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自在小木头"关注我嘛
2017年12月,西安交大的一名研究生溺水身亡,被认为是不堪压力自杀,一段时间曾经沸沸扬扬,很多人就导师对他的压榨进行过激烈讨论和谴责。
这件事并不是偶然。在2016年1月,南京邮电大学也曾有名研究生跳楼自杀而引起过广泛关注——毕业论文没通过,他被导师建议退学,半年前转到了新导师的门下,但这并没有避免悲剧的发生……
南邮这名男生跟原来的导师交恶,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导师对他不闻不问不管,从最初的隐忍到后来的崩溃,其中的隐情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很多人觉得惋惜不已,若是他能够用一种再理性一点、再决绝一点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会不会更好一点?
早一点跟这个导师做切割转到别的导师门下,或者,如果他能够从内心接受毕业论文不通过这件事,会不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但悲剧已经发生,这些“如果”对他们而言都已经太晚了。
可是对于时常钻进牛角尖里或者被各种非理性的情绪裹挟者的我们而言,却是有必要进行的思考。
遇到坏事,“熔断”一下不是坏事,也不是逃避。
每个人的生活中,总是难免会遇到一些奇葩的人、糟糕的事或者过不去的坎,当我们把过多的精力、心血和时间耗费在这些负面时,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影响把生活拉入泥潭。
此时,若是你能够当机立断地“熔断”,冷静地做好切割,就可以甩掉很多泥泞,轻装上阵,让自己的生活更清爽、利落,更积极,更阳光。
到底什么时候我们会在生活中遇到熔断呢,又该从何做起呢?
很简单。
给自己一点时间考虑:这件事或者这个人对我的生命是否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呢?如果还有那么一点,当然要留着;如果没有,当然要果断逃离!
在金融领域,熔断是指对某一合约在到达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这是一种保护机制,是为了让投资者在价格波动剧烈时有一段时间的冷静期,抑制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同时在熔断期间方便交易所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市场风险。
想想看,生活也可以引进一个熔断机制。
让我们能够冷静、理性地面对生活,尤其是那些艰难的情况。
虾米进入公司大半年,人缘不错,工作顺利,他充满了干劲。
就在此时,老袁进入了他的生活。
老袁经常喊着虾米一起吃午饭,晚上加班也喊着他宵夜。最开始虾米非常感激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同事的青睐,觉得跟着他能学到东西,所以有约必到。
但老袁是负能量发动机,全是牢骚和吐槽,从对社会环境的不满到公司政策的不足,从对领导的不爽到对同事的看不惯,总之,没有让他满意的事情。
两个周后,虾米觉得快抑郁了,生活不美好了,工作没前途了,人生没希望了……他突然意识到,这一切是从老袁回来后才开始的,他决定采取行动——关爱自己,疏远老袁。
遇到负能量的人,你无力改变他的时候,能做的就是远离他,因为他会用他浑身的负能量传染你,让你也不开心。
絮絮被闺蜜借了10万块钱,说做生意急需用钱,把絮絮攒着打算买房交首付的钱借走了,“反正你现在还没看好房子”。
说是用半个月,后来拖成一个月,又拖到成半年……絮絮催了好几次,闺蜜才不情愿地还了8万,剩余的两万说是一个月内还,但也预料之中地没有还。
絮絮看好了房子,要交首付了,催她还钱,闺蜜不满地表示“你为了这点钱至于吗,我真是错看你”。
絮絮最后去她家坐了半天,冷着脸,一句话不说,才终于拿走那两万块钱。
拿到钱后絮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闺蜜”的电话删除、微信拉黑。
有一些人没有经过价值观的检验前尚且可以做朋友,而一旦发现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人品值,那么就要当机立断,该断就断。
许飞作为职场精英,每天接到的电话都是客户或者同事的,每天有超过10个小时在办公室,不是吃加班快餐就是工作应酬,朋友和父母很久没见了……
最近的一个项目把她熬得筋疲力尽,失眠,脱发,头疼,无奈去医院看了一下,医生说这是典型的职场焦虑症,得治。
许飞无法想象还没结婚的自己,变成一个秃头怎么遇到白马王子,怎么过上幸福生活,现在的拼搏又有什么意义?
她把事情交代给同事,订了机票,去了自己神往已久的欧洲。
她要安静下来,认真考虑一下生活,而在忙碌的工作中她根本无法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
“我很爱我的工作,但是如果它吞噬了我的自我,我就应该跟它谈一谈了。目前我们和平共处,我又找回了属于我的时间和快乐。”
许飞对工作的“熔断机制”值得很多职场加班狂学习,当他们把工作当成是生活的时候,这已经是一种非理性的狂热了。
记住,沉迷于跟负能量、坏事情缠斗,未必是好事。
积攒能量,解决问题,才是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