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y Winehouse同名纪录片《Amy》于2015年全球上线,影片用曾经Amy Winehouse身边朋友随意拍下的珍贵影像,剪辑而成的一部真实纪录片。(此为预告片,正片放在文章最后)
“你觉得多年以后,你会在哪里?”
“死了,死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Amy Winehouse
Amy Winehouse这个名字在这个世纪的爵士界乃至整个乐坛如雷贯耳。一代爵士匠师Tony Bennett曾将她比作当今的Billie Holiday。她独特又70年代的唱腔改变了美国的一时音乐审美,并且在十年前掀起了狂热的Amy浪潮。她一生不羁堕落依附酒精毒品与男人,乃至媒体大众称她为“毒后”。
她最标志的形象就是几乎飞斜入鬓的粗黑眼线堕落嬉皮感的蓬松黑发,闭上眼睛,她老式腔调的伦敦音与毫不掩饰的大笑也能代表她。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她与惠特妮休斯顿就是乐坛毒品的典型反面教材,不过相比惠特妮,她更是一个歌手自我毁灭的典型例子。
她颓废但极富特点的风格在时尚界也独树一帜。Victoria Beckham曾对她的个人风格赞不绝口。Karl lagerfeld对于她也是宠爱有加,在Chanel 2008早秋系列中向她致敬。夸张的黑色眼妆与蜂巢头都是Amy Winehouse的个人标志。
Chanel 2008 Pre-Fall
曾获6座格莱美奖杯的Amy Winehouse1983年9月14日出生在英国,并于2011年7月23日在家中去世。死于饮酒过量,享年27岁。这个噩耗在当年震惊了乐坛,“毒后”的去世也是对如今爵士界的一记重创。不过这个消息又好似意料之中,在她去世前的几个月内,她已经几乎无法演唱,只能在台上颤抖烂醉。
随着她个人纪录片《Amy》的上线,这个一生坎坷的一代传奇歌后也逐渐在大众眼中清明起来。影片用她本人一生中的私下生活镜头来多方面展现她孤独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笔者从未见过有人在那样的一种自毁型人格中,活的如此白水鉴心。她张狂叛逆的外表下,是一个比谁都单纯直白的小女孩。纪录片的制片人James Gay-Rees表示:“这样一部拥有当代性的影片,能够抓住时代精神,以其他电影无法达到的方式来解读我们所处的世界。”
Amy Winhouse音乐传记:《Amy》于2015年正式面向大众上线
少年时代的Amy天真但一直被管束,随着儿时家庭的破裂,父母的离异,她的童年变得孤单又晦涩,并且在十几岁的时候,患上了进食障碍症。这一切的消极因素都造就了她未来对于感情生活的固执与无休止妥协。但同时,Amy母亲的叔父大部分都从事爵士音乐事业,她从小就开始被灌输爵士思想,并一直被Dinah Washington、Ella Fitzgerald、Frank Sinatra的唱腔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青少年时期的Amy被当时TLC、Salt-N-Pepa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大浪潮下的R&B与hip-hop表演吸引,R&B所传达的叛逆思想一直影响着今后Amy的音乐创作。
Amy与她的父亲Mitch 父亲在她的27年人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也影响了她的歌唱生涯
在家族爵士的因素下,Amy Winehouse将自己的天赋发挥极致,并在机缘巧合下签约Island唱片公司。2003年,Amy Winehouse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Frank》。这张专辑以Amy的偶像Frank Sinatra命名,其中包含了当时的黑人灵魂乐与流行嘻哈,并且最重要的加持了Amy自己70年代粗粝但又精致的爵士唱腔,年仅20岁的她拥有着苍老有质感的声音。专辑一出便在美国音乐界掀起轩然大波,其单曲“Stronger Than Me”赢得了当时的Ivor Novello最佳当代歌曲奖。
03-07年间,Amy Winehouse这个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大幅的版面与报道充斥着她的消息。不幸的是,拥有自毁型人格的Amy对于无上荣誉的到来总是不知怎么面对,在这一切光鲜的背后是逐渐腐烂堕落的生活。才华与恶习总是孪生,Amy的音乐生涯开始走向滑坡。
