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虹桥路的国际财富中心32层,这是上海快鹿集团的总部,也是这几天因为一部电影而掀起的风暴眼的中心。52岁的施建祥,正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心。 据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是一家从百分之百国营企业转制为百分之百民营企业的大型民营投资集团。集团董事主席施建祥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做过服装、贸易、房地产等实业,累积到一定资本之后,于2010年左右开始转型小贷行业。 快鹿集团的工商资料显示,它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注册资本为50亿元。对外投资的公司多达25家。 “文化界”调查发现,快鹿集团去年进行了一系列目不暇接的资本运作:在去年1月份,与美邦服饰(002269.sz)、均瑶集团等“大佬”们一起筹建了“华瑞银行”(需要指出的是,“华瑞银行”是第一家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的法人银行);4月份,快鹿集团成立了大银幕(上海)电影投资有限公司、大银幕(上海)演艺经纪有限公司、大银幕(北京)电影发行控股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去年9月,快鹿集团在A股获得了神开股份(002278.sz)的控制权。今年2月份,它又参与了港股明华科技(08301,HK)的定向增发。 “施老板原来是做电缆起家的,后来怎么发迹的不清楚,但后来出现时都是俨然电影圈大腕做派了,经常出入好莱坞各种大场面。”一名接近施建祥的知情人士称。 在去年年初的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有媒体爆出了上海快鹿投资集团主席施建祥和黄圣依先后使用名为“奥斯卡周”(Oscars Week)的证件进入了尚未正式“亮相”的红毯区,并由自己的团队人员拍摄视频发布新闻的消息。也就是说,黄圣依和施建祥并没有真正的走上奥斯卡红毯。而至于为何会是黄圣依联合施建祥导出了这场“红毯秀”,就又牵扯出了快鹿集团转型传媒集团的始末。 在今年1月份的“金票根影迷嘉年华圆梦盛典”上,火传媒被“金票根”授予了“宣传营销创新奖”,是现场唯一一个宣发类奖项。而施建祥则以“著名电影人、《叶问3》、《大轰炸》总制片人”身份获得了 “最具影响力电影人”奖项。 由此可见,施建祥还是努力挤进演艺圈的圈子的,他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媒体爆料,《叶问3》的版权便是施建祥花了2亿元从黄百鸣手中买来,并且作为金融运作的一个大项目。但他始料未及的是,《叶问3》票房造假风波以来,引起的一系列地震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惊动了广电总局,连续发函进行询问。 也是这家金融公司,曾被曝涉及一桩3千万的民间借贷纠纷案。2013年,上海元申实业有限公司起诉快鹿公司施建祥、施建兴拖欠借款、利息等债务。法院判决如下: “真的非常可惜,一部这么好的片子,居然是因为造假的事情而火了。”在调查当中,不止一个电影圈人士对“文化界”表示惋惜。作为《叶问》系列影迷的小编也深感痛心,但这场“电影+金融”闹剧暴露出来的另外一个真相更令人胆战心惊:在电影异常火爆的当下,有多少资本并不是为了真正拍电影,而是为了玩转资本游戏而进场?而可怕的是,一旦这场新的“庞氏骗局”被戳穿,又有多少无辜百姓的血汗钱像“E租宝”一样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