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哥闲话云中医药史》 第二话大同老字号药店

《正哥闲话云中医药史》 第二话大同老字号药店

山西同药集团有限公司 日韩男星 2018-08-24 17:43:00 348

早上起来,旭日东升,天清气朗,正哥一如往日出门上班,只是手里拎着一把伞,这是昨天下班时天公不作美,顺道从单位楼下借的;刺眼的阳光下拎着把伞有些另类,但接下来的四五十分钟(正哥每天上班的步行时间)让正哥明白了,即便是睛天出门,也得拿着一把伞的必要性,之后的路上仿佛有人祈雨似的,先是太阳雨,快到单位之时,雨大到让正哥无法想象没有这把伞会变成咋样的落汤鸡。

这是未雨绸缪的重要性,说到这个,正哥想起来手头并没准备几篇文字就急着开始闲话,后边这是要断更的节奏,不说了,接着闲话,这几天得抽空再写几篇。



正哥闲话云中医药史

第二话大同老字号药店


此话是正哥在前年写的文字加以简单修改而成,如正哥在前一话中所说在写完成大同中药厂的前世今生之后,正哥开始想既然是大同中药厂是公私合营而来,那公自然是国家,但私又是哪个,于是正哥开始对大同的医药史开始了正式的挖掘。

好在找到了答案,公私合营的私方就是大同城内的老字号药店。那么正哥闲话的第二话就简单聊聊大同城内的老字号药店。


同药集团大同制药有限公司前身为建厂于1956年公私合营期间的大同中药厂。

说起公私合营,正哥还得简单的说说什么是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是在建国初期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不仅仅是中药行业,其他行业都是如此。

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个别企业的公司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

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大同中药厂公私合营建厂时主要是当时大同多家老字号药号,由当时中国药材公司山西省大同市药材公司代表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对这些老字号进行合并等成立中国药材公司山西省大同市药材公司加工厂及大同市医药公司中药厂两家中药加工厂,后两家加工厂合并成为后期的大同中药厂。


解放初期,大同共有三十多家老字号药铺,这其中较为知名的有大北街的同德堂、福兴恒、庆仁堂,大东街有长承堂和德仁堂、广育堂,大西街有一德堂、一继堂,大南街有南山堂、春和玉、青云堂等。(这些药店在公私合营期间均归到了后来的大同中药厂)。

这些药店或前店后厂的药铺主要集中在以大同鼓楼为中心的四大街。

药铺有大小,有的外请坐堂先生看病,有的只卖药而无中医先生,有的则是自家行医看病兼开药铺。药铺的药架十分讲究,木料精良,一般漆作黑色或棕褐色,内有众多个小抽屉,盛放各种药材,于是药店里总是弥漫着淡淡的中药味。

中医是把儒家道德思想作为自己行为规范的,数千年的中医学素有“医乃仁术”、“医本儒流”之说,药铺和其它商人店铺的字号不同,不带铜臭味,药房大都是秉承着:“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的经营理念去经营生意的。药铺的字号、堂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这一阶层人士社会心态的反映。


正哥假想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大同城外,去看一下当时大同城内的中药铺,缓步来到南城墙外的瓮城前。

进入南瓮城步入眼帘的是“药王庙”,内里供着药王孙思邈及众多的中医前辈,每年的六月,城里开药堂诊所的以及老百姓都会来这里烧香祭拜,祈求无病无灾。

穿过城门而入,走在大南街(永泰街),沿路北行,路左是杨子敬掌柜的春和玉堂,一旁的民居内杨斌先生在家中坐诊,虽然没有门面,但就诊的病人还是很多,马路对面是青云堂,内有燕步洲、燕友风两位大夫坐诊。

前行百米从鼓楼南门进北门出来,左边是南山堂(掌柜的关玉田),对面是赵掌柜的复兴恒大药房,前边还有名医彭殿坐诊的永合成(掌柜为崔辅成)、杨永清掌柜的同济堂(坐诊大夫是燕友风的兄弟燕友高)。

四牌楼十字街口右拐来到大东街(和阳街),路南是批发兼零售且有名医张文炳坐堂的德仁堂,对面是名医郭培烈叔侄的长承堂,往东路北赵万山掌柜的广育堂,

大西街(清远街)有名医王明的一德堂和王进瑀父亲开的一继堂(这两家店是后来医药公司平城药店的底子,现平城药店已经并入同药集团林芝堂连锁药店),

大北街(武定街)最出名的药店是大有名气的小田先生(田淕发字子达)坐诊的同德堂以及庆仁堂、太和堂等,其中的同德堂总部在北京城,在大同开设分号多年,同德堂不仅看病抓药还配制中成药(后来大同中药厂早期的不少成药就来源于此,正哥刚上班时的师傅解放初期曾在此学徒,后在大同中药厂上班,正哥上班时老头已经六十多岁了,退休返聘,正哥有幸跟随师傅六年多,可以说师傅是正哥进入中药行业的领路人,正哥闲话的部分内容也是当年听师傅讲述的,在此对已经做古的师傅表示怀念),当时出名的中成药是大活络丸和枇杷露(即如今同药集团大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强力枇杷露)。

大同的坐诊名医还有都司街的李云甫、北糁籽巷的杨聋子(杨斌之子,因耳背而名,但不影响其医术)等,但最出名的还是狮子街2号的王世礼,那可是清宫的四品御医。


二十年代大同的中医中药可以说是繁荣的,当然药行买卖和其他行道不一样,只是“饿不死,吃不饱”的营生,因为那时的人们不到万不得已时时决不会踏进药铺门槛半步的。到了1937年日军占领大同后,许多名贵中药都被控制在日本人手中,价格猛涨,多数老百姓买不起,而且为了防止药品流入解放区,日军对药店进行定量销售,大同的中医药行业一度萧条,几经磨难,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店铺才逐步重新开张,直到公私合营后,这些药铺、药店、药行、药堂带着它曾经的荣耀溶入了之后的大同中药厂。


此篇闲话只是对过去大同药堂及坐堂名医的简单叙述,其后的闲话中正哥会对部分药堂及名医另行专门介绍。因为时间较久且手头参考的文献有限,另外所听到的有些是有不同的版本,正哥只能尽可能还原当时的历史,如有与史实不符的敬请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明日闲话第三话,即将以同德堂药店当时发的一本小册子(药品体格表)实物拍照展示,让大家了解一下三十年代大同中药业的繁荣。敬请诸君关注明日:


正哥闲话云中医药史第三话―――同德堂药庄丸散膏丹价目表。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健康交给 同药集团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