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剧本和配乐的闪光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剧本和配乐的闪光

追梦编剧人 欧美女星 2019-02-27 17:47:49 798

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影和吃好吃的。因为爱看电影,闲暇时间也喜欢研究影视字幕。本季奥斯卡的获奖片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的《绿皮书》,我就曾花大量时间研究字幕,反复观看。在我看来,任何故事性强的好电影,最好能把台词及潜台词琢磨透,才能真正领略编剧及导演的用心。


 博士叫你好好听讲哦


首先从得奖呼声很高,与最佳男主失之交臂的白人司机着手吧。Tony Lip这个人,在字幕爱好者中连译名都充满争议。许多版本的字幕,比如香港院线(吹水里皮),都在角色刚出场时就把“Lip”这个外号的意思翻译出来了。而我的个人观点是,应该始终保持“托尼·利普”的音译,直到托尼本人解释外号的来源,在那个时间点特殊处理翻译出“大嘴”、“瞎扯”的意思,后面继续保持音译。

 

原因有两点:首先,托尼在各种场合都是把这个名字当真名使用。比如在他去面试博士的司机职位时,都下意识报出“托尼·利普”。这才有了名单上貌似没有他的桥段,给剧情营造一个首次报出角色真名的空间。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讲汉语的人去面试一份普通的工作,哪怕TA再怎么习惯自己的外号,也不可能在报上姓名的环节说出“四七豆”吧?

 

第二点,也是对于剧情来说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译名的处理不能破坏剧本自身制造的小悬念。首先从英文逻辑上看,一个外国人如果说他的外号是Tony Lip,光凭这点信息是不能直接猜出外号来源的。所以解释这个来源,抖出其中的包袱,这个工作就应该留给剧情的推动。再加上博士确实询问了来源,说明他不知道来源,所以字幕更加不能擅自“透露”剧情的秘密。不知道才问,说明有悬念,那翻译怎么能一上来先把剧情安排的悬念弄没了呢?


来自托尼的灵魂拷问

接着说托尼这个人物,这也是我本人眼中的最佳男主。剧本把这个人物塑造得非常饱满、多面、让人讨厌不起来的可爱。哪怕他在影片刚开始时有种族歧视倾向,哪怕他油嘴滑舌,偶尔还小偷小摸,但总体看下来,这个乐观积极、言出必行、表里如一、靠谱踏实的小人物真的有很多闪光点。

 

在博士和托尼刚上路时,通过博士和另一位乐手的对话,博士告诉托尼他说的是俄语,意味着奥列格(戴眼镜的大提琴手)是俄罗斯人。可是托尼从那时就一直默认奥列格是德国人。 


从左至右:奥列格-大提琴 乔治-低音提琴 唐·谢利-钢琴


《绿皮书》最佳原创剧本的奖项实至名归,叙事结构工整流畅,完成度很高,许多先后呼应的地方虽套路但不失巧妙,并且力度和火候掌握得非常好。这个“德国人俄国人傻傻分不清楚”就是其中一个巧妙的呼应。在影片末尾,巡演最后一场将至之时,一直合不来的奥列格和托尼坐在一起用餐。奥列格说了一番让托尼十分认同并感动的话,随后在座的人祝辞碰杯。奥列格在碰杯时说的是俄语Нас здоровье——为我们的健康干杯,而托尼依然回了一句德语Dankeschön——谢谢。

 

这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小细节,而正是许多这样的小细节,将两位性格迥异的主人公互相了解、磨合、欣赏的过程一点点拼凑了出来。在我看来,托尼之所以始终把奥列格当做德国人,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傻,而是他的一种处世哲学。在自知文化水平不高的前提下,他总会想办法“消化”身边的人和事,让自己能生存于各种社交环境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既不牺牲自己的自尊,也看人下菜,不触及对方的底线。同理,在博士讲述自己疏离的亲情以及失败的婚姻时,托尼既为博士惋惜难过,又接不上话,便马上用炸鸡转移二人的注意力。他总有自己接地气、好玩又可爱的一套处世哲学。




篇幅所限,关于剧本就讲到这里。独立小炒毕竟是做音乐的,接下来聊一聊本片配乐。好的电影配乐不应该以“是否好听”去界定,更重要的是能够辅助剧情、渲染氛围、表达情绪等等。个人认为《绿皮书》的配乐不仅好,也好听,让人看完电影就想马上收藏歌单。


这首The Lonesome Road(孤独旅途),是现实中唐·谢利三重奏的作品,在片中演奏会多次出现,也是片尾出字幕时的第一首曲子。一首名为“孤独旅途”的曲子听上去却十分欢快灵动。正如片中博士所说,孤独是音乐人的诅咒,总是在路上。但是在承受孤独的同时,他们也追随着热爱的音乐,其中滋味大概真的就像这首《孤独旅途》吧。而对于片中谢利博士本人的这次巡演来说,这其中的孤独就不止这一层了。在那个种族隔离的年代,博士知难而上,坚定地以尊严和勇气试着改变人心,这是另一种孤独。


谢利博士的孤独也是多元且深刻的,除了总是在路上奔波巡演、用行动反抗种族歧视,还有自我认知上的孤独。“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也不够男人,那托尼你说,我到底是什么人?!” 博士从小在精英音乐院校学习“白人的音乐”——古典音乐,还是学校接收的第一位黑人学生。他彬彬有礼、谈吐高雅、克己冷漠,喜爱古典音乐,打扮精致且一丝不苟……这些都不符合黑人群体stereotype(刻板印象)。传统爵士乐,尤其在刚刚发源时,基本上完全是“黑人音乐”。所以当托尼发现收音机里著名黑人音乐家Little Richard, Chubby Checker, Aretha Franklin的歌曲博士一首也没听过,托尼才会感到如此不可思议。托尼(世人)的质疑对比博士的尴尬沉默,正是在诠释博士的孤独。


最后聊一聊影片末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首曲子,博士在爵士乐酒吧弹的肖邦,《练习曲25部11号》又名《冬风》(找不到片中出现的原版本)。肖邦的练习曲系列已经是公认难度非常高了,而《冬风》更是许多钢琴专家心目中难度最高的钢琴曲之一。博士曾说过,他一心想演奏古典音乐,可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黑人音乐家演奏“白人的音乐”。他甚至略带“傲娇”地说,“不是谁都可以弹肖邦的,至少没我弹得好”。当博士终于在最后一场演出时不再“有尊严地忍气吞声”,踏出了接受自己的一步,他也终于不再听从唱片公司的建议演奏流行音乐。这才是他的“本命”音乐,他享受的音乐。至于片中黑人听众的反响,我觉得非常合理,很简单,因为好听。


博士说了,不要狭隘。好听的音乐谁都可以鼓掌呀。




关于《绿皮书》,想说想聊的还有很多,有缘再聊吧。欢迎大家关注独立小炒,认识更多国内外独立音乐人!


源丨MusicDish独立小炒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