时剖析过自己对电影艺术的深层次追求,表达自己曾试图建立一个所谓“含混人性”的美学特征,因为他一直坚信人们在对事情做出判断的时候,心理过程是含混的。
《极速救援》其实也有意追求“含混人性”的美学特征,无论是视生死如常的急救医生,还是司乔(张赫饰演)、莫沫(王佳宇饰演)、于飞(魏哲鸣饰演)等飞行救援特殊职业人员,当他们处在危机环境中,面对个体命运与自然对抗时,所具备的人性闪光点,都是《极速救援》成型和开发的意义,也是杨树鹏个人艺术风格在小荧屏上的延续。
导演杨树鹏
从整体气质上说,《极速救援》“动作医疗救援剧”的标签设定,让它在一开始便和市场上出现过的医疗剧区别开来。这部剧将触角探入到医疗行业里更细分的职业,向观众剖开了一个新题材的“混搭作品”,既展现医生救援时的柔情铁骨,又兼顾动作戏中的惊险刺激。单从这点而论,《极速救援》前期在市场上就已经拥有了辨识度。
所以就这类医疗职业剧如何将内容进行落地处理和其具备的意义价值,《极速救援》的筹备拍摄过程等,骨朵专访了该剧总导演杨树鹏,探讨在观众需要现实题材真正刻画生活的当下,行业剧它们的创作环境与生存空间。
硬核:医疗救援,重在救援
国产剧第一次有人将目光转向空中救援这个突发性和高危性并存的职业,《极速救援》拓宽了国内医疗剧的题材边界。由十多个救援事件串联成剧情内容,这中间的矛盾冲突和人物角色对抗都充满看点,先天就让《极速救援》具备快节奏,也更偏向一部电影作品的处理手法。
杨树鹏不太认同将《极速救援》定义为一部简单的医疗剧,在他眼里这其实是一个具有动作感的医疗救援剧。
“它的核心其实不是在‘医疗’,而是在‘救援’,是在解决在院前的救护车不能抵达的区域”。空中救援又称空中120 ,主要以执行大型突发事件中的救援任务为主,以直升机、地面救护车和有急救绿色通道的医院在内的无缝式救援链,可以排除交通、地形影响,从接到报警到出警大概在25分钟左右。而工作区域往往具备高危性,杨树鹏说,飞机迫降在群山里,隧道里发生了连环撞车,这些都有可能发生。
这也意味着,这部剧面临着严苛的拍摄环境限制和后期制作的压力。项目的特殊性和故事的可能性,让该剧制片人、芒果娱乐北京公司副总裁、电视剧事业总经理柳红霞,一开始就将导演的人选锁定在电影导演身上。因为《极速救援》涉及很多非常规事件,需要一位既能操控全局,作品又具标识的导演。
张赫饰演司乔
在柳红霞的设想中,不管是情节的紧凑性、事件设定的特殊性,还是画面风格的美学特性等各个方面,《极速救援》都应该超越现在的国产剧水平,“希望它未来是一个能够和美剧质量相比的作品”她认为导演杨树鹏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需要影像风格更强烈的电影导演去合作”。
《极速救援》中动作和冒险的元素贯穿全剧,可以增加故事的紧迫感,以此让视觉呈现丰富,充满看头。从电影转向电视剧的第一部作品,杨树鹏也非常重视,从一开始就和团队一起给这部剧定下“动作医疗救援剧”的概念。
王佳宇饰演莫沫
他的另外一层考虑是,国内目前的飞行救援主要还是应用在一些陆地交通难以短时间到达的地区,这也让剧中救援事件设定只能集中在复杂的地理环境里,而这个过程中,“动作”戏的部分很自然就产生了。
“先以精彩紧张的动作冒险来吸引观众,再用医疗救援部分探讨关于生死的大命题来令人动容”从类型特质上说《极速救援》具有标识性,主要面向的是20-40岁的观众。
调研:4年,全员几十人的编剧团队
“都别动,准备好灭火器啊!”刚刚拍完一个外场戏,杨树鹏回头一边拿着对讲机吩咐,一边起身快步从棚里走出查看情况,这是《极速救援》杀青视频里杨树鹏的拍摄日常。事实上回忆起这部剧拍摄过程中的难处,杨树鹏自己也记不清了,因为太多了。从前期剧本调研、后期拍摄,包括现在正进行的后期工作,这中间没有一个环节是容易的。
杨树鹏回忆,他介入项目时,《极速救援》的剧本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他加入之后和5位编剧一起重新完成了剧本。但要细说,这部剧的编剧团队的人数还要更多,达到几十个左右。他们分工明确,从前期调研、素材收集整理,到剧本分工创作,再到拍摄跟组修改等等,前前后后的创作时间,加起来差不多用了4年。
仅医疗这一个部分就需要编剧去查阅海量的资料。再加上国内飞行救援发展情况的调研,以及主要人物的故事线应该如何发展等等的设定,这里面包含的工作很难具体量化。
