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场暴风骤雨正在向中国楼市袭来。
8月17日,海口、三亚、烟台、宜昌、扬州五个城市的市长,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接受约谈。
约谈是官方用语,老百姓的词汇,就是接受批评和训斥。
按照中央媒体的报道,约谈中有这几句重话:
近一段时间,部分城市房价出现过快上涨,须引起高度重视。
约谈要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地方政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住房需求,促进供求平衡,切实增加住房及用地有效供应,严肃清理查处捂盘捂地、囤房炒房等问题,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严厉打击投机炒作,遏制房价上涨。
一句话,你们的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必须高度重视;现在要求你们,采取果断措施,遏制房价上涨。
当然,里面还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的表述,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房价上涨不能遏制,那就反映出这些领导执政能力不行,政治站位不高,“四个意识”不牢固。
按照新闻稿,海南、山东、湖北、江苏省四个省份的住建厅主要负责同志也参加了约谈。
相关市长也肯定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于是他们表态:
除了认真学习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还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地方政府房地产调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调控措施,确保市场平稳、房价稳定。
确保市场平稳,房价稳定。也就是说,房价不能再涨了。
这就相当于军令状了!
(二)
政策在转向。
之前的楼市政策,还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但到了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坚决”,这已不是“过快”和“快”的问题,就是不允许房价再上涨了,这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而且这次会议还明确: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
必须下决心了。
对于房地产市场,以前的会议也没少说,包括以前常用的那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因为谁都知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
不是有一个故事这么说嘛:
一个北京人,30年前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四合院的房子,凑了30万,背井离乡到美国淘金…风餐雨宿,大雨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被打3次……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30年后了,终于攒下100多万美元(人民币600多万),打算回国养老享受荣华!一回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000万,刹那间崩溃了……
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去年就表示,中国房地产面临巨大金融风险。
按照他的计算:
现在中国老百姓持有的住宅房地产市值大概270万亿人民币,房价再涨10%,就能买下上交所所有上市公司;再涨20%,可买下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再涨30%,可买下上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所有上市公司。
这还是去年,考虑到现在股市的跌幅,估计这一天已经到来。
可悲,可怕!
按照有关人士的计算,在北京购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一位普通民众需要不吃不喝,工作61.9年。
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就坦言,北京的房子,他都买不起。
泡沫还小吗?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警告,中国房地产泡沫程度,已经超过了日本地产泡沫与美国地产泡沫的峰值。
房地产绑架了中国,再不对炒房加以限制,赔上的将是中国经济的未来。
正是看到房地产的巨大潜在风险,中央一度未雨绸缪,要求去库存,但在一些地方,还是治理能力、方法和决心的问题,结果南辕北辙,房价继续暴涨,杠杆不断加大,房地产泡沫反而还在膨胀。
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还带来了另一个危机:由于房子成了富人的投资品,大量本应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沉淀在水泥泡沫中,这加剧了实体经济的危机。
国际贸易摩擦,更给中国经济发展和房地产走势带来了不确定性。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的无疑是惊天危机。
(三)
又想起那则被网评为最佳的微小说:
“等房价降了,我买了房,我就去你家提亲。”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她心想:“这大概是最委婉的分手吧”!
高房价正在吞噬年轻人,或者说,家境一般的年轻人。
现在正出现留学生回归潮,这是一件大好事。天下英才入我彀中,方才是一个大国气象。
但也听到一些留学生的苦恼。他们说,现在不是不想回去,真的想回国,国内机会那么多,但最可恨的是,在美国好歹还能买得起房,回北京上海真买不起房了啊。
看来,美国确实是衰落了,也难怪特朗普那么焦虑、那么冲动。
当然,对于中国楼市的走向,不少人包括不少官员还是不以为然的,不是有这样一个说法吗:
中国房地产就像无肩带胸罩,一半人在疑惑:是什么支撑了它?另一半人则在盼着它掉下去,以抓住机会。但似乎永不可能掉下来。就算快掉下来了,提一提还是又上去了....
