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二】约翰·列侬在蒙特利尔

【爱乐之城二】约翰·列侬在蒙特利尔

七天 欧美男星 2017-07-16 12:52:20 608
点击上方 “七天” 可以订阅哦!

 

爱乐之城:


讲述一座城与它的音乐故事……

蒙特利尔

 

列侬夫妇手拿代表生命的鲜花为和平运动拍摄宣传照,成为广泛流传的一张照片


记者 董岩


当你走过蒙特利尔市中心的 Ville-Marie ,这座建筑一定会映入你的眼帘:蒙特利尔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Queen Elizabeth Hotel / Fairmont Le Reine Elizabeth),我们今天“爱乐之城”的主人公在这座酒店始终拥有自己的一个专属房间,他,便是约翰·列侬(John Lennon)。

 

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给蒙特利尔留下过许多故事:菲德尔·卡斯特罗、戴高乐总统、摩纳哥格蕾丝王妃以及伊丽莎白二世都曾下榻此处。

 


1969年,来自英国默西赛德郡利物浦的年轻人约翰·列侬,刚好29岁,全世界已经收获了他的歌,他也收获了自己的新爱情。


列侬与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 Yoko Ono)刚刚新婚,他们的其中一段蜜月之旅便是蒙特利尔。

 


这对新婚夫妇的行为从来惊世骇俗、不同凡响。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在下榻蒙特利尔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之后,在酒店1742 号套房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床上和平行动(Bed-in For Peace)”,用特立独行的方式反对越战,这一幕也成为行为艺术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蒙特利尔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的1742号套房也因此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房间。

 

“披头士狂热”( Beatlemania )

 

六十年代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黄金时代。


随着披头士的走红,乐队四位成员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林戈·斯塔尔声名大噪。



他们在全世界拥有了一批尖叫的疯狂崇拜者,媒体把这种现象取名为“披头士狂热”( Beatlemania ),英语世界出现了一个新词: Beatlemania。


 

1965年6月,在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给予提名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给披头士四名成员大英帝国勋章员佐勋章(MBE),在英国引发轩然大波。当时这一荣誉主要授予退伍军人和公民领袖,一些保守的受勋人甚至退回了他们的徽章以示抗议。

 

随着披头士在英国、美国相继取得了主流商业成功,乐队内部矛盾也日益凸显,列侬于1969年9月退出了披头士。

 

“约翰·小野·列侬”(John  Ono Lennon)

 

“约翰·小野·列侬”是列侬的新名字,正是在1969年,他与小野洋子结婚后,才把名字改为约翰·小野·列侬。


 


在两人相遇之前,在他们各自所产生影响的文化领域里,列侬和洋子都是发光发热的人物,相比于披头士时期并不直接参与政治的态度暧昧的列侬,小野洋子个人以及她的实验艺术作品当中透露出的大胆和直接,更具备一种震慑力,这种震慑力在混乱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足够平定其他人的狂躁盲目,更是打开列侬紧闭心门的最有力的钥匙。

 

1966年11月9号,列侬听说有个不可思议的女艺术家正在伦敦一家画廊筹备下周的展览。他还听说,到时候会有人把人装在黑色的袋子里,还会有一些偶发事件类的表演。

 

列侬感到十分好奇。

 


在此之前,这个女人的“剪成碎片”在1964年首演,后来在包括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重要场所上也出演过。表演现场,这个女人一动不动静坐在舞台上,面前放着一把剪刀。观众受邀上前剪掉她的一块衣服,每一块都不得超过明信片大小,直到她身上只剩下内衣为止。这个沉默的女人遭到各种各样的剪法,他们是粗鲁还是温和,是侵略还是尊重,是在窥探还是别的什么,一个剪布料的行为就能清楚表明。

 

前妻辛西娅


洋子的出现震慑了列侬。比起前妻辛西娅的贤妻良母,列侬显然更容易被极具个性的、散发着光芒并且比列侬大8岁的洋子吸引。列侬开始不顾一切,公开与洋子约会。1968年8月22日辛西娅起诉列侬要求离婚,理由是他与小野洋子有婚外情。

 

“豆荚中的两颗豆子”

 

1969年3月20日,列侬在直布罗陀和小野洋子举办了婚礼, 这对新婚夫妇一袭白衣,向众人炫耀他们的结婚证书。



婚姻初期,他们几乎无时不刻不在一起。列侬夫妇在英国脱口秀节目现场,坐在豆荚中,自称是“豆荚中的两颗豆子”。


 

此后,列侬和这个大胆而前卫的洋子的结婚、蜜月、生产、养育等等一切私密的家庭生活,都像一场场行为艺术一般曝光在媒体的众目睽睽之下。


 这对恋人在无水的浴缸中共浴


震撼世界的七天“床上和平运动”就发生在这段日子。

 

“床上和平行动”(Bed-in For Peace)

 

列侬在他的音乐、写作、绘画、影片和采访中展现了他反叛的天性和尖酸的幽默。列侬关心政治是从越战开始的,他是一个坚定的反越战主义者。

 

他因参与政治及和平运动而受到争议。70年代当他搬家到纽约曼哈顿时,列侬对越战展开大肆批判,甚至使理查德·尼克松政府长期试图把他驱逐出境。列侬的一些歌曲长期被反战运动和60年代反文化运动视为圣歌。

  


为了向世界发出这种呼声,他采用了一种看似非常偏激的方式——和洋子举行了著名的“床上和平行动(Bed-in For Peace)”,这对新婚夫妇躺在床上整整七天。

 


他们向全世界发出呼吁“武力不会对和平有任何帮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躺在床上一星期而获得和平,在寻求和平的各种方法中这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

 

