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书香 态度 温度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 关注 童书来了
作者=林小暖bella
来源︱公众号ID:askbabysleep
前些天,看到徐静蕾在微博秀恩爱:“九年多以来,我时常有病,你永远有药。”对于一向低调的老徐来说,如此直接的表白倒是少见。
对于徐静蕾的感情生活,我倒不太想深扒。但对于老徐的生活态度,我还是挺欣赏的。
1
认识徐静蕾,应该是从那部《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始的。这部影视剧不仅算是大陆青春偶像剧的开端,更代表了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暴露年龄了*^_^*)。
当年的徐静蕾,以才女的人设红遍大江南北。且不论这份“才女”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重,可本来在娱乐圈里,美貌就不是稀缺的,才气才是。
不过,老徐历来不顾及他人的眼光,活得干脆利落、我行无素的态度,倒是挺让人羡慕的。
她上《朗读者》,说自己是一个善变的人,对什么都喜欢浅尝辄止。
这些年,她除了演戏,还时不时地做个导演拍拍戏。玩累了,就写写书法、画画水彩、鼓捣鼓捣布艺。
步入40岁的她,虽然容貌不减当年,但心态却早已不似小女生那般谨慎和患得患失,她学会了用某种松弛化为柔骨,去拥抱岁月的刀痕。
记得她去参加《圆桌派》,直言现在“根本就不关心男性怎么看自己”。对于婚姻的态度,她称自己并不是所谓的不婚主义,而是婚姻无所谓主义。
她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对抗所有的非议。
冻卵、每一次的绯闻、开办电子杂志……她并不在乎,是否活出了大众眼中应有的样子,她只愿意活出她想要的样子,比起讨好别人,她更喜欢专心致志地讨好自己。
没有合适的铠甲,也无多余的软肋,活得洒脱,过得自在,可谓是理想的人生状态。
2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新综艺《奇遇人生》,有一期请到了范晓萱。
屏幕里,这个40岁满头金发的“大女孩”恬淡澄澈,和阿雅在新疆喀纳斯的黄昏与清晨,裹着一条毯子,谈青春过往,谈人生方向。
突然觉得好感谢这个儿时的偶像,在长大的过程中终于没有丢掉自己。
原来,人一旦做回了自己,卸掉了身上背负的无形枷锁,整个人会变得轻盈起来,逆岁月之流飞翔,而不是重重地摔落。
那个蹦蹦跳跳地唱着“健康歌”、“我爱洗澡”的范晓萱,曾经被包装得如此甜美可人,就像一个邻家妹妹一样陪我们长大。
可当我们都以为这就是范晓萱的时候,她却用纹身、耳洞向世人宣布了她的反抗。
她并不想用人设刻画一个虚假的自我,她只想用音乐惊艳四方。
2007年,30岁的范晓萱用自己的钱建立了独立唱片公司,组建了100%乐队,发行了第一张摇滚专辑《突破》。
所有人都说,范晓萱变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并不是变了,而是终于做回了自己。
她用一整个沉重的青春,艰难地与那个大家都能“看见”她的世界对抗。因为每一次的“被看见”都成为她做回自己的绊脚石。
她说,一个人,心里明明有一座火山,却要扮演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她曾在日记“乱写”中写道:
“我只是在长大的路上,有了自己所喜欢,所不喜欢,所追求,所放弃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结合起来,变成了全世界只有一个的‘范晓萱’。
没有对错,没有超越或落后,那只是一个人的喜恶而已,而我期许的,就是舒服而安心地当我的‘范晓萱’。”
在范晓萱看来,是否会因为追求自我而流失掉庞大的歌迷群,这样的事情是自己所无法把控的。对于她来说,唯一可以把控的事情,就是努力做自己。
尝试爵士与摇滚,在音乐创作上前卫又大胆;和乐团的吉他手,在母亲、朋友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相恋十二年;把四十岁当做新的二十岁,活得坦诚炽热,平和真实,在自己爱的音乐里沉醉而执着。
范晓萱用她的坚持和倔强告诉我们:“做自己”这件事,从来都很难,但再难也是值得的。
不怕前路坎坷崎岖,不怕要与全世界为敌,不怕与世人的期许背道而驰,怕就怕我们总想要成为很多人,却从来没想过要成为我自己。
3
金庸逝世的时候,许多人都伤感地评论“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时代”,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
但再看看,不论是徐静蕾、范晓萱、王菲……曾经那些我们儿时喜欢过、关注过的偶像,不仅陪我们长大,更陪着我们一起成长。
早已步入中年的他们,依然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如何站在世界的背面,和自我好好相处。
更有趣的是,她们似乎都在说着同一个道理:
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做自己的偶像的时代,我们追着别人脚步的前半生已经在逐渐隐去,后半生,我们要当好自己的主角。
或许,“平权”之路的艰难,并非要整个社会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去肯定女性的付出。而是需要穿越女性的身份,去看见她们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拥有的基本权利。
而对于女性自己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在整个社会、世俗的舆论与偏见下,看见我们自己。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不上班,一心一意照顾家庭与孩子;我们也可以选择继续上班,在职场中发光发热。
