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于和伟表示,他想塑造的角色还有很多/ 王萍摄
近两年,演员于和伟迎来自己“最好的时代”,不仅担纲多部优秀影视剧主演,还接连荣获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新锐榜“年度艺人”、年度“匠心剧星”、“新娱乐新榜样”年度演艺人物等。面对“大爆发”式荣誉,他在大公报专访时无意中透露的“于氏”巧避演员膨胀攻略,让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去年,由于和伟主演的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在内地播出,这部剧从曹魏的全新视角切入,抒写了魏国大军师司马懿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后三国时代,播出后取得不错反响。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于和伟饰演一代枭雄曹操,引起网络热议
于和伟扮演的曹操一角,让不少观众升级了对这位千年枭雄的印象。“太走心了!太融入了,于和伟完全与曹孟德合体了!”社交媒体更掀起热烈讨论,“于和伟一个人的三国”、“曹霸霸别走”等话题高踞榜首。实际上,早在二零一零年,新《三国》播出后,于和伟就得到了他的第一个“三国式绰号”──百变皇叔。
从“刘备”到“曹操”
于和伟坦言,在接洽刘备这个角色的过程中,起初自己是拒绝的。原因在于受《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对刘备有一些偏见,以至于高希希导演请他演刘备时,他拒绝了三次。
于和伟与“三国”结下不解缘,二零一零年曾出演新《三国》的刘备
后来,在高希希的坚持下,于和伟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为了演好刘备,他花了足足两个月来做功课。重新研究人物后,于和伟发现刘备并非是很多大众层面认知的那样。“五虎上将都是刘备的,卧龙凤雏得一而得天下。他两个全占了,那他的优长是什么?他真的是无能的吗?他真的是哭来的江山吗?我觉得不可能。”
面对这种矛盾,于和伟对刘备这个人物的复杂个性逐渐产生了兴趣。随着大量的资料阅读,他逐渐产生了与大众不同的看法。“刘备如果真的是那么无能是哭出来的江山,那为什么是这样?他一定有能力,他一定有不同。”摸清了人物身上的冲突性后,于和伟开始逐渐跳出固有的偏见,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思考着刘备的性格和命运。他的博大与怯懦,贤能与昏庸成了于和伟眼中一个个清晰的特质。有了这种心理根基后,于和伟才慢慢地进入了刘备这个角色中。
于和伟演曹操驾轻就熟
二零一七年,于和伟再一次接到了三国题材的影视剧。这次他所要演绎的却是三国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曹操。面对新角色的挑战,此时的于和伟有了相当大的把握。他表示,不同于刘备时的慌张,自己对曹操这个角色有充分的准备,原因在于当年准备刘备时,曹操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曹操是刘备的对立面,两个人物截然相反,甚至刘备拿曹操当标杆,你残暴我就仁厚,你那样我就这样,反其道而行。”虽然当时并没有去演曹操,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鲜明的性格特征反而一直留在了于和伟心里。
当机会来临让其真正出演曹操时,阅历的增长和年龄的成熟使于和伟对于角色的把握更清晰了,演起来驾轻就熟自不在话下。
不停从零开始
面对演艺事业的成功和越来越高的知名度,于和伟在欣喜之余却也保持着清醒的认知,“鲜花与掌声固然好,但是一切还需要往前走”。而他避免盲目膨胀的“于氏”攻略之一是“深入生活,扎到人堆里去”。
于和伟(左二)在《老炮儿》中饰演的“龚叔”痞气十足
在于和伟看来,作为演员如果完全脱离生活,整天戴着口罩墨镜去走红毯、参加各种典礼,一段时间后生活的养分便会被榨干,就很难再创造出有血肉的人物角色了。于和伟举例说,如果出去买菜还带着助理,就很难去感受到跟别人讨价还价的生活情景了,“这种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神态观察不到,在戏剧中的特定场景中就会不知所措。身为演员如果丢掉了生活,是最可怕的。”
此外,为避免膨胀,于和伟还有一套自己的心得:退下面具,从零开始。
曹操的成功把于和伟推上了演艺事业的高峰,伴着随之而来的荣誉和邀约,于和伟反而要把自己“降”下去。“这种感觉就像前苏联国家大剧院的功勋演员,在台前给国家元首各界表演完后依旧要回到幕后做着最基础的无实物练习。这样做是为了忘掉上一个角色带来的荣誉、固定的表演习惯和人物的影响。”于和伟表示,褪下了他人的面具回到起点,让自己变成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普通人,所以下一个角色的时候可以从零开始、重新出发。
和伟在《猎毒人》中演绎卧底故事
“声誉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会经常提醒自己,我就是一个演员,这些夸奖过来之后我一定要感谢。但我心里一定要清楚,我热爱的东西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我感兴趣有创作冲动的艺术作品,我想要塑造的角色还有很多。”于和伟表示。
琢磨角色是责任
