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的回信:如何理解保护性的成长?

王睿的回信:如何理解保护性的成长?

一地基毛 内地男星 2021-10-13 18:25:04 468

我们这一期的《基金经理的回信》栏目中有幸采访到了中信保诚基金的王睿,硕士学位,11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曾任AIG(美国国际集团)投资部研究员,中信保诚基金研究员、专户投资经理;现任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权益投资部总监、信诚优胜精选、中信保诚精萃成长、中信保诚创新成长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王睿管理一年半以上的基金,目前都取得了100%以上的收益,其中三只产品在过去两年翻倍。
数据来源:中信保诚基金,截至2021/8/31

截至今年9月18日,中信保诚精萃成长混合,过去三年涨幅184.09%,今年也取得了26.76%的收益。同时回撤控制得也很好,今年春节后的震荡中,回撤在15%左右。

中信保诚创新成长进攻性更强,一直由王睿管理,成立两年多,年化回报达到60%以上,年内涨幅达到38.15%,成立以来最大回撤17.8%。

长期业绩好,又有爆发力,又能控制好回撤,和王睿的投资观有很大关系。

在日常投资中,王睿一直贯彻着“坚持合理回报的滚动复利----寻找确定性较高的三年一倍机会”的投资观。在此次的采访中,王睿对他的投资观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以下为本次采访的亮点,更多采访细节见后文:

1、一个好的赛道,在它面临阶段性的困难,同时市场又给了一个比较好的定价,我们在这个位置去买它,可能至少能够赚到业绩增长的钱,如果运气好一点的话,还可以把估值提升的钱赚到。

2、做成长的人通常会喜欢变化多一点的东西,做消费的人会喜欢变化少一点的东西,因为所谓的护城河,变化越少,护城河越稳固。

3、回顾我的组合,其实对制造业和科技、成长类机会的把握度相对大一点,对消费类和医药类机会把握相对低一点,可能和出生有关系,人的能力边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4、我整个组合像是一个足球队,我希望有前锋,有中场,有后卫,做一个有梯度的组合,而不是所有组合都是前锋,涨的时候特别猛,在回调、防守的时候漏洞百出。

5、我的落脚点就是需要找到一些3年一倍的机会的公司去投资,我的核心落脚点一定是个股。

以下为采访原文。

投资框架和投资理念
提问: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框架理念。
王睿:我的整体风格是价值成长的风格,首先关注企业的长期增长,其次是对估值体系有一些要求,所以叫价值成长。
我们不太会去注重特别高估值激进的这种成长,整体还是对企业的定价和估值有一定的要求。我自己现在就是我PPT题目——《紧扣时代,致力于3年一倍投资机会的挖掘》,我希望找到一些3年翻一倍的机会,希望自己的组合能以一种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去做成长。
提问:如何理解保护性的成长?
王睿:我们对估值是有比较高的要求,我们希望选择一些比较好的方向,选择比较合适的公司。
我认为投资观对一个投资人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经历了牛熊的转换的时候,包括你的信仰,或者体系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或者是更长期的一些问题。
我认为投资观可以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要赚什么样的钱?第二个要赚多少钱?
第一个,要赚什么样的钱的问题。
我们是价值成长的投资风格,入行的时候画了两个表,就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一个是典型的成长股的图,一个是典型的周期股的图。
周期股可能长期的企业价值是在一个中位数的上下波动。但是股价的偏离度会比你的利润的偏离度更高,就是它的波动会更大。所以,如果周期股把握得好其实也能赚钱。但是它不是一个胜率非常高的一种方式。
所以,我们现在更倾向于把精力放在一些长期企业价值的向上的公司。
第二,当买一个长期企业向上增长的公司的时候会面临一个问题,如果在阶段性的高点买到这种公司,也能赚钱,但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消化过高的定价。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偏左侧的投资,去找到价格在底部的时候,且它的景气度刚起来,或者没有起来的时候。
一个好的赛道,在它面临阶段性的困难,同时市场又给了一个比较好的定价,我们在这个位置去买它,可能至少能够赚到业绩增长的钱,如果运气好一点的话,还可以把估值提升的钱赚到。
总之就是,希望在一些比较好的方向上,找一些赔率比较合适的公司,保证胜率会相对高一点。
如果仅讲胜率,不讲赔率的话,就好比去年高点去买茅台,它胜率是没有问题的。过几年,每年的企业增长基本都会符合预期。但是在比较高的定价上去买这类资产,可能它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或者甚至可能会面临短期的股价波动带来的压力。
我们更倾向于,好比是在电动车相对景气底部的时候,去买这种资产,这样就会在赔率和胜率之间做一个权衡。
我们希望能把胜率和赔率结合起来,去做一些配置。之后不停地在胜率和赔率之间做再均衡和调整组合,这就是解决我们要买什么样的公司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要赚什么样钱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解决我要赚多少钱的问题,其实很多相对收益的投资者不太考虑这个问题,我是一个相对收益的投资者,我的核心目的是在这个排名的游戏里面排得靠前,而不是一定要赚多少收益率。
但是,这样其实会遇到一些困难,就是方法体系会阶段性的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迷失。
就好比说,我是一个做成长的基金经理,面临白马消费股票大肆盛行的时候,我怎么办?我是应该在高位追白马股票,还是怎么样。如果我心里没有一个确定目标的话,到最后我会去追涨杀跌,会被阶段性行情左右决策。
我会设立目标,一方面,在方法体系遇到阶段性困难,这个目标会指引我去判断选出来的标地,跟自己之前的目标比有没有偏离太多。如果往后看3年,它其实还是有翻倍空间的话,那我觉得这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没有这个目标的话就会比较慌,我不知道拿一个什么样的时间纬度去考核,而面对短期压力的时候可能就投降了。其实投降很容易坚持挺难,如何坚持下去是一个更难的事情。

