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凉了,秘密往事让人瞠目结舌

冯小刚凉了,秘密往事让人瞠目结舌

沐问 内地女星 2018-09-24 17:17:51 563


沐问

有幸与你见证这个时代

 



01


1958年,京郊的一个党校大院里,大学老师冯飞的妻子也给他了生了一个男孩。冯飞给孩子取名小刚。


在官门深似海的首都,党校虽比不得部队大院,但也是小小的特权部落。早年这点经历,让冯小刚多少有点“祖上也曾阔过”的错觉,很多年后,还能与部队大院出身的王朔,叶京和王中军等搭上关系。


冯小刚小时候住在车公庄附近,父母很早就离婚了,他随母,搬到北京车公庄,他从小和姐姐,母亲一起生活。


冯母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人物,20岁就离家来京,身体一直不好,有女早夭,35岁又遭婚变,独自拉扯大一对儿女,后卧床多年,受尽痛楚。


冯小刚自传里提到,他妈妈是印刷厂的保健医生,但身体不是很好,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的艰辛难以想象。冯小刚一直到现在,都宣称自己最爱吃开水泡饭就剩菜,是小时候太贫寒落下的重口味病根,治不了。


如是观之,冯小刚算得上苦出身。


冯小刚无比坚信自己会成功,因为他的妈妈告诉他:“孩子,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原文大抵如此。


“有出息”、“成功”,是冯小刚的人生目标,这和大部分屌丝青年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理想是如杨玉环一般丰满,现实却是如赵飞燕一般骨感。


02


冯小刚虽然与父亲不来往,但他还是遗传了风雅的基因,对雕刻作画涂抹等颇有兴趣,这后来改变了他的命运。


1975年,高中毕业的冯小刚,凭借美工的手艺,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在那里度过了青春期。


彼时的冯小刚家境窘迫,长相又贼眉鼠眼大龅牙,除了手艺尚可,以及能说会道,别无长物。


文工团里多才俊,帅男美女、多才多艺者甚多,也不乏权贵子弟。这些心气高傲的文工团的女子谁会正眼看冯小刚呢?


这段经历注定是冯小刚的苦逼生涯,他青春期的情思荡漾,亦或是青春期里的压抑苦闷,哪有什么美好之说?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一针见血地说过: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后来冯小刚拍《芳华》他篡改和修复记忆,在原著原著作者严歌苓的笔下,文工团也不美好,她选择性地回忆,欲言又止,也是有选择地写,但是,在冯小刚的篡改之下,《芳华》成了一段一段亦真亦假,如梦如幻的青春。


看过《芳华》后,如鲠在喉,那是冯小刚的个人视角掌控了镜头,镜头里充满了男性的荷尔蒙。


镜头下,女文工团员们满脸胶原蛋白,胸脯饱满,长腿纤纤,就连皮肤上的绒毛都毕现。导演的荷尔蒙都快溢出镜头外了。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那些青春期里美好的姑娘,冯小刚无法占有,那就来意场精神染指,拍一部芳华是为意淫也。


03


从部队转业回来,他去了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的工会,从事文化宣传工作。1984年,冯小刚在郑会立执导的剧情片《生死树》中担任美术助理,正式进入影视圈。

 

1985年,冯小刚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美工师。还是因为美工的手艺,因缘际会认识了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的郑晓龙。


话说,郑晓龙非同凡人,出生于总后大院,是冯小刚极其羡慕的大院子弟。当时,郑晓龙在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主抓生产,谁想进中心,都要通过他,小刚老师对他异常恭敬,恭敬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通俗说,就是整天跟在他后面跑,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小刚老师总算调到了电视剧中心当美工。


说是美工,其实就是打杂的,平时的主要业务是场记、剧务,有时候给美工打打下手,如果需要群众演员时,他也可以上阵,这个很重要。


那时候有一部电视剧叫《凯旋在子夜》,我听了无数遍,就是60后,70后也许看过的一部片子。里面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反派,一上场就被击毙的越南军官。剧组里的人跟冯小刚开玩笑说,看您长得特像越南坏人,瘦小干瘪、獐头鼠目,外加一排大门牙,你不演这个太可惜了。——以貌取人又如何?于是冯小刚义不容辞地上阵了。



一天,郑晓龙在片场导戏,休息时看了一本文学杂志,边看边笑,嘴里还骂着:真他妈孙子。冯小刚凑了上来,问:谁这么孙子,把您乐成这样。郑导把书递过来。冯小刚接过杂志一看,《浮出海面》。后来,冯小刚又看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爱得不行,也是边看边赞:真他妈孙子。


冯小刚不是爱看书的人,但是,看到老大在笑,他也跟着边看边笑,陪笑的功夫绝对超一流。


小刚老师不耻下问,这人你认识吗?


