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静:从古画里“走出来”的工作室

任静:从古画里“走出来”的工作室

觹堂文化 内地女星 2018-03-22 07:00:17 689


这是北宋名画《听琴图》:松荫下,宋徽宗赵佶弹琴,三人听琴。一张琴桌,一把几,几上置薰炉。



再来看觽堂大院里任静先生的“工作室”,在约40平米的空间里,一张琴桌,一把几,营造出古画里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



任静先生,当代古琴名家,师承吴文光、陈长林先生。



任静先生的工作室位于觽堂大院东面的最高点,名为“岱岳别院”,“岱岳”是泰山的别称,为五岳之首。而古琴也正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古代文人八雅之首。



同样这里也是大院水的源头,流水从琴房潺潺而出,瀑布飞流直下,取“高山流水”之意,静静等待知音的到来。



走进任静先生的工作室,高个子的堂友一定要注意低头,因为门高仅为一米七左右。


任静先生说,古琴是高雅的,古人认为学琴都必须恭恭敬敬,所以古代的琴房门都比较低,目的就是警示众人,要以一颗谦卑之心来学琴。



在正式进入琴房之前,有一个约四五平米的缓冲空间,墙上就挂着开篇堂主说到的名画《听琴图》的复制品。



“空间虽小,功能俱全”,演奏教学区、休息区、展示区规划设计的非常用心。


首先,吊顶、地板用的是原木的,门窗用的窗纸是觽堂大院里古法造纸专家贡斌老师做的纸。


任静先生说,古琴的声音比较低沉质朴,并且音量小,这种独特的装修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外界噪音,而且可以让琴弦的振动从地板传到耳朵里,从而琴声厚而有力、润而通透。



正对着门的是演奏区,加上一两副桌椅便成了教学区,仅用一幕屏风、一束兰花、便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意境。



门口一边有一个茶台,凳子特意做成琴凳,任静先生常常在这里休息,并招待客人。



桌上的茶具也是简洁雅趣



这把壶的壶盖上刻有“觽堂”二字,壶身上刻的《流水》琴谱。



说到《流水》琴谱,琴房的一面墙上便挂了一副完整的,是大院里雕塑家任哲抄写的。任静先生在教学提到琴谱时,每每都会以此为例。



靠近门口的另一侧也是一个休息区,桌上摆的是香炉和香具,不禁让人想起“焚香雅有逸韵,若无茗茶琴音,终少一番胜缘。”



最后是展示区,挂着四副造型不同的古琴。



任静先生从2000年开始学习古琴,在近20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做两件事:传播与传承



其实任静先生的工作室里还有一个主人,就是任奕洁,1993年出生,洛阳人,是任静先生的亲侄女。



任奕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随任静先生学古琴,她说“那是一个比较心酸的开始”。


一方面,那时候小,不懂古琴,觉得挺枯燥的;另一方面,她属于活泼好动型的,在琴桌前根本坐不住;再就是,因为当时任静先生在北京,她在洛阳,每逢寒暑假,就只身一人坐一夜的火车北上,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再返回洛阳。



然而这段“抵触”的岁月很快就过去了,任奕洁后来迷上了古琴,如果一天不摸琴,总感觉少了点儿什么。任奕洁先后得到吴文光、陈长林等等前辈的提点,因古琴特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并获得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社会教师资格,成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员,现在也是觽堂大院里古琴工作室专职古琴教师。



“千年遗音传承在,一声古琴入心弦”。一间琴房,两代古琴传承人。


如果您也对古琴有兴趣,堂主欢迎您扫二维码加“觽堂欢迎您”的群,关注古琴活动。还是那句话:觽堂等您来。


觅知音 | “走近”古琴,招募10人!

古琴,挂是一幅画,弹是一首诗

初冬古琴赏听会:《大胡笳》与琴歌


最后请欣赏任奕洁弹奏的《卧龙吟》


-END-

 传统文化 当代表达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