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亚纶性侵的遮羞布,被好莱坞的风给吹烂了

炎亚纶性侵的遮羞布,被好莱坞的风给吹烂了

INSIGHT视界 港台男星 2023-06-21 22:30:39 497

台湾 Metoo 这把火,正越烧越旺。 

硬是在热搜上,烧出个人渣们的「火葬现场」。

先是黄子佼热搜屠榜,从被曝性侵到被迫承认,再从被迫承认到破罐子破摔,紧接着割腕、失联、就医......一连在爆搜上住了整整两天。

炎亚纶被爆强奸未成年,紧随其后。

强奸背后还夹杂着偷拍、背叛和威胁......受害者召开记者发布会,施害者大摇大摆地现身,假模假样地鞠躬道歉。

离开发布会现场后,炎亚纶面对媒体崩溃大哭。

此情此景,和黄子佼镜头前的爆料如出一辙。

这是舆论的争夺战,施害者企图这样抢走受害者的镜头,和他们刚攥到手里的发声权。

好在 Metoo 这把火仍在烧,热搜接连不断。

黄子佼不是第一个,炎亚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一如之前的史航、吴亦凡......

他们烧出了房间里的大象,也烧出了角落里的蟑螂。


炎亚纶的茅房,又塌了。

其实这人早就烂透了,但这却并不妨碍他一烂再烂。

6 月 20 日随着曝光发酵,炎亚纶难得爬上一次热搜。

在男孩的控诉里,炎亚纶他不止一次违背其意愿,强行与其发生性行为。

还多次违背对方意愿录制私密视频。

后来私密视频却无端外泄,男孩追问却得不到任何回应,炎亚纶只是甩给他几万块钱,又顺带着提醒道:如果敢曝光,就会找黑道解决他。

当时男孩,只有 16 岁。

他抑郁且惶恐不安,他不得不被迫休学,整日躲在家里。

炎亚纶的回应中,他避重就轻的承认部分事实,却对重点视而不见。

他承认恋爱关系,却闭口不谈其强迫未成年发生性行为;他承认拍过视频且外泄,却绝口不提这是未经允许的偷拍;他畅谈其给予对方的微薄好处,故意阐述双方仍有联系的事实,却只字未提那些欺骗、劈腿、威胁的过去。

甚至是现身发布会痛哭流涕,他都不忘化个全妆。

他试图用这套说辞,和自己为数不多的演技,将受害者营造成过错方。

曝光黄子佼的长文里,这位娱乐圈的前辈更是下流。

他把年仅 17 岁的女孩骗进车里强吻,借艺术展的由头,强行要求女生拍摄裸照。

顶着秃头,要求参加选美比赛的 16 岁女孩全裸验身。

女孩被吓得直哭,他还不忘恶心地补上一句:你流泪的时候也很美。

自从新剧《人选之人—造浪者》爆火之后,台湾 Metoo 的火越烧越旺。

这部剧里,男领导利用权势诱骗女下属上床,给对方拍摄裸照,再用裸照威胁对方保密,这样似曾相识,照进现实的情节,刺痛了太多人。

随着这部剧的热度逐渐攀升,越来越多受害者站了出来,揭开自己的伤疤,陈述心里的隐痛,他/她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句里那句台词写在自己的控诉里——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

但这些施害者却聪明得很,一个在媒体前痛哭流涕,一个视频中疯狂曝光同行。

他们想让娱乐圈肮脏的声浪,盖过他们性侵、强奸的事实。

把时间往回推,这并不是台娱的特产。

一个多月前,史航相继被数十名女性曝光性侵、性骚扰——言语骚扰,强吻、闻头发、舔耳朵、往裙底里摸......然而这件事却似乎没等到任何后续。

他甚至没有道过歉,就若无其事地藏回到了自己的生活里。

无独有偶,再往前,钱枫除了离职芒果外似乎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除了吴亦凡做实强奸后锒铛入狱外,同样的事总是无疾而终。

但是为什么即便如此,我们仍要站出来?

