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师者】学习黄大年 做科大好老师(五)

【最美师者】学习黄大年 做科大好老师(五)

天津科技大学 内地女星 2017-09-15 20:53:13 451

1

耕耘三尺讲台诲人不倦
——记机械工程学院许增朴老师

许增朴,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讲授本科、研究生课程,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并负责“机械参数测量与控制”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曾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主持完成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及动态信号分析理论与实践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现兼任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图形图像学会常务理事;天津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督导;曾兼任9、10、11、12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两届常委);受聘天津市“十一五”、“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

许增朴教师在天津科技大学从教已三十多个年头,至今已65岁,年底就要退休。自从到天津科技大学以来,他始终将这里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以主人翁的心态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好组织交给的其他各项工作。

学习感言

近期学习了黄大年的先进事迹,使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和共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黄大年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服务,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 尽管我们在工作中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黄大年同志相比还有许多差距。

教书育人、育德优先

教书近38年,论是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授课,许增朴老师认为,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让他们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能够热爱它,热爱才能学好。他系统地讲述专业课程体系,讲授基础知识,重视学术道德。实验室以团队方式培养研究生,团队的老师有的在机械设计方面强、有的在电路设计方面强、有的在计算机软硬件设计方面强等。这样的优化组合,交融知识极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能力。实验室还严格规定学生禁止给老师送礼,求实互助的氛围在实验室里蔚然成风。

跟踪学科前沿,找准科研方向

他不断地学习、研究国内外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趋势,结合学科专业实际,积极探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使之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明确目标方向。他在美国学习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机器视觉》后,创始性地在机械学院开设《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课程,根据不同层次为本科生与研究生讲授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原理及应用课程近20年,选修过该课程的同学达千人。实验室毕业的百余名研究生80%以上从事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成长为中科院大恒集团、腾讯、三星研究院、联想等知名企业中高级管理层的毕业生得到广泛赞誉。

以主人翁的姿态,做好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

在学校工作三十多年,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许老师还兼任过许多学校的管理工作和社会工作。他都以主人翁的心态完成好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

1994-2006年期间,学校任命徐增朴担任科研处长,负责学校的科研管理和研究生管理(到2001年)工作。经历了科研经费从几十万到上千万、研究生规模从几十人到数百人、学科点由几个到几十个的建设发展过程。1999年10月主持编写《天津轻工业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这是学校第一次制定的学科发展规划。在任期间, “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申请获批。

2006—2013年期间,他担任图书馆馆长,对图书馆制度进行了梳理,大大调动馆员们的工作积极性。为更好的为学校教职工服好务,图书馆培养年轻的查新员,与南开大学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

自1994年开始,许增朴连续担任四届天津市政协委员、常委,他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提案数十件,其中两件“关于在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在滨海新区建设软件开发基地”被评为优秀提案并被采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宁静致远 潜心育人
——记经济与管理学院李妍老师

李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曾荣获天津科技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经组)一等奖;荣获天津市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经组)二等奖和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2016年度五比双创校级“教工先锋岗”荣誉称号。

她作为经济与管理学院一名专业教师,始终牢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锻铸了自己的师魂。从教以来,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力求做一个有师德的教师。 

以德修身 恪守师德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古人尚修德,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把师德放在首位。宁静致远,潜心育人,这句话便是她的师德宣言,同时更是她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她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她凭借自己的力量,哪怕很小的力量去为学生亮起一盏指路的明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她除了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外,还以身作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学生迷茫疑惑的时候给他们指引方向。2016年,李妍老师荣获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

热爱教学 爱岗敬业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李妍老师教学严谨,勇于创新,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昂首阔步。在课堂上,她与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教学互动亦是其乐融融,平时相互探讨交流。在对待学生方面,真正做到了良师益友的和谐师生关系。课堂精彩的授课,离不开课下认真的准备,保证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从教十余年,她始终如一,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写好每一页教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撒播知识的种子。她的授课对象既有普通生又有体育特长生,针对这两类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育人方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特别是体育特长生,由于平时训练任务重,不能和普通生保持一致的学习时间,她不辞辛苦,利用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为其单独授课,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她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争取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她擅长增强上课的趣味性,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学无止境,教研相长