晓龙老师淡定的说:认识啊,是我很好的朋友。(后来他一定后悔了)


话说,王朔和郑晓龙一个大院的发小,两人玩得挺好的。


冯小刚央求郑晓龙,点头哈腰的,一定要带他认识王朔。


架不住死缠烂打,郑晓龙架桥,冯小刚做东,请王朔一块儿吃了顿饭。


198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冯小刚第一次见到了王朔,冯小刚上来就劈头盖脸把王朔一顿猛夸。王朔是处女座,见生人一向腼腆,只以尴尬假笑回应。聊熟后,王朔话多了起来。


当天晚上,冯小刚做了一桌菜招待他俩,都是费工夫的菜,他现在只能记起两道,一道是酱猪蹄,还有一道是椒麻鸡丝。从那以后,冯小刚就王老师长,王老师短,接触也渐渐增多了,二人成了朋友。


从那以后,还在美工试用期的冯小刚,就改跟在王朔后头了,他开始了为王朔鞍前马后的生涯。朔爷长,朔爷短的也成了当时冯小刚的口头禅。



那个时候冯小刚能把王朔小说的一个字不差的背下来。除了模仿王朔,最让大家诟病的是冯小刚的拍马屁。据说后来有人让冯小刚评价王朔,他用了一句话来概括:抬头望见北斗星。瞧瞧,这马屁拍的!


叶京和王朔看不起冯小刚,嫌他爱哭,还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冯裤子。但冯小刚特别能吃苦,忍辱负重,到底还是打入了王朔的朋友圈。


在1990年代,王朔是大陆最著名的文化人。


冯小刚进入王朔的朋友圈后,一直处于饭局末席的地位,主要就是因为他来自普通家庭,其他人都是大院出身。


王朔和叶京是邻居,住一个大院,训练总监部大院,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位列八部第二,郑晓龙是总后大院,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马未都出身于空军五七干校。虽身份不匹配,但冯小刚一直都有进步之心,想往上走,他人聪明,也愿意使劲。叶京讲话: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如果听到别人说了什么段子,他第二天就能用上。


如果之前冯小刚还不能理解他母亲说的出息是什么样的?但是认识了年少成名的王朔之后,冯小刚就彻底的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了。


他也想被人前呼后拥,被人尊重,被众人仰慕。他太想成功了,所以他憋足劲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往这个圈子里面扎。只有成功了,出名了,他就不是那个人人都可以嘲笑的冯裤子了。


04


王朔是冯小刚生命中的贵人,也是他最重要的人,没有之一。王朔亲眼目睹了冯小刚是如何从冯裤子走向冯大导的。


应该说王朔的审美一直没啥大问题,你看他的女友名单就知道了:徐静蕾、王子文等等,可是对男人,他还是看走眼了,因为以貌取人,他一开始肯定是不喜欢冯小刚的,但是小刚老师的手段很厉害,他天天王老师长王老师短的,显得自己特弱。


王朔虽然痞,撕过金庸、余秋雨、齐白石、张艺谋、李敖,但是有个原则,只和硬者死磕,从不欺负弱者。于是也拉不下脸来赶他走,渐渐地,就混在一起了,甚至还带他进了自己的朋友圈。


王朔领冯小刚认识了叶京,冯小刚就又开始天天叶老师长,叶老师短。基本也就是从认识叶京开始,冯小刚就变成了冯裤子。


冯小刚主要是因为特会做人,见着这个圈子里的谁都老师长老师短的,因为他知道,这个圈里,都是有点头脸的,跟这帮人套近乎,总不会错,他太有远见和隐忍了。


后来王朔和冯裤子掰了以后,叶京问过王朔:你既然这么讨厌这个人,早干吗了?王朔说了一句: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个聪明的机会主义者,至今无人超越。


