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古装剧的市场空间,加上政策的严控,古装剧的“生存瓶颈”似乎已成定局。但也有人认为,无论是观众审美的大幅提升,还是总局在政策上加以严控,都不是对古装题材“一刀切”,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速古装剧精品化进程。当玄幻、修仙、戏说大行其道后,古装剧所蕴藏的史诗魅力和民族精神似乎已被淡忘已久,而这些恰恰是其精髓所在。
当下,《重耳传奇》正在浙江卫视周播剧场热播,该剧讲述了在春秋时期时局动荡的背景下,一代霸主晋文公以信治国,以礼安邦,以义待士的复国传奇。以春秋为背景的作品在荧屏上一直处于稀缺状态,而《重耳传奇》聚焦在这一礼崩乐坏、充满戏剧色彩的时期,其独特性可谓先声夺人。更为重要的是,这部作品的创作立足在茫茫史海中真实的人物和朝代,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
“这个剧本非常精彩,‘重耳’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作为《重耳传奇》的男主角,王龙华深知,一名演员对一个故事有表达和倾诉欲望是多么的可贵,于是,他便成为荧幕上那个文韬武略、知贤明良的晋文公重耳。
初遇重耳,聆听角色背后的声音
本是出身王侯之家,却在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在一次又一次的“命运暴击”中成长、蜕变,重耳被荆棘打磨出来的不屈精神让他注定拥有不平凡的一生,他所肩负的传奇色彩也让这一人物有了更加丰富的历史切面,这也加大了《重耳传奇》对王龙华的挑战难度。于是,他在拍戏前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让自己更加贴近角色。拿到剧本后,王龙华不仅熟读剧本,撰写人物小传,还努力感悟台词背后的角色思想与灵魂。他告诉记者:“专业演员的核心不光看表面台词,还要挖掘台词里面想要表达的东西,比如人物前传以及人物在剧本里没有表现的部分。”
在与重耳的“对话”中,王龙华渐渐感受到了与他之间的共鸣,他发现这个人物身上有着许多令他欣赏的特质。首先,重耳谦逊贤明,所谓忠言逆耳,他却从未因追随者的冒犯而忽略入情入理的谏言;其次,他诚信待人,始终铭记流亡中别人给予的恩情,甚至以“退避三舍”报楚国滴水之恩;最后,他知人善任,面对破败的国家,他广纳整治、军师、外交等领域的贤才,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我和他本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对待事情、对待朋友上,很多观点都很一致。”从初识角色,到寻找与角色心灵相通的地方,王龙华感受到了角色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负的压力。于他而言,“吃透剧情与台词,尽量做到不拿剧本到现场”是身为演员的基本要求,聆听角色背后的声音,想之所想才能让自己的表演更加传神。正如《重耳传奇》制片人赵广斌所言:“王龙华对表演非常认真且执着,从作品筹备到拍摄足足十个月的时间,他一直非常投入地挖掘重耳内心的情感,慢慢进入这个人物的世界,并为后续拍摄及人物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走近重耳,形神合一呈现极致实感
王龙华从未停止对人物的探索,即使在拍摄期间也是如此。重耳有许多人生的转折点,年幼时因天生异象被君父抛弃,在草原上过着淡然无忧的生活;被召回晋国后,他卷入朝堂纷争,为他人所害,被迫在外流亡十余载;随后返国当政,励精图治,成为春秋霸主。这一路,重耳经历了许多挫折,身心均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将这些变化融入到表演的细枝末节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在王龙华看来,草原生涯是重耳的“启蒙”,母亲狐姬的教育更是他人生第一盏明灯,而流亡阶段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重耳在流亡期间一边被追杀一边又感受着人间冷暖,他能深刻地体会到百姓的不容易。”正是因为从朝堂庙宇走到了市井街坊,才让曾经深陷他人圈套的重耳在政治上游刃有余,通过赏从亡者、减免赋税、救济贫困、施惠百姓、奖励垦殖等一系列与社会底层百姓切身相关的举措,使晋国国力大增,而重耳也踏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
除了“神”似,王龙华还努力做到“形”似。为了更好地诠释不同阶段的重耳,他在外貌和体态上也下足功夫。“造型上,我在每个阶段的变化也做了一些准备。比如拍摄流亡阶段时,重耳并不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为了贴合历史,我故意减轻了体重。”语言上也同样如此,“每天早晨起床后,我从上妆就开始进入这个人物,把自己当成重耳。到现在,我一直在叫张含韵‘姜儿’,叫蒲巴甲‘大哥’。”
王龙华认为,自己之所以要在人物塑造上万无一失,是因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在拍摄期间,处女座的他要求在每个镜头下都做到极致,即使导演和摄影师都已经满意,他都会要求再来一条。对于戏中许多骑马、打猎、武打的戏份,他在开机前就做足了准备,“提前做好基础工作就是希望观众看这些戏时会有真实的代入感,不能让他们觉得虚假,武打动作能自己上就自己上。”这份对表演的执着在浮躁的环境中可谓弥足珍贵。
坚守匠心,以默契合作抵挡似火骄阳