列侬是深信非暴力抗争的哲学的:“争取和平只能透过和平的手段,去用支配体制的武器来向他们抗争是不适宜的,因为他们总是胜利者。他们很擅于玩一场暴力游戏,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对付幽默,一种和平的幽默”。



此前,夫妇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过类似活动, 当时尼克松政府已拒绝发给列侬入境签证,于是,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欧洲之外濒临美国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美国记者。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行为引起关注,事实也确如所料,记者蜂拥而至,躺在床上穿着睡衣的二人,迅速成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列侬和洋子在蒙特利尔伊丽莎白女王酒店内被记者环绕


蒙特利尔时期的列侬,倚靠在小野洋子肩膀上,一边抽烟一边翻看杂志


“要做爱,不要作战”Make Love, not War


当时列侬和洋子的蒙特利尔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1742号套房对所有人开放,房间里每天挤着上百人。

 

1969年,也是在5月底,列侬和洋子站在酒店的大堂里。对于列侬来讲,口袋比大胡子都干净永远不是问题。他们入住的1742套房,食物、饮料、香烟被循环往复地送上那张床,七天七夜,列侬和洋子没有下床。

 

列侬以极端的行为艺术方式向发起越战的美国进行抗议。“武力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争端在卧床七天之后,都会灰飞烟灭”。


前来报道“为和平而卧床” 的记者,从位于深幽走廊尽头的1742套房一直排到百米以外。报纸的标题也是“要做爱,不要作战”Make Love, not War


期间来拜访的名人包括诗人艾伦·金斯堡、漫画家艾尔·凯普、民权运动者迪克·格雷戈里和心理学家蒂莫西·利里。

 

列侬夫妇与安迪·沃霍尔


他们的行为理所当然成为蒙特利尔街头巷尾的大新闻。一位记者回忆说,“他们的想法很幼稚,觉得躺在床上让头发乱长,世界就会变好”。一位老太太写信给《每日镜报》,要求把列侬夫妇的照片刊登在报纸封面,因为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让人笑得这么开怀的事情”。

 

    《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


在蒙特利尔床上静坐行动的最后一晚,列侬和房间内的支持者一起合唱了他写的新歌——反战歌曲《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

 


现场列侬用最简单的设备在床上录下来,七天后就公开发行,直到今天,这首音乐史上著名的歌曲《给和平一个机会》依然脍炙人口


这首歌曲充分饱含列侬在静坐现场当下的热情与原始能量。歌词指涉了60年代的各种符号,但是副歌却又跳脱出时代的框架,成为一个可以在不同时空流动的抗议标语。

 

歌曲发行后两个月,华盛顿纪念碑前举行了一场五十万人的大规模反战游行。台上站的是老牌抗议民歌手皮特·西格(Pete Seeger),眼前是他一生见过的最大场面。他唱起了这首他其实还不熟悉的歌,但全场都能跟着他一起大合唱:


All We Are Saying:Give Peace a Chance

All We Are Saying:Give Peace a Chance……


 

列侬之死

 

蒙特利尔“床上和平运动”之后六年,1975年,列侬从乐坛隐退,在家照顾年幼的儿子西恩。


 

1980年,他和洋子携新专辑《Double Fantasy》复出,然而,专辑发行不过三周后,一声枪响,列侬倒在自家门前

 

1980年12月8日晚上10点左右,像钟声一样的枪响穿过列侬四下,那四发子弹来自一名叫查普曼的歌迷。那天早上,查普曼刚刚得到列侬亲笔签名的专辑。

 

枪击后,查普曼没有逃跑,在事发现场掏出塞林格的小说《麦田守望者》开始看书。洋子将列侬送到医院,但为时已晚。


 


列侬去世时刚刚40岁零2个月。

  

“爱与和平”

 

如今,蒙特利尔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推出了“床上和平套餐”,包括入住客房一晚、两套纪念版白色睡衣和睡袍、一张约翰·列侬《给和平一个机会》CD,以及一顿床上早餐。套餐售价 899 加币(约合 4600 元人民币)。

 

此外,酒店还有一道风靡全球的鸡尾酒,就唤作“Give Peace a Chance”,现在,“给和平一个机会”这款鸡尾酒已成为蒙特利尔城的鸡尾酒名片。

 

虽然列侬在离世那一刻还来不及留下什么,“爱与和平”,这几个字虽短,却包罗了列侬一生所执着追求的两个愿望。

 

也许真正的灵魂伴侣能通晓爱人未竟的遗愿,此后的洋子一直孜孜不倦地完成她自己的艺术事业和列侬的遗愿。

 

20年间,小野洋子一直在世界各地坚持宣传“爱与和平”的理念。


 


在她早已皱纹密布的脸上写满了对列侬的爱。

 

1981年小野洋子为怀念他,专门在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修建了草莓园。


 

 

这是列侬与洋子的最后一张照。

 

著名摄影师安妮·利博维茨拍摄,赤身的列侬如婴儿蜷缩在母体内般环抱亲吻着衣着密实的洋子。

 

这张照片在他去世一个月后登上了《滚石》杂志纪念列侬专刊的封面。

 

这张划时代的照片曰前被选为近40年来最杰出的杂志封面。

 

 


我和洋子的关系就是一杯用爱情、性欲和忘却兑成的怪味鸡尾酒。

 

                                      ——约翰·列侬

 

 

我所熟悉的约翰·列侬,并不是你们通过传媒认识的约翰·列侬。我对你们说,那是我一个人的约翰·列侬。他是辉煌的,是快乐的,是愤怒的,也是忧伤的,他还是个敬业努力的天才。我深深爱着他,因为这样一个人曾是我们那个时代、我们这个世纪和人类的一部分,与他生活在一起,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小野洋子


 

 


相关阅读:【爱乐之城】蒙特利尔与爵士


文:记者 董岩

编辑:独玉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