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洛梁塬走出来的美术学博士岳红记

从商洛梁塬走出来的美术学博士岳红记

文心画意谈 内地女星 2017-11-07 10:40:24 268

   本文是商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剑锋,在《商洛日报》撰写的系列文章“千里走洛河”中的一期内容,发表于2017829日《商洛日报》第6版。现本公众号全文刊发,并增加了部分照片,以便与各位朋友共同分享,题目为编辑所改。

四十里梁塬的黄土是如此之厚重,如此之广博,又如此之质朴与沉静。这就是梁塬的气息。这样的气息在梁塬人身上代代承袭。从这片黄土走出去的岳红记博士,聪慧,勤奋,执着,视野宽广,博学多才,富有使命感;虽然在学术、书画、文学等各个领域均卓有建树,却又质朴宽厚,谦逊低调,不事张扬。走近岳红记,就能够感受到梁塬的气息,因为在他的身上,梁塬的气息从来就没有脱去过。 
    未脱梁塬气息的岳红记 
    写这篇文章之前,岳红记博士在微信里对我这样写道:“剑锋你好,谢谢你对我的关注。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自己就是一个小人物,不值得你来写……”作为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和书画家,对自己的成就未提及一个字,典型的洛南人的本分:谦逊,厚拙,真诚,低调,质淳无华。 
       和岳红记博士交流总是那么愉快。他从来都是那么坦诚,那么直率,自己的思考与观点,自己的喜好以及对某些现象某些人和事的看法,都是和盘端出,毫无遮掩,坦坦荡荡——地地道道的梁塬人。 
    这是梁塬的气息。 
    在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又接到岳红记博士的电话。他说:你写的《千里走洛河》我看了,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作为一个文化人,就得为故土做些实实在在事情,虚头巴脑的事情是为所有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文化人所不齿的。在和我半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他依然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只字不提,只是谈想法,谈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以及对故土洛南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关切和思考。 
    岳红记,又名岳弘骥,洛南县永丰镇辛岳村人。美术学专业博士、环境艺术与环境美学博士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十里梁塬西部的辛岳村,夹在碧波荡漾的鼓楼河和辛岳水库之间。小小的辛岳村在梁塬上是一个令人艳羡的村子,村里每家都出过或正在出大学生。 
    岳红记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或许是梁塬上纵横的沟谷,连绵的山野,如画般蜿蜒流转的地埂阡陌,潺潺流水间的田园人家,让他迷恋,让他沉醉,艺术的灵性悄然注入了他的心怀,小时候他就狂热地喜欢书画艺术。那时候家里是多么穷啊,写字画画是非常费纸张的,于是用过的作业本就成了练字的好东西,写了这一面翻过再写另一面。院子里一块平展的大人用来捶布歇息的大石头,也成了他练字的好物件,拿起毛笔蘸着水来写。练字画画的爱好陪伴他从小学到中学,最后到大学。大学里的废报纸在他那里也成了练字习书的好东西。 

 岳红记的美术作品《我的家乡》

   20044月,岳红记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4年后的2008年秋,他又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在漫漫的寒窗苦读中,他从来不敢懈怠于自己所钟爱的书画艺术,研读书法理论,临习先贤大师,游弋于魏、隶、行之间,并各取所长,融会贯通,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007年在纪念米芾逝世九百周年首届米芾杯全国书画展中,他获得书法类一等奖,后又入展第二届“嵩阳杯”全国书画大赛,许多作品被国内有关单位和机构收藏,引起书画界的关注。 
    作为学者,岳红记目前已出版《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路域传承的文化——地域文化环境下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研究》《我们什么时候不再土豪”——一个中国博士后眼中的美国文化》等著作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艺术类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11项、发表研究论文25篇。 
    作为从四十里梁塬走出去的学者,岳红记是灵秀的,他缤纷的才情呈现在不同的领域。他创作并发表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获得过“2015年中国青年散文大赛年度十强提名奖”;为书画界人士撰写评论,推介书画佳作,等等。 
       在长安藏龙卧虎的书画界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学者型的实力派书画家,岳红记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满足于埋头书房写写画画的。 