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 Metoo 的集体呼救仍至关重要?

因为浮出水面的,永远都只是冰山一角。

冰山之下,才是更多受害者倍压榨得鸦雀无声的现实。

性侵、性骚扰案件尤其如此,曾有媒体调查,中国 84%的女性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

当我们在厨房看到一只蟑螂时,则意味着幽暗角落里仍存在上百只蟑螂。 

只有让这把火烧出更多蟑螂,才会让角落里的蟑螂瑟瑟发抖。

这不只是对女性权益的一次正视与保护,更是对每一个人权利的保障。

我们不该让施害者,抢走话语权。

尽管话题沉重,但受害者的沉默和隐忍,会变成侵犯者们的温床。

我们应该,记住这每一张侵犯者的脸。

我们不该,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

6年前,我们见证了Metoo运动的滥觞。

那一年,横行好莱坞几十年的咸猪手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被多名女性指控长年利用权势,对合作的女性同业、公司下属进行性骚扰、猥亵甚至性侵。

(声称遭到韦恩斯坦性骚扰/性侵犯的女性名单 图源:维基百科)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韦恩斯坦何许人也?好莱坞王牌制作人,传说中“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赢得的感谢次数比上帝还多的人”。由他制作、发行的电影获得过超300个奥斯卡提名,仅“最佳影片”大奖就赢得过5次

他还与诸多民主党精英交往甚密,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女儿都曾经在他的公司中实习。

(奥巴马与韦恩斯坦)

讽刺的是,在指控曝光之前,韦恩斯坦甚至一直以“女性平权拥护者”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被誉为“象征着自由正义的雄狮”;他曾多次参与救助弱势群体的各类维权、游行活动,不仅是艺术奖项的获得者,也是人道主义奖项的获得者。

(2017年10月,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蕾雅·赛杜(Lea Seydoux)、罗珊娜·阿奎特(Rosanna Arquette)米拉·索维诺(Mira Sorvino)(从左至右)都曝光了被韦恩斯坦的性骚扰乃至性侵的经历)

然而,在资源、地位、光环等建构起来表象之下,30多年来,韦恩斯坦持续性的性骚扰和性侵犯丑闻,对好莱坞业内的许多人来说也都是公开的秘密

早在1998年,格温妮丝.帕特罗就曾于《大卫赖特曼秀》上,暗示哈维·韦恩斯坦会强迫人“做一两件事”

2005年时也有女演员于采访中公开告诫后辈“要小心哈维·韦恩斯坦”

2013年奥斯卡颁奖礼时,介绍5位入围最佳女主角的主持人甚至公开嘲讽道:“恭喜这5位女士再也不必假装和哈维·韦恩斯坦有交情了”

(哈维·韦恩斯坦监制的《莎翁情史》于1998年度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7项奖项,格温妮丝.帕特罗亦凭该片夺得最佳女主角奖。)

一边是女性受害者们以各种暗示发出微弱的求救信号,另一边,美国几大媒体的良心记者也持续试图调查和揭露此事。

但后者一直陷于“新闻证据”不足的困境——愿意公开发言的受害者太少,更遑论允许记者使用她们的名字。

原因无它,与韦恩斯坦为敌,不止要承担与整个产业和同行为敌的风险,韦恩斯坦也会用保密协议、报酬和法律威胁来压制争议。

更可况,而身为女性受害者,往往还要经受对私生活剥皮检验的公众眼光。

正如美国作家丽贝卡·索尔尼特在《爱说教的男人》一书中提到的那样:

“当一个女人指控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位于现存秩序中心的男人,尤其如果这件事和性有关…… 一代又一代的女人被告知,她们要么在做梦,要么太糊涂,要么在设局下套、阴谋陷害,要么撒谎成性,要么是以上全部。”

