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寒气渐重,张亚飞的多肉植物种植大棚里却春意盎然。放眼一望,棚内各色小巧玲珑、萌态十足的“肉肉”像集合好的队伍一样,整齐地立在方型塑料格子里。七八名员工为网店订户备货、配单、装箱、发货,忙碌而有序。
“多肉销售有淡季和旺季,旺季是春天和秋天。目前虽开始进入淡季,但每天也有两三百个订单呢。 ”张亚飞说,时下,多肉植物以其可爱、好养、价格不贵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今年28岁的张亚飞曾留学美国三年,2012年回到家乡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在了解到多肉植物的种植前景后,便开启了扎根乡村的创业历程。目前,张亚飞的多肉种植规模已扩至23个大棚,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净利润30万元左右。
别看张亚飞现在的多肉种植已步入正轨,刚创业的时候,他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张亚飞高中毕业后就前往美国读书,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回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多肉植物后,就非常痴迷和喜爱。可当他提出回农村创业、种植多肉植物时,立即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亚飞最终决定要“反抗”父母一次。
“那时,老家上派镇北张村还有耕地,我就试种了两个大棚的多肉植物,因经验不足加上养护不及时,第一批‘肉肉’大多枯萎,亏了十几万。一年后,北张村拆迁了。我就到附近的严店乡租地,继续种植多肉植物,又干了一年,虽然只有两个大棚,规模不大,但开始见到效益了。 ”张亚飞告诉记者,2014年下半年他“转战”到本县花岗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每年每棚1450元的价格,在此租赁23个大棚,正式打造自己的“多肉王国”。
对于种植技术的掌握,张亚飞的方法是“自学+外出取经”。他在实践中边干边琢磨,又到上海、福建、山东等地的大型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去考察取经,慢慢地就从一个多肉爱好者变成一个多肉种植的“老手”。看着市场发展越来越好,张亚飞的干劲也越来越大。但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夏天合肥遭遇连续暴雨天气,多地积水严重。张亚飞的10个大棚被淹没在大水之中,棚内多肉植物全部枯萎腐烂,损失达七八十万元。
是继续前行还是去找一份安定的工作?这个岔路口让张亚飞很难抉择。好在父母一直默默地支持他,虽然刚开始极不赞成。父亲张大庆2002至2009年曾在爱尔兰从事装潢,收入可观。张亚飞的创业启动资金有一部分来自父母。 “以前我在合肥搞装潢,为了帮儿子,这些年就和他一起干。遭遇水灾后,我也很痛苦,但我给孩子打气、鼓劲,陪着他一起重新出发。 ”张大庆说。
吉娃娃、姬莲、蒂亚、生石花、艳日辉、露娜莲、月光寿……如今,张亚飞的“多肉王国”里品种有130多种。从2017年开始,他的多肉种植开始盈利,当年净利润达到30多万元。“多肉植物生命力比较顽强,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外观长时间保持不变。因为这些特点,多肉微型盆栽很受白领一族的青睐,可爱的多肉植物配上不同造型和材质的花盆,然后摆放在家中或者办公室里,既赏心悦目又清新时尚。不少生意人都看好这一块,导致如今多肉植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张亚飞说,相比两三年前,现在多肉植物的平均价格至少下滑了一半。面对这种情况,他不断创新销售方式。现在每隔两三天,他就会直播一次,向大家推荐一些新培育的品种,市场反响很好。
“合肥市场对多肉认可度不高,线下销售难,线上销售可以面向全国各地。 ”为此,他开了“凡逸优品多肉馆”和“沐夕园艺多肉馆”两个淘宝网店,并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线上客户现已遍布全国各地。
“我原来在杭州打工,今年10月才到这里来上班。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还能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 ”在“装箱车间”务工的花岗镇过岗村村民许德娜说,她现在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挺满意的。和许德娜一样在这里务工的周边村民共有12位。
目前,张亚飞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展关联业务。比如,在售卖多肉植物的同时,还出售配方土壤、养护工具、创意花盆等,以谋求更好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