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语文老师,却一直对音乐有着热烈的喜爱,从小至今。
看电视,近年来似乎只看音乐类节目已成习惯,中国好歌曲、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歌手)、蒙面歌王(蒙面唱将)、梦想的声音、天籁唱将……这些音乐节目看过的人肯定不少,然像我这样期期不落地看,应该很少吧?至少在我的朋友圈中没有发现,我的身为音乐老师的友人对我的这份赤诚曾表示过深深的叹服。
我是个乡村长大的孩子,小学,自然是在乡村小学读的。那个时候,那个小小的乡村小学,几乎都是代课老师,没有音乐老师更没有音乐课。
小学五年,记忆里唯一能够搜索到关于音乐课的回忆,便是二年级时来了一位代课老师,教我们数学。一次曾在课上教过我们一首儿歌《快乐的节日》: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我想,那堂课上一定是我小学生涯里最快活的课堂时光,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音乐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那种快乐是跟以往任何时候玩耍带来的快乐不同的。我大声地唱啊,快乐地唱啊,我甚至能听到我自己的歌声是整个教室最响亮、最动听的。
自然,那堂课上,老师也像伯乐星探一样发现了我唱歌的热情和与众不同,他在课堂上高兴地大声地表扬了我。那一刻,那一堂课,我第一次感受到的精神愉悦,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我音乐爱好上的第一次启蒙。我只知道,那位代课老师只教我们半个学期就走了,因为这一堂音乐课,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却还能记起他的样子:不高的个子,有点儿微胖,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大约三十来岁的样子。他姓孙,我们当时都用方言叫他孙先生。
后来,我工作了,也成了教书先生。在教二年级的时候,有篇课文竟然就是《快乐的节日》歌词,当我拿到课文时,我惊奇地发现,这一首儿歌我竟然能够熟练地从头唱到尾,儿时的记忆如此深刻,令我感怀!
当我也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们一起唱起这首歌时,看着眼前这些摇头晃脑快乐歌唱的稚嫩面孔,我仿佛又看到了童年那个乡村小学课堂上第一次唱歌的自己。只是我知道,这一堂课,这时的我,却并不会像当时的孙先生那样在某一个孩子心中留下如我当年那样的深刻记忆。时代如此。
童年的我日渐长大,不知道是不是那位孙先生确实是位“识才”的伯乐,我竟真的渐渐显露出对音乐的天赋。
那时候,家里有了一台收音机,夏天的傍晚时分,收音机里便会有一些零星的音乐节目,从中可以听到一些歌曲,而我就靠着这台收音机,学会了很多歌曲,《妈妈的吻》《信天游》 《我热恋的故乡》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少年壮志不言愁》 《走过咖啡屋》……这些歌曲基本上都是我听了三五遍就不但学会了还记住了歌词。
那时,我专门有个记歌词的小本子,上面都是这些歌曲。白天去上学,课间的时候,我的小伙伴们就会以我为核心,围坐在教室外面的东南角,倚着墙,看着我的歌词本,听我一首一首地唱着这些歌曲,在她们当时的眼里,我想,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一定是很牛逼的吧。
时至今日,想起那些日子,冬日的暖阳,斑驳的白色砖墙,小伙伴们个个穿得臃肿,挤在一块头靠头听我唱歌的画面,也依然是我心头最温暖难忘的记忆之一。
乡村的夏天,因为天黑得早,家家户户都很早地吃了晚饭,怕蚊子多,也怕浪费电。早早吃了晚饭干啥呢?大人们会拖张凉席,和隔壁的邻居们们凑在一起,聊个家长里短。小孩子们自然不拘一格各种玩耍。而我,最爱在那个时候,躺在门前的凉床上捧着一个小小的收音机,一遍遍地调频搜索各个音乐频道,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没有歌曲收听了,我就自己放开嗓子,学着唱着那些歌曲。
满天的星斗,夜色苍茫下的乡村,除了偶尔几声犬吠和孩子的叫嚷,飘荡着的便是我随性而嘹亮的歌声……这也是我对童年时的夏夜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白天有邻居来串门,我还会听到一些邻居叔婶对我妈夸我:你家晓敏还就会唱歌呢……
上了中学,恰逢港台歌曲开始流行过来,四大天王、小旋风林志颖、王杰、叶倩文、郑智化、周华健、孟庭苇、小虎队……《谢谢你的爱》《吻别》《对你爱不完》《今夜你会不会来》《十七岁的雨季》《一场游戏一场梦》《潇洒走一回》《星星点灯》《水手》《让我欢喜让我忧》《花心》《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青苹果乐园》……一个个歌星一首首经典好歌,让我成了彻底的追星族。
抄歌词本、自习课时逃课去听歌、买各个歌星的贴画在书本上到处贴,小伙伴们在一起不是讨论学习,言谈都是某某星某某歌……因为这一段疯狂的追星日子,我的成绩也在初二那一年由年级的前十滑到了班级的前十。
然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似乎对此并无多少在乎,这大概就是属于青春的热血轻狂吧?
进入了师范,终于有了真正的音乐课。老师从“哆瑞咪发扫拉稀”基础教起,学音阶、节奏、认简谱、视唱练耳……每一堂课我都学得认真而充满愉快的激情。
到了师范三年级,更是学习了一年的美声,每堂音乐课上都要对着小镜子看着自己的喉咙练习发声,吐气,学唱一首首经典的美声歌曲。很快我便能悟得其中的发声方法,从学生中脱颖而出,在一次次的声乐还课中被老师表扬,在学校的声乐观摩中夺得一等奖,在校晚会合唱中做领唱。
值得一说的是,那时候学校有“每周一歌”的安排,学生会负责检查打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班级的“每周一歌”基本上都是我在前面黑板上写上歌词,然后带领大家学唱一首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现在想来,也甚是无畏。
师范三年,其实我算是个内敛不爱张扬的孩纸,竟然能够有这份勇气去做这样的事情,我想也确实是因为我对音乐有着真正的喜爱吧。
我曾说过,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读高中,上大学。第二大遗憾就是读师范,没有好好练琴,错失了继续深造音乐成为一名音乐老师的机会。
然而,想想人生不就是这样么?没有遗憾的人生或许就不是人生。人到中年,我们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那些少年时候的梦想和憧憬并对此还耿耿于怀?更多的觉得那不过是少年的无知轻狂罢了。
可还记得,那个年代,我们都有着这样的笔记本,在它的扉页上印有个人的各种资料内容填写,其中有“爱好——,理想——”
还记得少年的你是怎么填的么?不管你信不信,也不管你笑不笑,我要告诉你,我记得当时的我填的是:文学、音乐、书法;作家、歌唱家、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