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叫《在五环六环之间,有最真实的北京》的文章,这两天刷屏,给我惊着了,惊得以为自己呆的是假北京。
我想不出,我一个上班族,每天也按部就班、安分守己,虽然没有哈雷摩托骑,当然也不用打摩的,怎么就因为没五环六环之间住,没在这里上班,一下子生活就不真实了?
认真读了几遍这篇雄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满满的被称作“情怀”的东西。这种“情怀”包括三种元素:气势雄伟然而空洞无物的宏大叙事,对富足阶层“为富不仁”的潜在假设,对草根阶层“宁有种乎”的悲天悯人。
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
“北京的五环和六环把城市切割成了一个巨大的、复杂的、无人情的环带。这里既不是乡村,也不是城市,这是一个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渡性空间,是城市发展雄心的产物。”“位于我们的视线边缘,存在于旅游地图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到底住了多少人,以及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看,以一种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和的牛掰姿态,把原本自在生存的不同群体,人为割裂开来,硬性赋予对抗性的阶层嫌隙,既在鄙薄“权贵”的无情中展示了正义,又在悲悯“草根”的温情中搂紧了道义。一个最真实的北京依然模糊,但是一个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大形象,简直呼之欲出,就快挤裂了屏幕。
“北京的五环和六环,在这个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渡性空间,藏匿着别墅、私人会所、涉外学校和城里人的第二三套房产,也居住着几百万村民、打工者、暂住者。”
我也买不起别墅,进不了会所,也没本事供得起孩子上涉外学校。目之所及,过上这种日子的不在多数。谁想让自己过得更好些,那就得多吃点苦,多努把力,光看着别人日子好,眼睛瞪出血来,也着实没甚用。在这个城市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安之若素地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运行着。做为一个外地来京人员,深知打工者、暂住者的居大不易,但是,他们抛妻别子或是全家出动,风尘仆仆来到北京,是为了讨生活,为了改善生活而来,不是为了让你作为富豪参照物,展示自己廉价的同情心的。
这样的对比,略带阴险。它要在一种语境的勾连中,让人不自觉地把弱者的境遇归因于富人,让人觉得,你看,你们活得那么滋润,你可曾知道,就在你们身边,还有那么多人为生计奔走……
这样一种移情,常常很有效果,特别是自身际遇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更是不堪一击。然而,这里面有必然逻辑关联吗?
大年三十晚上,联合国的微博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年夜饭吃完了吗?开心吗?可是,你们想过还有很多人正在忍饥挨饿吗?文字后面,还贱兮兮地配上一个骨瘦如柴的非洲儿童的照片。这条微博一出来,网民炸了窝:你特么的知道吾们今儿过年不?冤有头债有主,战乱和难民都是哪些孙子整出来的你不道啊,没事闲的瞎@啥啊!!!
你看,沾事则迷,旁观则清。遇上微博这事,大家都跟明镜似的,但是一遇到鸡汤加励志特别能煽情的文字,大家就会立马滋生强烈的代入感。事实上,刨开确实歪门邪道的那一拨不提,能住上大房子,开上好车的,大多数也都是靠自己辛苦挣来的。那些穿梭于城乡之间、倾注了洪荒之力的外来兄弟姐妹们,也是想要通过努力,过上哪怕不如前者至少好过过去的生活。
这种激励与被激励的关系,是正向推进的,也为社会增添了张力。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最终确实难以得偿所愿,一定是有各种主观、客观原因,该检讨检讨,该改进改进,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过得不好,绝不是因为别人过得好。哪怕别人有一天也过得不好了,你也不会立马就升级为2.0版。这两者,是映衬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是常常会被蒙汗药给整迷糊了。这篇文章中,处处是这样的迷药。
比如,“在北京的五环六环之间还有不少以哈雷摩托为纽带的俱乐部,那些热爱哈雷摩托的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摩托的性能和改装。他们以收藏哈雷摩托和出门远行为最大的乐趣。”VS“同样是骑摩托车,那些在双桥地铁站门口聚集的摩的司机显然就没有那么威风了。他们不会关注摩托的外形是不是酷,也不会考虑摩托的性能是不是优良,他们只关心每天晚上7:30 坐地铁回来的上班族,有多少人会愿意打摩的回家。”
比如,“2014 年,在北京开始被雾霾长时间笼罩的第二年,一所国际学校花了500 万美元给学生建了两个巨大的“圆顶帐篷”运动馆用来隔离雾霾,同时在学校网球馆和多功能馆的空气系统中设置了三层过滤。”VS“这些是在昌平定福皇庄村小天鹅公益学校上学的孩子完全不敢想象的,这是一所打工子弟小学,面对的是社会比较底层的弱势群体。在连年亏损,数次面对政策清退的状况下,踉踉跄跄地坚持了六年多。如今,学校里有1000 多名孩子,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卖菜的、收废品的或者是饭店、工地上的打工者。”
还比如,“35 岁的魏晨喜欢这样的变化,就像她自己,从2004 年大学毕业来到北京打拼,经过12 年的拼搏,买车、买房,每一步变化都是一个美好的未来。如今她已经是滴滴公司一个部门的领导,带领着十几个人的团队,50 万年薪,还有一个需要她一步一步实现的人生规划。”VS“但是在另一个方向的五环,北京仿佛是从他们身边绕了过去,时空也凝固在了上世纪80 年代,他们艰难地跟着整个城市发展的步伐。”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显然,作者就是要刻意做这样的对比,其实他心里没准也明镜似的,前者的荣耀同后者的不易,其实分属这个城市不同的发展区间,并不存在零和关系,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他就是要比,要摊在一起、揉在一起地比,让巨大的反差冲击你的理性,让你在对弱者的同情甚至顾影自怜中,不知不觉地同他一道完成一场煽情的合谋。
明摆着的嘛,前脚说35岁的魏晨通过自己打拼,如今成了一个50万年薪的团队首领,后面硬生生地切入到一个产业转型的艰难场景。这都哪跟哪啊?
这种缺乏逻辑的展示,造成的恶果是对逻辑的冲击。这样的东西多了,“我穷我有理”“你有钱你就该我的”这样的不通情理会被撩得越烧越旺,各种优良传统逐渐沦为人心不古,各种现代文明最终四分五裂,最后反过来阻挡应当前进的步伐。
如果作者没有恶意的话,那么就是糊涂透顶,或者纯属为了煽情。毕竟,煽情文章,越来越被各种自媒体用以吸粉挣钱的方式。而煽情的一种常规套路,就是竖起几个易于传播的标签,再扮一把似是而非的标题党。
“在北京五环六环之间,时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也正是无数个人的故事,串联起北京的不同侧面,展示了北京的不同况味。而这些,都是北京。”文章最后这段话,倒是更接近事实。
说这么多,毫无为北京辩护的兴趣,也无意为什么贫富差距开脱。北京的生活有太多的槽点,贫富差距也客观存在。只是想说,一是一,二是二,硬要把一说成二,那就是实实在在地在“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