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用《流行(liú xíng)》专辑为华语流行音乐代言

李宇春用《流行(liú xíng)》专辑为华语流行音乐代言

赏味期限 内地女星 2018-10-09 00:03:48 550


每年收几张心水的实体CD做纪念,是很多乐迷的习惯,这些年华语乐坛泥沙俱下,值得收藏的实体CD已经不多了。最近拿到“星外星唱片”独家发行的李宇春的《流行(liú xíng)》专辑,内心还是震颤了一下,这张专辑的网络版去年就听了,从概念创意到制作执行都毫不敷衍,实体专辑的包装设计也力求精道,音乐风格与艺人气质的一体感呈现得非常好。作为业界模范,李宇春再次用《流行(liú xíng)》专辑精益求精的大制作,证明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音乐理念。



李宇春是一个综合素质强大的艺人,亦动亦静,可英气逼人,可冷艳霜雪,音乐如人,可活泼,可严肃,可随和,她对音乐的态度是认真严谨的。《流行(liú xíng)》专辑的十首歌曲的歌词均由李宇春完成,除此之外,她还贡献了三首歌曲的作曲。主流歌手唱trap,然后唱出新意思、新味道的不多,主流女歌手敢于挑战trap更寥寥无几 。李宇春的挑战很圆满,专辑同名主打歌《流行》,说的是流行,其实是批判流行,描述了“娱乐至死”年代的疯狂。



确实,专辑的社会性令人过耳难忘,词语之间就像一个个切口,李宇春就像一个透视医生,做的是检测、分析的事情,她的歌词不是在给人灌送无用的鸡汤,堆砌虚妄的辞藻,主打歌《流行》的批判性、写实性,基本在主流艺人里是罕见的,一般人驾驭不了,到李宇春这里却驾轻就熟,这所谓就是气场因素吧。编曲架构上,《流行》在美国著名音乐制作人Justin Gray的把控下,把电流节拍与李宇春的音色做了有机的黏合,并且还加入了适当的中国风元素。


描述与批判,是嘻哈的一种底色,但主流歌手介入这一领域,容易流于表面,变成口水歌,李宇春却突破了这种局限性,她不愿意为了流行而写流行音乐,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经得住考验,能和国际一流水准的专辑放在一起也毫不逊色。除了以trap为基调的主打歌《流行》,专辑中很多单曲也进行一系列新鲜尝试,最大程度体现了“流行”这个题旨。



《焰火》《privacy》的制作人是美籍华裔制作人ZHU,年轻的ZHU和李宇春的合作,两首单曲的EDM氛围,轻快回旋的节奏具备舞曲的魔力,充满年轻的活力;《A Pop Song》对Future Bass氛围的渲染,《年轻气盛》表达的年轻人的立场,都很出色。李宇春的歌词字斟句酌,研磨与考究很有质感。这几首歌里,对年轻生活方式的描写,对流行文化的思考,简洁明了,深入浅出,书写与刻画的效果令人佩服。



《今天雨,可是我们在一起》略带迷幻的“驰放”音色,同时略带甜蜜的歌词意境,以及福音音乐一样的合唱,让人放松和沉浸,算是一首不错的情歌。《耳机》带着一些Folktronica的未来主义色彩,打响指一样的节奏介入,和李宇春的人声产生了一种交缠,间奏段落带着缓拍音乐的飘渺,能把人的情绪慢慢地融化。足见无论英文中文,专辑中的每一首单曲的功用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尊重了“流行”的概念。




如果说,由唱片公司包装时代的李宇春,在音乐走向以及专辑定位上,还处于摸索期,不太鲜明,那么到她自主成立工作室之后,对音乐的多元化尝试,几乎是火力全开了。《流行(liú xíng)》在上一张专辑《野蛮生长》之后,又是一次纲举目张的大企划。


做专辑不是收十首歌,拼一拼,凑一凑,灌录装进一张CD里,就是完成任务了。一张概念完整的专辑,企划执行落地,选曲的层次感,编曲的丰富性,每一首歌的推送秩序、逻辑都很重要,《流行(liú xíng)》专辑在近几年的华语乐坛,可以算是一个样板式的存在。


不论是内在的音乐形式的构成,还是外在的形象包装,李宇春都有极好的自我判断、定位以及鲜明的表达能力,基本上不给自己设限,一旦开始尝试某一新类型,就不敷衍,要做到最好,所以在《流行(liú xíng)》面世时,李宇春以高跟、红唇的形象颠覆性出现时,既是一种崭新的形象,也是在制造新的流行趋势,甚至可以说,李宇春就是流行本人。



“十三”是个吉利的数字,十三年了,在同期“超女”多半已泯然众人,或者气力不济的时候,李宇春依然精力旺盛,还在尝试不同的面相的音乐创作,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独特审美,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品牌。这是对华语流行音乐市场的坚守,也是对乐迷期待高品质音乐做出的回应,按照李宇春的创作速度和音乐野心,《流行(liú xíng)》专辑之后,也许下一张新专辑已经在企划当中,可以继续期待又一次被她的音乐电到。




赏味期限

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十分钟时光倒流,读一篇小文春风不留。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