谈及拍摄期间面临的挑战,王龙华表示:“最大的困难,就是拍摄量大、天气热、没时间休息。”正值暑期的象山,气温始终保持在40度左右,加上古装题材的特殊性,厚重的衣服、每天将近20个小时的拍摄,对于演员来说都是毅力的考验。然而,这些都没有难倒《重耳传奇》的一众演员,王龙华告诉记者:“在夏天拍摄古装剧是非常痛苦的体验,尤其是棚内拍摄,一个镜头下来就是满脸汗,需要不停地补妆,但是我们所有演员都认真坚持完成了这部戏。”
虽然酷暑难耐,但是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拂去了炎炎夏日带来的烦躁,这也是王龙华在这部作品中最愉快的回忆。他表示,这次拍摄最难忘的首先是跟老戏骨的合作,“他们认真敬业,大部分都做到了在现场不看剧本直接入戏,值得我们年轻演员学习。”其次是跟年轻演员携手前行,王龙华谈到,在一次拍摄中,他误伤了跟他拍对手戏的演员张一山,但张一山并没有任何怨言,依旧完成了拍摄工作。王龙华对此一直心怀愧疚,同时也在以张一山为代表的优秀年轻演员身上收获良多。
对于“好演员”的标准,王龙华说道:“好演员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把戏演好,把角色塑造好,能够尽量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不辜负观众对我们的期待。”成为一名好演员任重而道远,但王龙华从未放弃脚步,在实现梦想的路上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每个角色都是人生的一段旅途
王龙华的表演之路非常纯粹,当初仅仅凭借年幼时对表演的热爱,便怀着满腔热血考上专业院校,自此踏上表演之路。在他看来,演员是一份充满神秘感又极具魅力的职业,作为一名专业的演员,体验不同的角色人生,体验更多的未知情感,让他有了深深的满足感。
2010年,王龙华凭借《新红楼梦》中贾琏一角被观众所熟知,在剧中,他将贾琏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个性彰显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他还塑造了许多个性化的角色,例如《新女婿时代》因缺爱而蛮横任性的富二代祝延平、《天真遇到现实》中的“月光啃老族”杨天无等。王龙华认为,虽然观众对影视题材的审美千变万化,但从演员角度而言,他更喜欢演绎个性鲜明的角色,因为更有挑战性,对自己的演技也是一种提升。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王龙华每一次在角色中的跃进都离不开他的努力和对表演的赤诚。除了投身于影视剧表演,他还出演了许多话剧、舞台剧,他表示:“舞台剧的表演是不间断的,而影视剧是反复打断重来的,所以演话剧对表演有很大的提高。”私底下,他同样是个热爱生活的阳光大男孩,喜欢通过健身、体育、看书、习字给自己“充电”。不仅如此,他热衷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一些自己没有掌握的技能,比如射箭、潜水等,“艺多不压身,这些技能和爱好的培养不但让自己的个人素质有所提高,也对创作人物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王龙华的最新作品《少帝康熙》已经杀青,被问及再次出演“一国之君”的感受,他表示演绎康熙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重耳流亡列国19年,几经周折与坎坷,最终即位,一战成名,成为春秋霸主。而康熙自幼登基,经过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台湾,亲征准噶尔,驱逐沙俄,发展经济等,最终被历史称为‘千古一帝’。两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康熙执政的时间更早,八岁登基,很早就亲政了,更霸气一些。”
不仅如此,面对“康熙”这一经典人物,王龙华肩负了很大的压力,一是因为康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一帝”,而且这段历史与现代比较近,如何掌握人物性格,让观众“相信”他的表演是一大难题;二是因为,荧屏上已有太多描写康熙的成功作品,若想再塑经典,一定要在历史的基础上诠释一个与众不同的康熙。
而《少帝康熙》青春励志、正能量的独特属性恰恰给他提供了这个舞台,他透露,《少帝康熙》有别于其他影视剧中对康熙的描写,更真实、更有血有肉。之前有关康熙的影视剧,大多描写前朝政事或后宫感情,很少涉及他的个人成长及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年少气盛、委屈哭泣等细微情绪的表达……“以前都是从第三者角度看康熙这个人物,现在能亲自演绎,更真实地感受他的酸甜苦辣,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宝贵体验。”王龙华坚信“演绎”即“学习”,康熙身上的高尚品质定能让他受益匪浅。
结语
用“天道酬勤”形容王龙华的演艺之路绝不为过,他的身上没有多数年轻演员的浮躁和急迫感,他走的每一步都踏踏实实。表演对于他来说如同供给生活的养分,他将表演中所学的一切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同时又将生活中的感悟注入表演,让其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更有张力和生命力。“游走于角色与情景之间,在两者的碰撞下创作出让观众感动的故事”,这就是他所认为的一个演员真正的价值所在。
商务合作
18701886537
18321609370
15060838275
喜欢鹰眼的文章,就点【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