冯裤子不仅会做人,还会用人,当然叶京说的是利用。


冯小刚/王朔/叶京


叶京写出他的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后,很多导演都想做这部戏,包括姜文和赵宝刚。


冯裤子也特想拍这剧本。按王朔的话是:这人有好事从来不落空,他生怕你的事跟别人合作,没跟他合作。


后来,冯小刚以能给叶京搞到拍摄资金作为交换条件,拉着叶京陪他宣传《甲方乙方》,并且表示路上还能跟他一起探讨剧本。


后来叶京发现他妈的冯小刚最大的动机是想拉着他一路打扑克,因为当时他们三缺一,那段时间冯小刚天天沉迷于打扑克。


一路上,冯小刚对《梦开始的地方》剧本的事只字未提。


宣传回来后,由于冯小刚跟投资人开黑价,把投资直接谈崩了,并且连声招呼都没打,就没信儿了。叶京气得差点爆炸,后来他搞冯裤子的根其实在这里。


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王朔是,叶京是,刘震云也是。


说冯裤子好事从来不落空,这是好听的说话,换句话其实就是鸡贼。


王朔和冯裤子闹掰其实原因有很多。


冯小刚跟着王朔,他得到了几乎那时他想得到的一切,这,就是超能力。不做相声演员白瞎了,捧哏,他肯定比郭德纲的御用搭档于谦高出至少三个段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经常把王朔夸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这得修炼到打通任督二脉的超凡境界吧。


1997年前后,全国掀起了攻击王朔灰色人生观的批评活动,雨欲来风满楼。


冯裤子发现,他和王朔共同成立的公司,连拍了3部影视剧,都被毙了,郁闷至极。后查证是因王朔遭到了全国性的行政打压,这个好比李笑来面对比特币时候的状态吧!


无奈,王朔打算出走美国去避风头、散散心,旅旅游,顺便看看外国的月亮。坐飞机之前,他给小刚老师留下一句话:咱们分开吧,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大义凛然吧,你们觉得呢?


小刚老师听到这句话后,二话不说,当做圣旨一样,立马就去执行、去自己活了。哎,还真是听话呀!


《甲方乙方》上映时,小刚老师“硬着头皮”把原著王朔的名字去掉了。后来才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电影顺利上映,票房相当爆炸。一个名导就此诞生,炸裂!小刚老师无比激动,得意忘形,托自己的制片主任给王朔送去了5万块钱,他也许想,我挣钱了,大款了,成名了,你是我当年的贵人,我不能忘本,你就权当版权费、精神赔偿费吧,看,我够意思不。


尴尬的是,王朔当场把5万块钱给扔了出来,就差说出那个滚字了。


从此以后,两人彻底闹掰。王朔最痛心的,其实,是在他最苦闷的时候,被冯裤子一脚踢开,那种滋味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吧。


05


叶京说起冯裤子的段子,真是子子孙孙无穷匮。


他说冯裤子没文化,经常白字连篇,有一次,他跟冯裤子在车上,冯裤子看到一本杂志把徐帆作了封面,打长途给她念,说:“帆子,这里面说你青春青丽。”


看懂了吗?冯大导把“青春靓丽”念成了“青春青丽”。


有人后来拿这些段子问徐帆,徐帆很淡定地说:如果冯小刚这么不堪,我会嫁给他吗?