为什么设立3年一倍的目标?
问:为什么设立3年一倍的目标?
王睿:方法论是没有对错的,它的核心要跟我自己的体系结合起来,能不能用的最顺手。
方法论的框架形成也不难,就是在跟我自己的性格,能力边界相适应的方法论找到以后,其实也不难。
但更难的问题是,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仍去坚持这个方法论的体系,是最难的一件事情。
如果相对于市场来看的话,有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目标,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避免我的心态因为市场的一些变化,导致的失衡。因为在心态失衡的情况下,人是比较容易犯低级错误的。
3年一倍的目标的设立,对我的中长期核心方法论体系维持,是有比较大的帮助。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目标。我希望可以寻找一些3年一倍的投资机会。这样的话,我不至于在短期面临压力的时候,会去动作变形,并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这就是我选择这个目标的初衷,也是经历了两轮比较大的熊市——2016年的熔断,2018年去杠杆之后,反复思考得出的一些心得。
有了投资目标以后,我就不会那么慌,我会去审视我自己组合的股票,是不是还满足我的要求,如果不满足的话,我可能要想如何去改变,如果还满足的话,我可能对短期市场的波动,会更坦然的面对,或者更淡然一点。
为什么选3年呢?因为我们偏好做成长股,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如果时间太长,整个产业的变化会比较快,我的判断胜率可能会降低。如果太短的话,判断往往会受到一些噪音的影响,也就是这种阶段性的景气度的影响,可能会看得太短势,之后会错过一些比较好的价格。
所以3年的纬度是有可能看得相对比较清楚,又能等到一个比较好的价格的时间点。
为什么一倍呢?就是我计算了一下基金长期的中位数的表现,过去10年整个基金中位数的表现是偏股型的,大概在年化10个点左右的复合回报,中间经历了几个年份的熊市,所以不是太高。
我想我去制定目标的时候,希望把这个目标定得没有那么唾手可得,并能达到基金中位数,所以我希望我的组合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好比说15-20的复合回报。这样整个组合可能在4年纬度能翻一倍,这是基于我选出来的大部分标地,希望能做到3年一倍。
这里面存在第一个是系统性风险的问题,第二个是我的判断是有胜率的概率问题。综合考虑这些问题,希望能组合做到15%-20%的复合回报,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复合回报。我的投资观,首先希望能够找一些长期产生持续利润基本增长的公司,并且在合适的位置去买到它们。
第二,我希望给自己设立一个内在的目标,考核还是按照相对标准去考核的,我希望能够多去把握一些3年一倍的投资机会。
问:为什么树立这样的投资观?
答:我为什么树立这样的投资观?首先,跟自我认知有关系。自我认知又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对个人性格的认知,就是对自我个人性格的认知。我自己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几个特点。
首先,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我不太会受到太多的外部情况干扰,会去独立思考一些问题。我也会定期把我的组合拿出来,去做一些回顾,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审视我的收益率构成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是我真正通过个股的选择,通过我对利润预测,以及对它未来市值空间判断获得的收益率。有哪些是因为短期市场情绪波动,或者说系统性机会,或者前两年比较大的这种市场β带来的机会,我会去审视。有哪些是我自己能力所及的获得的可持续收益率,有哪些可能是因为市场因素造成的,这种市场因素在好的时候是一个正向的回报,但差的时候,它可能是个负向的回报,我会去定期审视。我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客观和理性的人。
第二,我是一个不太贪婪的人,所以我的组合里面会大量地出现止赢的情况。我大部分的投资,我会给股票设置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价位。在这个目标价位实现以后,我会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看它有没有继续上调目标价格的空间,如果没有的话,我就会做止赢。我不管图形走的怎么样,或者趋势是怎么样的,我会去寻找更符合我的目标收益率空间的公司,而不是因为可能市场情绪比较高,就会继续看,等情绪到什么位置,不行了我再去卖,我不会去做这种判断。我希望大部分的判断是基于相对客观、理性定价的基础上,能够把这种宏观交易,或者市场因素去除。
第三,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多样性的人。大家可能也访谈过很多基金经理,其中喜欢做成长的人和喜欢做消费的人有一些不同。做成长的人通常会喜欢变化多一点的东西,做消费的人会喜欢变化少一点的东西,因为所谓的护城河,变化越少,护城河越稳固。
首先,我个人本身更倾向于做一些多变的东西,寻找一些潜在变化的东西,并且我喜欢多样性的东西。我的组合里面长期是有大市值的公司,也有很小市值的公司,我没有特别风格的偏好。
第二,能力边界方面。回顾我的组合,其实对制造业和科技、成长类机会的把握度相对大一点,对消费类和医药类机会把握相对低一点,可能和出生有关系,人的能力边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反复比较以后,我认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个长期发展有空间的方向上,可能会更有效一点。即使无法形成当期的投资决策或者是投资机会,它也会有所沉淀。