今年,就是美国次贷危机10周年了。
谈到这场危机,“股神”巴菲特后来曾这样感叹说:
当时所有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房价会永无止境地上涨,“基本上,四五年前,几乎每个美国人脑袋里都有这样一个概念,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认为房价不可能大幅下跌……
他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能看到谁在裸泳。”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正是未雨绸缪起见,中央下达了“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要求。但在中国,更主要的还是落实。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确实也不少见。更何况,对于楼市,地方政府有难以遏制的冲动和喜欢。
于是,一些城市在落实中出现了重大偏差。当然,转向多少也需要时间,但市长们不能没有压力。
于是,海口、三亚、烟台、宜昌、扬州五个城市的市长,马上被召到北京,接受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五一”前后,成都、太原、西安、海口、三亚、长春、哈尔滨、昆明、大连、贵阳、徐州、佛山等10多个城市的市长,就被叫到住建部约谈。
几个月内,海口、三亚市长已经被两次约谈。
他们还会有第三次吗?
或许,那就该动真格了。房价遏制不住,乌纱帽估计就真悬了。
拐点或将至,一场暴风骤雨正向中国楼市袭来。
彩色泡沫之后,是至暗时刻
源自:摩登中产(ID:modernstory)
那场泡沫破碎的一刻,已宣判了一生。
一
1964年东京奥运会,被无数日本人视为国运昌隆的开始。
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卫星转播奥运。
现代奥运发起人顾拜旦的声音,从老旧录音带中传来: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日本人自此骄傲了十余年,亢奋地走入八十年代。
时代铺好了金光灿烂的舞台,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Made in Japan”,日本企业家的公子们志得意满,他们的父辈正在并购全世界。
索尼花34亿美元买下哥伦比亚电影,三菱花14亿美元买下洛克菲勒大厦。
大阪和京都的企业家买下加拿大森林、澳洲铁矿、香港豪宅。他们在纽约高楼上升起日本国旗,一切都可以用钞票征服。
在他们眼中,全世界明码标价,手中的日元就是最强大武器。
1985年,纽约广场饭店,美日等五国领导人签下广场协议,日元被强行升值。
虽然很多年后,无数次懊恼复盘中,这场协议被定义为噩梦起始,是美国为改变出口困境犯下的恶行。
然而当时,日元购买力翻了一倍,这让日本举国癫狂。
日本女人买了70%的LV手袋,日本男人组团去泰国打高尔夫,夏威夷的海滩上,躺满了黑发黄肤的日本人。
全世界大部分奢侈品店,都配备了日语导购,随时送上最热情笑容。
1985年到1990年,大量世界名画的拍卖价格被刷新了,买主全是日本人。
在日本国内,大量年轻人被东京梦感召至首都。他们无心学业,大学校园的生活,白天多为麻将,夜晚则是迪厅。
东京六本木迪厅数量,3年间翻了6倍,女孩们穿着短裙,摇着羽扇,舞动在烟雾之中。短裙上缀着闪耀金片。
入夜,迪厅外的打车成为难题。人们挥舞钞票却一车难求,出租车一夜收入相当6000元人民币。八十年代的6000元。
那些醉酒的学生返回校园,丝毫不用担心前程。
他们毕业时会平均收到5-10个工作邀约,几乎每家公司都是18月薪酬,入职便会拉到海外旅游,有的公司为此特意在欧洲和澳洲设立分公司。
即便如此,仍有人不愿工作,只是偶尔去高级酒店面试,一天下来能领百万日元红包,足以满足开销。
满街都是金融家,人人都在谈论股市、理财和金融技巧。他们在高级餐厅,享受法式大餐和红酒,窗外就是永不停歇的嘉年华。
昭和偶像席卷而来,报纸的娱乐版永远喧嚣。公司茶水间都在讨论消费升级,当然说得更多的是房价。
签订完广场协议后,东京房价暴涨120%,高点时均价每平米15万元,即便如此也打消不了购房热情。
人们坚信,地价为王,东京房价只涨不跌。