呵呵,我觉得徐帆还是会嫁。


事业上冯小刚一直走的很顺,感情上也没落下。


1993年9月某一天,北京秋高气爽,冯小刚待着待着,突然发情了,给北京人艺的集体宿舍打了一个电话,想通过好友陈小艺找徐帆,没想到正好就是徐帆接的电话。在此之前,他只见过徐帆两次。他约徐帆出来见面,徐帆同意了。之后又约了几次,一来二去,慢慢就熟了。


在冯小刚之前,徐帆的恋人是王志文。当时徐帆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而王志文在中戏当老师。两人在校园相识后,就开始恋爱并同居。


在1980年代末,《中国电视报》上曾刊登了一篇对王志文的专访,文章写道:记者到王志文的宿舍采访他,他的女友正在阳台上点炉子做饭。文章中提到的女友就是徐帆。而所谓王志文的宿舍,是两人在校外租的一间房子。


但这段同居生活的结局并不美好。



据报道:当时王志文要分手,徐帆又哭又闹,不想分手,被王志文连人带行李,一把推出了房门。


当时冯小刚已经认识徐帆了,对徐帆一见钟情,但徐帆深爱着王志文,一直等两人分手后,冯小刚才乘虚而入——做这一切的时候,冯小刚有妻子有女儿。冯小刚的妻子张某据说是个护士,她知道丈夫的婚外情之后,既不阻止丈夫和情人的来往,也不答应离婚。总之,勾搭成奸可以,名正言顺休想!



冯小刚和女儿


那几年,徐帆成了第三者,既舍不得离开冯小刚,又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被扶正,一直到1999年,冯小刚的原配才答应离婚。这6年的地下情人的身份,对任何女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吧!徐帆熬过来了,但这胜利果实来得太不容易,导致后来,为了保住这胜利果实,她什么都可以舍弃。


冯小刚最爱的电影《一声叹息》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刘蓓饰演的小三来到张国立家里,见到徐帆饰演的原配,原配让女儿为客人倒水,女儿悄悄往水杯里加了一把盐。


这是徐帆亲身经历的事,当年徐帆到冯小刚家里时,也喝了一杯他女儿倒的盐水。


因为冯小刚有大男子主义,她非常给他面子,称冯小刚为“我们家人”,自己是“嫁狗随狗”,觉得在演员徐帆和冯小刚太太两种身份中,毫无疑问是冯小刚太太更重要;


她把冯小刚当做是自己的命,感觉离了他就活不了,在参加《花样姐姐》时,给冯小刚打电话打不通就会急得直哭,她说:我就像是一个弃婴似的,他领养了我的心灵;


2009年,冯小刚“夜宿门”事件曝光,沈星和冯小刚的婚外情浮出水面。


徐帆却采取怀柔之策,为老公极力打“掩护”,冯小刚经过一番挣扎,决定与沈星分手,重回徐帆怀抱。


徐帆对于这次失而复得简直喜笑颜开,她上《金星秀》时,是这么解释如何看待男人出轨的。


金星:听说扑冯小刚的外面的女人可多了?


徐帆笑靥如花地回:一浪接一浪,我们家反正是男的,你让他占便宜就占呗!


这不是她第一次发表这种“反正我们家占便宜”这种理论,早在好几年前,她就形成了这沾沾自喜的逻辑:“你得这么想,你担心也没有用啊!他不怎么着,人家生往上闯,那你说这怎么办;人家跟勇闯夺命岛似的拼命,这怎么弄啊……到了后来就觉得,反正我们家这是男的,吃亏的不是我们。有一个算一个,倒在我们家枪底下,我不吃亏。”


嗯,这对夫妻的确是天生一对,就连感情,追求的都是“占便宜”。


冯小刚的母亲应该很高兴:现在,她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很成功,很有出息。


06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叶京特意找了一个和冯小刚相像的演员出演冯裤子这个角色,长相丑陋、性格猥琐、欺软怕硬,又爱哭、爱占小便宜,为了达到目的有些不择手段,最后做了导演。


惟妙惟肖,记者问叶京导演,怕不怕冯小刚生气,叶京说,这有是好气的,冯小刚就是这样一个人。



“干嘛不直接叫冯小刚啊?”


王朔看了发小叶京指导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指着里面冯裤子这个角色,说了这样一句话。


PS:


冯小刚一直在努力往上爬,从打杂的到场记,然后慢慢的从美工这个职位入手,一步一步进入影视圈,成为大导演,正如他最拿手的小人物贺岁片一样,每个人物都在嬉笑怒骂中表达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笑着面对每一个为难和嘲讽,所以他电影里的人物总是可以打动人,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拍的是他自己。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沐问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本文作者/沐问  排版/沐问

沐问——有幸与你见证这个时代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