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他一辈子胡闹的剪贴簿|约翰·列侬书信集

翻阅他一辈子胡闹的剪贴簿|约翰·列侬书信集

凤凰读书 欧美男星 2016-02-03 08:32:30 820

一日一书

读本好书




约翰·列侬书信集

The John Lennon Letters

作者: (英)亨特·戴维斯 编著 

译者: 遇晨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

定价: 188元



披头士主创约翰·列侬一生近三百件书信、明信片,勾勒出这位天才音乐人不为人知、最私密的侧面。


列侬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最著名的音乐人,《约翰·列侬书信集》首度将这位传奇人物一生写给朋友、爱人以及陌生人的所有书信以书籍的形式集结出版——这些信件有的妙趣横生、增广见闻、聪明睿智、诗意盎然,有的又令人黯然神伤、心碎肠断。全书共收录约翰·列侬不同时期的照片、书信及明信片的手迹近三百件,其中不乏列侬的亲笔插画、涂鸦和玩笑之语。

节选

by  亨特·戴维斯

致妻子辛西娅:“我爱你像吉他一样”



列侬辛西娅


1958 年,约翰在利物浦艺术学院遇到辛西娅•鲍威尔,当时他十八岁,她十九岁。辛西娅1939年9月10日生于黑泽,当时她母亲为了躲避战火,暂时离开了默西塞德。她父亲在通用电气公司做销售,他们住在霍伊莱克的一座半独立住宅里,与利物浦“隔河相望”,当地人依然认为是住在城郊,不过更奢侈一点。在利物浦艺术学院里,她给人的印象是害羞而矜持,一本正经,穿着老式的两件套装。


一开始,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交圈子。直到1958年秋季学期,两人一起上字体课的时候才正式认识。辛西娅对约翰的第一印象“糟糕极了”,觉得他说话声音太大,邋里邋遢,梳着阿飞头,穿着紧身裤。约翰则称辛西娅为“假正经小姐”。


辛西娅第一次留意约翰是有一天在教室里,她看到一个叫海伦•安德森的女孩用手梳理约翰的头发。“我心里有什么东西被唤醒。开始我以为是讨厌,后来我意识到是嫉妒……”


他们第一次真正交谈的话题是两人的近视眼。到这年圣诞节时,两人开始交往,一起参加学校的舞会,去酒吧。约翰确信自己已经真正地,疯狂地,深深地陷入爱河。


我们能见到的第一封约翰给辛西娅的信件其实不是一封信,而是一张自制的圣诞卡,一共八页,封面和封底都有图画,里面有很多字句,主要内容是一遍又一遍的“我爱你,辛西娅”,用词恰当,符合辛西娅的口味,没有一丝下流暗示或污言秽语,而是彬彬有礼,甜蜜动人:“我对圣诞全部的渴望就是你,早点出现吧。”


信件3:给辛西娅,1958年圣诞(共8页)

我们的第一个圣诞

辛西娅,圣诞快乐。

全部的爱,

约翰



▲我们的第一个圣诞


信里没有任何奇谈怪论、双关语或者文字游戏—除了约翰把“圣诞节”(Christmas)写为“圣波”(Chrismbo)以外。仅有的多少有点不同寻常的描述就是“我爱你像吉他一样”。


封面上的图画相当中规中矩,没什么创意,大标题是“我们的第一个圣诞节!”画中约翰梳着阿飞头,穿着紧身裤,但是收拾得干净整齐,至少用约翰的标准来看。他在艺术学院可是出了名的不修边幅。但画中的他看起来甚至有可能打着一条领带。画中的辛西娅和往常一样矜持,手中握着一把淑女雨伞,那雨伞立在两人中间,仿佛把约翰与辛西娅隔开。在封底的画面里,两人相互依偎搂抱着,四周是许多爱心在飘舞:“我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



洋子,情人、妻子、灵魂伴侣



▲列侬与小野洋子


小野洋子1933年出生在日本,她的名字“洋子”的意思是“海洋的孩子”,她生于一个富裕而有声望的家庭,家里曾有过三十个佣人。她父亲是名银行家,战争后举家移居到美国,父亲担任了东京银行驻纽约分行的总裁。洋子在萨拉·劳伦斯学院就读(琳达·麦卡特尼也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她曾和一位日本音乐家有过短暂的婚姻,参加了一个叫“激流派”的多媒体艺术团体。有一次,一位来自美国名叫托尼·考克斯的年轻的电影制片人来参观她的艺术展,后来在1962年,洋子和前夫离婚后,两人结婚并生下一个女儿,取名“京子”。


洋子和托尼·考克斯于1966年来到英国,这年的9月,在伦敦因迪卡画廊举办的洋子个人展览的预展上,约翰第一次见到了洋子。洋子记得,约翰拿起一只作为展品的苹果,咬了一口,洋子觉得这种行为很讨厌,她记得当时心想:“这太过分了!”


