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金苹果论坛”聊学习与人生

曹可凡“金苹果论坛”聊学习与人生

当代教育 内地男星 2017-04-10 17:54:55 355



点击“当代教育”关注

陪您度过春暖花开时……


4月6日下午,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主办、乐学淘和上海市金苹果双语学校承办的“金苹果论坛”再次拉开帷幕,现场座无虚席。沪上著名主持人曹可凡与来自全市的五百多位中小学校长、教师及家长聊“学习和人生”,分享他个人的成长轨迹和享受学习的生活方式: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缺一不可,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

“人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无论遇到什么险阻和困难,都会在每个阶段收获成长。”曹可凡一开场就举例大家熟悉的明星胡歌以及李嘉诚的例子,对李嘉诚成功的七个关键词“尊重”、“自律”、“未雨绸缪”、“学习”、“颠覆”、“认错”、“保守”进行了说明。

语言学习在于模仿和实践

回忆起自己的受教育过程,他归结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读书学习上,父亲给了他十分重要的指导,特别在语言学习方面。父亲的外语水平很高,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窍门:学习英语一定要掌握两大诀窍,一个叫“imitation”,就是模仿;另一个叫“practice”,就是实践。在曹可凡学英语的时候,父亲从不要求他背单词,而是找来一些音频的学习材料,让他反复听,照着录音跟读。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父亲又开始教曹可凡学日文,用的也是差不多同一套方法。

在《金陵十三钗》的电影中,曹可凡扮演的角色需要讲日文,他凭借原先的一些底子,让同事帮忙先录好日文台词,并反复模仿背诵,最后顺利通过。当年去德国汉堡主持世博会,他特意到同济大学学了四个月的德文,一边学德语,还一边写中文主持词,然后请教授帮忙翻译成德语,注上音标,全部录音,再反复跟读,后来现场纯正流利的德文主持让汉堡当地人也为他点赞。“学好语言有时候需要自讨苦吃,更需要讲究方法。”曹可凡说。


弃医从艺  保持终身学习能力

一直以来,曹可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坚韧的学习毅力,出色的学习能力,这些特质与能力也在他的职业生涯显现出不一样的轨迹。

作为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国十佳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曹可凡并非新闻媒体专业出身,而是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校期间,曹可凡就已经开始做电视节目,毕业后原本可以进瑞金医院工作,因为“不可能白天当医生看病,晚上当主持人录节目”,就在离考研还有30天时,他决定考研,这样“鱼和熊掌才能兼得”,并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顺利完成4门科目的复习。博学多才、睿智善思的他迅速成为《我们大学生》的顶梁柱,并创造了一种学院派主持风格,既底蕴深厚,又深入浅出。近年来,他又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谈话类节目《可凡倾听》,用理性的思维、人文的视角和娴熟的追问能力走进一位位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

从“手术刀”到“金话筒”,曹可凡说,两者有共通之处——对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要求颇高。医生从生理的角度观察人,而主持人则从心理的角度来观察。医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让曹可凡养成观察、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这在他的主持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观察、思考、逻辑推理能力,做主持人还需要知识面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能让人在工作中显得十足的自信。“《可凡倾听》做了14年,我好像又回到校园重新开始读书。”曹可凡将节目中接触的每位文化名人视为自己的人生导师、精神父辈,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和人生财富。“如果将学习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会享受学习的过程。从学医到当主持人,不但从书本上学到很多,更接触了许多不熟悉领域的大师,学习可以陪伴一生。”曹可凡说。他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经常在飞机上阅读,出差时必有书。

曹可凡在演讲中提到了“熟商(MQ)”的概念,也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成熟度,包括具有善良的心、培养自信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他很欣赏撒切尔夫人的一段名言:“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在他看来,思考的能力是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最后他建议孩子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多参加一些活动,看课本以外的书,“读无用之书,过有益人生。”家长要呵护孩子小时候的梦想,也许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相关链接

上海市教育学会“金苹果”论坛立足于“从真实的当下出发,向未知的未来学习”的理念,围绕“思享、创变、回归”的主旨,解析家长里短的教育纠结,讲述校园内外的教育故事。

据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介绍,这是学会的一次机制创新。以学术交流为定位的上海市教育学会与乐学淘、金苹果双语学校的联手,体现了学术学会对教育平台、对一线学校未来发展的支持。

论坛系列策划,定期举办,既有跨界大咖的视野拓展,也有寻常百姓的教子良方,以活跃学术思想、促进教育实践;反映基层情况,做好舆论引导为指导思想,希望连接教育内外,进行思想分享与碰撞,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公众号ID:ddjyzk

转载请注明当代教育微信公众号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