“学高为师”,作为高校教师,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识者。近五年,李妍老师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及参与省级项目7项,参编著作3本,发表多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由于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加之注意学科理论动态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李妍老师做到了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教研相长。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真心爱生,对于李妍老师来说,她就是怀揣这样一种淡定自如的从容的心态来对待人生和事业,在教育这片天地里游刃有余。

3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记化工与材料学院

工原理教研室教师 杨宗政

杨宗政,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天津市塘沽鑫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曾获“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 “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教育系统教工先锋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矢志育桃李,从教18年无私守护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拿下一个个科研高地,像一枚永不停歇的陀螺,将科技创新作为毕生最重要的坚守。他胸怀家国,第一时间进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现场,连续40天勘察地形,安装、调试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含氰废水,全心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之源。

学习感言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学习黄大年同志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甘做人梯、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们要对组织常怀忠诚之心,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教师,我们要对孩子们常怀关爱之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对工作怀有责任之心,不计名利,殚精竭虑。

为人师表,党员先锋

作为一名教师,杨宗政时刻鞭策自己,一定对得起“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学生每一次作业和试卷,他认为这是每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责任。作为一名党员,他时刻以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争做党员先锋模范。他连续5年考核优秀,连续3年被评为“校级教工先锋岗”,2014年被评为天津市教育系统“教工先锋岗”先进个人。2015年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获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教育系统、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

投身教学、兢兢业业

从教18年来,他始终坚持在教学工作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3年带领教研室同仁申报并获批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同时还申报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6年他指导全国级重点团队、化工与材料学院“还原最美的土地”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两次走进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镇进行科技支农。同时“还原最美的土地”科技支农帮扶团获评“2016全国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6年指导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固定化微生物移动床反应装置研发及应用”。指导学生获2016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指导天津市大学生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发明与设计大赛“海上平台高盐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获二等奖;2017年“互联网+移动污水处理”荣获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优秀作品奖;“一种采用甘薯淀粉废液制备硝酸盐污染土壤修复菌剂N4的方法”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市级三等奖。2016年指导的研究生1人获国家奖学金,1人获一等学业奖学金,1人获2等学业奖学金。

科技创新,服务滨海

杨宗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项,参与3项。申请发明和新型专利共27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被三大检索15篇。连续三年获得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项滨海新区技术发明三等奖。

作为科技特派员,他积极为企业解决难题,促成天津科技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与企业申报并获批“天津市水处理装备及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污水处理综合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他主持的项目“车载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获得“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装置已被20多家用户租赁,为用户累计节省几千万元的建设投资,同时每年为企业创造5000多万元的产值。2014年他作为环保企业技术代表随天津市环保产业协会赴日本考察、交流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在美丽天津一号工程中,帮助企业申报天津市科委项目,治理城市扬尘污染,治理雾霾天气。

临危受命,勇往直前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爆炸,多种毒性物质、污染物随消防及自来水进入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急需无害化处理。在群众迅速撤离之时,作为含氰废水处理专家,杨宗政毅然逆行,走向爆炸中心区。他第一时间进入爆炸现场,带着其潜心8年发明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持续40天高强度战斗在应急现场第一线,与环保部专家一同研究方案,现场开展实验,用热血之躯守护起人民群众的生命之源。他的技术和装置,在含氰废水处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媒体对水处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报道。

早在2009年,按照天津市统一部署,杨宗政全脱产到天津市塘沽鑫宇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他获批“车载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系列化一体式污水处理车”、“锅炉烟气生物脱硫”等项目,先后获得500余万元科技资金支持。科技特派员服务期满后,杨宗政被企业挽留,成为“移动式污水处理集成及产业化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设备进行集成化和系列化开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天津科技大学

Welcome to TUST

信息来源/天津科技大学官网

监制/党委宣传部 古晨力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