接着,约翰来到一个名叫“砸钉子”的展品前。洋子告诉他,展出还没有正式开始,不过如果他愿意付五先令,他可以砸一个钉子。约翰说:“我想象给你五先令,你让我想象砸入一个钉子吧。”


后来,洋子送给他一本自己的书《葡萄柚》,约翰资助了一次洋子的个展。1967年2月,洋子和丈夫托尼·考克斯再次来到伦敦,这次是来拍摄一部叫《屁股》的电影———这部电影的主题是裸露的屁股。洋子给我打电话,请我在电影中出演一个角色,但我当时正忙于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写专栏,于是找了个借口说经纪人不允许我出演,但是我去亲自看了看这是不是只是个噱头。我为这部电影写了篇文章,题目叫《洋子,别这样子!》,这个廉价吸引眼球的标题后来被人反复引用。


1968年5月,约翰和洋子正式在一起,之后约翰离开了辛西娅,和洋子一起住进一家公寓。两人开始了密集的艺术创作阶段,一起拍摄电影,创作音乐,绘画,办活动,组织集会,这些工作在年底都收录在一部电影和一张唱片中,两人为唱片取名《两个处子》。在唱片封套上,约翰和洋子赤身裸体,浑然天成。


约翰和洋子在英国广播公司和主持人约翰·皮尔做节目的时候认识了诗人作家克里斯多夫·罗格。约翰为罗格画了一幅《两个处子》的封套画。


约翰显然很喜欢画自己和洋子的像,不管穿不穿衣服。“亲爱的莫里斯”是谁不得而知,从“爱你们大家”看,应该是个朋友。“侏儒”的细节也语焉不详,但图画很漂亮。


1969年3月20日,约翰和洋子在直布罗陀悄悄结了婚,然后决定举办一个公开的蜜月之旅,请全世界进入他们的卧室参观。3月25日到31日,在阿姆斯特丹的希尔顿酒店,全世界的人和他妻子一起来了,还有他的音效师和电视摄像师,路人,以及几乎所有想来看看他们躺在床上的人们都来了。


他们把酒店房间重新布置,把家具搬出去,他们知道媒体会蜂拥而来,特意给他们留出空间。他们把床推到大窗前,床上贴满纸张,上面写着“头发和平”,“床和平”等等。他们的大床成为一个舞台,一个公共平台,他们在这里向世界演讲,呼吁人们为和平努力—同时让毛发生长。


约翰和那些写信支持他们的床上和平运动的人们通信交流。在一张寄给一位名叫格赖姆的人的明信片上,约翰在明信片的边缘写上“打倒mokery”—mokery要么是君主制(monarchy)的意思,要么是在嘲笑那些不会拼“嘲笑”(mockery)这个词的人。


快乐,兴奋,积极,富于创造力,约翰和洋子享受着他们共同的生活,为世界做着好事,想象着他们可以超脱于那些单调、庸俗、无聊、争吵不休的办公室生活,而这些正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在苹果公司悄悄蔓延……


信件98:约翰和洋子在云端的图画,1969年5月





亨特•戴维斯

披头士唯一授权的传记作者,追踪了列侬近三百封信件和明信片——对象几乎囊括了列侬的亲戚、朋友、粉丝、陌生人和爱人。戴维斯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约翰的亲朋好友和全世界私人收藏家的帮助。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也给予了协助。每一封信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揭示了列侬写信时所处的人生阶段。







点击图片
读书专栏


一个华人和他在西方世界创造的“上流社会” | 翟永明专栏·清水混凝

我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对你的感情,但…… | 严彬专栏·诗人来信

走在美的历程上——与李泽厚往事 | 李辉专栏·藏与跋

一件书的奇事——坡州记 | 刘苏里专栏·成府街58号

独家巴黎笔记 | 于坚专栏·暗盒笔记

多情人偏遇薄情人,尾生却是枉死的 | 赵志明“新世说”专栏

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怀西南联大?|谢泳专栏

我已许久不问孩子,你是哪里人 | [台湾]吴钧尧专栏

它们引诱我,让我把这庸常的日子维系下去 | 余秀华专栏·荒野上自燃


鳳 凰 讀 書
文字之美 精神之渊
主编:严彬(微信号:niaasai)
责编:Choq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