如何判断估值?
提问:现在的市场估值方式变了?
王睿:我希望去找到一些股价的驱动力是因为产业的变化,或者盈利预测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变化的机会。
刚刚讲到能力边界,我可能会更偏向制造和科技类。好比说我能够理解到的消费,或者是愿意下手的估值体系,我其实也不排斥。消费、医药这两个板块长期来看,它的增长的胜率,或者是增长的确定性还是比较高的,无非是等一个大家能接受的估值体系。去年是比较高的,十几倍的增长,甚至达到了50、60倍的估值体系,或者20倍、30倍的增长,到100多倍的估值体系,我个人是接受不了的。
如果每年增长20%、30%,3年以后,业绩也可以翻一倍。但是我无法说服自己, 100倍的估值是可以持续的。假设3年以后,我的估值下降了50倍,那我3年就相当于什么都没赚到,只是我的利润翻了一倍,估值下降了一半,那这个股价其实就是原地不动,所以我无法说服自己,这个估值是很难下降的。然后更小一点就是再慢一点这些体系,又没能达到我3年利润翻一倍的要求。刚好就比较尴尬,所以消费股几乎去年是没赚到太多钱。这是我能力边界的第二个。
我还是更倾向于经典的定价体系。我自己很难说服自己,整体还是会更偏向于经典变化体系。因为每一轮的行情出现以后,其实我事后总能找到一些道理去说服自己,或者是解释这个现象。
提问:判断估值这些。(如何判断估值?)
王睿:在后面会涉及到这个问题。
刚才讲了A公司和B公司图的问题,其实也可以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合理定价的优秀公司。有些策略是只买优秀公司,不看定价,好比去年,只买最好的公司,漂亮50就是漂亮的50。其实里面有的增速快,也有的增速慢,无所谓,反正是大家公认最好的公司。
第二就是有些人对低估值有特别高的要求,特别深度价值的。我们首先希望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也就是说它的利润增速是满足要求的,第二个是估值体系是我们能接受的。从出发点上,我们是先找价值成长,核心是成长,其次需要在价值的基础上实现成长,我们希望在胜率和赔率之间做一个均衡,找到最优的“解”。
“解”的目标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去寻找一些3年一倍的机会。
基于我的性格,投资观的观点,落实到行为特征上是这样的
第一,刚才讲了偏独立思考,比较理性,不太喜欢追涨杀跌,框架不太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偏左侧,会止赢。反应到行为特征是这样,尽可能杜绝宏观交易,宏大叙事。
整个组合是这几个特点。第一,价值成长,最看中成长性,也兼顾估值合理性。选股的导向就是预期回报率。
第二,我的特征是组合投资。我整个组合像是一个足球队,我希望有前锋,有中场,有后卫,做一个有梯度的组合,而不是所有组合都是前锋,涨的时候特别猛,在回调、防守的时候漏洞百出。
这里有两个思考。第一个是这种会尽可能在正常情况下降低我的组合波动率,或者是我的回撤。第二个就是这种不断有左侧品种进来的过程,在整个市场,擅长的风格或者选择方向出现回调,或者我对这个行业的判断出现变化的时候,我的组合不至于青黄不接,我可以等到它的主声浪,然后一起卖,卖完以后买什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分散持仓。我的组合不会在某一个方向上做非常大的敞口,这跟我在前面讲到的时间跨度是一致的。有了时间跨度以后,如果当我想买70、80个点的云计算或者是消费的时候,就不太可能在同一个方向上做集中方向持股。我大概会比较看好的方向可能是20、30个点,但也会有在左侧的品种。左侧品种可能空间是够,但是时间还不到。先做一部分左侧,等时间到了之后,再把钱挪过来,我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思考。
