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剧院

走进剧院

哈斯特的小哪吒 内地男星 2017-12-06 08:00:55 265


这次的闲话,小哪吒想谈谈剧院。


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喜欢上了电影电视流行前的艺术形式——剧场。 “Theatre” 一词最开始的意思也并非电影院,而是剧院:无论是音乐剧、话剧,还是曲艺,都在这几十米的舞台上,展现出表演本来的模样:演唱、舞蹈、对白。 “演得了电影电视剧的演员,不一定演得了剧场” ,这便是剧场对“表演”的严格要求。

首都剧场(人艺驻地)

特别喜欢人艺。于是之、朱旭、濮存昕、宋丹丹、徐帆、吴刚、何冰、胡军、杨立新、冯远征、梁冠华、于震、冯远征、谷智鑫……这些可爱的演员为我们献上了一个个经典的形象:有《茶馆》里的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松二爷、《赵氏孤儿》里的程婴、《雷雨》里的周萍等等……话剧真是有独特魅力的,简单的布景和纯粹的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一遍就足够为之动容。


而这些戏骨一旦登上银幕,便是最为出彩:《变脸》里的变脸王、《推拿》里的沙复明、《我爱我家》里的嫂子“和平”、《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大宋提刑官》、《天龙八部》、《神探狄仁杰》、《我是特种兵》等等等等。在人艺的字典里,从未有 “面瘫” 二字。


上个月阴差阳错,在琴台大剧院看了原版音乐剧《Bodyguard》(保镖)。当年红极一时的电影《保镖》(惠特尼·休斯顿主演)就是由这部音乐剧改编。二十首经典的歌曲,串联起整个故事线索;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直接了当的人物交代,紧张而不虐心的剧情;没有特效的枪击,却比真枪更加扣人心弦……

《保镖》(分别是首演版、电影版、巡演版)

不知大家初中或高中是否有在课堂上看电影的经历:关门,拉灯,一片漆黑下,整个教室的空气便突然凝固,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那块不大的屏幕。这样的氛围便是观赏所需要的。如是,一部喜剧片,大家一同观看时笑得不能自己的地方,回头自己一个人看,却很难笑出声;一部厚重的历史片,自己看时平平淡淡,而加上教室里的这几十人,却让你喘不过气。就是这个道理:大众的情感是个人情感的一种放大或者夸大,但欣赏艺术挺需要这种夸大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电影票的那几十块,或者剧院的那一百多块,买的不仅是艺术作品本身,还买了身边的观众。而现在回想高中的课堂,当英语老师走进来,一句 “这节课看电影” 就燃爆全班的热情——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了,毕竟 all free 呀。


下滑有彩蛋: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


歌剧魅影、魔法坏女巫、猫、窈窕淑女、查理与他的巧克力工厂、汉密尔顿、悲惨世界......其实很多经典电影都是从百老汇的剧院走出来的,看剧院,演员和观众的共鸣会更强烈!


人艺的艺术家们


人艺是三大中央话剧团之一,也是全国最著名的剧团。而人艺里的这些新老 “戏精” ,从老一辈的于是之、朱旭、郑榕,到中生代的濮存昕、梁冠华、宋丹丹、徐帆、胡军,再到新生代的冯远征、谷智鑫、于震......不论是话剧作品还是电视剧电影,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艺术震撼和享受。


《变脸》(朱旭老先生的经典)


《变脸》是朱旭老先生的代表作。这部艺术作品不仅关心传统艺人和传统艺术的生存状况,更折射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状况。表演很美。


《茶馆》(老舍+于是之)


小哪吒为这部丰碑级的话剧流过三次泪。第一次是在书店翻看原始的剧本,第二次是看陈宝国主演的电视剧版,第三次是看于是之先生的话剧版(如上)。50年的历史跨度和深度,如何用三幕戏,一百多个人物来展现,这便是老舍先生的 “生活的语言” 。


其实文章一周前就写好了,只是这些图片需要时间搜集和拼接。其实电影和剧场都是艺术的美好展现,不过电影是美好得 “极致” ,而剧场是美好得 “纯粹” 。希望大家都能和小哪吒一样,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 “消遣” 。


当然,能走进剧院是最好的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