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梦破,落榜生四处打工
1971年,孟非出生于重庆市
一个普通市民家庭。
他的父母忠厚实在,
对儿子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12岁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
孟非一家迁居南京。
此后,孟非先后在南京市第三中学和南京市第一中学和南京市第七中学(现南航附中)读完了初中和高中,但成绩很不理想。
1990年高考,孟非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插班复读,
但找了很多学校,
人家一看他的高考成绩单,
就立刻摇头拒绝。
他也想过出去找工作,
可一个高中生哪里有人要。
在家里呆的时间一长,
孟非着急了:
今后怎么办呢?
当时正逢南下淘金热兴起,
为了寻找出路,
他就和一帮同学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
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
一连十多天,孟非和同伴马不停蹄地到处奔走,
但一无所获。
眼看带的钱没了,
孟非只好从小招待所
搬出来跟一大群人
挤在一间破烂不堪的简易房里。
在那里,他一遍遍翻阅着
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
寻找着招工信息;
然后一次次去“见工”……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
孟非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一个月后,
他终于谋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差事。
那种搬运工是临时的,
哪里有活干去哪里。
不仅累,报酬也少,
而且时常还得忍受
工头的责难与训斥。
一个星期后,
孟非终于开始思考
自己的未来:
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
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
搬运工只干了一个月,
孟非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南京。
在回程的火车上,
他安慰自己,
从头做起,一切都不太晚!
印刷小工差点儿手残废
为了养活自己,
一回到南京,
孟非就朝人才市场跑。
不久,他辗转听说
南京一家报纸的印刷厂招工人,
立刻跑去报了名——当印刷小工虽然薪水不高,
但可以免费看报纸,
已经逐步务实的孟非看重的就是这个。
1991年12月,
孟非成了一名印刷小工。
当印刷工人也不容易。
孟非所在的那家
印刷厂的印报量为每周400万份,
机器需要从周二到周四不断工作,
而真正操纵印刷机的,
只有他和另外三名小工。
孟非从周二早上8点钟上班,
一直到周四晚下班,
平均每分钟要从机器上取下1112张报纸。
在不分昼夜的连续3天工作时间里,
每10个小时,
他才能休息一次,
时间仅为1个小时。
这样的工作跟打仗没什么区别,
而且要是手脚稍微慢一点,
在规定的时间完不成流水线作业,
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
会受到班组长的一顿大骂。
第一个月忙下来,
孟非拿到了仅为23元的工资,
但是他仍然禁不住激动地泪流满面,
不容易啊!
不干活时,
孟非就抓紧时间学习。
他在日记本中写道:
“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
想换好工作,
就得有知识。”
孟非选择了成人高考。
再拿起书本,
他感到无比的亲切,
工作强度越大,
求学的欲望就越强烈。
1992年9月,
孟非报名进入了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
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
周六、周日上课。
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无论再累再忙,
他都会按时听课。
一边打工一边上课,
孟非的生活节奏猛然加快,
休息时间更是少得可怜,
他没有星期天,
更没有节假日,
边打工边读书仅仅2个月,
他的体重就减轻了将近8公斤!
但孟非从不叫累,
他憋足了劲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来!
为了学习,
他尽量压缩睡觉时间,
一有空就多看书。
实在熬不住了,
就把头浸在冷水里泡一泡……
他每天都对自己说:
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啊!
但是幸运之神并没有降临到
这个勤奋得不要命的小伙子头上。
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为了生活,
他开始不间断地打些短工:
送水、拉广告、做保安……
后来听一个朋友说开家超市挺挣钱的,
孟非就到处借钱,
开起了小型超市。
但由于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
小超市最终还是于1994年初被迫关门。
血本无归的孟非心情沮丧,
他觉得仿佛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
该怎么办呢?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自救?
倔强的孟非选择了后者。
他又一次开始到处寻找招工信息,
他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1994年2月,
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
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
孟非眼前一亮,
自从在报社的印刷厂工作之后,
他一直对媒体心向往之。
虽然他知道,
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
接接电话……
可还是去报了名。
这一次,孟非打工的经历帮了他,
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
从此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
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
是200多名临时工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员。
渐渐地,
已经24岁的孟非
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
他忧心如焚:
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
我要做一名记者
但是只要一出去,
他都多少有些收获
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
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
孟非的日记里多了些内容:
记载自己每天学到的东西。
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
孟非还开始了“感情投资”,
他跟前跟后,
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
打扫卫生……
时间一长,
不少记者跟孟非都热乎了,
孟非扛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
老记者看不上眼的,
就开始交给孟非,
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
每次有这样的事情,
孟非总是非常高兴,
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终于转成了正式的记者
1996年8月,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专题片《飞向亚特兰大》。
孟非进入该组后,
正式开始了跑社会新闻的历程。
由于文字功底深厚,
他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做起了编辑工作,他的工资则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节过后,
由于长期劳累,
孟非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
有时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
当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头,
还别说,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
显得既聪明又精神。
从此这光头一直陪着他到现在。
感谢苦难,南京人爱上光头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
每走一条路,他都不轻言放弃。
要么走到无路可走,要么就走到最好。
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换了不少岗位,
还做过一档不成熟的谈话节目的编导……
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
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
起名为《南京零距离》,
时间为一个小时,
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
这将是他从幕后转向台前的一个机会。
可是,自己的普通话能过关吗……
孟非只犹豫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
普通话可以学习模仿,
那些苦难的经历却是他难得的宝贵财富,
是模仿不来的。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孟非搏对了!
面试那天,孟非用诙谐的语调平静地讲述了
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
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
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
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
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孟非的一席话抓住了台领导的意图,
“无知者无畏!”第一次上电视,
孟非是穿着最平常的衣服去演播室的。
作为一档新闻直播节目,
60分钟的时间里,
他手上只有一张新闻串联单,
所播内容都是三个小时之内发生的事情。
更别说提示器了,没有!
这么多新闻怎么串起来呢?
孟非思考再三,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放松了心情,
采取一种谁都想不到的方式播起了新闻:
他即兴发挥,像拉家常一样
把平时的思考和经历变成幽默、
精到的即兴评点,就成了串连词。
台领导和同事们看得心里七上八下:这能行吗?
谁也没料到,
《南京零距离》由于定位准确,
第一期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简直是电视台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夜,
摄制组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观众纷纷感叹从未见过这么有个性的主持人。
孟非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机遇常常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
善于把握机遇的孟非从此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由于关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
没过多久,《南京零距离》收视率就一路飙升,
从选稿到播报内容,孟非开始全权负责。
他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新闻主持人”的概念,
成功地塑造了另一类平民化的新闻主持模式。
孟非现象
关于孟非受欢迎的程度,只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就够了。
有一次,夫子庙一带发生火灾,当时路过的一个女孩儿拿着数码相机立刻拍下了经过,等到别的媒体记者赶到,火早就熄了。
南京城的十几家主流媒体愿出高价索买照片,那个女孩子只说了一句话:“这照片我只给《南京零距离》,只给孟非。”
孟非与《南京零距离》的迅速火爆,很快引起了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
《南方周末》甚至拿出专版联合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孟非现象”进行了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孟非最当红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甚至曾通过台里的有关领导,想把孟非拉到央视工作,一切工作做通后,却被孟非婉言谢绝了。他说,他只选择适合自己的!
2004年初,喜讯再度传来,孟非被评为年度“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之一——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孟非,全是央视名嘴!
这足以证明,孟非,这个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输于他这个行业的任何人了!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END -