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迁之死:天才与穷

胡迁之死:天才与穷

人话先生 内地女星 2018-02-25 21:04:57 160


----------------------------------------

  

    不被人认可29年,穷,潦倒,胡迁选择了死。

    死后仅仅4个月,剧情大反转,他编导的影片获得了主流认可。

 这是生活给的莫大讽刺。

 胡迁在这几天被人说成了“熬不到黎明来临之前”……



 他是一个年轻导演,执着于拍艺术片,1988年生,可能是你我的同龄人。

 自杀时间:2017年10月12日凌晨。这个才华横溢的同龄人,在楼道中,用绳索套住脖子,在窒息挣扎中,停止了呼吸。


 

    获奖时间:2018年2月16日晚七点半,中国农历大年初一,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胡迁编剧、导演的《大象席地而坐》,斩获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


 

    评委组定义:“大师级的叙事”。

 影片长达4小时,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公映。早上8点开票,十几分钟内被观众哄抢一空,火爆异常。

 胡迁也可谓一时之杰。



  

  胡迁一生29年,干两样工作:写作和拍电影。拍电影的机会很少,主要还是写作。

 《上海文学》的编辑徐畅说,胡迁与他接触过的作者都不太一样,很有特点,“他的写作很个人,不像一些作家为了(发表)期刊而写作。他是野生的。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


 但才华与钱不成正比,胡迁就是穷,写作只拿到微薄的稿酬。

 他的两本新书《牛蛙》和《大裂》,受到业界的好评,但并没有改善他的生活。

 穷往往伴随潦倒,他与烟酒混在一起,在网吧通宵熬出血红的眼睛,在宿舍打牌,烟雾缭绕里吹牛逼安慰自己。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胡迁最爱的还是拍电影。

    他死之前,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拍摄《爱在樱花盛开时》(即后来的《大象席地而坐》)。

 然而他导演、编剧的作品,却不仅没拿到一分钱,反被要求拿出350万元买回自己的版权。

 因为,在电影制作后期,胡迁把电影时长剪辑为四个小时,制片方很不理解、更不满意,要求他删减到两个小时。


 固执的胡迁不愿妥协,仅仅删减了十分钟,又把3小时50分钟的版本还回去。

 对方勃然大怒。

 网上流传着一张胡波与王小帅(时任影片制片人)微信聊天的截图,是胡迁生前好友“牧羊的水鬼”发布的。


 据“牧羊的水鬼”称,胡迁发截图时,同时说:“你看,这就是一个想做艺术电影导演的日常。你不但什么也不会得到,还会遭受无尽的羞辱。”



    胡迁是个什么样的人,看他微博就知道了。

    我看了十几条,看不下去了。

他嘲讽自己穷困潦倒,不如一个火山女主播


他自说自话,仿佛幽默,实则悲凉


有时候说一些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懂的话


他总结生前这一年,无限感慨


 

    这个世界,对成功的刻板印象太深刻,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地干着,像头不知疲倦的老牛……



 在电影《大象席地而坐》里,每个人都很不快乐,让人感觉整部作品是从痛苦里诞生的,而编剧是导演本人。


 

   昨天,在朋友圈里,好几位朋友已经看过电影了。

    一位电台女主播写了影评,她也是1988年生,说道——

    当听到导演的母亲说“我儿子为了大象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我的泪水又翻涌了出来,默默地顺着原来泪水的轨道。

    导演的母亲哽咽着走回座位时我拿出开场前买的一束黄橘色郁金香送给了她,嗫嚅了半天只憋出了一句:阿姨你要保重身体。这位坚强的母亲用柔软温热的手用力握了握我的手,黑暗中眸子闪烁着。

 相信大多数人看完《大象席地而坐》的直观感受是,压抑,阴暗,毫无希望。但是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惊愕、心疼,又无能为力。



    一切从一个阴沉的早晨开始,在河北一个小地方,高中生韦布被家人呵斥,爷爷被儿女催去养老院,混混于成跟好朋友的女人睡了,黄玲在家因厕所的卫生问题跟妈妈争执。

 起初我们不知道4个主人公是谁,他们如何相互关联,一直行进到一个小时左右,4个人的故事展开,细节逐渐铺陈,他们才彼此交织。每个人都梦想逃离现在的生活,去往满洲里,那里有一只大象,席地而坐……



 故事的高潮,是韦布异常的愤怒。

 他在公园外捡到一个大爷的毽子,大爷让他还给他,韦布却开始破口大骂,这里有一连串骂人的脏话,宣泄他一直积攒在心的不满。

 类似的愤怒,几乎附体在每个主人公身上,黄玲跟妈妈坦白她跟教导主任在一起被发现了,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不是跟他睡了?”教导主任原配找上门来寻衅,黄玲操起家伙给了这对夫妇两棍子,就甩门而去……


 

    生前有人问胡迁,为什么你的作品会让人感到颓废、丧气、绝望,负面情绪很多?

 胡迁:“谁说的呢?那你去问问他,每天醒来,临睡前,或者上班时去饮水机接水的时候,只要他有一瞬间反思过自己,就知道每天都在美化自身的生活。

 “朋友圈发点东西、在自己身上贴标签,或者手机里攒了几百张照片等着什么时候给人看。我不是说这样不好,而真正可贵的事物,是在世界的夹缝中,而不是悲观在世界的夹缝中。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会对整个生命的秩序有由衷的感动。”



 打败叶问的不是绝世高手,而是生活。生活是绝对残酷的,叶问晚年也输在了贫困潦倒。


 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更是残酷的现实。

 梵高时代终究没能过去,本以为,今天所有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都能有起码一席之地,可结果还是时代在飞速发展,那些承认,还是来的这么缓慢。

 生前没有获得承认,死后的殊荣都等于零。

 有多少人深知黎明前的黑暗足以让几乎所有有才之人被痛苦磨死,为了活下去而选择麻木与困窘的一生?


 胡迁至少是一个英雄。能为理想而死,不向生活低头。向生活低头容易,有才华很难。


 昨晚,当我沉浸于胡迁之生前身后无限唏嘘时,有人和我说了一句话,使我心灵一亮——

 如果胡迁能活到现在,有了名气,我们以后就能看到更多他的电影了。

 人任何时候都要好好活着。

 胡迁没有等到,所以才是个悲剧。他等到了这天,那就是碗浓鸡汤。你看,最终还是有人认可的呀~



关注这个号的你可以说很优秀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