但是,客观上讲我现在面临一些困难。这两年市场风格,跟过去变化是有点大的。过去我们做左侧投资,最多就是涨的慢一点,或者涨的晚一点,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做左侧投资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回撤。做左侧投资这部分的仓位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回撤。因为现在大家都对效率有比较高的要求,他们会卖了那些不涨的股票,去追涨的股票,所以现在左侧投资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整个市场过去几年呈现的形态是奖励右侧投资者,就是在一个趋势形成以后,再加码比较大的仓位,还是可以赚钱,但是在左侧就会很难熬。很多人可能会放弃过去的左侧思想,我认为大家等右侧拐点出现的时候一块卖,这也就造成了为什么在右侧它的波动会比较大,就是它回撤起来会非常非常快,因为大家的策略,或者是交易的趋势是一样的,这是我们左侧投资者面临的一个挑战。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给了我更大的一个底部空间,我只要不是把我的一把子弹在左侧打满,我其实还是有在更底部去稀释我的成本的一个过程。其实对左侧投资者来说,短期是压力,但是长期来看,我觉得是机会。我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把我的仓位建满,在我的建仓期,可能比以前要更舒服一点,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最后,我的组合可能是一个动态调整的组合。我刚才讲了,因为我会以预期回报率,或者目标定价,作为一个指引,所以这两年,行情比较好,我可能会更多地出现的是一种止赢的机会。这两年有比较典型的特点,行情好的时候,我的换手率就会提高,行情不好的时候,我的换手率可能就没有那么高。换手率,是根据止赢的拼刺进行。当然换手率里面也有部分是确实看错了的一些东西,但也止损了。
因为我通常不会因为风不在我这儿,我就会做一个比较大的止损。通常是因为我自己确实有一些错误的判断的时候,可能会止损。这几年的换手率,可能基于偏止赢会多一点。客观来讲,因为整体收益率,市场收益率摆在那儿,很多股票,希望3年赚一倍,可能一两个季度,甚至快的时候,一两个月就实现了翻倍。所以,我审视一下没有太大的调整目标的可能,我可能就止赢了,就是这样的动态调整的组合。
就我自己而言,我可能会结合中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从中观作为出发点,我的出发点是中观的行业比较,我去寻找景气度好的方向。但是,景气度好的方向,未必能选出个股。因为,这里有一个估值约束条件,对企业治理的要求。就会发现,有些行业特别好,例如CXO,估值都很贵。我自己的体系接受不了,我就没配,但是这个行业我是一直关注,或者是我能筛选出来的行业,但是我没有配,因为我认为它的估值体系跟我自己内在认同的估值体系是有差异的。
之所以从中观出发,是因为我会从中观的景气度出发,如果中观景气度好的话, 3年翻一倍的概率,选出这种公司的概率会比较大,会比那种景气度差的行业大一些。但我的落脚点就是需要找到一些3年一倍的机会的公司去投资,我的核心落脚点一定是个股。
温馨提示:为了维护大多数读者的利益,我们吸取了过去的教训,群只对2个月以上的一地基毛或牛基手册读者开放。还请大家谅解!基友,家人们可加微信  EquinoxFlower04、yiwenci001验证加入。这里基毛欢迎您们的加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