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起底《叶问3》幕后老板施建祥:与黄圣依同蹭“奥斯...

重磅起底《叶问3》幕后老板施建祥:与黄圣依同蹭“奥斯...

电影观察 内地女星 2016-03-09 17:50:25 148
上映4天票房突破5亿元,连续3天稳坐单日票房冠军座位,电影《叶问3》票房暴涨背后,票房造假问题不断被揭开。在继电影发行方上海快鹿集团被揭发之后,有关电影《叶问3》沉沦的真正原因,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上海长宁区虹桥路的国际财富中心32层,这是上海快鹿集团的总部,也是这几天因为一部电影而掀起的风暴眼的中心。52岁的施建祥,正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心。



在电影片方“买票房”这件事情上,《叶问3》当然不是始作俑者,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不仅有20亿元票房前冠军《捉妖记》、“十一”黄金周枪手电影《港囧》,以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血性之作《百团大战》。而《叶问3》之所以被推上风口,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的资本运作暗箱,更是因为,一场被称为“电影+金融+互联网”的“洗钱骗局”,在媒体不断调查接近事实核心时,露出了冰山一角。

“文化界”在接到匿名人士爆料、举报后,进行了多方调查,发现近两日《叶问3》的票房作假事件中,“买票房”不再只是发行方促使影院添加排片吸引观众这一单纯目的,而是延伸出了更为复杂的融资洗钱、哄抬股价等资本运作,而更骇人听闻的是,这可能还涉及到快鹿集团的本身财务的巨大风险——其成立的P2P平台金鹿财行,其理财公司、担保平台都是自己的,钱都在自己的平台里“绕圈圈”;快鹿集团与施建祥曾经因为民间借贷3000万元不还而被告上法庭。

这是一起新的“电影+金融”骗局吗?“文化界”对此进行了深度调查,更多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1


操盘资本游戏的快鹿集团和施建祥其人

据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是一家从百分之百国营企业转制为百分之百民营企业的大型民营投资集团。集团董事主席施建祥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做过服装、贸易、房地产等实业,累积到一定资本之后,于2010年左右开始转型小贷行业。



快鹿集团的工商资料显示,它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注册资本为50亿元。对外投资的公司多达25家。



 

“文化界”调查发现,快鹿集团去年进行了一系列目不暇接的资本运作:在去年1月份,与美邦服饰(002269.sz)、均瑶集团等“大佬”们一起筹建了“华瑞银行”(需要指出的是,“华瑞银行”是第一家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的法人银行);4月份,快鹿集团成立了大银幕(上海)电影投资有限公司、大银幕(上海)演艺经纪有限公司、大银幕(北京)电影发行控股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去年9月,快鹿集团在A股获得了神开股份(002278.sz)的控制权。今年2月份,它又参与了港股明华科技(08301,HK)的定向增发。

 

“施老板原来是做电缆起家的,后来怎么发迹的不清楚,但后来出现时都是俨然电影圈大腕做派了,经常出入好莱坞各种大场面。”一名接近施建祥的知情人士称。


或许是资本驱使,近两年快鹿集团又瞄上了收益颇高的影视行业。并从集团一把手施建祥开始,不断包装成了影视大鳄。其中,最为有名的大概就是施建祥与黄圣依“蹭”奥斯卡红毯的新闻。

2
与黄圣依同蹭奥斯卡,认钟镇涛女儿为“干女儿”

在去年年初的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有媒体爆出了上海快鹿投资集团主席施建祥和黄圣依先后使用名为“奥斯卡周”(Oscars Week)的证件进入了尚未正式“亮相”的红毯区,并由自己的团队人员拍摄视频发布新闻的消息。也就是说,黄圣依和施建祥并没有真正的走上奥斯卡红毯。而至于为何会是黄圣依联合施建祥导出了这场“红毯秀”,就又牵扯出了快鹿集团转型传媒集团的始末。



 
2014年,快鹿集团旗下菜苗网上线。有知情人士对“文化界”爆料,当时菜苗网在上海到处招聘挖角娱乐视频记者,有业内人士透露,此后菜苗网的运营并不是尽如人意,甚至产生了分裂,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人做了菜苗娱乐,不久改名“火传媒”。没错,就是为黄圣依打抱不平而向媒体人泼果汁的那个火传媒!
 
据悉,火传媒是杨子与黄圣依出任股东的中国巨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营销宣传子公司,其公司的主要业务便是黄圣依的演艺宣传工作。由此可见,施建祥应该是搭上了杨子这位通向影视行业的小伙伴。

在今年1月份的“金票根影迷嘉年华圆梦盛典”上,火传媒被“金票根”授予了“宣传营销创新奖”,是现场唯一一个宣发类奖项。而施建祥则以“著名电影人、《叶问3》、《大轰炸》总制片人”身份获得了 “最具影响力电影人”奖项。