岳红记的书法作品

 在电话里,他对我说,一个有出息的书画家,有追求的艺术家,从来不会念叨自己的一个字一幅画值多少钱,四尺六尺多少钱;那等于把自己割了卖了,其实就是不值钱。他坚定地说,他要创造的是书画艺术,而不是商品。 
      因此,作为一个学者,在继续书画艺术创作的同时,他把眼光投向了更为博大的学术领域。 
    “长安书体”与岳红记 
    在广泛的涉猎中,他发现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曾经将北朝的刻石书法北魏体分为两种类型——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岳红记发现,许多书法理论家以洛阳地区的造像题记”(即造像碑上的碑文)和北魏墓志为例来论证和研说斜画紧结的特点,从而逐渐形成了洛阳体的概念,但是书界对另一个类型即平画宽结少有涉猎,鲜有论及。 
    2008年冬天,刚刚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的岳红记,陪同导师李青先生到陕西耀县药王山碑林考察。在那里看了北朝“造像题记”,他敏锐地发现这里碑林“造像题记”的书法,虽为“魏北体”但和“洛阳体”并非相同,而是呈现出沙孟海先生所说的“平画宽结”特点。他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告诉导师,导师鼓励他确立这个研究方向,并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陕西的“造像题记”书法碑刻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年代久远。要研究平画宽结的特点,提出自己的主张,建立自己的观点,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是支撑研究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基础。于是,在以后的几年间,岳红记带着学生几乎走遍了关中造像题记书法碑刻的所有区域,让在岁月里静默着的一块块石碑上的文字,在他的世界里复活,为他的观点说话。 

2017年4月带领研究生在山西艺术博物馆考察北朝造像  

4年过去,岳红记终于把自己的发现熔铸成一个崭新的观点:“平画宽结”新书体确实存在且有自己的特点,并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长安书体”。 
    他认为,“魏碑体洛阳体”;魏碑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河南洛阳的洛阳体、陕西关中地区的长安书体和甘肃河西地区的“凉州书体”以及北魏时期其它地区的书体。北朝时陕西关中的“长安书体”和河南地区的洛阳体相互影响,在西魏时“洛阳体”融入“长安书体”,后二者在北周和隋代全面融合,最终为中国书法在唐代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并对唐代欧阳询、薛稷、颜真卿等书法家影响较大。岳红记说:“可以说,以’长安书体’为代表的魏碑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如果没有它,也就不可能出现唐代中国书法的繁荣盛世。”
    这一发现及其论述呈现在他洋洋70万字分上下两册的理论专著《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一书中。 
    他的观点在书法理论界产生了极大反响。西安交通大学博导钟明善教授认为其观点有“创新性”,拓宽了“魏碑体”的理论研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凇教授认为,提出长安书体对文字辨认和书法传承都有实际意义;西安美术学院博导李青教授认为,岳红记的发现“具有创新意义”,“将魏碑书法的研究理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书法理论界学者普遍认为,“长安书体”的提出,揭示了北朝时期陕西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对魏碑书体的整体面貌有了新的认识,有利于陕西文化精神的发扬和传播。 

 岳红记老师的书法专著

 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013年度优秀图书评奖中,岳红记博士的《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在近3000种图书中脱颖而出,是获奖的38本图书中唯一一部研究书法理论的专著。该专著后来远销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岳红记的《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在美国的亚马孙网站销售

  岳红记的研究视野是宽泛的。他把书法与对文学经典的解读联系在一起。 

 2014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书法的恰当运用对于人物情节以及内涵揭示有着重要意义。魏碑书法在清末碑学界受到推崇,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比较盛行,陕西关中地区的“娃娃体”书法,是北朝魏碑书法长安书体的一个类型。他分析研究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发现,朱先生对白嘉轩、鹿子霖和军阀张总督等不同人物以不同的字体赠书,是有其深刻内涵的。白嘉轩与儿子白孝文以分家的方式划清界限,让朱先生做监督。分家结束后,朱先生对白孝文的过失没有严词斥训,而是悬腕为他写下条幅“慎独”,是隶书;为鹿兆海写的“白鹿精魂”,是魏碑行书;为十七师茹师长写的“砥柱人间是此峰”,是草书;为彭县长写的“好人难活”,是行书。岳红记说,书法以不同的使命出现,它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构成有机整体,紧密结合着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变化,这样既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文化含量,同时也使作者笔下的人物更有文化品位、形象更加丰富。 