直到时间来到2017年。

随着《纽约时报》、《纽约客》两大媒体曝光了韦恩斯坦性侵丑闻,事件影响力和讨论度逐渐扩大,美国女演员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以此在推特发出倡议,邀请被性侵的受害者们以“#MeToo”(我也是)为网路话题标签,以唤起更为广阔的社会关注。

短短1周时间,这个标签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率就超过了100万次。

网路的匿名和隐蔽性,使得原本孤立分散的幸存者及其支持者结成广泛的联盟。

星火燎原,各大主流媒体迅即呼应,声势浩大的舆论反过来又鼓舞了更多的受害者提出指控。

(2017年10月,《纽约时报》、《纽约客》针对韦恩斯坦性侵案的专题报道)

直到2017年12月,美国政界、演艺界、传媒界以及商业和企业行业中,至少有98个(其中有1名女性)知名人士受到公开的性侵指控,后大多被解雇或被迫辞职。

对于扑面而来的指控,韦恩斯坦公开道歉后,被迫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开除,被法国总统撤销骑士勋章,最终被判入狱23年

权势滔天的性侵犯韦恩斯坦一夜倒台, 正式拉开了全球范围内Metoo运动的帷幕。

(电影《妇女参政论者》剧照)

口子撕开,好莱坞种种“不可说”的性骚扰内幕,如开闸洪水般涌出,让人触目惊心。

伍迪·艾伦、凯文·史佩西、达斯汀·霍夫曼、比尔·科斯比......

其中不乏许多知名大导、才华横溢的影帝,受害者也不分年龄、性别。

时至今日,MeToo浪潮不止引爆整个影视行业,还席卷媒体、学术、社运、体育、政坛等领域,蔓延到了世界的方方面面。

有数千万人使用了这一标签来公开TA们的不快经历,其中也包括许多知名人士。根据统计,此一标签已在全球最少85个国家中使用。

必须承认的是,在MeToo运动的实践过程中确乎存在争议,比如“取消文化”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压抑与反噬、“公共政治领域”插手“私领域”、 “政治正确”的泛滥化对于文艺创作本身的约束和监管等等。

但从逻辑上说,是不是正因为性相关的骚扰、霸凌、侵犯等行为多具有瞬间性,很难保全证据、也不易找到证人,以至于现有的处理方案不足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才会发生Metoo社会运动?

而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公、私领域的划分标准,是不是就是在父权结构之下由男性主导而制定的?

更何况,这其实也是绝大多数社会运动都会面临的质疑——一个“完美社会运动"的迷思。任何社会运动,都本不该被这样贴上“完美的道德和实践假设”

我们会看到,6年时间里,正是由于Metoo运动的推动,整个世界才终于开始隐隐为受害者们打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让她/他们相信自己的故事值得、应该、能够被诉说,相信自己可以被倾听、被相信、被维护——

只有这样,越来越多的受害者才敢于、或正考虑站出来分享自身遭遇,揭露那些丑陋的“行内人都知道的公开秘密”。

我们会看到,6年时间里,拥有同理心的人们是如何一步步理解女性的真实生存样貌、以及相同境遇下的男性受害者的联结,理解性别暴力之复杂,理解受害者的样貌如此多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探析父权制社会下的权利机制运作方式,进而拥有新的思维、新的语言、新的抗争策略。

(2020年7月31日,台湾Metoo运动照片合集“没发声不代表没发生“)

可以说,6年过去,中国大陆公众的性别意识、对女权议题的理解、公共讨论平台与讨论氛围,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如今的炎亚纶-黄子佼事件曝光与舆论反应,也足以说明,在中国台湾,这场迟来的MeToo运动已是星火燎原。

而当我们展望前路,Metoo运动还有诸多危险和不确定性。

但只要我们坚决、愤然、长久地投身这场运动,所有的旧的腐朽的秩序必被砸碎。

未来,必将是一个“永远不会再有人说Me too”的时代。

本文系原创发布,作者:淑珍而已、悠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