职业特殊性和医疗剧的要求,决定它在剧本上需要下很多功夫去磨,前期调研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这些年来,行业剧屡屡陷入“不专业”的指控,医疗剧更是重灾区,把握好细节才能让观众相信。
魏哲鸣饰演于飞
杨树鹏和几位编剧分别调研了几家不同的医院,“我们去了好多家医院,还有一些通用航空的,商用的飞行医疗服务机构。调研的结果反馈回来让我们做参考用的,我调研的是中日友好医院的飞行医疗部”。
拍摄《极速救援》让他对医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和护士的南丁格尔誓言都印象颇深,“医生的灵魂就是这样,要怎么样在艰难困苦中去救人,无论他是谁,无论发生了什么。在拍这个戏的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理解医生这个行业。”
从人物关系上来讲《极速救援》的单个救援事件之间没有强逻辑关系,但贯穿的人物变化却是有联系的,人物的情感发展也必须严谨,编剧的难度并不仅仅在于设计事件场景,还在于如何在这些事件中推动人物及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很难界定这个剧本里,到底是医疗救援事件的设定比较难,还是主要人物成长线索的创作比较难,所谓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于剧本创作过程,柳红霞都看在眼里。
刘忻饰演晏晴
调研结束后,编剧团队提交了包含40个救援事件的故事,再进行精简融合,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值不值得拍,成本能否承受,在情感上有没有价值,和其他类型是否重复”等等都是杨树鹏选择最终剧本情节的基本标准。最后他们选出了十多个具有操作可行性的事件,并连缀成故事,然后完善剧本。
这些救援事件中,涉及到的人物身份非常复杂,有慈善家,也有大学生,有企业家也有矿工,每一个救援事件的过程单独拎出来,都像是一部反映社会不同截面的现实题材电影作品,不会让观众乏味。
情感:人性矛盾真实呈现
正式开机前剧本调研工作又花了一个多月,制片人和导演的本意是想塑造飞行医疗救援人员形象,塑造他们年轻的、满怀热血的青春故事,“他们会无差别的重视每一个需要救助的生命”,这是包括杨树鹏、柳红霞等所有主创人员在内,他们在长时间调研和培训学习中,看到的医疗救援行业人员经历的真实现状,“我们只是用电视剧的创作手法把它给展现出来了”,柳红霞坦然道。
越是危机时刻,越能展现人性,而《极速救援》的十多个事件里,主人公每时每刻都在面临“是不是需要救”和“怎么救”诸如此类的人性考验。他们在矛盾中完成自我对抗,并逐渐成长。
杨树鹏考虑的则是另外一个层面。飞行医疗救援花费巨大,但却能在最快时间内救援生命,中国是一个国土庞大的国家,如果飞行医疗发达,低空空域被充分利用,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这也是他接拍这个戏的另外一个原因,“我希望能够让一般的观众发现,哦,我国的飞行医疗救援领域也是在慢慢发展的。”
2018年之后,影视剧市场上现实主义题材风正蔚,我们看到了《大江大河》《都挺好》等口碑剧集;而中国本土电影也在这两年飞速发展,诸如《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聚焦社会话题和刻画时代情绪的影片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市场回馈。
可见观众对这类影视内容从来不会拒绝,《极速救援》将切开一个社会截口,透过飞行医疗救援职业,让观众关注到不同于其他医疗剧中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追求、抉择,成长和存在价值。
从这个角度而言,将在今年秋天与观众见面的《极速救援》或许会让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热血硬核的医疗救援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杀青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