我们可以选择结婚生子,和所爱的人组建家庭育养孩子;我们当然也可以选择不结婚不生子,一个人好好过完一生或者仅仅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但无论我们做什么选择,都应该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是“我”所做的决定,而不是为了某个人、某种眼光、某个“应当如此”。
当整个社会,都能在与人无害的前提下,给予足够的宽容给每一个小小的“个体”,允许、支持甚至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才是所谓最好的平权。
我觉得对待子女,亦是如此。
给予他们大环境所不能给予的,才是家庭教育的意义所在。
当学校、社会,都在教育我们的孩子,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时,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支持孩子做自己。
4
看过一期TED演讲,一位知名的教育实践者谈到:“我看到自己的学生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他们在谈自己的时候,常常让我觉得,那个‘自己’好遥远,好像不是一个他们认识的人。后来我才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教养的过程当中,不被允许成为他自己。”
我们不得不承认,让孩子做自己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奢侈的教育。
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不同的,所以这份教养无依可寻。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教我们如何去做的程序化的1、2、3,我们只能俯下身,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首先去理解我们的孩子,进而才能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在刚才提到的ted讲座中,那位教育专家还说:
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
是否允许孩子有自由的意志;是否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是否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
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上三点,才完成了对孩子真正的尊重,而唯有这份尊重,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想一想,我们与孩子一天的对话,说的最多的都是什么?“快点!”、“作业做完了吗?”、“不要再玩游戏了”、“不要再看电视了”……
我们和孩子们的对话,几乎被各种命令的、教导的、禁止的语句填满,而真正与孩子去联结的对话却寥寥无几。
当孩子拿来一颗小石子,向你炫耀:“看!妈妈,我捡到了一颗小石子”时,你心不在焉地说一句“哦,真好看!”;或者直接拒绝说:“妈妈正忙着呢,你先自己玩一会”。
这样的对话,都不能算高品质的谈话。
我们更应该拿起这颗石子,真正地花上几十秒的时间去认真端详一下,问一问孩子:“你从哪里捡来的”、“你为什么会捡它”、“你认为它哪里漂亮”、“你要把它放在哪里”,这样更加细节化的问题。
当我们用这样一场对话回应孩子的邀请,才算是真正参与到他们想要分享的事件中来。这个过程,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看待自己,告诉他们如何与自己的内在联结。
“让孩子成为自己”这样的教养,容不得半点偷懒。它的功夫往往润物细无声地融化在日常点滴中。
在孩子们每次提的某个想法、展露的某个情绪、分享的某个困扰中,我们都能应该与他们发展某种联结性的互动,在谈话中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学会接纳、学会爱自己。
也只有,当孩子们与自己有了美好的关系,他们才能与整个世界有美好的关系。
记得在《只愿你曾被温柔相待》一书中看过这样一段话:
我想如果一个人,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自己想做的选择,没有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她能够干干净净,善良的活着,能够诚实本然地面对自己,这样的人生也许不算多么光辉灿烂,但也未必就比你的、我的人生更糟糕。
我想每一个成为自己的人,都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做自己的盖世英雄,一个人面对世界的千军万马。他们不怕在自己的梦想里跌倒,只怕在别人的奇迹中迷路。
在明天,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学会真正爱自己。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多做有趣和快乐的事情,做自己热爱,让内心欢喜的事,用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韵律,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只做自己梦想的主人,这有多好。
©作者:林小暖bella,香港浸会大学硕士,前资深媒体人,国际认证婴儿安抚师、睡眠咨询师。专注睡眠科学、中西教育、亲子阅读、旅行游玩、儿童心理、自我成长、好物评测、品质生活等话题。公众号:askbabysleep
-En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