全盛时期,东京地皮价格可以买下一个半美国。而事实上,八十年代末,日本人已经买下10%的美国不动产。
日本人骄傲自信,认为超越美国指日可待。
1989年,索尼创始人联名出了本书,书名叫《日本可以说不》。
二
1987年7月2日,9名美国国会议员,在白宫门前抡起大锤,现场砸碎日本东芝牌收音机。
那是美国警惕日本思潮的顶点。此前,日本东芝因秘密向苏联出口4台高性能机床,遭遇经济制裁。
里根政府对日本的态度自此强硬。1988年,美国通过“超级301”条款,将打击日本列入国策。
尤其是日本反复宣扬“发展信息社会”的目标,让美国视为威胁未来。
1989年,老布什任命新一代美国贸易代表,任命仪式上,老布什递去一根撬棍,意寓撬开日本贸易壁垒。
美国开始暴击日本市场,日本被迫出台《前川报告》,呼吁刺激内需,减少对出口依赖,尽量抑制高房价。
1989年1月7日,昭和史上最后一天,天皇驾崩,日本人口中称为“X-Day”。
这一年注定是不详。日本政府已经听到风暴前夕的嘶吼,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试图摆脱危局。
然而,那一天还是到来了。
1990年1月12日,日本股市暴跌70%,至暗时刻开始。
六本木歌舞未歇,人们普遍相信“明年股价就可以冲击5万日元”,然而长达20年的熊市到来。
1991年开年,日本房价迅速下滑20%,国际资本开始撤逃。
买房者坚信,这只是房价临时回调,还会上涨。然而,日本房价连跌15年,跌幅达到65%。
在长夜笼罩的1991年,那些一直期盼房价下跌的年轻人发现,楼市下跌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买得起房。
随着房价下跌,百业凋零,日本经济哀鸿遍野,超3000家企业破产,裁员潮开启,房价下跌,但工作也同时没了。
1992年,日本出台类似房产税的地价税政策,囤积土地的炒房客恐慌性抛盘,日本房产经济全面崩溃。
1993年,日本不动产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高达3万亿日元。
在房价最高的“东大名”,即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房价跌幅最大,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日本富士山下的森林,成为最后归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来此自杀的日本人超过2000人,那里因此称为自杀森林。
在东京,街头出现大量高学历流浪者。
他们以前是白领,以前是学者,以前是富豪,他们在楼宇的阴影中长久呆坐,有限的家当摆放得井井有条。
那里是最繁华的深渊。
三
2007年,日本拍摄电影《重返泡沫时代》。广末凉子通过时光机,重返那个梦幻东京。
“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做,却得到了200万现金(玩游戏中奖),蒂凡尼项链和打车券,这些只在过去的电视剧里见过呢。”
那其实是一次悲伤的回眸,对日本人而言,那是一场真实又漫长的噩梦。
1991年开始,20年间,日本平均GDP增速只有0.75%,失业率居高不下,东京因此黑帮盛行,霸占了整个九十年代。
同样是1991年开始,日本的离婚率暴涨,超过正常水平2.5倍,大部分来自破产的中产家庭。部分中年女子被迫从事皮肉生意,导致色情业兴盛。
那些在泡沫时代拍卖下的名画,没开箱就被重新送上拍卖场。
大量中古店出现,二手的奢侈品开始成为东京特产。
爆买全世界的日本人消失了,接班的是被称为平成废物的一代人。他们麻木无求,生活在父辈贯穿一生的债务阴影下。
日本著名歌手千昌夫,泡沫时拿着五家银行给的2700亿日元贷款,到夏威夷投资五星级酒店。
卖房卖车后,仍不够还债,只能开启漫长的卖唱生涯,观众调侃他“千昌夫变成百昌夫啦!”
而曾经的流量小生阿部宽,还债用了整整17年,还完已成了沧桑大叔。
而对于更多的普通人,那场泡沫破碎的一刻,已宣判了一生。余生长恨绵绵。
很多年后,有日本老人来中国游览。
他路过上海人民广场,指着高楼说,在平成年代,这样的大楼他曾有许多栋。那些在陆家嘴衣冠楚楚的年轻人,一如当年的东京银座。
日本论坛上,有留言写道,日本最先学的西方国家是德国,而德国有个黑格尔说: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