与陈忠实先生探讨《白鹿原》中“娃娃体”书法,并还原了文中的部分书法作品

岳红记依照《白鹿原》还原出“倚势持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白鹿精魂等内容的“娃娃体”作品,并赠送给陈忠实先生。陈忠实先生对学者从自己小说中还原出来的书法作品极为感慨,称赞其“童趣童书见童心,足见得灵魂质地”。 
    文化传播:岳红记的使命 
    岳红记是个充满使命感的学者。 
    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文化是流动的,需要传播与弘扬,然后才有沁润与影响。作为一个学者、一个书画家,文化传播,尤其是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学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20152月,岳红记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工作。这一年的5月,他在这所大学举办了一场以守望家园为主题的书画展。展出的作品中,有30多幅是以陕西尤其是商洛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为素材创作的。他的目的就是传播中国文化,传播陕西文化,让另一个国度的人们来感受中国地域文化的魅力。他的展览引起了美国当地许多学者、书画爱好者的关注,被当地媒体誉为第一个在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传播中国文化的访问学者 

20155月在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举办书画展,图为岳红记给美国南部文学艺术评论界著名学者RobertHamblin教授介绍中国书法

     在美国期间,他还先后用英语为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做了《中国书法简史》《北朝造像保护及其书法赏析》《中国历史建筑理论——风水概述》《中国汉字与书法》等9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现场还为美国年轻学子传授中国书法和水墨画技法,展示中国书画艺术的神秘和魅力。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岳红记还分别参加了密苏里考古学年会密苏里历史资源保护学术年会,并在会上做了题目为《西安——一座世界总统喜欢的古城》的演讲,把西安古老的神韵和深厚文化底蕴展示给美国专家学者,使他们对西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5年11月在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为该校历史系的大学生、研究生用英语做关于中国书法的讲座  

回国后,他于20166月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传播与守望——岳红记中美文化交流成果汇报展。展出分为赴美交流、美国风景写生及中国风景写生三部分。汇报展无疑成为展示中国学者以文化为桥梁来缔结中美民间友谊、开展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

 

2016年6月24日岳红记老师书画展《传播与守望》在陕西省图书馆开展 

《西安日报》报道这次汇报展时这样写道:目前在陕西高校的出国访问学者中,岳红记博士是首位以书画展、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在美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也是回国以后第一个以文化交流图片展、美国绘画等内容向人们进行中美文化交流成果汇报展的访问学者。人们可从展览中了解到中美两国的文化魅力及差异,还有两国淳朴的乡村民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能从中看到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及面向世界的自信。” 
    2016年回国后,岳红记相继完成了《我们什么时候不再土豪”——一个中国博士后眼中的美国文化》《一个中国访问学者眼中的美国基础教育》《美国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国现存中国北朝时期的造像书法研究》等著作,让人们来了解美国的文化。 

岳红记老师散文散文随笔专著

  与此同时,他还在陕西各大高校巡回演讲,让年轻学生在了解美国文化的同时,更多地认识到中国5000年的文化自信,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等内容。 
       20177月,《陕西日报》以《访长安大学博士后岳红记:在丝路起点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为题,刊发了对他的访谈。他说:“我们去发达国家做访问学者,不仅仅是了解、学习他们的文化及技术,同时也要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以为,作为学者,更有责任传播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不能仅仅是官方的事情,民间传播和高校交流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和文化载体。比如出国访问学者,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其他媒体及普通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交流的便利性和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他们传播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有效。”

2017年6月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校区大学生教授中国书法      

对于中国书法如何通过传播走向世界,岳红记有自己的见解:“中国书法要走向世界,不仅要有理论探讨,更需要书法向西方传播输出的长期实践。例如通过大学讲坛等方式传播中国书法,这将是一条极具潜力,并且意义深远的文化艺术交流的独特管道。另一方面,国外也需要合格的书法教师,需要广泛且多层次、多样式的中西对话。”

