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汪涵说过这么一句话:“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的,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
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忍不住对孩子发火,甚至会对孩子动手,常常陷入“惹你生气——冲他发火——后悔不已”的死循环。
睿妈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以下3个阶段的孩子千万不能打骂。
1
2岁以内的孩子不能打
2岁以前是孩子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这一阶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自主性与羞怯、疑虑之间摇摆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打骂,不仅没有警示作用,还会让孩子对自身的行为感到疑惑,进而感到羞耻。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胆小的性格,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最重要的是,2岁都不到的孩子怎么能经受住成年人的“巴掌”呢?娇嫩的皮肤,即使下手很轻,也很容易造成伤害,尤其是孩子的头部,稍微有碰撞,就很可能发生脑震荡,影响大脑的发育。
家长要怎么做?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既管住孩子,又不会伤害到他们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呢?
首先可以冷处理,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可以不去搭理他,慢慢地,他就会形成一种意识:这种哭闹的方法是没用的。
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予以积极回应,这会让他们在自己哭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联系。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这个阶段正是他们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启蒙阶段。
家长还可以用生气的表情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正如上面所说的,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了。你把愤怒生气写在脸上,孩子看到了自会停止。
2
6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家长要怎么做?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听得懂道理了。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说话和解释的机会,弄清楚他的心中所想,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行为。
当我们认为孩子不可以再有下次的时候,就要看着他,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情绪要稳定,语言要简洁,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唠叨。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和孩子唠叨一堆,却往往说不到点子上。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相反还会产生超限效应,让孩子有逆反心理。
我们要一定要记住一点,我们责备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千万不要批评孩子的人格或人品。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只是对他的行为不满,对他是一直尊重并爱着的。
最后,我们要告诉孩子,虽然犯了错,但是我们对他的爱不会减少一丝一毫。犯了错就批评,无关乎爱与不爱。改正了,这事就翻篇了,既往不咎。
3
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
家长要怎么做?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少一分责怪,多一体谅,多一点耐心和包容。和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最好途径就是平等、尊重,父母要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保持亲子沟通的顺畅。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侵入太多。
全宇宙最关心宝宝、宝妈。最爱拍照的公众号
佳木斯旗舰店电话 :0454-6619222
预约微信:ask6619222
地址:佳木斯市长安路西段153号
【微信公众号】ask6619222
【新浪微博】@奥斯卡-中国儿童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