眼下的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产业变革也进一步影响了影视行业的发展,制作水平的进步和年轻一代观众的口味变化对演员的表演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于和伟感到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化如此之快过,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原来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但现在可能是一个星期一巨变;从口味上说,观众现在喜欢的和以前喜欢的也会根据时代的走向而变化。
于和伟表示,在这样一个变化特别繁多的时候,作为演员不能不了解市场,不能不了解观众,因为作品是演给观众看的,但是在了解之后还要肩负起文化责任。
自一九九六年踏入演艺圈,于和伟的演艺生涯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在如今的剧本和角色选择上,他认为不能舍本逐末,要对观众负责。拿曹操举例,如何能让这样一个三国时期的古代人物与现代观众产生沟通交流,于和伟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除了古装剧,于和伟(右)亦担纲都市情感剧《下一站,别离》男主角
为了弥补这种“代沟”,于和伟找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办法。一方面要还原曹操的言行举止,使观众看到一个历史上真正的枭雄,另一方面又必须满足现代观众的口味,不至于让人看到一个老古董而兴趣索然。在这个层面上,于和伟琢磨出要把曹操这个形象变得有“萌”感。
为了追求这种感觉,于和伟在曹操身上下了大量的工夫,不仅是历史著作,凡是市面上能找到的相关资料他都读了一遍。当把人物的特征烂熟于心后,于和伟开始寻找现代观众能接受的表演方式,这种做法就是要把曹操的魂融入到其现代的形中,使其成为一个现代观众能够接受,却又符合历史真实性的人物。于和伟表示,演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种传达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就要先让观众有兴趣,然后再去了解,这个过程使历史人物从书本中走出来,从一句干枯的骨架变成有血肉会哭会笑的饱满人物,这就是一个演员的责任。
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物角色的不断丰满,于和伟在不断丰富角色的过程中也开始去尝试身份的转变。在《猎毒人》中,他不仅担纲主演,还成为了整部剧的艺术总监。谈及这样的身份变化,于和伟在觉得压力不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他表示做演员时更多关注的是角色个人情绪和行为,但是作了艺术总监,就要把目光从个体上抽出,放眼到整体的和谐与搭配上去。这种视角的转换会让自己对角色的定位更加清晰,有了这种全局观,会更好影响到整个作品的风格。
今年八月上映的《一出好戏》中,“张总”于和伟(右)刻画传神
演戏释放情感
戏里的于和伟可以奸诈诡谲如曹操,也可以仁义双全似刘备,而塑造这一切角色成功背后还另有“隐情”。
于和伟指出,有很多人都认为演员一定是外向的、八面玲珑的,其实不然。有很多演员是内向的,但是他们的内心很敏感,有时在生活中不敢或者不便于去展露。但如果给他一个舞台,他反倒在心里上觉得是安全的,这个时候释放,别人不会笑话他是疯子。而他自己就有这种感受。
这种特定情境下的“情感释放”让于和伟在各种角色中游刃有余。他表示自己不会满足于一部戏一个人物的成功,永远在挑战下一个角色。如果塑造的角色能够让别人认为是真实的、可信的,甚至能够打动别人的,这就是他觉得骄傲的地方,这一点不会随着知名度而改变。
作为演员,于和伟始终都觉得自己肩负着责任,那就是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出人性的真善美。每一个人物,不论是市井中的无名小卒,还是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力者,他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刻画能使更多人认识到角色的内涵,从一个角色的身上体会出人情的冷暖或者反映出社会的现实。他表示,名气越大责任就越大,文艺工作者或者影视从业者如何把作品做到对社会有意义,这不是高调的一句话,而是发自心底的社会责任心。
喜欢发哥 想来港看看
图:《英雄本色》对于和伟影响很大
作为受港片影响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于和伟坦言,他对香港最早的认知就来源于港片,以致这种“神秘”感还保留到现在。
“小时候最喜欢看周润发主演的影片,从《上海滩》到《英雄本色》等。那时候我们租录像带看,都是挑发哥的录像带”,他亦坦言对其影响最大的港片是周润发主演的《英雄本色》。
“‘小马哥’叼一根牙签(火柴)的形象深入人心,为了情义可以牺牲自我。可能男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吧。”于和伟表示,由于近年来忙于拍戏等工作,“以致办的港澳通行证都过期了,一次还没去过”。但他一直关注着香港的变化,看到近期京港高铁开通,从北京只需九小时便可抵达香港的新闻后,于和伟表示,目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香港看一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