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完了戚其義監製的天地系列。包括《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和《創世紀》(第二部叫天地有情)。上世紀最後五年TVB推出的黃金強劇,哪怕今天看來,也是叫好也叫座的劇。
1998年郭藹明和劉青雲結婚,也是在這一年,郭藹明在《天地豪情》中出演一個傻大姐似的人物,有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不僅如此,除了身材長相不算一流外,其他是個極好的女人,無論做朋友、戀人還是老婆,都是上選。郭藹明92年出演《大時代》,那時我雖年幼,但對這部劇印象深刻,對郭藹明的印象也不淺。所以可以說她是一炮而紅,至少也算人氣急升。但她不是一個多產的演員。可能志不在此,那時候已經是碩士學歷,實屬罕有。當演戲是玩票性質,再作其他發展也遊刃有餘。
在那個玉女都還在tvb演戲,美女如雲的年代,郭藹明到底靠什麼在劇集中上位的問題,我始終不太清楚。現在更沒必要去弄清楚,因為她儼然已經只是劉青雲的老婆了。
說到天地系列,貫穿三部的唯一的演員只有羅嘉良。而且編劇是有多偏愛他,無論他最終的結局如何,是死是生,身邊都一定會有一兩個愛他愛到義無反顧的女人。在《天地有情》和《天地豪情》裡,他都最終抱得愛人歸;一個等了十年,一個等了兩年。總之不管時空如何變幻,他所等待的女人都沒有被別人撬走。這該算幸運了。《天地男兒》裡雖然最後結局惡有惡報,但也有一個女人,哪怕被他逼得神經兮兮的,最後縱身一跳的時候仍然只能無奈悲催的承認,即使在這一刻,她仍舊愛這個男人。
別不相信愛情了。愛情本來就是很多人信不起的。也是消費不起的。真愛在普通人看來都是有點不可理喻。你要去理喻了,愛情跟你就沒大關係。
商戰和感情糾葛,是天地系列的必備元素。商戰都是家族恩怨,所謂堡壘都是從內部開始攻破的。感情就真的非常糾葛了,特別是《天地豪情》,堪為其中翹楚。我一邊看,一邊在計算他們的輩分和稱呼,到最後我也徹底淩亂。而且一個真理是,無論什麼類型的人,一幫朋友坐下來,多半都可以立刻圈出幾對,誰是誰的ex,太容易了。緣分就在相熟的人之間轉來轉去,一會兒珍惜,一會兒放棄;一會兒隱忍,一會兒爆發。戲都是這樣演的,現實往往比戲更精彩。
看完天地系列,還會有一個深刻的感受。人性十分複雜。你根本無從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去斷定他就是十惡不赦。就算方式夠極端,但最多歸結為三觀不正,卻沒法抹殺其中真情的成分。
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非此即彼的人。對人對事有自己的標準,無法去體會和體諒的事非常之多。而且骨子裡其實是信仰光明的目的就要用光明的手段去達到。這不過是舉個例子。事實上,人性所展示出來的方方面面太豐富了,無論目的光明還是黑暗,無論手段正經還是下作,單方面評價可能容易結論;但如果要把前因後果,裡裡外外聯繫起來,就不太容易結論。當然也可以結論,如果一個人足夠自我和武斷。
前兩天我還在跟朋友說人性是很複雜的。聽者不置可否。但我認為她自身的認知其實已經認可了這點,只是還沒完全理順,因為思想裡還有矛盾之處。當她埋怨為什麼有的人一定要非此即彼的時候,她又無法接受一個人說謊。我覺得生活本身就是在真實和謊言中左晃右蕩。一個並不喜歡和欣賞純粹的人,怎麼會理所當然的認為生活中不該有謊言。
這只能說明,人的思想只是為自己的目的服務的。當人需要什麼,其思想就主力支持這個點。而無暇顧及本質其實是統一還是矛盾的。當然,結論也根本不言自明。
還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人,因為人是會變的。變好或變壞都很正常。任何外力的刺激,都可能導致人心的突變。但也有一些固執的人,可能他的生活哲學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人可信度很高,很難被利用為挑撥的工具。說到底,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話語權,但其可信度跟平時為人處事的穩定性高度相關。
與之對應的是隨時都活在戲中的人,生命在於演戲並不罕有。有時候真看得牙癢癢,因為演得太好,所以可以騙得很深。
但無論哪種人,都會在時間這塊威力巨大的試金石中露出本來面目。所以不難在這三部劇中發現一個共同之處,篤信時間的作用和療效。壞人也未必有天收。但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不同程度的影響之後的一切。無論個人的能量有多強大,都無法控制一切。就像一台巨型機械上的某顆螺絲出了問題之後,你以為無所謂,但其實最後往往功虧一簣在此。
TVB很早就告訴我,無論過程多麼的跌宕華麗,起伏精彩,人到最後全部的渴望只有心靈的平靜。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最重要的是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