Blake Fielder是彻底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一个人。从相识到相恋的过程中,Amy迅速被这个男人捕获了。她爱他甚至超过生命,当时媒体版面全部都是这两人的消息。Blake染上严重的毒瘾,每日吸食海洛因。在这个男人的怂恿与带动下, Amy Winehouse开始接触毒品,并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短暂相恋几月后,Blake离开Amy回到前女友身边,这对当时的Amy造成相当大的打击,在酒瘾与毒瘾的相继影响下,她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周围的朋友都劝她去戒毒所接受治疗,而她的父亲Mitch却认为她演出日期将至,对警告置若罔闻。在这种环境下,Amy创作了第二张专辑《Back to Black》,将脑子中所有混乱的情绪与痛苦变成一张助她登上事业顶峰的专辑。其中最出名的歌曲《Rehab》中有一句唱到:I ain't got the time and if my daddy thinks I'm fine (我没有时间,并且我爸爸觉得我很好)。
Amy与Blake 这个男人激发了无数Amy的创作灵感,也同时将她拽进了深渊
然而出乎意料地,在《Back to Black》发布后两个月,Blake Fielder回到Amy身边并且两人还闪电结了婚,对于她的人生而言,或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Back to Black”,因为婚姻并没有使Amy变得更好,常常是两人一起吸毒伴随着家暴和自残。婚后半年,Blake因袭击和贿赂锒铛入狱,而Amy不得不接受戒毒治疗。
获得格莱美是戒毒期间发生的。2008年,凭借《Back to Black》这张专辑,Amy Winehouse在第50届格莱美上一夜间拿下了5个奖项,打破了当时女艺人在一个晚上获奖最多的纪录。那届格莱美还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同年提名者都是Beyonce、Justin Timberlake、Rihanna、Jay-Z等人。
由于仍处于戒毒期,Amy Winehouse无法获得美国签证,只能在地球的另一端为观众远程表演。然而她看起来好极了。颁奖人Tony Bennett宣布获奖者是Amy Winehouse时,这个被主流媒体称之为“毒后”的人像小姑娘一样惊呆并流下泪水,激动的拥抱她的团队。那个时刻,她比任何人都要明白自己为了音乐事业所承受的一切。她的好友Juliet在多年后回忆那个夜晚:Amy看见我在台下哭泣,将我拉上台,并带我走向后台。我非常激动,我告诉Amy我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Amy看着我,静静地说,Juliet,这一刻没有毒品简直是最无聊的事情。那一刻,我为她感到极度的悲伤。
第50届格莱美,Amy Winehouse的演出
在《Back to Black》发布后的接下来四年当中,Amy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媒体的驱动与大众影响使她强迫自己到处开演唱会。但是由于她的精神状况与毒瘾酒瘾问题,她经常无法登台表演。并且曾经承诺她一生的Blake也以通奸的罪名向她起诉离婚。在一次音乐节的表演上,上了台的Amy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音乐吉他手准备就绪的时候, 拒绝开口唱歌。当时,唱歌成为了她压力最大的事情,每每在公开巡演前她便喝的烂醉。媒体将她这种表现大肆渲染并且报道,将她称之为“Drunk Ass”,并用她迅速消瘦的体重与毒品问题讥笑嘲讽。“一夜之间嘲笑Amy Winehouse好像成了最时髦的事情。”
媒体是真正压垮Amy的最后一根稻草。纪录片中,她走到哪里都放肆闪耀的镁光灯隔着屏幕都可以压抑的人无法喘息,大众追逐的目光可以让一个拥有自毁型人格的人彻底崩溃。
她最后一次正式录音是与她一直以来的偶像Tony Bennett合作歌唱《Duets II》专辑,演唱爵士版本的《Body and Soul》。那时的她见到偶像紧张的像个小孩子,但声音依旧温柔。在录音中,她的声线已有疲态,不过依旧发挥完美。
2011年7月23日,下午4点06分。911接到报警,并来到了Amy Winehouse的家中。Amy平躺在她卧室的床上,已经停止了心跳。法医鉴定她死于饮酒过量。这可能是最讽刺的一件事情了。这个女人为了自己曾经的歌唱事业努力清除毒瘾,但最后却死于饮酒过量。她在死前的几周已经无法承受各种压力,每天以酒度日。上帝给了她至上的才华,却没准备将她太久的留在世界上。Amy Winehouse一生做人坦荡,对她身边的朋友以及团队一直报以最热情的回应。每个人都很爱她,她的贴身保镖在多年后回忆她走的那天:她躺在那里,就像平时一样睡着了。可是我知道她走了,并且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Amy Winehouse短暂戏剧一生的背后,也不得不说在某种意义上,她的自我毁灭是无法避免的。她对于音乐的艺术追求与自身毒品的世俗一面将她拽至深渊。波德莱尔说:“诗人通过长期大量、合理的扰乱直觉让自己成为先知。”,不过在Amy身上,这种扰乱直觉同时也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一代巨星的消逝是时代的一声叹息扼腕。而对于后世本身,她的声音就是一种毒品。
这里是
你的时髦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