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精医术,诚医德”

吴健:“精医术,诚医德”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内地男星 2021-12-21 16:30:26 539


吴健:“精医术,诚医德”


// 专家介绍 //


吴健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扬州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江苏基地委员。


获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疗技术之星”称号,多次在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竞赛中获奖。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扬州市科技进步奖、扬州市优秀论文奖多项。



 行医近三十载,初心未改  



1992年,吴健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临床工作近30年。他把“精医术,诚医德”作为自己的行医格言。多年来,吴健热爱工作,体谅患者,几乎把全部精力都专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消化疾病患者撑起了健康保护伞,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好评。


谈及学医的初衷,吴健说,从少年时起,他就认定“医生”这个神圣又崇高的职业。“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小时候夏天去上学,我经常在路上中暑,父母就带我去医院看病。刚进医院,我就感觉好多了。当时就觉得医生本事很大、很神圣。我就想将来也要当医生。”这个愿望,像是一颗种子,种入了少年吴健的心中,“就因为这么一个原始的心理感受,所以我考大学时候,高考志愿填写的全部是医学院。”



在医院轮转学习期间,吴健被消化科吸引,成了一名消化科医生。他回忆道:“我们医院开展胃镜比较早,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了。在轮转过程中,看到我们的前辈在做胃镜,当时就觉得很神奇,能把胃腔、肠道里面的病灶看得很清楚。我当时就很感兴趣,于是决定以后一定要干消化科。”基于对胃肠镜的兴趣,一转眼已是白衣生涯近三十载,吴健初心未改。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二十多年前,患者陈爷爷(化名)突发大呕血,被紧急送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吴健诊断陈爷爷为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导致的破裂出血。这种疾病异常凶险,出血迅猛、量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高。


当时扬州还没开展内镜下微创手术,只能通过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是陈爷爷一直持续呕血,手术风险大,一旦术中无法止血,很可能因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当生命濒临消失的边缘,能不能做手术放手一搏?吴健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冒着风险下了决断:“做!”


一场与死神的抢夺战就此拉开。幸运的是由于诊断及时,陈爷爷得到了准确的治疗,不仅挽回了生命,且术后恢复良好。如今,陈爷爷快90岁了。二十多年来,每每遇到身体上的不适,陈爷爷都会向吴健寻求帮助。



吴健开心地说:“在当时那么紧急的情况下,我唯一想到的就是‘救命’二字,不管怎么样要去试一试。看到他现在活得很好,我非常开心!更开心的是我们现在有内镜的微创手术,可以通过胃镜给他止血,他也不需要承担经腹手术那么大的风险了。”


“一片冰心在玉壶”。在吴健眼里,病人没有贵贱之分、没有熟悉生疏之分。“待病人如亲人”“永远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是患者和同事对他的全部印象。



 服务贵在真诚,信誉来自实力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内镜检查是判断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这对新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将更先进的技术带到扬州,吴健勇攀内镜技术高峰,他先后到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等地学习ERCP、超声内镜技术。


“服务贵在真诚,信誉来自实力。”除了常规临床等工作,吴健还要做大量的内镜下诊断治疗工作,尤其高难度的ERCP等手术已成了他的日常工作。做ERCP时,吴健要身穿20多斤重的铅衣。从年幼儿童到耄耋老人,他为胆总管结石、胆道梗阻等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受患者和同行们的好评。


去年9月,一名11岁的患儿彤彤(化名)因持续腹痛到医院儿外科就诊。检查显示患儿患有胆总管下端结石、胆囊多发结石。以往这样的疾病在扬州,需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本着解决痛苦、减轻创伤、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的目的,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吴健和肝胆外科、儿外科等专家一致决定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ERCP取石的双镜手术,这是我院首例儿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造影取石术,也是我院首例儿童ERCP手术。



经过手术,彤彤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吴健介绍,“这个手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创伤小、痛苦少。不需要让孩子开大刀,也不需要像以前的经腹手术那样,出院身上还得挂三根管子回家。”


ERCP是目前消化介入治疗的顶级技术,起初是一种检查手段,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查和治疗胆胰疾病,如胆总管结石、胰管结石或者胆道梗阻等。由于这一技术操作难度大,对操作医师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经验有很高要求,尤其是儿童的胃肠道较薄,胆管和胰腺管较细小,稍有不慎可能造成穿孔和大出血,因此,ERCP在儿科病例中少有开展。这例患者的顺利诊治也标志着我院消化科ERCP诊疗水平进入了更高层次,将造福本地区胆胰疾病患儿。


吴健深深懂得,医疗技术对于医生的重要性。多年来,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手术上尽善尽美,力求用最小的创伤、最好的手术方式施治患者,让病人及家属得到满意的效果。“病人来找我看病,我有责任把最新的诊断手段、最新的治疗方案给他,这才能尽到我最基本的职责。如果我告诉他不是新的知识,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我认为这是在犯罪。这也激励着我要不停地学习。”



 “有时去治愈,常常 

 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是吴健恪守的准则。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吴健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下沉到基层进行科普宣讲、医联体帮扶等,成为老百姓们所熟悉的健康大使。


由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中心领衔的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从2004年开展至今,实现了“从救一个人到救一群人”的转变。吴健介绍,“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他不会主动到医院检查。所以我们要主动走下去,免费给他们做检查,才能发现早期病变。最值得高兴的是我们虽然吃了苦,但在这么多次的早癌筛查中,每次都能发现早期肿瘤及癌前期的病变,这些病人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就在这个月的25号,我们又要去杨寿,把前几年筛查过的100多个病人邀请过来复查,看看有没有好转。”


▲ 吴健(左一)


作为科主任,吴健还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诊疗技术发展迅速,率先在扬州地区开展多项首例新型内镜诊疗技术,如胶囊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等,同时科室里多位医生都在这个领域成了“大拿”。他欣慰地介绍:“比如在炎症性肠病这一块,我们科在本地区甚至在本区域是最强的。以王梅主任为首的团队已经做了10年,目前已经辐射到镇江及其他地级市。目前,我们已经申报全国区域性治疗中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多年来,吴健始终将这句话铭刻在心,他以仁心、爱心、善心、诚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消化内科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规模大、开展的技术多、科研获奖也多,在医院可以说是一个明星科室。对于未来,吴健满怀信心地展望:“我希望年轻人要去长本事、要去练内功,把科室传承下去,还要不停地去创新,开展国内外更先进的内镜技术,不能让我们扬州地区的消化内镜工作落后其它地区,甚至要赶超先进。”


“实际上,医生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心理满足就是给予了患者有效的帮助,当病人的痛苦被解决时,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吴健说。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字 | 丁志新、仇上斌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 仇上斌


 你在看吗?戳一下呗~~~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