 2015年4月,岳红记在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为该校的国际留学生演示中国书法

 岳红记的使命感还体现在对书画界人士不遗余力的推介。他以一个学者的严谨和敏锐,来观察和研究书画界及书画家的创作,写下了一系列书画评论,如《在古老的文字中探究书法艺术之美——谈谈万佩升先生的甲骨文书法》《李青:无为书法和书法之外的艺术境界——读我的博士生导师李青教授的书法》;在评介西安画家舒宏昌的文章《舒宏昌:在传统中追求现代》中,他说:“在学习中国画中,有成就的画家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师古人’(学习传统)师造化’(写生)师心源’(创造个性)。”创新固然重要,但是他认为“创新并不意味丢弃民族的人文精神”。在洛南书法家何伯群先生因病弥留之际,他挥笔写下了长文《用笔墨阐释人生——评何伯群的书法艺术》,从布局、结构、笔法以及学养等方面,对何伯群书法艺术进行了深入阐释与剖析,这篇文章似乎是书画界第一个全面、系统又客观扎实、视角独特地评价何伯群书法艺术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岳红记说,他读《何伯群书法精品展》的跋时“几乎是含着眼泪看完的”;他评价何伯群先生“是用生命在书写,也是用书法艺术去诠释自己的人生”。      岳红记2015年在美国画的系列美国乡村风情作品之一     

岳红记毕竟是喝着洛河水长大的四十里梁塬上的人,故土情结丝丝缕缕地萦回在他创作和研究的视野里。他曾经带学生来到洛南县石门镇进行写生创作,让故乡一草一木、山水田园走进他的作品,然后让一幅幅摇曳生辉的作品向人们传递故土的气息,呈现故土及其文化的美丽和魅力。

岳红记画洛南鞑子梁石板房

    对于家乡的发展,他一直予以热切的关注。在他出版的博士后研究报告《路域传承的文化》中,甚至还列出专节,详尽论述西商高速复线商洛境内在服务区景观中表现商洛文化的命题。 

   作为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和书画家,他一再热忱地对我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梁塬人,作为喝着洛河水长大的洛南人,他真诚地希望洛南越来越好,希望人们能够真正为洛南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更希望自己能够为洛南的发展做点什么,而且他是能够做点什么的,我这头可是火烧得挺旺啊!他笑着对我说。 

    我真的希望在洛南能够不断看到岳红记博士的身影,看到他为梁塬、为洛南这片养育了他的山水的现在与未来,留下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贡献,挥洒更多的诗情与画意。

     岳红记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教学,研究,创作,带着学生外出写生,到各地去讲学、开学术会议……他说他喜欢这样的节奏,喜欢这样的忙碌,因为这就是他想要的充实而有价值的生活。(全文完)     

 摘自2017829日《商洛日报》第6版。

http://eslrb.slrbs.com/slrb/20170829/html/page_10_content_000.htm

本文作者刘剑锋:男,陕西洛南人,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商洛诗歌学会副会长,洛南作家协会主席,洛南电视台艺术总监,记者、电视编导、主持人。

1988年起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影视作品等400多万字。多部作品被《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小小说选刊》等转载,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窗外的中国》,多件作品在国省获奖;创作有大量电视纪录片、微电影等影视作品。   


注:岳红记,又名岳弘骥,陕西省商洛人,民革党员、美术学专业博士、环境艺术与环境美学博士后、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年4月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2011年7月博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从李青教授,获美术学专业博士,2012年5—7月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书画艺术文化交流,2014年9月博士后出站于长安大学。2015年1月—2016年2月年作为访问学者二次赴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访学。在该校通过举办个人书画展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传播中国文化,被当地媒体誉为认为是“第一个在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举办书画展、传播中国文化的访问学者。”2016年回国后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传播与守望——岳红记中美文化艺术交流访学成果汇报展》,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已出版《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该书销售于台湾、香港、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路域传承的文化——地域文化环境下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研究》,《我们什么时候不再“土豪”——一个中国博士后眼中的美国文化》等著作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艺术类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11项、发表研究论文25篇;还发表散文、小说、艺术评论多篇。获“2015年中国青年散文大赛年度十强提名奖”,书画艺术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国家有关单位、机构收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