 
搭上了黄圣依、杨子之后,施建祥开始进入演艺圈,又搭上了香港的演员钟镇涛,并且大方认下了钟镇涛的女儿为干女儿。据香港东周刊的消息,快鹿投资集团老板施建祥为钟镇涛的三女儿钟懿在迪士尼举行梦幻生日会,同时举行干女儿上契仪式,施建祥给干女儿送上100万现金,此外还包括金碗筷。
 

由此可见,施建祥还是努力挤进演艺圈的圈子的,他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媒体爆料,《叶问3》的版权便是施建祥花了2亿元从黄百鸣手中买来,并且作为金融运作的一个大项目。但他始料未及的是,《叶问3》票房造假风波以来,引起的一系列地震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惊动了广电总局,连续发函进行询问。



至于为何施建祥的包装工作没有做出明显效果,有媒体朋友认为,主要还是其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够专业,虽然多次刷脸好莱坞等红毯,但是并没有铺垫好进入影视圈的人际关系,而试图利用金融思维玩转娱乐圈更是败笔之一。
3
多次被曝金融纠纷,曾因民间借贷3000万成被告?


今年年初,在e租宝、大大集团为代表的P2P行业被扒之时,新华社刊发了《有些“理财公司”背后藏着哪些“名堂”?》一文,质疑上海一些“理财公司”的高回报“理财产品”,其中,“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两家公司被点名。随后,多家媒体扒出了当天财富、金鹿财行以及东虹桥小贷都隶属于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尽管后来快鹿投资在官网上宣称,与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快鹿投资间接参与了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的发起与设立。

“如今三家平台每个月的入账量至少有30亿元,大多以小贷债务转让为主,但所有的小贷债务均为东虹桥小贷提供,但东虹桥小贷的注册资本仅为5亿,依据法规存款规模最多为15亿,整个集团目前融资额从去年至今已超越400亿元”。一名熟悉内情的金融人士对“文化界”爆料。
 
他对“文化界”透露:如今金鹿、当天还在继续开门店打广告,每家店的投入都是六七百万,而且施健祥超级会包装,手法和e租宝的丁宁如出一辙,把旗下金鹿财行、当天财富两个80后的高管打形成帅哥、美女理财专家,甚至还不惜本钱请了黄晓明作为东虹桥小贷的形象代言人。
 

也是这家金融公司,曾被曝涉及一桩3千万的民间借贷纠纷案。2013年,上海元申实业有限公司起诉快鹿公司施建祥、施建兴拖欠借款、利息等债务。法院判决如下:




2014年3月24日,业内传出消息称《叶问3》将于2015年上半年正式开拍,计划总投资额度3000万美金(约合2亿人民币),并将制作成3D版本。
 
2亿元的投资,按照现在的投资回报率和分成的比例,票房至少要8亿以上才能保本。于是,以《叶问3》为标,影视投资公司为融资方,私募基金公司、信托、资产交易等理财平台为中介,投资管理公司为债权方,再吸引进大量的散户投资者组成的融资游戏开始上演了。
 
据悉,快鹿旗下多支P2P、基金公司在影片发行前通过P2P、众筹平台等渠道从普通用户的口袋里掏出了钞票,包括趣逗理财、当天投资、菜苗网络等。仅在苏宁众筹平台上就超过4000万,年化收益为8%;上海快鹿还实际控制了两家上市公司,A股的神开股份和港股的十方控股,这两家上市公司在《叶问3》上映前先后以保底发行的名义对外公告投入了总计1.6亿的资金,保底目标为10亿。
 
此外,原本定档去年12月31日上映的《叶问3》因投资方的原因调档到今年3月,很明显,12月热门档期的票房体量远大于3月票房淡季。对于临时调档,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一调档正是为了配合投资方快鹿集团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和港股上市公司十方控股的动作。
 
也有接近施建祥的内部人士为施老板鸣不平,“施老板这次的事件被揭露出来,背后没那么简单,应该是该给的钱没有给到位。”一名电影圈的知情人士称。目前,在整个《叶问3》的“假票房”风口上,除了发行方快鹿集团,涉及的其它人员也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与圈外人,这由不得使人怀疑,这场资本游戏操作的失误,到底是无心为之还是被人设计?
 
从“造假高票房”到“资本的运作”,眼下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是“《叶问3》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事实上,从2008年的《叶问1》开始,到2010年的《叶问2》,2016年的《叶问3》,《叶问》系列电影一直都是备受期待的香港武打电影代表。
 
不少影迷甚至在看过影片之后兴奋地拉着朋友再去影院“二刷”、“三刷”,同时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发表了自己的观后感,大家一致感受就是:武戏出彩、文戏感人。
 

“真的非常可惜,一部这么好的片子,居然是因为造假的事情而火了。”在调查当中,不止一个电影圈人士对“文化界”表示惋惜。作为《叶问》系列影迷的小编也深感痛心,但这场“电影+金融”闹剧暴露出来的另外一个真相更令人胆战心惊:在电影异常火爆的当下,有多少资本并不是为了真正拍电影,而是为了玩转资本游戏而进场?而可怕的是,一旦这场新的“庞氏骗局”被戳穿,又有多少无辜百姓的血汗钱像“E租宝”一样有去无回?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